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智慧之源:從哲學到神經科學的探索

智慧之源:從哲學到神經科學的探索

Wisdom: From Philosophy to Neuroscience

  • 定價:440
  • 優惠價:7308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2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智慧從何而來?怎樣的人是真正的智者?
用現代科學顯現智慧的奧妙
 
橫跨人文與科學領域,探討智慧的關鍵課題
我們這時代是否可望變得更有智慧?
 
  史蒂芬.霍爾利用他的廣博學識和文學技巧,
  帶給我們一部敏銳有力的綜合著作,
  說明了在人類歷史悠久的智慧源泉探索中,
  哲學家、神學家和二十一世紀的科學家作出了什麼貢獻。
  這是一部結合洞察力與藝術的作品,
  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
  ──許爾文.努蘭(Sherwin Nuland),《死亡的臉》(How We Die)作者
 
  人類文明歷史發展到現代,累積了許多智慧的成果,終於在二十世紀開始有科學家試著透過實證方法和科學儀器分析「智慧」。智慧可以被測量嗎?它有什麼特徵?智慧的運用如何反映在神經結構中?我們是否可以由此尋找智慧在大腦裡的源頭?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智慧和科學的對話又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作者史蒂芬.霍爾悉心拆解並重組了智慧最關鍵的科學命題。他立基於深厚的人文傳統,查覽重要的智慧文獻,包含荷馬史詩、哲學、《聖經》及古典文學,並援引蘇格拉底、佛陀、耶穌、孔子、甘地等人類史上公認的智慧典範。在他嚴謹的梳理下,智慧的種種概念跟心理學、生物學及神經科學的關注點一一連通起來。
 
  霍爾將智慧概念分成八個神經支柱,分別是情緒調節、判斷力、道德推理、憐憫、謙遜、利他、耐心、處理不確定性,他援引相關主題的重要科學研究,詳實地加以論述。透過這樣的分析策略,霍爾引導讀者探勘了人文與科學互通的新領域,讓智慧在實證科學的檢驗下顯現其微妙之處。在這段知性旅程的最後,霍爾為智慧的時代意義作了發人深省的陳述。
 
愛智推薦
 
  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謝伯讓(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
 
各界好評
 
  本書是全面認識人類心智的一趟黃金旅程,由歷來最有洞察力和最值得信賴的其中一位科學記者擔當領隊。本書是一場盛宴,而不是一些零食。請作好準備消化超出你想像的大量腦科學知識。──大衛.申克(David Shenk),《別拿基因當藉口》作者
 
  本書展現了驚人的才智、令人難以置信的寫作技巧,以及非常傑出的綜合能力。你可以不同意部分內容,但很難否定整本書。智慧仍與我們同在。──麥可.葛詹尼加(Michael Gazzaniga),《大腦、演化、人》作者
 
  史蒂芬.霍爾並非只是傑出的科學作家,他根本就是一位傑出的作家。──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雜食者的兩難》作者
 
  史蒂芬.霍爾再次做到了。他巧妙地解釋了「智慧」如何從大腦中產生,而且沒有過度簡化這個極其複雜的課題。──約瑟夫.李竇(Joseph LeDoux),美國神經科學家
 
  智慧是我們最珍視但最不理解的理想之一,本書是嘗試理解它的迷人著作。──《種子雜誌》(Seed Magazine)
 
  霍爾運用資深科學記者的才能,帶領我們完成一趟歡樂的跨學科跨時代旅程,結合了現代科學、歷史與哲學……非常可讀的著作。──《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
 
  本書內容全面、發人深省,以一種合理──甚至睿智──的方式探討智慧這個棘手課題。──《科學通訊》(Science News)
 
  引人入勝的著作……霍爾充當人文學科與神經科學之間的翻譯和中介,這工作本身就需要非凡的心理平衡和理解能力。──《信使郵報》(The Post and Courier)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史蒂芬.霍爾(Stephen S. Hall)
 
  資深記者與科普作家。三十多年來,史蒂芬.霍爾就科學與社會的交集寫了大量文章,主要發表在《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在本書之前出版了五本廣受好評的著作,包括《看不見的邊境》(Invisible Frontiers,關於生技產業之誕生)和《長生不老專賣店》(Merchants of Immortality,關於幹細胞科學與再生醫學之誕生)。他多次獲獎,包括2004年全美科學作家協會「社會中的科學新聞獎」的書籍獎,以及1998年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的威廉.柯立獎(William B. Coley Award)。除了科學,霍爾還大量撰寫關於旅行、棒球和義大利的文章。他與妻子和兩個孩子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譯者簡介
 
許瑞宋
 
  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曾任路透中文新聞部編譯、培訓編輯和責任編輯,亦曾從事審計與證券研究工作。2011年獲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翻譯獎。譯有《反資本主義編年紀事》、《絕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和《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等數十本書。(victranslates.blogspot.tw/)
 

目錄

第一部 智慧的定義(某種意義上)
第1章 什麼是智慧?
第2章 世上最有智慧的人:智慧的哲學根源
第3章 心與腦:智慧的心理根源

第二部 智慧的八個神經支柱
第4章 情緒調節:應對的技藝
第5章 知道什麼重要:確立價值和作出判斷的神經機制
第6章 道德推理:判斷是非的生物學
第7章 憐憫:慈愛與同理心的生物學
第8章 謙遜:洞察的天賦
第9章 利他:社會正義、公平以及懲罰的智慧
第10章 耐心:誘惑、延遲滿足和學習等待更大報酬的生物學
第11章 處理不確定性:變化、「元智慧」以及人腦的硫化

第三部 獲得智慧
第12章 青春、逆境與韌性:智慧的種子
第13章 老而彌智:年老的智慧
第14章 教室、會議室、臥室、密室:日常世界裡的日常智慧
第15章 敢於明智:智慧有未來嗎?

致謝:孔夫子說……
註釋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31864
  • 叢書系列:科學人文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智慧始於覺察,對自我和自我以外的世界之覺察;智慧隨著我們對內在的「我」與外部世界的固有張力的覺察增強而加深。
 
《紐約時報雜誌》邀請我寫一篇關於智慧相關研究的文章時,我開始意識到這一點;那篇文章在那期雜誌封面上的標題是:「科學能告訴我們誰會變得更有智慧嗎?」一如我很快發現,我們不缺智慧的定義,也不缺對這些定義的爭論;在一九九○年出版、書名為《智慧:其本質、起源和發展》(Wisdom: Its Natur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的學術文集中,十三章分別由多位知名心理學家撰寫,每位提出他們對智慧的不同定義。正如羅伯.史登堡(Robert J. Sternberg)簡要地指出:「充分和正確理解智慧所需要的智慧,可能超出我們任何一個人所擁有的。」
 
但思考智慧使我們更接近智慧本身。每次我遇到智慧的新定義,或心理學文獻中的相關論點,我都發現我會思考自己的人生:我的各種決定、我的價值觀、我的缺點,以及我面對實務和道德難題時所作的抉擇。如果有心理學家認為情感上不偏不倚是智慧的一個構成要素,我會停下來思考自己的情感行為,例如什麼東西使我情緒激動?當我不得不處理與專業同事之間令人沮喪的情況或我的孩子在不方便的時候提出情感索求時,我作了怎樣的決定──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語氣和肢體語言如何?如果有人認為憐憫是智慧的核心要素,我會被迫思考自身行為的局限和不一致。我閱讀巴爾特斯的著作時,發現他認為處理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是現代智慧的一個核心面向,此時我意識到,面對模糊和不確定的情況往往是我們生活中最大壓力和最困難的事。(這種自我覺察使我想起我以前寫健康醫療相關文章時對疾病的著迷,但這比較像一種哲學形式的疑病症,沒那麼可怕,而且啟發性大得多。)我意識到,每一個新問題都使我不知不覺地展開即興的心理鍛鍊,投入一種非正式的自我覺察健身操。

會員評鑑

4.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3/10/05
|
電子書
雖然讀完之後,不確定整體來說,作者是否有提出一個明確的架構或是方向,但閱讀的過程中,有些地方令人玩味再三。

(1) 研究人員本來要證明養老院的老人若是社交孤立,則認知能力下降之相關性,但結果卻發現相反,那些高認知能力的人,反而是社交較孤立的,他們不想浪費時間去做無聊的社交。

(2) 家庭裡的智慧會影響孩子生命的軌跡。家庭裡的「修行」大概是一個寫不完的主題吧。

(3) 社會、群體的發展有可能迫害那些有智慧的人,使得有智慧的人選擇隱藏,那將是最悲哀的社會。政治智慧的章節讀來令人感到無奈。群體的傾向本來就不是選擇有智慧的人當領導者的。

(4) 神經科學的研究尚未重視「深思(deliberate)」,我覺得這是耐人尋味的問題。
就像中文裡面 intelligence 也是翻譯為智慧(例如AI人工智慧、BI商業智慧),但這類認知能力比較是模式辨認的能力,抽象思考也是一種模式辨認的能力。如果要研究wisdom,可能要先區分這種認知能力怎樣不同於模式辨認的能力?作者提到的一些概念,我覺得概略指向傳統修行中所謂的「轉念」,那像是一種認知頻寬的餘裕(有轉圜的餘地)。神經科學大幅研究模式辨認的能力,但不知道神經科學將如何研究轉念的能力。

(5) 智慧是一種深刻的情感,但又不是情緒化。這個概念是矛盾的,不情緒化的情感究竟是什麼?應該進一步闡述。

作者最後的比喻,蜂后是很難看出來的,但她就是在那裡,以此比喻智慧存在,但又很難指認。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科普、飲食、電腦】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