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杏壇聽雨:郭振羽學術隨筆(簡體書)

杏壇聽雨:郭振羽學術隨筆(簡體書)

  • 定價:420
  • 優惠價:937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5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1973年郭振羽來到新加坡大學任教,半世紀以來勤勉墾荒,為新加坡教育園地播種灌溉,先後創立新加坡國立大學大眾傳播系,南洋理工大學傳播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今已綠樹成蔭,碩果累累。身處年輕島國,郭教授開拓了新加坡社會基礎研究,對新加坡立國以來的社會、文化、語言脈絡深入研究,本書即為郭教授半世紀杏壇耕耘、治學授道的回顧與思考。
 
  「回顧這將近半世紀的學術生涯,自覺很幸運,一直有機會參與研究,吸收新知,也一直有機會出力開拓學術園地,從墾荒、破土,到播種、灌溉,最後還能和一批一起出汗出力的朋友,收穫豐碩的果實。人生有此機遇,不能不感恩,有風雨相伴的日子,更不缺那雨後的彩虹。南國杏壇聽雨,有回音,有迴響,仔細聆聽,或許還有羽音陣陣、餘音嫋嫋。而今日我們立足新土,回望神州,放眼世界,當前立足處便是中心。展望前程,既已生根,更要努力耕耘,時時施加雨露,期待開花結果,開枝散葉。田園不蕪,要靠每一代人的努力。」——郭振羽
 
好評推薦
 
  「新加坡人民選擇了『對的』李光耀為領導人;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新加坡;新加坡大學選擇了『對的』教授郭振羽來執教,郭教授也選擇了對的學府來奉獻。『正確』的選擇產生了彼此持久的雙贏。郭教授的貢獻不僅是學術理論的引介,更是大學系所中心的建立;不僅是言教,更是身教。綜合地說:郭教授展現了社會學家的觀察力、傳播學者的說服力,又掌握了社會脈動中的獨立思考力與融合凝聚力;這是一種罕有的 IQ 與 EQ 的結合。」——高希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郭振羽
 
  祖籍福建海澄(今龍海),早年畢業於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系,隨後赴美就讀夏威夷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先後獲得社會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畢業後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1973年回歸亞洲,前來新加坡,在新加坡大學(後改名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系任教,曾任社會學系主任及高級研究中心主任。1992年應邀加盟南洋理工大學創建傳播學院(1992―2003),續任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署理院長(2003―2005),負責籌辦新院。2010年獲南大終身榮譽教授榮銜。2012―2016年應邀創立新躍大學“新躍中華學術中心”,兼任主任。現任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學術顧問。
 

目錄

xvii 序一
“新加坡模式”中的“柔性力量”
——半世紀前郭振羽教授做了對的選擇
▪高希均
xxiii 序二
春風化雨,杏壇成蔭
——郭振羽教授孜孜耕耘碩果累累
▪林任君
xxix 自序
杏壇聽雨
▪郭振羽
 
輯一:杏壇聽雨
2 初識新加坡
9 做個文化擺渡人
16 新聞傳播媒體人
25 電視辯論外一章
――記新加坡歷史上第一次國會大選電視辯論
29 新加坡傳播教育起步
36 從肯特崗到雲南園
45 從播種到成蔭
51 新世紀新學院新任務
59 籌建南大人文學院:緣滿圓滿
 
輯二:文化新加坡
70 語言、文化和身份認同
83 文化中華的多元和開放
87 從原鄉到新土的文化苦旅
92 跨世紀的文化對話
——記1998年《早報》75周年的文化盛宴
99 問答郭振羽,文化新加坡
▪執筆南治國
113 努力建橋的邊緣人:郭寶崑
——《郭寶崑全集•第八卷•訪談》導論
127 教我如何不想他?
130 雙郭知交
——郭振羽談郭寶崑
▪黃向京
 
輯三:華語和方言
138 華語運動40年
160 來日風光猶可期
——新加坡華語再生的契機
164 方言不是毒蛇猛獸
——郭振羽教授訪談錄
▪整理: 林清如林沛
 
輯四:儒家倫理運動
174 回顧30年前的一場“文化再生運動”
——兼記1987年曲阜儒學大會
182 新加坡推廣儒家倫理的社會學分析
201 東方傳統和現代社會的家庭倫理
 
輯五:學思隨筆
220 後李光耀時代的亞洲變局
227 朋友,你幸福嗎?
230 新加坡的粉紅點革命
233 文化衝突和國家暴力
—— 一個馬來家庭在瑞典
236 家法管教,國法不容
238 歷史是這麼寫的
241 正宗假貨和誠實貪污
244 都是瑪麗惹的禍
249 序:傳奇未了
鍾雲鶯著《國際元立集團“企業家族”信念之探討》
255 一個家族的大江大海
——朱亮亮《追虹》讀後
259 國家疆界與文化圖像
——國際學術會議閉幕詞
 

自序
 
杏壇聽雨
郭振羽
 
  1973年我應聘到新加坡大學(當年簡稱新大)任教,最初簽了三年聘約,後來續約三年,之後又續約三年,然後就留下來。如今算來竟是47年了!這47年來,一直在教學研究的學術園地裡努力做個盡職的園丁。1970年代加入第一代社會學的團隊,從當年的武吉知馬校區到改名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肯特崗校區,開拓新加坡社會基礎研究。1992年應南洋理工大學詹道存校長之邀,西遷雲南園,創辦傳播學院。2003年又應南大第二任校長徐冠林之請,籌畫成立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協助南大轉型為綜合性大學。2008年加盟新躍大學(現稱新躍社科大學),於2012 年成立「新躍中華學術中心」,開始回歸文化原鄉的尋根之旅。
 
  回顧這將近半世紀的學術生涯,自覺很幸運,一直有機會參與研究,吸收新知,也一直有機會出力開拓學術園地,從墾荒、破土,到播種、灌溉,最後還能和一批一起出汗出力的朋友,收穫豐碩的果實。人生有此機遇,不能不感恩。
 
  感恩之余,老園丁「鬢已星星也」,是到了安坐杏壇、置身學園綠蔭下聽雨的時候了。當然,南國的赤道雨,不似南宋江南春雨,「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詞《虞美人》)。回首前塵,有風雨相伴的日子,更不缺那雨後的彩虹。南國杏壇聽雨,有回音,有迴響,仔細聆聽,或許還有羽音陣陣、餘音嫋嫋。
 
  半世紀學術生涯細說從頭,第一個二十年努力教學研究,參與第一代新加坡社會研究,盡了一份學術工作者的本分,也見證了新加坡大專教育初步「去殖民化」的努力和成效。
 
  1992年加盟南洋理工大學,開始了我在新加坡第二個二十年的學術之旅。沒有料到的是,這段時間,竟然連續幾次當了開闢園地的拓荒園丁,從一個相對單純的學術研究者,逐漸涉入學術行政工作,需要策劃、執行,需要拓荒、播種、施肥,還要呵護樹苗成長、開枝成蔭。2010年從南大退休,獲頒「終身榮譽教授」榮銜。校方在賀詞中除了提到我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努力之外,特別謬贊我在「開創新局」方面的成績。自1990年起,20年來,細數我在創建院/系/中心/學刊方面的努力,可以一提的包括: 
 
  新加坡國立大學大眾傳播系,創系主任,1990–1995; 
  南洋理工大學傳播學院,創院院長,1992–2003; 
  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署理)院長,2003–2005; 
  《亞洲傳播學刊》(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創刊主編,1990–2010; 
  更沒想到的是,2008年到新躍大學擔任學術顧問之後,還增加一項: 
  新躍大學,新躍中華學術中心,首任主任,2012–2016。
 
  回想這幾段經歷,原不是個人學術生涯規劃的一部分;有此特殊機遇,不是個人有何德何能,能無中生有,只是生逢其時,正好身處大環境轉型之際,有機會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如果說有成績的話,只能說這幾十年,一直都盡心盡力盡職,努力把事情做好。一路行來,還算是風輕雲淡,今天綠樹成蔭,要感謝多少人的幫助、多少人的呵護加持,我不敢居功。
 
  如眾所周知,新加坡社會以及學術界的大環境是英語掛帥。1970和1980年代,在新大/國大的教學研究著作,自然都是英文的。1992年開始在南洋理工大學負責行政工作,在一個極度國際化的環境中,英文英語作為工作語言,甚至於人際交往的社交語言,不但是必需的,也是政治正確的,我自然也視為當然。沒想到的是,在近乎純英語的環境「獻身」數十年,在南大退休之後, 竟有機會重拾母語,開拓一片新園地。
 
  2008年加盟新躍大學,擔任學術顧問;2012年受邀成立「新躍中華學術中心」,任務有異,環境丕變,開始新一輪尋根之旅。此話說得輕描淡寫,其實是我這近10年重返文化中華原鄉的轉捩點。原來當時新躍大學理事會主席詹道存教授和創校校長張起傑教授邀我加入新躍,給我的任務就是要提升大學華文相關項目和文化活動,加強和大中華文化圈以及新加坡華社的聯繫。新躍中華學術中心就是在如此構想下成立,讓我這古稀老人為新加坡學術發展,再跑一程。
 
  在如此「使命」背景下,我自覺終於可以「任性地」回歸文化原鄉,更積極的參與本地華社的講座、討論會等等活動。在朋友的鼓勵下,也開始執筆記錄這幾十年的學術之旅,既是個人生涯的記錄,也是時代的見證和一代人的共同記憶。這本文集中有不少章篇章就是如此背景下的產物。
 
  近幾年,也正巧遇上新加坡幾個重要的「紀念年度」。先是2015年新加坡獨立建國50周年,舉行多項紀念活動,回顧這個島國半個世紀來艱難困苦的建國歷程。那年3月,建國總理李光耀以91歲高齡去世,舉國哀悼之餘,更增添幾分審視建國之路的深度和厚度。
 
  去年2019年,英殖民者萊佛士登陸新加坡200周年,同樣有一整年的紀念活動,從另外一個角度,展開更具宏觀多元的歷史敘事,解讀新加坡的大歷史。首先,新加坡歷史當然並不始於1965 年獨立建國,在這之前還有先民200年來的墾荒開拓。不僅如此,今日多元的聲音,也開始質疑萊佛士作為一個殖民者的地位和貢獻,國內外的歷史學者和考古學者更將這個島嶼的歷史上溯到700 年前的淡馬錫/新加坡拉(Singapura)王國。從宏觀歷史敘事的角度而言,東南亞的這個小島從來都是這片廣袤海域海上交通貿易網路的重要港口,曾經是中心,也曾經是邊陲,但是從不缺席。
 
  不論是50年、200年,還是700年,在審視大歷史敘事之餘, 大家共同關心反省的是:我們身處當下這個年輕的島國,從何處來?要往何處去? 
 
  先回答「從何處來?」 
 
  作為一個移民社會,我們都是從原鄉而來,為建立新土,終於落地生根。這幾百年的歷程,簡單而言,是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從傳統到現代;在這旅程中,有創新,有傳承,也有斷層;有互動,有激蕩,也有融合;文化的發展是動態的,是流動的;因之,由中心到邊陲,邊陲可以回饋中心,也可以互為中心;這是個持續、延續的過程。這也是這本文集所思索的,想要解答的問題。
 
  今日我們立足新土,回望神州,放眼世界,當前立足處便是中心。展望前程,既已生根,更要努力耕耘,時時施加雨露,期待開花結果,開枝散葉。田園不蕪,要靠每一代人的努力。
 
  至於要「往何處去?」 
  大哉問。我們只能留給下一代人尋找答案,走他們自己的路。
 
  鳴謝
 
  這本隨筆,書名《杏壇聽雨》。這是《怡和世紀》幾年前為我設立的專欄欄名。既是「杏壇」又是「聽雨」,有「雨聲」,也有「羽聲」,讓我開始有系統地記錄將近半世紀的旅程,從1973 年到新加坡大學報到,寫到當前在新躍社科大學未竟的任務。這幾篇專欄文章都收留在本書「輯一:杏壇聽雨」中。不少朋友要我寫回憶錄,這一輯就算是我學術生涯的回憶錄了。
 
  除第一輯外,其他各輯包括了社會、文化、語言有關文稿,是我長期關注的課題。文章長短不一,時間涵蓋二三十年;既是隨筆,也是隨興,課題隨意,不成體系 —— 希望在模糊中勾勒出模糊的面貌,只能說是為幾十年雪泥鴻爪,留下記錄,也留作紀念。
 
  書中文章多篇原載新加坡《怡和世紀》、《源》、《聯合早報》,香港《亞洲週刊》,還有臺北的《遠見》雜誌和《遠見華人精英論壇》,在此一併致謝。在重刊時,文字上或有修飾增刪之處,並此聲明。
 
  一本文集的出版,要感謝許多朋友的鼓勵和協助。
  《怡和世紀》的林清如和南治國兩位前老總,2014年特別前來訪談約稿,多年鼓勵,終於引出這本書來。
 
  老友林任君,以退休老總之尊,卻經常為我審稿把關。他對新加坡社會脈絡的宏觀認識,以至於他抓別字錯字的功力,都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當然,他以我們兩人幾十年來的認識,慨然為本書作序,雖多「溢美」,確實是深入全面,知己知心,非常感激。
 
  另一位賜序老友高希均教授,相交半世紀,多年來關注新加坡的發展,也一直鼓勵我留下在新加坡這幾十年的觀察和參與記錄。他的序文,一如既往,兼具宏觀和微觀視角,將個人經歷放在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框架中分析,極具洞見。老友錯愛,受之有愧。
 
  新躍大學同事羅福騰和符詩專,是我這幾年經常在校園見面聊天的朋友,也是我經常「諮詢」的物件。
  最後,當然還有我的家人。
 
  當年稚齡來新,得到「末代」華校教育培養的一對兒女,如今不負我們兩老所望,勉強稱得上是雙語雙文化人。他們對老爸的文稿常提意見,都是很認真盡責的讀者。
 
  至於老伴羅伊菲,相識62年,共同生活56年,不論生活上、思想上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生喜樂哀愁,都是共有的。這半世紀的旅程,我們一起走過;所以這本文集內容,她自然也得共同負責。今年我們同登耄耋,作伴杏壇聽雨,閑看西天晚霞,理所當然,這本書是獻給她的。
 

詳細資料

  • ISBN:9789811227516
  • 規格:平裝 / 300頁 / 15.2 x 22.9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