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ORU的所有評鑑

霧越邸殺人事件【經典改訂.全新譯本】:雙面書衣新裝特藏版(首刷限定作者印刷簽名紀念扉)

霧越邸殺人事件【經典改訂.全新譯本】:雙面書衣新裝特藏版(首刷限定作者印刷簽名紀念扉)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4/1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僅試讀出版社提供之部分章節,不代表全書觀後感】
雖然在國內出版<殺人十角館>時就知道綾辻行人這位作者,也知道這位大師這些年陸續出版頗多作品,且深受讀者歡迎。但不知道為什麼,平常也愛看推理小說的我,在這次試讀<霧越邸殺人事件>前從未拜讀過其作品,明明在書店買書或是圖書館借書的時候都會看到綾辻行人,但我總是拿起來翻翻就放下。這次試讀幾章過後,我終於知道為這麼這些年我都有意無意避開…..因為實在是『太燒腦』了。
雪夜一群人因各種原因匯集到某個別墅避難,並因為大雪的緣故會與外界無法聯繫,然後陸續有人被殺害,兇手就在這些人當中,這幾乎是本格推理的基本模板。但出色的作者就是能在這樣的範本裡另闢蹊徑…理要怎麼推才能讓讀者覺得合乎邏輯且又難以猜測真正的兇手就看作者功力。
「暗色天幕」這個劇團的團員們陰錯陽差的到了一座叫「霧越邸」的大宅躲雪,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個附近村庄的老醫生也是為了躲雪已經先到。「霧越邸」不只裝飾豪華裡面還有各種珍貴的文物,巧合的是這些裝潢或文物都會與這些劇團演員的藝名諧音扯上關係。「霧越邸」的主人跟傭人雖然收容了這些人讓他們躲雪,但態度冷淡疏離似乎也藏有什麼祕密,連「霧越邸」這個宅子本身似乎也有生命,甚至能「預告」來人的命運。當第一個屍體出現時,他們就發現,跟北原白秋著作的童謠「雨」第一段好像有什麼關聯,「雨」有好幾個段落,下個死者是誰?兇手又是誰??
綾辻行人似乎非常熱衷利用文字的「音」去埋梗或是透露「答案」(不知道大師有沒有來過台灣?希望他能來看看,我們台灣人也是熱愛各種諧音梗),從書中對各種文物與藝術的了解能得知作者是學識淵博的人,而且還得過麻將比賽冠軍(看起來打麻將能活用頭腦是真的),最讓我驚訝的是他也是作家小野不由美的先生,是日本文壇的史密斯夫婦嗎?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這不是社會新聞

這不是社會新聞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3/25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驚!幼女目睹父殺母 嫌犯逃逸 警方正全力追捕」
「人倫悲劇!莽夫幼女面前刺死妻子 17刀刀刀見骨」
「布朗克福殺妻案 嫌犯落網 疑因愛妻外遇才痛下殺手!」

  可能某天,你閒來無事逛逛網路,發現一則標題聳動的社會新聞,點進去一看,是一則發生在某處丈夫當女兒的面刺死妻子的消息,配圖配上案發現場外觀被馬賽克的照片。基於什麼兒少法還是新聞倫理之類的規定吧,細節很隱諱。於是你又逛逛社群,已經有人將殺人犯及女兒的個人資料及照片鉅細靡遺的披露出來,有好事者甚至堵在警局外直播,人群擁簇推擠,小女孩好不容易在哥哥掩護下倉皇進入警局,雖然被用外套蓋住臉,但你仍能感覺到那個小女孩的無助。還有人在臉書發起「拒絕家暴,無限期支持施暴者死刑」活動,你按了「參加」,轉身準備去煮杯咖啡,今天又是做了好事美好的一天。

  如果被害者的傷痛那麼簡單可以過去就好了。菲利普.貝松的《這不是社會新聞》這本改編自真實事件的小說提供了另一個視角,一個在社會新聞上不會被完整揭露的一面。對我來說這不是一本能一口氣讀完的作品,因為每讀到書中帶到的一個議題就得停下來喘口氣順便想想如果是自己遇到書中的情境會怎麼做?「如果我今天遇到會PUA我的伴侶怎麼辦?」、「如何跟有自戀型人格的伴侶分開?」、「沒有什麼收入的家庭主婦帶著兩個小孩該怎麼生存?」                                                                                                                                                                                                                                                                                                                                                                                                        「如果我是最後被殺死的妻子,走到這一步之前,我有多少環節是可以扭轉劣勢的?」、「爸爸殺死媽媽,子女能申請犯罪被害補償金嗎?」....我有好多好多問題,但找不到最正確的答案。
  小說中外公忍著喪女之痛承接起兩個外孫的生活,哥哥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也沒有放棄自己支離破碎的妹妹。但我們都知道所有的悲劇都遠比看到的還要糟糕,回歸看似正常生活的路也遙遠又漫長。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最強職場諜報術:日本王牌諜報員頂尖密技,成功率100%的職場致勝法

最強職場諜報術:日本王牌諜報員頂尖密技,成功率100%的職場致勝法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12/03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雖然作者上田篤盛先生似乎覺得「007」的詹姆士.龐德就是個身體能力出眾(是因為幾乎每部片子都會跟龐德女郎發生關係才這樣說嗎?)的冒失鬼,不是現實生活中優秀的諜報員典範,但我們普通人對從事諜報人員的印象就該是那樣,臨危不亂,總是能從窘迫的情境中找到對自己有利的事物化解危機。要不,也可能就像是「色戒」裡的易先生(依作者的定義,從敵對勢力中獲取情報,進行收集活動的人的總稱就是諜報員),喜怒不形於色、城府深沉、心狠手辣有各種刑求方法。或者,像「風聲」裡的老鬼、老槍隱藏身分有高超的電報破譯能力,在神不知鬼不覺得情況下傳遞訊息。
以上電影角色都可能是現實生活中諜報員的模樣。也許,大家會覺得所謂的從事國家活動的諜報員離我們好像很遙遠,我們普通老百姓過著平凡小日子遇不到。但這個資訊(情報)爆炸的年代,戰爭也早不是只能用真槍實彈。每天,我們打開電視,滑滑手機各種訊息傳遞..有真、有假、真中帶假、假中帶真,有的無傷大雅,有的破財傷身....我們所處的地方有著特殊的背景,認知戰爭早就開始,學會像諜報員那樣觀察、冷靜,從雜亂的資訊中判斷真假並獲得有用的資訊是很重要的事情。本書作者是前情報人員,書中帶入了幾個世界不同情報事件情報人員處置方法作為故事,讀者可藉知悉這些優秀的人如何在惡劣的狀況下扭轉情勢,甚至改變世界。進而從中學習精隨應用於職場甚至生活(至少,在收到假消息的時候可以冷靜判斷不要被騙了啊!)。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純白殺人魔:榮獲日本IIV創作者大賞最優秀賞!感官崩毀的「爆裂式青春」之作!

純白殺人魔:榮獲日本IIV創作者大賞最優秀賞!感官崩毀的「爆裂式青春」之作!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11/21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出版社此次僅提供12頁書摘節錄試讀,也未曾接觸這位作者,看日文版封面推斷似乎是本輕小說,但這種情況下我倒覺得像是看偵探小說,只能從有限的線索裡,推敲出書籍的風格走向。

書介說是「感官崩毀的爆裂式青春」,姑且就推斷內容可能有點血腥又熱血(不只情感,應該還包含物理上的)。不過,書名又叫「純白殺人魔」難道這個殺人魔有什麼聖潔之處?

結衣幼童時期曾經殺過人,手刃了殘害雙親的強盜,但她現在看起來就是個為了爭取美好未來勤奮向學的好學生。沒有人知道促使她成為這樣的人的原因是什麼?就像沒有人知道她手機裡有個神祕的APP。某天,結衣的手機裡突然出現了一個APP,在APP使用教學裡有四個說明,大意是說只要達成比別人更好的未來並累積時間,將APP裡的沙漏填滿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項過去,但不能讓他人知悉這個APP的存在不然可能就從這世界消失,而且你也擺脫不了這個APP。結衣很想改變她最好的朋友-春乃曾經受虐的過去,所以努力地想積滿沙漏,可有天春乃卻忽然就消失了連存在的痕跡也被抹去,只剩下結衣、堇、一條還記得春乃。

試讀到此就戛然而止…而我就是個彆腳的偵探,看不出後續。但用APP當題材倒很跟著上時代,但我很擔心結衣如果想換手機怎麼辦?看來這個APP和她現在使用的手機綁死,欸!不是。 若有天你手機突然出現這個神祕的APP,你又有什麼想改變的過去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親密陌生人:話題韓劇《安娜》原著小說,秀智領銜主演榮獲青龍獎最佳女主角!

親密陌生人:話題韓劇《安娜》原著小說,秀智領銜主演榮獲青龍獎最佳女主角!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11/01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心得感想》
誰的人生沒有參雜著一點謊言?「我爸媽很疼我,小時候常帶我出去玩。」、「我讀書時吉他練的很勤,差點成為吉他手。」、「你的想法實在太棒了!我也這麼想呢!」、「我愛你!」...大部分的人類從懵懂未知的時候就開始說著自以為無傷大雅的謊,反正也不會有人認真追究。那麼,透過這些謊言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跟情緒感受難道都是假的嗎?
職業生涯跟婚姻都陷入泥沼,生活只剩下一地雞毛的作家在報紙看到一則奇怪的廣告,她像是看到毛線球的貓,想順著線索抽絲剝繭找出那個叫李誘尚的「男人」蹤跡,卻發現這個男人,不,應該說這個叫「李誘墨」的女人經歷光怪陸離。作家想找出真相,卻又同時逐步成了別人生命中「作假」的關鍵。作家也從這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中聽見了自己內心的聲音,誠實的面對生活。
故事情節安排好像「俄羅斯娃娃」,以為是最後真相結局卻又反轉再反轉。不管是從「李誘默」或是從「作家」這兩條主線的安排都很精彩,結局「真相」真的是沒想到,我一度陷入的一種荒謬的狀況:難道我看的這本小說裡面的小說情節都是假的?很多作品會讓人相信作品內容應該是真實事件,但很少有讓讀者陷入產生質疑自己看得小說內容居然是假的這種弔詭情況。但也可以看出作者寫作的功力讓讀者多信服。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直到教室只剩下一個人(首刷限量附贈作者印刷簽名扉頁)

直到教室只剩下一個人(首刷限量附贈作者印刷簽名扉頁)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10/18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此次出版社僅節錄第一章,17頁的章節供讀者試讀,之前我沒有接觸過作者淺倉秋成的作品,不知道作者的風格。但想此書既然能入選第20屆本格推理大獎,目前幾位受歡迎的作家如東野圭吾、乙一、綾辻行人、米澤穂信、島田荘司..等也都曾經入圍或獲獎,作者能同獲殊榮,作品應該是值得期待。
  高中校園內接連發生學生死亡案件,從留下遺書推斷都是自殺。但卻有一位女學生美月堅持是「死神」殺了他們。男主角垣內不以為意,本以為只是青春期同儕之間相互模仿的自殺行為,卻又收到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件告訴他,他已經被選為「繼承者」,校園內還有另外三位繼承者,他們各自都繼承了不同的「特殊能力」,不同的能力又不同的發動能力及限制條件...。(有沒有像繞口令?)
  翻開書,第一句話就是「這真的太令人難過了。短短一個月內,竟有多達三名學生結束了自己生命。」,但回頭看看書封介紹『死亡,如瘟疫蔓延。人,一個接著一個倒下。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殺到班上只剩「一個人」......』。從這幾句話可以判斷這三個人絕對不是自殺,但這個說要殺到只剩下一個人的「我」到底是誰?而且目前死掉的三位遺書都寫「我在教室裡太大聲了,我需要接受調律。再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本來被死神也列入「死亡名單候選者之一」的美月能逃過嗎?
  諸位看到這邊有沒有翻白眼,心得上下引號有夠多,但我也很無奈啊!僅僅17頁線索是在太少,我也想從這些隻字片語推測情節走向,我現在就像進去一座迷宮但只開了大門,也是一頭霧水,但我能肯定作者至少在開頭鋪陳就有吸引讀者繼續追根究柢的能力,真的是可以期待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童話世界【博客來獨家簽名版】

童話世界【博客來獨家簽名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10/03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在「八尺門的辯護人」獲得大家關注之前,我曾在影視版的一隅知悉2022年台北電影獎入圍最佳劇情長片有部叫「童話·世界」的影片入圍,這是作者唐福睿執導的電影。只因為男主角是張孝全這麼膚淺的理由所以我稍微注意一下這部片,得知劇情是有關當年初出茅廬的菜鳥律師張正煦替補教名師湯師承打贏與女學生之間的性侵案,卻意外也讓自己心儀的女孩落入了這個惡狼布下的陷阱,這事從此成了張正煦生命中被深藏卻從未遺忘的刺。想不到多年後再次聽到湯師承這個名字,是從社工師妻子的個案中知悉,還是一樣涉入與女學生之間的性侵疑雲,這一次張正煦決定要替那些受害的女孩們做點什麼...。「補教名師」、「未成年女學生」、「誘姦」、「性侵」等幾個關鍵設定讓我想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連帶當時閱讀時心裡感受到的那種沉重與絕望感也一併想起,於是我本能地迴避了類似題材的這部作品。可「八尺門的辯護人」影集實在是太好看了!!!當時我回頭也追了影集同名小說,基於對作者的信心,還是報名了這次試讀。

雖然出版社僅節錄作品的第一章節給試讀者,但這僅佔作品大約1/5的篇幅也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真的是很會說故事的人。或者說,你能知道你現在看的不是作者的憑空想像,而是從一個又一個真實案件中萃取出來的。 在這個島大部分人一生中可能不會遇到什麼殺人放火的犯罪,但必定親身或是親友有過被侵害或是性騷的案件,甚至是反覆發生。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既視感一直很強烈,後來終於想起很久很久之前,讀書的時候,補習班坐在我旁邊的那個清秀高挑的女孩也是在一次又一次跟補習班老師請教問題的過程中對老師產生情愫最後「交往」。老師跟她說,業界很在意老師名聲怕被抹黑,他們交往要低調,不可以在公開場合,所以他們約會永遠約在老師於補習班附近置產的小公寓內,而老師因為北中南都有排課,課程很滿,因此只能等老師有空的時候找她,她不能隨意打擾老師。女孩曾經跟我抱怨,老師每次約她就只是在公寓裡嘿咻,他都不肯正式去見她的家長。後來,各自考上學校後我也不知道這個女孩跟老師是否還有後續。現在想想當時已經40多歲的老師跟雖然滿16但是未成年的女學生之間,真愛的機率不是沒有,但閱歷豐富的成年男子利用女學生崇拜的心態去換取一親芳澤的機會這種可能性實在高多了。

本書敘事一如「八尺門的辯護人」一樣,鋪陳很快就能將讀者帶入劇情,情節也不拖沓,就算融入法律條文也不生硬刻板。只是隱隱有種無力感,因為你知道童話世界會定格在幸福美滿的一刻,但現實永遠不可能那麼美好,某些人心中的惡意就像盤據在黑洞深處的蛇,隨時伺機攻擊,純真的孩子要平安的長大真的是困難的事情。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秘密:東野圭吾之所以成為東野圭吾的完美傑作!【約定版】

秘密:東野圭吾之所以成為東野圭吾的完美傑作!【約定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7/05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故事是說杉田平介的妻子-直子,帶著女兒藻奈美回老家時發生車禍意外,直子後來宣告死亡,但本來也一直昏迷的藻奈美醒來之後卻說她是直子。這對一家之主平介而言當然是無法接受的衝擊,而對於用著小學生女兒藻奈美身體活下去的妻子-直子來說更是難以面對,卻又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如何在鄰里間立足?未來的人生該怎麼走下去?原本一家三口家庭和樂,現在失去了女兒只剩夫妻倆,妻子還是藉著女兒的身體活下去,該怎麼維持家庭關係?都是困難的選擇,而這些選擇都必須用一個又一個的秘密來掩飾才能進行下去。
就像世事無常是永遠不變的真理,每個人都有秘密這句話也是。杉田夫妻聯手向世人隱瞞了這個秘密。而原本坦誠相對的夫妻之間也開始對對方藏了一個又一個的秘密,為了讓彼此之間的愛延續下去,不得不隱藏真相甚至說謊。
我曾經對直子的做法質疑?總覺得也許她一開始是為了連藻奈美的份一起活下去才選擇努力向上過「第二次人生」,但重新擁有青春肉體,卻保留原本成熟的智慧,難道不會取巧選擇擁有更燦爛的未來放棄逐漸衰老的平介。相對之下平介卻一直努力克制自己的慾望,潔身自愛堅定地守護著直子,這不是有點可憐?但轉念一想,雙方之間確實再怎麼努力嘗試也不可能回到之前的相處模式,既然永遠無法切割這份繫絆,那總得想辦法走下去。
另外肇事者過勞導致車禍後面也有隱藏的秘密,這個秘密後面又衍生了秘密,開出了故事的另外一條支線。最後東野卻又巧妙的與主線接起了連結,也算圓滿了結局。
「秘密」雖然是東野上世紀的作品,但當時獲得了獎項的肯定跟很好的銷量。情節的某些關鍵衝突點設立若是在現在科技下是無法成立的,但會說故事的人就是能將讀者帶入那個時空背景。東野有很多作品是偏向描繪人心的黑暗面,讀了讓人窒息,但「秘密」裡可以說沒有一個「壞人」( 欸~真要說就支線的那位太太婚前那個祕密很恩湯,但她自己也不知道會引發連鎖效應影響那麼多人的人生吧!?),每個人都是以純粹的「愛」為出發點編織出用心良苦的謊言,讓在乎的人可以更接近幸福。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黑霧微光【限量親筆簽名版】:文壇新聲音,台北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得主馮國瑄驚艷之作。

黑霧微光【限量親筆簽名版】:文壇新聲音,台北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得主馮國瑄驚艷之作。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3/20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雖然此次出版社僅節錄這本《黑霧微光》散文集,「印記」及「台北車站會不會也有神祕入口」兩篇共十頁篇幅試讀,沒有什麼花俏繁複的詞藻,也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但作者質樸卻真摯的表達方式,卻輕易地就將讀者帶入到他的人生經歷中。
不像在閱讀,有點像在看一部叫「馮國瑄的人生片段」紀錄片。在看「印
記」時,你很容易就在腦海中浮現一個小男孩被外婆抽打小腿,跳閃的樣子。也會想像一個打扮有點「蝦趴」,平日有點煙視媚行但又帶著豪氣的婦女帶著小孫子吃好料見世面,孫嬤和樂的模樣。我甚至也默默的哼起了「雪中紅」。當然,看著一堆人搶著去各種宮廟或是有鬼神的地方圍著香爐看香灰有沒有「浮」出神秘的致富數字這種荒謬場面,也從我遙遠的記憶深處浮現。
台北車站身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自然也是乘載著許多人的悲歡離合。作者小時候要去花東外婆家,外公就會從東部到台北車站與他會合。我完全可以理解,在「印記」形像有點「軟弱」的外公為什麼在候車期間,為了只待在車站,不帶作者到車站外「真正的台北」逛逛,編出了有人在台北車站失蹤的靈異故事。整個台北車站對我們這些偶爾才進城的鄉下人就是百慕達三角洲啊!台北車站地底一定埋有什麼神秘力量的巨石或是什麼干擾器(造謠),讓外地人一進去自動失去方向感,體弱的人還會恐慌焦慮,噁心盜汗。難怪外公不願意冒險試圖帶金孫走出車站,堅守熟悉的路線(外公!我懂你你不孤單)。
總結來說,很久沒讀到這種讓人覺得乾淨又有共鳴的文章,值得推薦。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討厭媽媽的我,是不是個壞女兒?:告別母愛創傷、修復破碎關係的9個「壞女兒」練習

討厭媽媽的我,是不是個壞女兒?:告別母愛創傷、修復破碎關係的9個「壞女兒」練習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3/01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雖然沒媽媽活不下去,我卻無法跟媽媽一起生活。」作者在自序就開宗明義道出了很多人不敢承認卻血淋淋的事實。也許,東方社會家庭觀都差不多吧?韓國、臺灣都一樣。我們從小就被洗腦「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彷彿父母所有的言行都是「對」的,孩子不可抗拒,不然你就是「壞孩子」。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啊!總會有不適任的父母存在。傳統社會甚至現在,還是多由母親這個角色承擔起大多數育兒責任,對子女的對待養育方式,因社會對男女性別期待不同自然有所差別。這些母親也通常兼具或擔當過「女兒」這個角色,他們和同性別也扮演「女兒」的孩子之間的關係往往比和兒子更緊密卻又更複雜。
本書主要分為兩個章節,第一章作者在書中用故事的方
式舉出幾個不同樣態的媽媽及其對女兒的影響,非常巧合的是我個人在這些案例中或多或少都聽過一模一樣的話或是體驗過類似的場景。而這些帶給我的負面影響讓我很長一段時間,活得不太輕鬆,花了大量的時間與金錢透過專業幫忙,很努力才能「校正回歸」到一個比較讓自己比較舒適的狀態,不再勉強自己當個「好」孩子。作者想必也是走過類似的路,因此,第二章節,提供了幾個方向與課題讓「女兒們」可以練習,脫離名為母愛的桎梏。這些練習效果不會立竿見影,並且需要反覆練習,但練習過程中。你能爬梳自己的陰暗面,讓內心的陰霾透出點光,多少你會更愛自己一點。
本書雖然教你當個「壞」女兒,但如果不想當「讓女兒討厭的媽媽」也可以借鏡觀形。這世界對女性、對母親這樣的身分有太多的期待跟敵意,我們的母親甚至自己都被社會氛圍潛移默化,不停的復刻那些不好的態樣。好在現在民智已開(?),可能我們改變不了自己的上一代,但開始練習修復被傷害的自己,並且讓下一代不要也被同樣的理由傷害,一天一天練習,你不一定會感到幸福美滿,但至少會離不快樂遠一點。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212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