老查的所有評鑑

長銷!:內容、定位、行銷、平台,從個人創作到企業經營都要懂的打造經典之道

長銷!:內容、定位、行銷、平台,從個人創作到企業經營都要懂的打造經典之道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7/08

適合讀這本書的讀者:廣義的創作者(包括文字、影像或任何可以傳達訊息的內容),且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發揮長期影響力的人。

去年的一則新聞: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在以前,英國年輕人最希望當的不是醫生律師就是搖滾歌手,或是足球明星。然而現在,針對16~25歲的年輕人調查,其中高達3/4覺得最嚮往的職業,是當個網路紅人。會有這樣的志向可以想見是因為似乎在這個行動運算與網路連結普遍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機會因為社群網路而「成一家之言」進而發展出收入與事業。但是「人人都有機會」意味的也是極大化的競爭。因而有人把安迪沃荷的名言:「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改成「每個人都能出名15秒鐘」。想想,你還記得你昨天讀過的文章、看過的影片嗎?甚至,你有關心那是誰寫的、誰拍的嗎?ˋ你有在關注的往紅,有多少是關注程度到他只要沒規律發文你會主動感覺到,還是其實也就不知不覺忘了他?

不要被中文書名大大的《長銷》二字與搶眼但像是教科書般稍嫌單調的封面設計給誤導了,這本書不是教你如何銷售商品,它的目標讀者是創作者,告訴他們如何打造經典作品,發揮長久的影響力。以及可以延伸到希望運用內容行銷的人。本書嘗試要歸納出,如何成為具有長期影響力的創作者的法則。

但本書並不是一本「操作手冊」或「技法大全」,請不要期待讀完這本書就因此學會怎麼寫Facebook粉絲團po文或者懂得怎麼經營Instagram或Line官方帳號。《長銷:內容、定位、行銷、平台,從個人創作到企業經營都要懂的打造經典之道》想要建立的是觀念,因為技法與工具經常有變化,但是正確的觀念才能讓你正確的看待與運用工具與技法。

(但也難免讓讀者對書中內容會有「這個道理我早就知道了呀」的感覺,不過不妨也問一下自己:既然早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有實際實行與獲得成果嗎?)

如果要說貫穿整本書的主軸,也許會與你既有的觀念有些牴觸:一個經典作品的成功因素,與其說是因為創作者的才華,也許「是否有溝通到足夠的正確受眾」與「提供對受眾對他有意義的價值」更是關鍵。所以作者從四個面向:內容、定位、行銷、平台來分別探究。

分享幾個書中我自己的一些體會:


1. 你是唯一該為你的作品挺身而出擇善固執的人,但是也千萬不要忽略了來自他人的觀點。不斷的反覆淬鍊與辯證是必須的過程。書裡引用了尼爾蓋曼的話「記住,別人說你有問題,說他們不能接受時,他們幾乎總是對的。當他們具體告訴你問題何在,要怎麼改時,他們幾乎總是錯的。」

2. 永遠不要忘記作品必須有準確的目標受眾與定位:「每個人」「很多人」「像我這樣的人」「聰明人」或「我不知道」都不是正確的受眾。而精準地滿足其明確的需求(實質的或心理的)則是定位。

3. 創作是個長期的鬥爭,不是嗜好或消閒而已。邱吉爾(你知道嗎?他除了是英國首相之外,在他一生中出版的文章與著作就多達一千多萬字)的話:「一開始,創作是玩具,是娛樂。然後變成情婦,然後變成主人,之後變成暴君。最後,在你認命臣服時,終於殺死這頭怪獸,拋向大眾。」

4. 你競爭的對象,不只是目前市面上同質的新作品,還包括了過去曾經出現的所有同類型作品,甚至是其他同樣需要受眾花時間與注意力的各類型作品。

5. 分心是一大敵人:人類天生喜歡一邊追求具體目標,一邊期望能達成其他不相關的目標。原因可能是貪心,也可能是太過在乎外在的眼光但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

6. 與其相信「吸引力法則:只要心裡真心想要,神秘的力量會為你達成」,實際透過計畫與行動去引發一件一件能夠帶來影響的人與事才是關鍵。班?霍洛維茲:「沒有所謂的銀子彈…沒有,所以我們必須用很多鉛彈」


讀完之後,讓我有了一些想嘗試去做的想法(暫時先賣個關子吧,應該一兩個月後會比較明確),因為另一個本書內容之外的感想是:假如有想法與某些能力而遲遲不付諸實行,那麼跟「沒有想法」或「沒有能力」其實是一樣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2 人中有 1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

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1/05/19

如果你已經看過電影「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你會發現「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所描寫的是另一個稍稍不同版本的臉書故事。

相信很多人已經蠻耳熟能詳Facebook從以哈佛學生為主的線上名錄起始的創業故事,也許\不少人也對於Facebook在發展過程中的一些起伏如「Beacon廣告服務」事件、改版引發的爭議、對於使用者隱私權的態度與設定調整、平台化與開放策略等略有耳聞。「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用一種”Once upon a time…”的口吻把Facebook發展的歷程,讓讀者對於「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網站之一」的Facebook如何由馬克祖克柏個人的小實驗開始,到今日已經連接了七億以上不同國家網路使用者的龐大社交王國中間的每一次轉折有一窺始末的機會。



不過如果只把「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視為一部企業傳記則又未免太簡化了此書。我認為閱\讀「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可以給讀者一個〝思考自己與Facebook可以有怎麼樣的關係〞的機會,因為就如祖克柏自己對於Facebook發展的想像,Facebook是一個「平台」,不僅只是狹義的讓使用者自行運用各種功\能的平台,而是像電腦的作業系統般,讓各種創意與想透過撰寫程式與連結既有功\能而得到發揮的廣義化平台—

對大多數人來說,也許\只是Facebook的使用者,很單純的運用著平台上各式各樣的功\能與朋友(不管是真實生活中的朋友,還是因為Facebook的種種推薦與連結而認識的網友)聯繫與得知他的新動態。但也必須習慣傳統觀念中的“隱私“逐漸透明化,個人言行必須謹慎為之的新變化。
對於企業來說也許\把Facebook是為一個建立與顧客間的各種連結—包括品牌印象、廣宣與促銷等活動。但也必須面對直接與消費者對話所伴隨而來的溝通模式與對組織產生的影響。
對於程式開發者來說也許\則是如何運用Facebook的各種open API以及已經深植其上的「社交圖譜 Social Graph」去撰寫各種應用程式,進而思考自己在Facebook生態圈中的定位。
對於網站經營者而言,Facebook提供了「社交流量」,讓網站與網頁不再只是網路中的孤島等著被探索,而可以更主動的與使用者產生連結,同樣的必須思考如何善用“Facebook生態圈“的力量。
對於有理念想透過溝通與傳播和大眾溝通的人來說,Facebook繼部落格所給予每一個人的〝發表權〞之後,進一步的給予我們更有力量的〝傳播力〞。但是也得避免一切的行動也僅在按“讚“後結束,必須實際產生行動。
而除此之外,是否還有什麼是可以運用Facebook這越來越有力量的社交平台可做的?正等著每個人自己去思考。

另外,也想談一下創業者可以從「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的臉書故事裡得到什麼樣的啟示,筆者認為也許\有以下幾點—

如果你的創業點子有機會改變這個世界,千萬不要把它做小了—Facebook原本很有可能在做到某個程度就停下來開始收成(無論是從營收或者是投資人),但是直到今天為止,Facebook仍然持續的維持對於成長的企圖心,而把其他事情都放到一旁。
當你已經想好了退場機制,註定就一定會以退場收場—在Facebook之前或者之後,也許\也都有其他網站有機會、有資格成就類似的霸業,但是也許\就是因為創辦人已經想好了退場機制,最後就註定了自己的退場。由書中可以得見,Facebook並非也是一直無所畏懼,他們也不免為接下來的發展是否能如預期而擔心。甚至筆者之前也曾經聽過太多次「以Facebook燒錢的速度,大概就快(完蛋/賣盤)了」的論調,但是時至今日,這應該越來越不是Facebook需要擔心的事了。
不要被其他人(尤其是資本市場)的眼光影響了自己—一項事業就是創業者個人意志的延伸,從Facebook的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祖克柏一直避免因為上市或賣掉網站而失去主導權,就是因為他清楚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麼事,而不需要被其他人對於「成功\」的定義或標準而影響了他繼續去完成的可能性。

「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不是另一本教你如何運用Facebook成功\的操作手冊,但我相信讀者可以從這本書裡得到更多的啟發。而對於去理解還在發展與變化中的Facebook而言,「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是一個好的開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140字的驚人力量:李開復談微博改變一切

140字的驚人力量:李開復談微博改變一切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1/05/19

若純以內容來說,李開復的《140字的驚人力量—李開復談微博改變一切》像是李開復的微博(Micro-blog)見聞錄,除了記下他開始使用微博的因緣,以及他自己的「微博語錄」之外,也記述了中國微博圈的幾個特殊事件、中國微博圈的推薦名人,以及他就自身經驗與觀察所歸納出的「微博經營學」。而《140字的驚人力量—李開復談微博改變一切》與其他同樣探討微網誌或Social Media主題的書有何不同?最大不同點我想還是–作者是李開復。

讀者看到這先別罵「廢話」,筆者這麼說的原因是,可想而知由一個實際擁有455萬粉絲的微博客來寫有關微博的書,勢必有部份內容是其他觀察者所難以體驗的經驗。加上作者又是中國網路產業的巨擘,其視野以及對於這股新興力量的思考與理解也勢必有其獨到之處。因此即便筆者玩推特的時間也不算短,仍然想好好讀一讀這本書,希望能夠藉著讀另一個微博客的“夫子自道“,增加對於微網誌這「個人社會媒體」的理解。

在讀完《140字的驚人力量—李開復談微博改變一切》後,讓我思考“如何視情況單獨運用而讓影響力極大化“。這一點仍然要從三種社群媒體的屬性來談—

部落格 -> 內容與形式豐富多元 -> 論述/內容力
SNS -> 既有人際網絡延伸/互動 -> 關係/圈子
微網誌 -> 極簡內容/單向傳播的速度 ->擴散力



當然,上述三種媒介或多或少仍然都具有另兩種媒介的部份屬性,只是就其強項而言各有所長。我之前的想法是,唯有綜合性的運用,才能夠各取所長達到完整的效果。這個想法固然沒錯,但卻是一個比較概括性的說法,然而Social Media裡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個人差異性“也許\正是決定每個人/企業在運用「社會媒體組合」時的配置方式。而這一點可以從李開復在書封裡的一段話「人們在見到我常說的第一句話,2005年時是“我看過《做最好的自己》“;2009年會說“我看過《世界因你不同》“;現在,他們告訴我“李老師,我看你的微博“ 」來引申—就李開復而言,他的成就與在產業中的地位已經讓他擁有接受媒體採訪與出書等“發言權“,因此若他要讓影響力極大化,勢必需要運用更直接、更具傳播力的微博來進行,反而像是寫部落格或寫書這類「內容創作」性質的媒介只需間中為之,定期能有系統的把散落的想法彙整成完整的論述即可。但對於尚未具有像是李開復這樣的“位置“的人而言,經營微博的擴散力也許\就有限,固然可以透過李開復書中建議的“與名人建立關係,由名人轉發“的方式去得到一時的影響力,但是如何階段性的運用部落格寫作的論述力以及SNS的關係與圈子去同時強化影響力,則會是視不同人的個性與所處狀態的不同而有差異。不過,這必須要在運用時有所自覺的去規劃,才能達到效果。

再把話題帶回《140字的驚人力量—李開復談微博改變一切》中,前四章比較屬於“記錄性質“,記述的是李開復自身運用微博的歷程與故事、微博語錄、現象與案例觀察,其中不乏發人深省的金句與故事。在第五章「微博在中國的傳播魅力」開始,李開復開始探討微博為何可以產生如此的力量—即時、真實表達自我、因為關注而產生的關係與力量、多節點的傳播效力等等。第六章「微博的商機與未來」則分析如何運用微博的使用者、行為與API所形成的「生態圈」。第七章「開復教你寫微博」與第八章「如何吸引粉絲」則是李開復夫子自道其微博經營祕訣,值得有心好好經營屬於自己的社群媒體的朋友參考。其中在P.244裡提到的「隨時留意,隨時累積」,已經可以看出要好好經營微博已經不只是隨機、隨性的抒發,而必須是計畫性、策略性的行為。特別推薦讀者可以好好詳讀P.244~P297間的內容並且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與調性予以實行,相信會提升經營微網誌的功\力。

我想,讀《140字的驚人力量—李開復談微博改變一切》與其他討論微網誌經營的書很不一樣的點在於,其他的書在教你如何運用微網誌的優勢,而《140字的驚人力量—李開復談微博改變一切》也許\想說的是–如何思考、發現屬於你自己的優勢,去用好微網誌這工具。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社群新經濟時代:生活與商業行銷模式大進化!

社群新經濟時代:生活與商業行銷模式大進化!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1/05/19

才記得似乎只在一兩年前,我們都還在熱烈探討「部落格經濟」這件事,沒隔多久討論的主題已經演變為「社群經濟」了。微網誌、Facebook…,新平台與新工具開始發揮影響力,到底是讓事情變得更複雜難以掌控,還是為企業帶來一股簡單而人人有機會運用的新力量?《社群新經濟時代 Socialnomic》,正是在社群力量崛起的此刻,面對新世界的旅途指引。

因為工作(社群經理)的關係,我常有會在不同的場合分享「社群經營」、「社群行銷」相關的內容,在分享這類主題時,我通常看到台下學員們眼中的焦慮或渴盼,他們也許\希望從我口中聽到類似“三大步驟“、“五大重點“、“10項必做“之類簡化而單純的原則或方法,讓他或他所代表的企業得以按表操課去實行。有時也會看到一些已經有部份實作經驗的朋友,嘗試著把既有的一些做法套用在不同的領域或專案上。

只是我寧可引用金庸在《倚天屠龍記》裡藉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劍的情節做比喻—社群的經營與其說有固定招式可學,倒不如說重要的是了解人們在網路社群種種行為與互動中真正的“內在意義“,才能幫助企業在動態的社群環境與變化中做出對的決策與行動。而《社群新經濟時代 Socialnomic》透過許\多實際的案例,除了介紹這些案例中的元素與模式外,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成因與其他企業如何從其中思考自己可以運用的策略。

正如「部落格經濟」絕對不只是“在部落格裡放廣告“,“找部落客代言“或“把商品/服務訊息置入到部落格“而已,記得小時候有部很喜歡的卡通“太空突擊隊“,描述太空船「彗星號」乘員—鐵船長、機器人克拉、化學人小胖、“活腦“ 田教授們的太空歷險。一直記得裡面有一段關於「物質生成場」(註)的情節—在「物質生成場」裡,所有需要的物品都可以源源不絕的自然“湧“出來。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物質生成場」已經藉由網際網路上的“位元“換了一種方式得以實現。由於“使用者創造內容“ (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興起,內容與資訊的提供者已經不再集中於少數,而變得無所不在。應該可以這麼說,只要你想得到的資訊,透過搜尋引擎以及社交分享,都可以源源不絕的湧出來,甚至遠超乎你的需要。

原本人們只會對於已知的事物產生慾望,過往媒體與廣告扮演的就是讓人們“獲知“產品與服務的主要途徑。但因現在透過網路資訊垂手可得,加上經由社群交流像是在Twitter、Facebook上從朋友的動態與分享所發現更多原本未知的事物時,新的需求與慾望就不斷的出現了。這股力量流動的場域就在社群媒體上,而企業或是個人都能主動的導引甚至放大這股力量,只要開始實際參與和經營社群。

不要因為我的形容方式誤會這本書是本「理論書」,《社群新經濟時代 Socialnomic》很生動的運用生動的實例以及剖析其意含,讓讀者可以在流暢的文字引導下,逐步感受到這股新力量的確一點一點的在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做生意的手法,以及提醒你哪些根深蒂固的老觀念該改一改了。所以,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來讀呢?我個人認為是—

創業者 — 因為你需要讓你的idea傳播給潛在顧客,除了有機會成為你的顧客,甚至幫你修正你的idea更符合市場需求
中小企業主 — 你的資源有限,而社群行銷是你在資源有限下可以運用的管道,而且可能回報甚豐
行銷人員 — 既有的行銷方式效果逐步遞減當中,你需要懂得如何透過社群來作行銷
政治人物 — 別忘了你的理念就等於你要推的“產品“,而社群既是你的“顧客“,也是你的“通路“
媒體工作者 — 你正在經歷新舊媒體勢力的交接期,你一定會想知道如何在社群時代繼續保有影響力
正如「旅行書」讀得再多也無法替代實際走訪當地的體驗,讀這本書應該只是開始,唯有實際開始運用,「網路社群」才不會僅只是書頁中生動有趣的案例,而實際成為你得以藉助的力量。

(註:「物質生成場」或可稱為“白洞“,即指“黑洞“的相反,“黑洞“是會無止盡的把物質甚至是“光線“吸入,而“白洞“則像是“黑洞“的另一端,可以無盡的產出物質)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超級關係

超級關係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1/05/19

你用Facebook嗎?你有Twitter或微博嗎?你寫部落格嗎?

假如以上答案均為“是“,恭喜你,你正為你接下來的生涯發展奠定了非常正面的基礎。

別誤會,我要說的不是「數位履歷」之類的概念,即便你運用這些社群工具只是閒聊或者分享、交流自己的興趣或嗜好,即便看起來不是那麼正經嚴肅的內容,都有可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

《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 》(Superconnect- The Power of networks and the strengthof weak links)嘗試透過社會學實驗與大量的實證經驗,剖析社群與社交行為看似隨機無系統的互動與連結背後潛在的力量。顛覆了傳統觀念裡“強連結“(指既有的人際關係如親人、朋友、同事)對我們來說比較“有用“的觀念,《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 》告訴我們,泛泛之交、宴會裡偶遇交談的陌生人、在部落格或Facebook、微網誌短暫互動的網友,反而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大幫助。怎麼說呢?

也許\您對於前一陣子的一個真實案例有些印象:26歲的年輕人凱爾麥當勞用一根紅色迴紋針,在經過14次交換之後,換到了一棟位於加拿大肯普林小鎮的豪宅(詳見「一根紅迴紋針」網站)。由他的交換過程中你會發現,除了他突發奇想的點子外,正是網路所帶來的“隨機緣份“讓原本看似毫無價值的迴紋針逐漸變成一個受矚目的傳奇,而每一次的交換裡也逐漸的讓不同的需要被連結起來。如果一根迴紋針都有機會因為這隨機的連結而變成豪宅,那麼對於一般人來說,透過這些隨機的“弱連結“為自己的工作或是生活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機會或者資訊,看來並非難事。

還是對此半信半疑嗎?《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 》分別用1967年、2002年、2008年的三次實驗(分別透過文件、電子郵件,與MSN messenger的資料做分析),先說明了「六度分隔理論」是實際存在的,一封電子郵件只需要透過平均4.05人(如跨國則是7人)就可以送到一個毫不相識的目標人選手上,全世界的MSN Messneger用戶在2008年任兩人間的平均分隔度是6.6人。而在這些傳遞實驗中,未能完成的連結只有0.3%是因為“不知道要傳給誰 “而中斷,絕大多數都只是因為“懶 /忘記往下傳“。另外觀察到其中一些「人脈王」在整個網絡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絕大多數的連結幾乎都是透過了「人脈王」而被連結起來。但是「人脈王」的力量並非來自他自身,而是那無數經由他的弱連結。也因此,增加與周遭網絡弱連結的發生,正是我們可以做的。

《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 》裡針對構成網絡的元素:“強連結“—親密的家人與朋友關係、“弱連結“—泛泛之交,不太熟悉的相識者與“樞紐(Hubs)”—個人所參與的或大或小的團體或組織,強與弱連結的交錯點等三大元素做了充滿實證的介紹,也對長期以來的觀念–“強連結才值得倚賴(事實上也許\是帶來限制與障礙)“、“泛泛之交的弱連結毫無價值(事實上會為我們帶來重要的知識、資訊或創新想法)“滾石不生苔(事實上,主要樞紐像是工作每隔三或四年更換最好,長期停留在同一個樞紐只會讓連結弱化)做了反思的提醒。

而越來越普及的網路社群平台像是Blog、微網誌、Facebook正是讓大量弱連結得以發生的好工具。像是因為喜歡攝影,而寫與讀攝影相關的部落格,參與攝影的主題群組,這正是在「攝影迷」這個樞紐中創造了連結與產生連結的可能性。不同的嗜好、對某項理念的認同、共同參與某種活動、同是某部電影的影迷、讀書會…這些都是參與不同樞紐產生更多弱連結的方式。

除了積極參與產生連結之外,《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也分析了能夠促成弱連結發生的一些特質—因為只有稀少的接觸機會,所以第一印象相當重要、因為缺乏長時間接觸,所以必須建立在高度的信任感與和諧上。這兩點也許\會提醒一些因為網路的匿名性而不自覺發表激化言論的人注意,因為也許\無形的也影響了你產生弱連結的機會。另外,保持對人的好奇、在沒有外在動機與利益的情況下,仍然願意採取行動把人們連結起來。也都是促成弱連結不斷發生的重要人格特質。

如果你的Facebook堅持只加真實生活裡的朋友、不了解微網誌的碎碎念有什麼意義、覺得寫部落格浪費時間,推薦你讀《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你會發現這些看似花時間的網路社交,不只會為你,也會為整個世界,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機會與創新動力。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玩家外包:社群改變遊戲規則

玩家外包:社群改變遊戲規則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1/05/19

在讀《玩家外包:社群改變遊戲規則》時,雖然書中舉了相當多在不同領域的案例,但是腦子裡想到的卻是美國文學名著《湯姆歷險記》裡的一段情節:湯姆被處罰一個人要油漆完整面圍籬,而腦筋靈活的湯姆心生一計,裝做像是畫家在作畫一般把油漆的過程當做是有趣的事在進行,而當有人經過時問起他在做什麼,他就故意說這麼好玩的事不能輕易給別人來做,於是附近的小孩子紛紛用糖果或小玩意去跟湯姆交換〝油漆圍籬的權力〞,湯姆不但省下了自己勞動的力氣,還賺到不少好處。

而這也和我們所熟知的「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相符—最高層次的需求是自我實現,當飽暖、安全、情感、社交的需求都被滿足之後,人們追求的就是自我實現、成就感。而當網路成為不受時間、地理位置甚至語言所限制的「舞台」時,網路平台很自然就成為人們滿足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最適合的場域之一。就如同Inside的幾位夥伴以及所有辛勤寫作的blogger們為什麼要在未必有相對報酬的情況下花時間把自己腦中的知識、經驗、技能化做文字貼在部落格分享給全世界瀏覽,相信「實現自我」正是其中很重要的心理動機。

也許\還不熟悉Crowdsourcing的朋友們會抱著疑問「大眾真的有可能成為我企業/工作上的助力嗎?哪裡會有這麼好的事?」,《玩家外包:社群改變遊戲規則》則是透過相當多的案例,將Crowd sourcing(群眾外包,或譯為「眾包」)在不同領域如程式設計、創意激盪、勞務分攤、資源募集、創作與設計…的成功\或失敗案例歸納彙整,讓讀者得以了解這股源自於Web 2.0,網路使用者由單純的受眾演化為共同參與、交流、創作的一份子之行為轉變所產生的力量。進而思考如何將這股力量與自身的業務或創意產生連結,達到〝眾人之力就是最佳的委外資源〞的效果。對於關注網路如何對世界產生影響的朋友來說《玩家外包:社群改變遊戲規則》算是對於Crowdsourcing 蠻不錯的歸納與整理,對於企業、工作者或是有想法有心創業的人來說,則可以提供想法上的刺激—如何建立一個滿足眾人追求自我實現心態的同時也與你的企業或想法產生關連與貢獻的模式,達到「眾贏」的局面。

正如同您現在所正在閱\讀的Inside部落格,以及數以百萬千萬計的各式各樣主題的部落格,在也許\沒有特定報酬或者利益的情況下,部落客們各自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創造與分享各種各樣的知識、經驗、作品。而Crowdsourcing 自然不能以這麼隨性的方式進行,因此如何運用對的模式、設計正確的機制與建立誘因與向群眾溝通,便是Crowdsourcing 的精髓所在。在《玩家外包:社群改變遊戲規則》的最後一章,作者歸納了Crowdsourcing 的十大準則(以下準則部份由筆者依原始文意稍作改寫,以便於沒有讀過本書的讀者們理解)—

選對外包模式—是要仰賴群體智慧?讓群眾共同創造?還是讓群眾表達意見協助去蕪存菁?還是要集沙成塔募集資源?
選對群眾—不同的目的需要有不同屬性的群眾參與,而社群(有共通關注主題的群眾)也許\會是答案
提供正確的誘因—群眾很多時候也許\願意無私貢獻,但是也不是笨蛋,如何給予群眾正確的誘因與回饋是關鍵。
群眾外包不代表就不需要企業自身的人力資源—Crowdsourcing 雖然可以獲得來自於群眾的助益,但是不表示企業本身就不需要花費人力予以優化。
群眾需要被組織—如何透過對的人與方式組織與引導群眾的貢獻而不至於雜亂無章甚至相互干擾抵消也是重點。
保持簡單,化整為零—因為群眾也許\運用的是片段、零碎的時間參與,因此將任務切割為許\多小而簡單的“單位“是很重要的。
記得有價值的內容/與想法如沙裡淘金—來自於不特定群眾的內容也許\99%都不可用,所以群體夠大才能確保有足夠的精華可萃取。
淘金也需要有好的濾網—除了極少數的創作者,別忘了還有一群有足夠評判能力的鑑賞者可以作為過濾
社群永遠是對的—群眾需要勸誘與引導,但是無法運用權威去指揮或管控。
別問群眾能為你做什麼,先問你能為群眾做什麼—唯有如此,群眾外包才能運作的最順暢、成效最好。
如果你希望了解Crowdsourcing是如何運作的,建議可以花些時間細讀《玩家外包:社群改變遊戲規則》,相信會為您的公司或業務帶來不少新的啟發。而下一次看到電視新聞提到「網友們發動“人肉搜索“OOO…」時,您就會微笑“啊,這也是一種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 啊!“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新行銷聖經

新行銷聖經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1/05/19

因為工作的關係,偶而會有機會到學校或是其他企業去講有關「社群行銷」、「社交媒體經營」之類的內容。在一兩個小時的分享中,通常只能就一些重要的觀念與案例做介紹,課後除了一再叮囑聽者實際去嘗試最為重要之外,常苦於沒有一兩本可以讓社群新手可以放在手邊參考的好書可以推薦。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目前書市中有關「社群經營」的書都不好(事實上在Inside 或是我自己的部落格都常介紹此類主題的好書),而是我認為此類主題的書還不夠多(畢竟網路社群、社交媒體也還算是一個發展中的新趨勢),且許\多都太著重趨勢解讀,少了在實作面上的建議。兩三年前我通常會推薦商周出版的《商業裸體革命》給朋友(我當時還自掏腰包送給部門同事每人一本以及每週以讀書會的方式共讀),後來像是《網客聖經》、《衝了—熱血玩出大生意》、《社群新經濟時代 Socialnomic》也都是我會推薦的好書

前兩天逛書店,發現有本新書《新行銷聖經 The New Rules of Marketing & PR》內容是關於企業如何透過經營社交媒體達到與消費者溝通的目的。雖然原書寫就的時間是2007年(因此可以解釋為何書中對於Facebook的著墨不多,但是反而有談到Myspace),但是無損於其內容所分享的觀念與實用性。全書分成三個部份—第一部在說明網路(尤其是社群與社交媒體)如何在改變行銷與公關的法則,第二部則是針對企業可以運用的各種社交媒體工具例如部落格、播客(Podcasting)、線上影音、論壇…做比較詳細的說明,第三部份則是針對有心實際操作的讀者提供了更具體的操作建議。因此非常適合剛剛要開始了解「社群行銷」、「社交媒體經營」的朋友閱\讀。

像是我剛剛才接到一封Mail,有一位之前因為工作上接觸過的朋友,原本他是電影的企宣人員,剛剛轉換跑道去了運動相關產業。他的來信提到因為他的老闆希望可以建立一個官方部落格來宣傳,但是他有點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希望我可以給他一些意見。而像這樣的問題,在《新行銷聖經 The New Rules of Marketing & PR》的第四章與第十七章就分別有相關的內容。所以我雖然和這位朋友約了時間,但仍然先推薦他可以先去翻翻《新行銷聖經 The New Rules of Marketing & PR》(在書中第54~56頁,恰好就有一個高爾夫球產業的好例子。

我特別推《新行銷聖經 The New Rules of Marketing & PR》這本書還有一個原因是,作者除了介紹社群工具外,對於展現於其上的“牛肉“—內容用了許\多篇幅來探討,包括由社群、長尾的角度去思考切入角度,以及透過對的方式去接觸到網路上關注此主題的部落客,進而達到廣為散佈的效果。這一點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於,許\多行銷或公關人員在經營社交媒體上的訊息發佈時,還是沿用了過往對媒體的心態與方式,用正經八百的新聞稿放在官方部落格與粉絲頁上,這樣的內容是不會打動社群中網友與部落客的。該怎麼做?在書中的第五章與第十二章裡有很不錯的觀點。而也因為作者本身是很有經驗的公關人員,因此在剖析有關部落格與線上新聞稿的寫作策略時,有很多切實可行的角度與論點,不像一般由趨勢觀察者所寫的書在這部份的內容通常會「想當然耳」的帶過。

最後要小小建議一下出版社,在出網路趨勢相關的書籍時,最好可以找熟悉這個領域的業界人士或部落客協助審稿。像是本書在提到社交網站時以Myspace為主來介紹,以及在介紹Wiki時用了一般人比較不熟悉的譯名「圍紀」,相信熟悉相關領域的人就會建議透過補充說明或注釋讓內容更加完整。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自己玩設計

自己玩設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7/07/01

上星期因為工作認識一位是以手創商品為主,例如手繪圖案的帆布包與帆布鞋,以及手工縫製的布製公仔、而圖案完全是由他個人設計的。

有意思的是,這位小女生是哲學系畢業,手創純粹是他自學的興趣。

正如《長尾理論》書中所提到的,生產工具的大眾化(特別是在「內容產業」、「創意產業」上)拉長了市場尾巴,只要有電腦以及適當的程式,每個人都可以是創作者兼供給者。

而近一兩年來,“設計“、“文化創意產業“、“手創“儼然是新世代的顯學。就像某段時間曾經流行過的New Age一般,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也因此可以看到許\多以此為主題的書與雜誌。

但是,在關心或注意的同時,是否有想過,設計之於我們自身的意義為何?是讓設計融入我們的生活,還是只是外加的裝飾?是內化於我們的思惟,還是只是另一種“知識“或“資訊“?

我寧可相信設計該是融入、內化於我們自身當中的,因此我不覺得“設計“該是某種“風潮“,因為風潮總會退燒,又會有新的風潮產生與取代。


而今天讀的這本書,與其說它是一本“簡易設計Guide Book“,不如說,它試著開啟我們把設計引入我們生活之中的門,藉由一些Idea,讓讀者不知不覺的發現,原來“設計“沒那麼高不可攀與遙遠。

「自己玩設計」,天下文化出版。

翻開這本書的蝴蝶頁,你會讀到一句話“設計,就是供人們可以應用的藝術“,這句話提綱挈領的帶出這本書的主旨—作者們希望讀者由這本書得到一些idea,去把一些視覺上的有趣元素、某種有意思的手作方式,用在生活中某項你必須會使用到的物件、場所或內容載體上。真正的讓“設計“成為你生活中應用到的藝術。

本書是由馬里蘭藝術學院平面設計研究所的教授艾琳.路佩登Ellen Lupton及研究所學生合作完成。但是不要覺得這會是一本嚴肅艱深的設計書,因為書裡除了一開始簡單探討“何謂設計“之外,主要的內容是提供簡單的設計概念、步驟、範例,引領讀者在日常生活中玩設計,包括:T恤、記事本、書、名片、CD與DVD包裝、邀請卡、標誌、背袋、牆壁圖案、傳單、禮物包裝、網頁或blog……,除了是一本很實際的範例書之外,讀者也可以藉由閱\讀作者們的巧思,激發出自己的創意點子。

不過千萬不要因為書中的眾多有趣範例而讓你忽略了頭三章裡作者試著透過簡單的理論想要帶給你的設計觀念,因為那是讓你接下來的理解與嘗試有所根本的“地基“。我必須承認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我很快的翻過前三章進入到後面的部份,但在重讀時才發現,原來我漏掉了不少有意思的部份。

我個人認為,對一般人而言,與其囫圇吞棗的去看 “大師“的作品,或是以昂貴的價格收藏或購買所謂的“設計精品“,不如藉由實際的嘗試,讓“設計“真正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份。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思考的技術:培養具有競爭力的思考途徑

思考的技術:培養具有競爭力的思考途徑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6/06/03

讀大前研一“思考的技術“,突然覺得也許這是目前台灣社會大家都該讀一讀的一本書。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個人的感覺是,在政客的誤導與操弄之下,台灣逐漸失去了「認真思考」的能力。肯「認真思考」的人,也許被戴上帽子、貼上標籤,或是被迫要陷入無窮盡的筆仗或口舌辯論,除了少數具有強烈熱情或是精神強度夠堅韌的人之外,一般人逐漸的放棄了「認真思考」,選擇了忽視、漠視,因為這樣日子會比較easy一點(我必須坦承,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不過且讓我先少發些議論,還是先回到這本書來。

在第一章裡,大前研一就已經先highlight出一般人在思考時常犯的兩大錯誤—“把假設當成結論“、“把現象當成原因“。就從前一陣子媒體喧囂一時的“卡奴風波“來看,其中就不乏犯了這兩項錯誤的意見、政策或報導。拉回工作的場域,在會議裡經常也會碰到類似的情形,因此這兩點是我們應該深記在心,隨時檢視自己思考的過程裡是否有犯此錯誤的。

但是即便避免掉這兩項錯誤,接下來還有一個最大的關卡就是—如何確實的解決問題?除了 “實地找出問題現況(實證主義、現場主義)“外,大前先生強調很重要的一件事是「不能作為解決對策的就不算是結論」,例如在知道銷售業績無法成長問題不在商品,而在業務員的銷售方法時,這一點並不能當作是結論,結論應該是具體提升銷售業績的方法。但許多時候,我們常常會在這裡就停下來認為已經得到結論,或是就欠缺了繼續往下發展解決對策的行動。

在第二章裡,大前研一針對如何提案與說服做了比較詳盡的說明,此處不贅,重點在於p.97所提到的「金字塔結構法」,簡言之,就是要把與該問題有關的所有原因、現象、推論,依“不重疊、不遺漏“的原則,分層分類排列出類似金字塔的結構。最後金字塔的頂端,就會是此一問題解決對策的結論。

接下來的篇幅裡,大前先生舉了幾個日本企業界或政經界的案例,來闡述所謂的錯誤的思考方式與正確的思考方式間的差異。讀者也可以試著以台灣的案例自己試著做類似的分析,相信所得會更深刻。而在p.161裡大前研一觀察到所謂的“U形管現象與J形管現象“,的確是組織裡經常發生的錯誤溝通方式,而歸根究底的原因還是在於沒有認真思考解決問題的做法,僅止於“隨便想想、隨口說說“就以為問題可以解決了。這一點也是現階段的台灣很需要深思的,要解決現有的亂象與頹勢,絕對不是只靠“OX會“或是媒體爆料就可以的。

接下來的幾章中,大前研一透過了自身經驗、案例與分析,強調藉由讓自己暴露在刺激下經常讓自己設法產生新構想,再藉由思考去讓構想被磨礪成形。不過大前先生認為掌握思考的方式只是起點,重點還是在於自身的態度以及是否有確實運用思考的技術不斷的進行思考。

最後,在專題訪問裡,大前研一以他自身的觀察,對於台灣的未來與兩岸關係提出了他的意見。先不論大前研一的論點是否就代表兩岸問題的解答,值得深思的應該是假如像大前研一這樣一位日本學者都針對台灣的未來能夠切實而認真的思考。身為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之一的我們,不是更應該好好的想一想到底台灣的未來應該是怎麼樣的嗎?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與其他大前研一的著作不同的是,有些大前研一的書也許讀過一次,了解其觀點與意見就可以了。但是“思考的技術“卻是值得作為案頭書之一,隔一段時間就重讀想一想的一本書。大前研一在書的最後諄諄提醒“頭腦就如同西部荒野中槍手的槍,每天都要作好決鬥的準備,讓自己成為神槍手,才能在多變化的世界裡保持競爭力存活下去。“,正是知識經濟時代,工作者必須時時提醒自己的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OFF學──會玩,才會成功

OFF學──會玩,才會成功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6/04/16

在所謂的“創意產業“、“美感經濟“等觀念逐漸盛行興起的此刻,相信從事行銷、企劃、產品研發的工作者應該都在思考如何透過注入創意與美感為產品或服務增加更多的「價值」。但是問題來了,實體性的價值例如功\能、產品設計等都還可以透過研發來解決與提升,但是如果希望創造的價值在美學、創意性的領域,要如何被導入到產品的開發裡呢?畢竟傳統的企業經營或是產品研發裡注重的領域還是在於如何提升效率、節省成本,創意與美似乎是比較後端的附加。只有流行時尚產業或少數的大型企業如Apple, Sony,及台灣的BenQ, 華碩會把創意與美拉到更前端予以高舉。而我們也看到市場對於這樣的產品概念所給予的肯定。

在《OFF學》中,雖然也許\不盡然是大前先生寫作的原意,但是也為上述的問題提供了某些解答與線索。

怎麼說呢?我個人覺得,如果如果自己不懂得何謂“美“,又怎麼期望能把“美“的元素注入產品或是流程之中呢?而“美感“的培養,就在於持續的欣賞與累積之中。就先以書中大前先生所提到他的嗜好之一騎重型機車來舉例好了,也許\對於沒有興趣的人來說,重型機車也許\只是一部笨重而巨大的騎乘機械,但是只有真正愛騎車的人,才能感受到每一部機車除了性能之外,外觀與細節設計的獨特美感,那是結合了設計與實用,那種美的感知並不單純只在“設計“的美,而是在於了解到該項商品體察到實際使用上的需要的感動。這一點也可以延伸到各式各樣的產品上,有些設計也許\會引發一陣潮流,但是很快的就會消逝,而有些設計卻是歷經數十年都還能被消費者認同視為經典,超越時間持續的散發吸引力。

而《OFF學》中,大前先生所highlight的“休閒生活“與“興趣“,正是讓我們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累積對“美“的感知力與敏感度。因為這樣的能力學校沒辦法教,在工作裡也無法學習,但是在用心投入興趣休閒的過程裡,它卻自然而然的會累積。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因為喜歡模型製作,讓我對於色彩配色與線條慢慢的產生關注與判斷力,這些累積的知識當然不會僅限於運用在做模型之上,同時一定也會影響我在其他的休閒領域例如拍照甚至是工作之上。如果不是藉由這項嗜好所產生的累積,我無法想像除了去上課之外我還能從什麼地方有效的學習,但是藉由“興趣“(做模型),它卻很自然的發生了。

而無論是聽音樂、看電影、閱\讀,只要是認真的去品味其中的美,相信也都會是一種無形的累積。我的意思並不是一定要“用力“的去做這些事,而是只要以單純而懷抱興趣的心態去做,累積會自然而然的發生。大前先生在書中有提到,「集中、深入是興趣的基本原則」,「有一些人被稱為興趣廣泛,而且對於大部分的話題都能發表意見。但是如果仔細聽他們的談話,五分鐘十分鐘之後可能就會覺得失望。這樣的談話內容與其說是興趣,不如說是單純的雜學。想像自己也能夠連續一小時談論自己的興趣,以這樣的程度來深入探索興趣的內涵。興趣,是投資時間與快樂程度成正比的世界。」

另外特別想要提一下書中一些我覺得對我蠻有啟發性的概念。大前先生在序章中提到了“人生中金錢的再分配“,要傳達的是以往我們根深蒂固的認為人生某個階段買房子、買車子的思考,其實都可以更深入的去思索合適的做法,不但可以減輕在金錢上的負擔,進而也讓自己多出經營興趣與休閒的餘裕。而在第一章後段大前先生提到“男人購物的真滋味,在於找到屬於自己的「標準」物品“,這段內容如果細細咀嚼,同樣的也破除了所謂的“貴就是好“、“名牌崇拜“的迷思。而第二章的開頭提到設定專屬於自己的「浮華之日 Vanity Day」(不是指奢華的享受,而是有計畫的藉由一些活動去讓自己放鬆),這一點我上星期有個類似的經驗:某一天的下午我安排了休假,見到天氣不錯就一個人搭捷運去了淡水,閒適的到處走走、拍拍照,那種放鬆的感覺相當棒,而且也拍了些不錯的照片。

很多時候在填寫一些會員資料時,總會有一欄是「興趣//嗜好」。希望下一次各位朋友在看到這一欄時,不是懷抱著疑問“我的興趣是什麼呢…?“,而是帶著微笑的填上你真正喜歡的事物。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