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破解米開朗基羅

破解米開朗基羅

  • 定價:500
  • 優惠價:945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40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
兩個超越人類智能極限的天才,生於同一時代,相差二十五歲。
他們都深知,對方是歷史上唯一的勁敵。
五百年過去了,的確,他們還沒有找到別的對手。
時代的潮流早已翻了好多翻,
達文西以全人全腦全才通貫過去未來,
米開朗基羅卻純粹以無古人無來者的靈肉聖境藝術絕美,並列不朽。
米開朗基羅漫長的創作生涯,雕塑出人性的狂喜與劇痛。
米開朗基羅相信,創造的手,才是具備生命的手…
如何使我們的手成為創造的手,成為給予生命的手?
本書是蔣勳與米開朗基羅,跨越五百年後的心靈相撞!
創世紀以來,只有一個米開朗基羅。
繼破解達西密碼之後,請看蔣勳如和破解米開朗基羅!

作者簡介

蔣勳

  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七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專攻中西洋藝術史研究,亦從事繪畫創作。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台大、文化、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創系系主任,警察廣播電台「文化廣場」節目主持人、時報會館講師。近年專事美學教育推廣。

 

目錄

出版緣起 井水與汪洋──企業界與文化界的匯流  陳怡蓁
序 為美落淚  蔣勳

第一部 米開之謎 Puzzles
1. 創世紀
2. 人皮簽名
3. 競圖
4. 大衛的手
5. 異端之愛
6. 垂死的表情

第二部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一、Michel, Angelo,米開,天使
二、奶媽是石匠的妻子
三、最早的學習與吉朗達歐
四、馬沙奇歐的影響
五、偉大的勞倫佐
六、鼻子被打碎
七、最早的作品
八、「戰鬥」與新柏拉圖哲學
九、「梯階聖母」與基督信仰
十、關於沙弗納羅拉
十一、酒神
十二、偉大傑作──聖殤
十三、大衛──破石而出
十四、對手相遇──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
十五、陵墓悲劇
十六、勞孔與馬太像
十七、西斯汀禮拜堂濕壁畫
十八、創世紀
十九、濕壁畫
二十、人的初始與犯罪
廿一、災難與救贖
廿二、囚──人的限制
廿三、肉體奴役──四件傑作
廿四、日與夜,黎明與黃昏
廿五、異端之愛
廿六、最後審判
廿七、聖彼得圓頂
廿八、最後的聖殤

第三部 蔣勳現場Scenes
1.梵蒂岡「聖殤」
2.戰鬥
3.酒神
4.大衛
5.垂死的奴隸
6.摩西
7.勞倫佐之墓
8.四件「囚」
9.翡冷翠「聖殤」
10.米蘭「聖殤」

附錄
年表
主要作品

 

為美落淚  蔣勳

  大約在一九七三年,為了研究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我第一次去了義大利。

  從巴黎出發,一路搭便車,經過阿爾卑斯山,第一站就到了米蘭。

  身上只有兩件換洗的T恤,一條牛仔褲,投宿在青年民宿,有時候青年民宿也客滿,就睡教堂或火車站。

  隨身比較重要的東西是一本筆記。

  在巴黎翻了很多書,對義大利文藝復興史料的了解有一個基礎。因此,我刻意不帶書,搭便車,四處為家的流浪,也不適合帶太多書。

  我因此有機會完全直接面對一件作品,沒有史料,沒有評論,沒有考證。

  作品直接在你面前,「美」這麼具體,這麼真實。

  載我到米蘭的義大利人住威尼斯,邀我一同去威尼斯,我堅持要到米蘭。

  到米蘭已經是夜?十點,他把我放在高速公路邊,指著一大片燈火輝煌的城市說:那就是米蘭。

  我揹起背包,走下高速公路,一路吹著口哨。

  遇到一個南斯拉夫的工人,也在找青年流浪之家,就相約一起找路。他問我:為什麼來米蘭?

  我說:看達文西「最後的晚餐」!

  他看著我,好像我說的是神話。

  第二天早晨我就站在「最後晚餐」的壁畫前面。教堂很暗,看不太清楚,又有很多鷹架,有人攀爬在架子上,用一些儀器測試,有時候照明的燈亮起來,一塊牆壁忽然色彩奪目起來,好像五百年前的魂魄忽然復活了起來。

  一個鷹架上的中年女人走下來,坐在鷹架最下一層,倒了咖啡,緩緩品嚐。安靜的教堂?沒有人,她看到我,我正做筆記,她問:這是中文?我說:「是!」

  「很美麗的文字!」她說。

  她是挪威人,從大學退休了,受聯合國文教組織聘請,參與「最後晚餐」的修復工作。

  「我只負責一小部分,」她指著鷹架上端的一塊牆壁,是剛才照明燈照著,忽然燦爛起來的那一公尺見方的區域。

  「真美,不是嗎?」她好像在獨白,回頭看著那一片籠罩在灰暗中其實看不清楚的一大片牆壁。

  我的筆記上寫的常常是這些故事,嚴肅的藝術史家大概不屑一顧的。

  米蘭的斯佛沙古堡有米開朗基羅最後一件「聖殤」,他在臨終前幾日還在雕刻的作品。兩個人體緊緊依靠在一起,好像受了很多苦,忽然解脫了,依靠著一起飛去。

  古堡?沒有人,我獨自坐在「聖殤」前,想到米開朗基羅一些美麗的詩句,歌頌死亡,覺得死亡這麼安靜,像遼闊的大海。

  我好像聽到聲音,鐵的鑿刀敲打在岩石上的聲音,石片碎裂的聲音,一個男人喘息的聲音……

  作品像在呼吸,你不站在它面前,不知道它是會呼吸的。

  史料與考證不會告訴我們「美」是一種呼吸。

  我一直記得那麼真實的作品呼吸的聲音。

  三十年後,那呼吸的聲音還在,更清晰,也更具體。

  「美」不是知識,「美」是一種存在的真實。

  我到了翡冷翠,在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每一日擦肩而過的窄小街道,彷彿聽到他們孤獨的腳步漸行漸遠。

  我去了美術學院,看到許多遊客擁擠在俊美非凡的「大衛」四周,我想避開人潮,就獨自坐在一角,凝視米開朗基羅中年以後四件命名為「囚」的作品。

  那呼吸的聲音又響了起來,粗重的、壓抑的,努力存活在劇痛與狂喜中的呼吸的聲音。

  看過多少次圖片都沒有的感覺,剎那之間,那呼吸的聲音使你震動起來。

  我流淚了嗎?

  一個老年人,忽然遞過手帕,拍拍我的肩膀,微笑著跟我說:我二十五歲的時候,也在這?哭過!

  我的筆記?也許記了一些無足輕重的事,像一個陌生老人二十五歲的淚痕。

  三十多年後動手寫米開朗基羅,有許多筆記?的片段浮現出來。我害怕自己衰老了,老到不會為「美」落淚。

  一再重複去義大利,覺得好多角落都有自己年輕時遺落在那?的記憶,特別是關於米開朗基羅的記憶。

  只是我沒有想到,三十年後我會把筆記?的點點滴滴一一書寫下來。

  要謝謝怡蓁,不是她的鼓勵,也許這本書不會這麼快出現。

  也謝謝大哥蔣震,大姐蔣安,以及我的弟弟、妹妹一家人,他們使我在溫哥華有安靜的環境整理這本書。
  二○○六年八月二十八日飛台北途中

美學大師V.S女企業家
當科技遇上文化 蔣勳 陳怡蓁替台灣把脈
記者邱文通、鄭朝陽∕專訪

  一位是科技界的成功女企業家、出版社的總編輯,一位是鑽研藝術史的大師、美學教育的傳道者,趨勢科技文化長陳怡蓁和作家蔣勳在11月中旬的一場午後對談,激盪出企業、科技與藝文之間圓融的智慧火花。

  他們早就相識,最近更因為天下文化相繼出版了《破解達文西密碼》、《破解米開朗基羅》而有密切的互動;對談前,作者蔣勳南下會讀者,陳怡蓁陪著品嘗台南小吃,一起到陳怡蓁的娘家──鹿港丁家大宅進士第親炙古蹟風華。於是乎,這場對談也散發出對家的眷戀與對人的情懷。

  開場就由蔣勳戲稱的「妳當主廚,我是菜」拉開序幕。

當編輯時‘追’過蔣老師

  陳怡蓁:趨勢技科技從創業、上市,到完成接班,我的商業生涯已經走了一個完整的循環,想回到本行,在文化上有所回饋,但離開文學、文化久了,且長年在國外奔波,不免膽怯,需要有人接引,就想到蔣老師。

  創業前我在天下文化服務過,擔任編輯,曾千里迢迢追過蔣老師(蔣勳:她來過東海大學啦),很想編蔣老師的書,心想除了朱光潛《談美》之外,只有蔣老師能寫,當時談的就是後來出版的《美的沈思》;沒多久,我懷孕大腹便便追不到了,結果書沒有出版我就出國了。

  現在有機會做文化趨勢,《美的沈思》早已出版且大賣,但蔣老師身上有非常豐厚的文化、美學資源,我想多挖掘一點,與企業界共享,是對台灣社會很有impact的事,於是就找蔣老師到趨勢科技演講。

  蔣老師會電腦中文輸入,常email來email去,還傳手機簡訊,是文化人中,跟高科技界很能契合的少數;上次我送林懷民老師pccilin,他很茫然地說:「可是我不會用電腦!」我說,那就拿來壂腳囉(大笑!)

  蔣老師那場演講,非常轟動,他談「五覺」,為工程師在理性之外多開好幾扇窗。所以要找蔣老師將文化資源引進企業界,並發揮一些影響。

新竹科學園區該多點藝文味

  蔣 勳:1976年我回台灣,之前幾年在歐洲,研究的重心是文藝復興,當時巴黎大學的教授要求我修14、15世紀佛羅倫斯的經濟史,對一個台灣去的藝術研究所學生來講,不免大吃一驚,我就是經濟不好,才來弄藝術(大笑!)其實這是台灣教育裡頭的偏差。後來才知道經濟史是研究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基礎,因為達文西、米開朗基羅都跟義大利的梅迪奇(Medici)家族有關。

  這個家族從經營羊毛業開始,發達後轉做銀行,到了第三代勞倫佐,就培養了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歐洲近代五百年的強勢文化,背後其實是具有非常了不起人文精神的企業文化。

  1976年回台灣後,當時新竹科學園區剛在規畫,預計容納七萬人,我與黃永洪建築師去看,建議要有圖書館、劇院、音樂廳,後來很多人都後悔當初沒有這些設計,導致很多人假日就不留在新竹,而跑回台北。

  當時我操之過急,期待企業界很快能支持很多文化的東西,可是忽略了歐洲這些家族也是累積到了第三代,相對的,台灣企業文化的本質沒有這些基礎,這必須等企業自已生長出文化的心情。

  講到文化,企業本身就是,科技也是,不應隔離來看;公元1000年到2000年間,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宋朝活字印刷術西傳,活字印刷是科技,影響的卻是一千年來的生活與文化,當時的活字印刷,等於就是現在的電腦。

  電腦改換人類的生活。以前手寫夕陽,現在電腦打字改換我寫詩的思維,夕之後不一定是陽,而是其他字,這是過去手寫不會有的經驗。如今網路的普及,陌生與不陌生、東方與西方、空間與時間全都被打破了。

  科技應該放在文化的看,企業也是,都需要累積的。以梅迪奇家族來看,有五百年的傳統,我會覺得台灣「年輕」,累積的記憶不夠,現在台灣的企業多是第二代;第二代守成,介於第一代創業、第三代的開花之間的過渡,他們最辛苦的……。

歐洲如何避免富不過三代

  陳怡蓁:為什麼他們可以避免「富不過三代」的詛咒?你看台灣的企業家很多都應驗了……。

  蔣 勳:胡雪巖也是啊。我覺得這牽涉到學習,佛羅倫斯企業文化的累積,主要是他們一直都在學習;他們知道,貴族的孩子很難管教的,而要長期執政必須靠教育,像梅迪奇家族辦的精英學園,聚集了當時最好的同齡學生,米開朗基羅15歲就被帶進這個學園讀書。 陳怡 蓁:伴讀啦!

  蔣 勳:對,等於是伴讀,像曹雪芹的祖父就是康熙的伴讀,東西方都有這種文化,但伴讀要找對人。他們的企業文化裡非常重視培養菁英的教育,到現在五百年了還是大企業,台灣要學這些,才不致於短期的繁榮淪為曇花一現。我想不管企業人也好、科技人也罷,最

  重要的要有人本教養。我相信台灣有這些東西在,大家就不會慌。

  陳怡蓁:現在大家都很憂心,台灣的經濟怎麼辦?政治怎麼這麼亂?科技有沒有失去競爭力?其實,講到根本,不得不回到文化這個基礎來 做,也唯有文化才能把大家包容在一起。但就像蔣老師剛剛提到文化不是那麼容易推動,是一點一滴累積的,不能急嘛,就像老師20年了。(蔣勳:30年了,陳怡蓁:我要幫你隱瞞一下嘛!一陣大笑!)

  蔣 勳:1976年就開始講課、講課,30年了,其實在文化上來講,30年也太短了。

  那天我到鹿港,去裝畫框,怡蓁請她的媽媽、哥哥陪我去,我才知道怡蓁的母親出身自丁家進士宅,她們身上有世家的傳統與教養,這些東西不是一兩天的……。幫我裝畫框那個學生,自己找木頭家具、自己苦學,30歲不到就已傳承鹿港木師傅的技術。

  陳怡蓁:我特別欽佩蔣老師,不是高高在上的藝術家、文化人,而是《天地有大美》,藝術、文化都在生活裡實踐,他看一個小吃攤、看一個木工,他都覺得裡面有深厚的文化根柢,並願意去接引大家、傳播大眾。

小吃文化就是精緻文化

  蔣 勳: 70年代我們大聲家疾呼希望有國家劇院、音樂廳、文化中心,可是現在反省,這些都有了以後,我們的整個文化素質並沒有提 高,因為我們把藝術界定在看畫展、聽音樂會、看表演,可是沒有下到像小吃文化。 跨越公元2000年時,美國選出世界一百件大事,其中一項提到宋朝有56種小吃,是從清明上河圖考證出來的,他們認為有小吃文化 才是一個精緻的文化。今天就很後悔,當初沒有呼籲大家重視基層文化,因為食衣住行本身就是文化。像我蓋過的棉被,記憶最深就是媽媽用米漿漿過、太陽曬過的(陳怡蓁:我也是,那好舒服喔。兩人都露出很幸福表情),因為這裡面有人的關心和記憶。

  陳怡蓁:在文化趨勢書系出版《破解達文西密碼》、《破解米開朗基羅》之後,我們明年還要繼續此一系列,會請蔣老師挑一些有生命哲學供大家去思考的西洋藝術大師,比如梵谷,此外,中國文化裡頭,也有許多大文學家、大畫家,比如蘇東波,也在規畫,另外也希 望出版蔣老師的畫冊與散文一起,跟大家分享他自己的心情故事與人生。

  你知道嗎,我跟蔣老師在一起,他不斷拋出各種的idea,要做這個做那個(蔣勳哈哈大笑!)其中一個是做365行,蔣老師希望每天介紹一個行業,比如賣豆花的,對這種行業的專注、背後的學問、當中表現出來人的品質。也許用網路上的影像來做,傳遞出一種人文的精神。

  蔣 勳:對,下到基層,你看台南做香老太太的自信;總之,只要人穩定了,台灣就穩定了。

【2006-11-18/民生報/A12版/熱門話題】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177974
  • 叢書系列:文化趨勢
  • 規格:精裝 / 154頁 / 21 x 28 x 2.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米開朗基羅
他孤獨地攀爬在屋頂上,距離地面時八公尺,他仰望著一大片空白的屋頂,想像宇宙之初,空白裏有了光,有了日月,有了水和陸地,有了最初的人類,從漫長的沉睡中甦醒,生命開始了,美,使他顫抖悸動……

西斯汀禮拜堂濕壁畫
許多記錄上顯示,米開朗基羅與教皇朱利斯二世的衝突關係,米開朗基羅被數次中斷教皇陵墓的計畫,拿不到預算,得不到支持,種種不順遂的過程,都是因為一個人的作梗,那就是聖彼得教堂的建築師布拉曼帖。
布拉曼帖在米開朗基羅的親自口述以及他人著述的米氏傳記裏,都被描述為一個充滿嫉妒心,心胸狹窄,以陰謀陷害他人的角色。
藝術家與藝術家之間或許有他人難以了解的複雜個性。米開朗基羅本身也對達文西充滿敵意,他多疑與易怒的性格也使我們謹慎評估他對布拉曼帖的負面看法。

布拉曼帖當時是教皇身邊紅人,負責整個大教堂改建工程,也負責許多羅馬城重建的都市計畫公共工程計畫,牽涉到巨大昂貴經費預算,或許與米開朗基羅的陵墓計畫是會有利益上的實際衝突。
更值得注意的是教皇身邊的藝術家群,明顯有派系上的鬥爭,米開朗基羅屬於翡冷翠派系,這一派的藝術家長久以來表現傑出,曾經受歷任教皇重視。而布拉曼帖則來自烏爾比諾,在北方米蘭工作過,初到羅馬,起初很受翡冷翠派系藝術家的排擠,但布拉曼帖很懂交際,結交了不少非翡冷翠派系的藝術家,共同對抗勢力龐大的翡冷翠派,贏得了教皇執政團隊的信任,取得了許多重大工程案件,因此當然對翡冷翠派有防範之心。

米開朗基羅卻一口咬定布拉曼帖是出於惡意的陰謀,從陵墓計畫的擱置,一直到接手西斯汀禮拜堂天篷壁畫製作,他都認定是布拉曼帖一手製造的陰謀陷害。
史家的說法不一,我們看到了同一個時代的菁英,在不同創作領域,形成對立,也形成激盪。
我們關心的,也許應該是作品本身,無論如何對立衝突,無可否認,布拉曼帖是西方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米開朗基羅是最偉大的畫家,他們同時在羅馬工作,留下人類文明史上不朽的傑作,或許是比任何「八卦」更有力的雄辯罷。

在一切的是非衝突之上,教皇朱利斯二世更表現出他的精明睿智。
他一定聽到各方面的意見,聽到藝術家之間惡意的彼此攻擊,但是,他做了決定,他把教皇私人進行儀式的最重要的禮拜堂的壁畫工作交給了米開朗基羅。
西斯汀禮拜堂是一座長方形的建築,夾在梵帝岡教皇宮殿與聖彼得大教堂中間,是教堂舉行重要彌撒儀式的地方,選舉新任教皇的會議也在這裏舉行,可以說是梵帝岡所有高階層神職人員的會聚所,教皇也常在這裏接見各國重要國王大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