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套書展
這不是社會新聞

這不是社會新聞

Ceci n’est pas un fait divers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這不是社會新聞,也不只是虛構小說。
「爸爸剛剛殺了媽媽。」
我們沒有學過如何面對這樣的災難。
然而,它卻降臨在我們身上。
──── 真實故事啟發、引人深思的家暴目睹兒小說 ───

  ▍一個人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從創傷裡走出來?
  ▍這僅僅是時間的問題嗎?
  ▍「這不只是婚姻糾紛導致的悲劇,而是持續的暴力和恐懼造成的結果。」
  ▍法國跨足文學、影視重要作家,菲利普.貝松的溫柔凝視。

  「爸爸剛剛殺了媽媽。」十三歲的妹妹蕾雅從家鄉撥來一通電話,兄妹兩人從此成為失去母親的小孩,也是殺人犯的孩子。

  他們傷痛無助,卻無法真正憎恨父親。兄妹雙雙坐上法庭,聆聽審判,不停追索記憶──這起命案如此令人心碎,但一切有跡可循。審判結束,事情卻並未落幕。蕾雅白天沉默失語,夜裡驚醒尖叫,身上出現一條條刀尖劃過的痕跡;她在這裡,也不在這裡……

  本書受真實事件啟發,從十九歲少年的視角出發,講述家暴慘案裡,受害者不止受暴者自身,也包含目睹一切發生的孩童。事發過後,他們陷入崩潰與矛盾,逃不開漫長的自責、懊悔與追問,所要承受與修復的傷不亞於傷亡者。破碎的幼小靈魂將持續在悲憤與惶恐無助中,一邊抽離自己,一邊重建自我。

誠摯推薦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__專文作序

  李桐豪(作家)
  許菁芳(作家)
  彭仁郁(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隋棠(知名演員)
  盧郁佳(作家)
  __攜手推薦
  (依姓氏筆劃序排列)

各界推薦

  ●「父親殺了母親之後,孩子們該如何活下來?透過子代的娓娓敘說,這部寫實小說不僅是對宰制女命的父權霸權的控訴,它更像一場細膩的心靈解剖練習,冷筆切入由權力、慾望、情感纏結成的幽微家庭肌理,亦側寫了當代司法與心理專業介入的侷限。」──彭仁郁(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從陽臺放眼望去,像這樣難以置信的故事,就發生在眼前無數屋簷下。卻在這次才被描繪出來,筆觸冷靜如同手術刀。故事逼視著我們,要求我們以注視回應。」──盧郁佳(作家)

  ●「被留下來的人沒有比較幸運,因為他們要修復的,是看不到進度的東西。沒有肉眼可及的疤痕,沒有變淺的結痂,他們的傷被包覆在身體裡面,成了科學儀器無從掃描的創口。貝松用文學接手無人聞問的新聞,讓創傷得以被正視,對正在墜落的孩子而言,這是最溫柔的緩衝。」──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殘酷、令人心碎。」──《ELLE》雜誌

  ●「震憾人心、苦澀、難以忘懷。」──《Lire》雜誌

  ●「每個在他稱之為『社會事件』的『地方新聞』中的細節都是如此真實。」──快訊週刊(L’Express)

  ●「菲利普.貝松關注人性的脆弱,給予筆下人物真摯的關懷,直至寬恕與否的問題。一如既往,他以敏銳感受搭配樸實而流暢的筆觸,傳達了無法彌補的事實。」──法國西部報(Ouest France)

  ●「這部取自真實事件的『虛構』小說比真實的故事更有力量,只有菲利普.貝松冷靜自持的文筆才能寫出這樣的作品。這本書是作家的巔峰之作,他深入探究了人的心靈與靈魂,述說這些隱形受害者在事件發生後的艱難生活。」──普羅旺斯報(La Provence)

  ●「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用『無法言說』的事實述說了謀殺案中附帶受害者的故事。」──自由南方報(Midi Libre)

  ● 本書已售出巴西、韓國、義大利、墨西哥等多國版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菲利普.貝松 Philippe Besson


  作家、編劇、劇作家。已出版二十多本小說,目前已被翻譯成二十國語言,並有多部作品改編成電影、戲劇並獲獎。2015年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貝松曾任律師與社會法教師,直至2001年出版處女作《由於男人都不在了》(En l'absence des hommes)即獲羅布萊斯獎(Prix Emmanuel-Roblès)。他在一次訪談時曾說,寫作這件事讓他最感興趣的是為讀者豎立一面鏡子,讓人們在故事中認出自己。

  貝松的寫作風格樸實細緻,年少時期深受莒哈絲啟蒙,作品還包括曾被知名導演夏侯(Patrice Chéreau)改編為電影的《他哥哥》(Son frère,入圍費米娜文學獎短名單,改編電影《死亡詩篇》獲得2003年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以及《淡季》(L'Arrière-Saison,獲RTL-Lire大獎)、《義大利男孩》(Un garçon d’Italie,入圍龔固爾文學獎、美第奇文學獎短名單)和《大西洋之家》(La Maison atlantique)。

  2017年,貝松又以《在謊言裡相愛》(Arrête avec tes mensonges)得到法國新聞通訊社文學獎(Prix Maison de la Presse)、法國《心理學》雜誌感悟小說獎,本書英文版由美國知名演員莫莉.倫華(Molly Ringwald)親自翻譯。2022年出版的《巴黎-布里安松》(Paris-Briançon)亦獲得極大的迴響。

  《這不是社會新聞》為貝松在2023年推出的最新作品,獲得尼斯-天使灣文學獎(Prix Nice-Baie des Anges)。

譯者簡介

許雅雯


  中文系畢業,華語教學碩士。於海內外各地教學十多年後,決定投入文學翻譯。2024年以譯作《如刀的書寫》(啟明)獲「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首獎。

  自2015年起迄今已累積三十多本譯作,包括小說、非文學書籍與繪本。除了文學翻譯外,亦為多家博物館翻譯語音導覽。

  譯作賜教:anaisxu@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我們需要的,是阻止自己繼續墜落◎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這不是社會新聞


 
 

推薦序

我們需要的,是阻止自己繼續墜落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接下來帶您回顧一週國際新聞。首先是發生於法國西南部小鎮──布朗克福的一樁凶殺案。凶嫌為一名四十多歲中年男性,事發當日因妻子提出離異要求,引發雙方口角爭執,凶嫌遂以利刃刺殺妻子,受害者一共身中十七刀,當場身亡,十三歲女兒則全程目睹。

  凶嫌犯案後持刀逃逸,至今下落不明,十九歲長子聞訊後,旋即自巴黎返鄉辦理後事。據憲警指揮官表示,凶嫌疑有家暴傾向,但地方警局未明確立案,目前警隊以緝拿凶嫌歸案為先,全案仍調查中。近年全球家暴致死案件與日俱增,類似案件在台灣亦時有所聞,兩兄妹今後何去何從,心靈創傷又該如何修補,值得社會大眾進一步思考。

  以上是社會新聞,但接下來,不會再有下文。

  此案若發生在國內,精神科醫師、心理師、律師與政客會相繼發聲,推估犯案動機,究責相關單位,給出安置建議。名嘴藝人會齊聲譴責,愛心帳戶會開始起跑,一個星期之後,這個故事就會被另一件弊案或某個網紅幹的蠢事所取代。至於兩兄妹,則交由捐款與專家善後,成為社福資料庫的某組歸檔編號。

  因此沒有多少人知道,從事發當天開始,他們將有一段漫長的時日無家可歸。因為案發現場必須進行鑑識蒐證,對一個剛失去母親的孩子來說,她的存在會汙染證據,因此她連進自己房間拿換洗衣物的許可都沒有。

  也沒有幾個人知道,事隔一年,黃色封鎖線拆除之後,這些孩子必須親手清洗那些發黑的血漬,重整被暴行摧毀過的擺設,以及滿屋子糾結的回憶。

  這段時間,他們會被迫接受同情的目光、無聲的慰詞,家庭已不復存在,住所被法律接管,連找個臨時監護人都有困難。他們必須親上法庭與父親對峙,他們永遠失去了與母親的聯繫,只留下不堪的回憶。而女孩總是想著,若失去與留下的能夠對調,該有多好。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一部冷門的日片《誰來守護我》,這片雖然沒受到任何獎項眷顧,但劇本田調卻做得非常扎實。它讓觀眾知道,原來當家中出現殺人嫌犯時,家長是要立刻離婚的,目的是避免餘下的家人受到牽連。於是當嫌犯的妹妹一如往常地放學回家,心裡還想著餐桌上的晚餐時,就被撲面而來的麥克風與鎂光燈所突擊。她慌張地踏進家門,客廳擠滿了陌生人,她還在辨識臉孔時,就被律師告知父母已經離異,自己即將從母姓,身分證會換上另一組名字。接著她被推進房間,在掩人耳目的情況下迅速打包離開住所,警探壓低她的身子,廂型車剖開人群,透過車簾的縫隙,她才發現自己忘了關上房間的燈。外頭的世界持續搖晃,光點愈縮愈小,三十分鐘之內,她的人生被折成了兩截。

  但沒人在意,大家在意的是如何撻伐凶手,如何讓新聞維持熱度,如何讓自己的見解,在這樁慘劇中被看見。大家都在守護自己的信念,但沒有人守護倖存的孩子,無論他們是加害者或受害者的孩子。

  無人守護,但至少要有人理解,否則所謂憐憫,就只是被熱度牽著走的廉價表態。

  於是,本書作者貝松決定以文字守護這段經歷。《這不是社會新聞》(Ceci n'est pas un fait divers)是一本啟發自真實事件的虛構小說,作者以紀實文學的步調,耐心地揭示凶案之後,未成年遺屬會遭遇的現實處境。以非虛構小說的筆法,讓主角化身為十九歲的少年,引領讀者理解孩子所遭逢的創傷衝擊。

  書中的兩個孩子,既是加害者親屬,亦為受害者遺族。手起刀落之後,父親不再是原來的父親,但也無法就此被歸為凶手。因為在孩子心中,愛恨不會只被一把刀刃切割,成為壁壘分明的兩種情感,他們仍留著被父親擁抱的溫度,也目睹了母親殞滅的瞬間。兩種記憶的拉扯,才是對孩子最強烈的衝擊,莫之能禦。

  於是在凶手入獄後,女孩依舊想去探視父親,依舊想回到那片曾與母親同遊的沙灘,她不想任何人受到懲處,她只希望這一切都沒發生。在沙灘上,父親會開著不得體的玩笑,縱身入海,母親會望著海的遠處,露出淺淺的笑,她和哥哥則會從沙丘上滑下來,然後大口吃著冰淇淋。

  她只想回到過去,但回憶總在提醒悲劇,於是她只好在腳下挖個洞,讓自己往下掉。只有如此,才能成為那個不在場的人。

  被留下來的人,沒有比較幸運,因為他們要修復的,是看不到進度的東西。沒有肉眼可及的疤痕,沒有變淺的結痂,他們的傷被包覆在身體裡面,成了科學儀器無從掃描的創口。倖存者的內疚,會讓他們怨恨自己沒有阻止整件事,會讓他們把責任往身上攬,解離成了唯一的解法,而他們最需要的,是停止墜落。

  從頭到尾,作者都不打算提出解方,他把讀者留在主角的視野,同步體驗創傷來襲時的力有未逮,時而震盪,時而暈眩,因為那些細節都太過刺眼。貝松用文學接手無人聞問的新聞,讓創傷得以被正視,對正在墜落的孩子而言,這是最溫柔的緩衝。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會變得更好,或是更糟,但最起碼,這些孩子沒有放棄對未來的想像。

  烈日當空,影子把時間往前推了幾吋,為了看向更遠的海,孩子們沿著上坡,步履不停。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064052
  • 叢書系列:Island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0.8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
 
我忘了鈴聲響起時究竟在忙什麼,直到最後一刻才匆忙接起。一開始,話筒那端的她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但她確實鼓起勇氣撥打了我的號碼,也耐心地聽完等待接通時在她耳邊響了四次的提示音。我因為差點錯過來電而略感煩躁,大聲催促下,她終於聽見我的呼喚。然而,電話那頭依舊無聲。事實上,她是受到巨大的衝擊而無法出聲。
 
我對衝擊的來源毫不知情,只知道妹妹給我打了電話,這一點也不尋常。我們不常交談,就算有,也只在我週末回家時才會面對面聊上幾句,因此我對這通來電的感受僅止於驚訝,談不上擔憂。真正的憂心始於聽見她的喘息,話筒裡只有她的喘息聲,她的呼吸聽起來就像快要窒息了。沒錯,就像快窒息了。於是,我先打破了沉默,問道:「蕾雅?蕾雅?是妳嗎?」沒有回應。
 
我大可把這通電話當作玩笑,或者認定是她無意間按到通訊錄裡的號碼,沒發現電話已經接通。這些都是有可能的。但我並沒有這麼想。我也可以想像話筒那端是另一個偷了她手機的人,甚至有人因為某個不可抗的因素代替她打了這通電話,但我沒有這麼做。我很肯定話筒那端的人就是她。儘管那呼吸急促且紊亂,卻是她無誤。我不可能搞錯。這種把握來自於兩人的默契,是關係密切的證據。
 
見她始終不出聲,直覺告訴我,應該再溫和一點,因此,我試著用輕柔的語氣再次呼喚。我削去聲音裡的憂慮,藏起所有的不耐。這下,她總算開口了。
 
她小聲低語:「出事了。」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坐在租屋處廚房裡的小桌子旁,聽見那句話後,一陣涼意爬上背脊,我不禁挺直了身軀。我不明白為什麼在一片模糊的記憶中,唯獨這件事歷歷在目──也許下次與心理師見面時應該詢問──我猜想,某些關鍵時刻很難從記憶中抹除,而有時,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我們就會知道那是關鍵時刻。

會員評鑑

5
13人評分
|
1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5
5.0
|
2024/10/12
|
電子書
《這不是社會新聞》透過描繪家暴事件中孩子們的心理創傷,展現他們在痛苦與矛盾中的自我重建。小說以冷靜而細膩的文筆,帶出隱形受害者的無助與掙扎,令人感受到家庭暴力的深刻影響與殘酷,故事震撼且發人深省。
展開
user-img
Lv.6
5.0
|
2024/03/28
再也沒有比親眼目睹母親遭人殺害,更驚悚的事,更可怕行兇的人是自己父親,這一幕絕對是一生一世也擺脫不了的夢魘。
法國作家菲利普.貝松的新書《這不是社會新聞》講的正是這樣事件。
故事採用第一人稱,講述者是十九歲少年,有一晚他接到十三歲的妹妹蕾雅打來的電話:劈頭就說:「爸爸剛剛殺了媽媽。」
媽媽已死亡,爸爸逃走了。兄妹倆可以信任可以依靠的唯有外公,但少年要妹妹進房間待著,記得鎖好門。
他擔心爸爸去而復返,傷害妹妹。他答應馬上回家,在那之前情緒冷靜打電話報警,陪伴妹妹面對負責案件的憲警隊長的提問,
回答問題,單獨一人前去認屍,直到那刻他完全確定媽媽真的不在了,再也沒有人在爸爸出言羞辱貶低他時,
挺身替他說話,保護他和妹妹不受冷暴力傷害。媽媽替兄妹承受惡毒言語,落在身上的拳頭,他想著白布覆蓋下身軀的傷口,
有十七刀,十七處傷口…,想到這,少年忍不住嘔吐了。
他們爸爸很快被抓到,憲警隊的指揮官皮耶.威狄葉告訴少年,有民眾報案,找到他時,他在一處機倉廢墟蜷縮在角落裡睡覺。
少年覺得不可思議,這男人那麼殘暴的殺害自己的妻子後,像老鼠似地跑掉了,還能呼呼大睡?
等待審判來到前,少年和外公陪伴目睹事情發生而遭受極大創傷的妹妹,以為給予足夠的愛,
蕾雅能恢復正常生活,她卻還是繼續往暗黑洞穴掉落,沉重的悲傷,說不出的憤怒,
無法理解她才十三歲,一夕間失去媽媽,爸爸關進監獄裡,家沒了,人生路還那麼漫長,卻不知道怎麼走腳步才不會歪斜、跌倒。
本書受真實事件啟發,並非真的故事,但社會版常有類似新聞,女方再也忍受不了男人暴力行為,向警方求助,眼睛看不見傷勢,
沒有及時介入,啟動保護機制,鄰居朋友察覺有異,當事人沒明說,就真的認為沒事。
一連串的沒事帶過,最終付出一條寶貴生命,換來關注,帶給活著的家人永遠無法撫平的創傷。
作者模擬少年口吻訴說事件始末,故事沒有大起大落的衝擊,或是近來戲劇小說流行的情節大反轉,
平平順順讀完少年對媽媽,妹妹的懺悔錄,但讀到蕾雅在庭上作證陳述媽媽生命火花熄滅前沒能說出的話,
接著說:此後再也沒有媽媽會保護我們了…,忍不住淚溼了眼睛。
有形的傷痕雖讓人怵目驚心,卻只是皮膚上的一塊記號。
無形的傷痕鮮為人所見,卻日夜蠶食著心靈,終生無法擦去。
#試讀 #這不是社會新聞 #菲利普貝松 #寶瓶文化四月新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3/26
屏息讀過又讀菲利普.貝松(Philippe Besson)的《這不是社會新聞》,跟隨著被遺留下來的兩個孩子(特別是主述者)心情起伏地、同理一切貼近著在其身旁,閉上眼也彷若歷歷在目。對於曾經遭受過家暴、傷害的情境,閱讀本書也是渴望知曉發生過這樣事件、創傷的人們,是如何倖存、一路走過來?


《這不是社會新聞》最初直接衝擊地揭示了無預警、突如其來的事件,而作為讀者的我則是亦步亦趨也共同追憶、思索蛛絲馬跡(當然並非冰冷地僅是偵探般想找到一個確切的悲劇造成的原因)這部作品雖然處理的議題本身的重量極為沉重,但文學的筆法、透過主角孩子上述的敘事回想,同時也鋪陳了很多細節,而一幀幀的照片也映照著時代的歷史,父母雙親各自成長的背景,社會文化的樣態等等......。

最為艱難的是,活下來的人、見證的人所目睹和經驗的一切。修復、心理療癒、藝術,這些都非常非常緩慢,儘管有著部份陪伴的人,也可能終其一生在處理那些難以弭平的痛楚。謝謝《這不是社會新聞》,值得深思人與人細微的關係、社會安全網的問題,以及施暴者不斷重複反覆找藉口的罪行,是需要更深層次持續面對的。
展開
user-img
Lv.4
5.0
|
2024/03/26
有一句話,在網路上流傳已久。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只怕用盡一生,仍難以治療靈魂被重創的損傷。

一通來自13歲妹妹電話,開起這場家庭悲劇的倒敘。菲利普.貝松藉由19歲少年之口,將這齣故事娓娓道來。其中五味雜陳,對於驟逝母親的悲憫,對於兇手父親的厭惡,以及配合警方調查過程,從親戚口中聽見關於父母年輕時的生活軼事。他們從單純的男孩女孩,墜入愛情後,經歷了養兒育女,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最終卻走到了一死一逃的局面。

這場宛如人生跑馬燈的回顧之旅,少年只想問,為什麼?

父親殺妻時竟還讓女兒目睹,是如何殘忍的行徑。那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精神暴力,摧毀一個活潑開朗的女人,肢體暴力則毀壞了夫妻關係僅存的情感,徒留一紙婚約,輕薄脆弱,毫無份量。
輿論的同情,與媒體的嗜血,要撻伐兇手很容易,但是,他們的人生,究竟在哪一步走錯?以至於落入如此困境。

成長於單親家庭的男人法蘭克,對離異的父母抱持著的憤怒,始終未曾消失。而女人瑟西年輕時便失去自己的母親,與父親相依為命。兩個缺愛,也渴求愛的靈魂,碰撞的結果,並非擁有互相撫慰的能量。那些刻在靈魂上的舊日傷痕未曾痊癒,以憤怒或空虛的形式,將自己和對方焚燒殆盡。

目睹悲劇的妹妹,經歷從失學到情感隔離,心理防禦機制讓她將這些痛苦壓抑在潛意識中,生命彷彿停滯下來。哥哥放棄了成為舞者的夢想前程,陪伴妹妹走上治癒之路。兩兄妹的一部份人生已經跟著死去,時光卻不會因為憐憫倖存者而停滯,他們以及年老喪女的外公,只能在這場悲劇的灰燼中,重新站穩腳步,蹣跚前行,重建自己的生活。

隨著媒體的焦點轉移,在他人看來,這樣的事件如同阿卡雄的海浪,潮起潮落,平凡不過。死亡雖留下了無法治癒的⼼痛,愛留下了無法盜取的記憶。唯有他們自己知道,海平面之下,漩渦暗流,唯有倖存者自己奮力泅泳,方能繼續存活,不致滅頂。
這不是社會新聞,這是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生。
展開
user-img
Lv.6
5.0
|
2024/03/26
社會新聞的頭條總是令人悲傷、恐懼與渴望不要發生的。但有些事就是在現實中發生,你無法逃避、閃躲它。當案件的受害家屬站出來說自己的故事時,「這不是社會新聞」就成為血淋淋的警世預言。

  全書是以第一人稱視角撰寫,敘述者是一位十九歲的少年,他某天接到在家鄉的妹妹蕾雅久違電話,電話另一端沉默許久的女孩緩緩說出自己親眼目睹一場命案,在家中。受害者是母親,而加害者是父親。
  從這一刻開始,十九歲的少年與十三歲的女孩,這一對兄妹的人生道路產生巨變,成為沒有人想經歷的可怕模樣。

  一件命案發生在自己親近的家人身上誰都不樂見,更何況是雙親一方殺了另一方、甚至動手後還逃逸。少年一方面陪在妹妹身邊、一方面又要處理接踵而來的大小事──包含命案的偵查、房子被封鎖、母親喪禮的事宜──最殘酷的是,他們該怎麼面對父親。
  殺害自己最愛的母親、身上血緣的另一半的給予者的,父親。
 
  老實說這本看完的心情不會好到哪,太殘酷、太血淋淋,至親的離世在當事人眼中是世界停擺的瞬間,但外界的時間依舊無情的繼續前進,沒有人會願意停下來等你。
  這種從家暴演變成殺害事件的新聞,在世界各地不停上演,家醜不得外揚、忍耐一下就好了……然後呢?忍著忍著人就死了。
  案件相關人員每一位都想走出、繼續活下去,唯獨目睹一切的妹妹患上心理疾病、沒有第一時間目睹的哥哥則開始痛苦且自我放逐。
  《這不是社會新聞》一書受真實事件啟發,這代表現實世界的確有孩子面臨這樣的痛苦……人在一起互相折磨彼此的時間大於互相帶給快樂的時間,所以人類還是不婚不生,自然走向滅絕比較好吧。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日系推理】小說任意門|文字是行囊  故事帶我們到遠方|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瑞昇全書系
  • 圓神領券
  • 大塊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