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聖言離你不遠:甲年主日讀經評注

聖言離你不遠:甲年主日讀經評注

  • 定價:390
  • 優惠價:9351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3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教宗本篤十六世指出:「禮儀是天主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對我們說話的特選之地。」(《上主的話》52)彌撒中的讀經尤其如此。本書就是以釋經學為基礎,從神學、靈修和牧靈的角度,默想和研究甲年主日彌撒讀經的果實,可作為理解主日讀經意義和預備講道的參考資料。期待本書的分享能激發讀者深入閱讀和默想聖言的熱情,好讓聖言充實、指引和改善我們的生命。

  本書並非講道集,而是對甲年主日彌撒三篇讀經的綜合性評註。本書的寫作方法不是純釋經學的──釋經學家已在這方面做了很多──而是聖經神學的,即在釋經學的研究基礎上進行神學、靈修與牧靈的闡釋。

  原則上,雖然主日彌撒的第一篇讀經與福音有關,而第二篇讀經不一定與其他兩篇有關,但聖經有其一致性,天主的話都是相通相連的。為此,本書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找出了三篇讀經的共同主題。每個主日的讀經內容都很豐富,都有極其深遠的意義,也可從不同角度來解釋。為深入起見,本書只專注於發揮一個主題。因此,每篇評注都有突顯此主題的標題。

本書特色

  ◆ 以聖經神學闡釋甲年主日三篇讀經。
  ◆ 呈現主日三篇讀經的一致性,以一個主題為中心進行詮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任安道


  《公教神學評論》、「瑪納叢書」、「漢思書系」等主編,目前為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UCLouvain)神學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包括基本、系統與實踐神學,尤以牧靈、福傳與本地化神學為重。

  近著包括《聖言離你不遠:主日讀經評注》(甲、乙、丙)、《新福傳的理念與實踐:革新教會的整合性力量》、《福音與文化的姻緣:本地化的實質與進程》等;主編《當痛遇上愛:認識與面對痛苦的信仰之道》、《厄法達:當代天主教漢語詩選》、《走向成熟門徒之路》等;譯有拉辛格之《耶穌基督的天主》、《真理的合作者:與教宗本篤十六世同行365天》等。
 

目錄

瑪納書系總序
自序

【將臨期】
第一主日/末日更是個空間問題
第二主日/我們遇到了已經來過的基督嗎?
第三主日/遵循天主之標準的喜樂
第四主日/若瑟領報的啓示

【聖誕期】
聖誕節子夜彌撒/救主的標誌──馬槽
聖誕節天明彌撒/與耶穌一同慶生
聖家節/作為聖三肖像的家庭
天主之母節/天主之母與新年祝福
聖誕節後第二主日/天主為我們預定的生命
主顯節/在天主的自我啟示中尋找自我

【四旬期】
第一主日/耶穌退誘惑的榜樣
第二主日/基督容顏的俊美
第三主日/耶穌因何而渴?
第四主日/讓習慣黑暗的眼睛習慣光明!
第五主日/天主的愛勝過死亡

【聖週】
聖枝主日(苦難主日)/受難者的光榮何在?
聖週四/藉感恩祭成為服務和共融的人
聖週五/十字架上的愛有多深遠?
聖週六/與基督同死同生

【復活期】
復活主日/在愛內復活
第二主日/慈悲的主,我信賴你!
第三主日/從厄瑪烏到耶路撒冷的皈依路
第四主日/善牧與羊門
第五主日/基督徒三重職務的合一
第六主日/真理與愛德的護慰者
耶穌升天節/做希望的證人
第七主日/愈顯主榮的方式
聖神降臨節/在聖神內重生與福傳

【常年期】
第一主日  主受洗節/上善若水的基督
第二主日/為基督作證的召叫
第三主日/走出分裂,走向合一
第四主日/看似弔詭的真福八端
第五主日/地上的鹽與世界的光
第六主日/法律、自由與自我實現
第七主日/該如何愛仇人?
第八主日/天主的母性
第九主日/通向幸福之路
第十主日/仁愛勝過祭獻,關係重於禮數
第十一主日/為福傳而存在
第十二主日/「在喪失生命時,生於永恆」
第十三主日/少即是多
第十四主日/背負自由的「軛」
第十五主日/成為使聖言成倍結實的「好地」
第十六主日/用寬容和仁愛「填補」罪惡
第十七主日/以天主為中心
第十八主日/天主看似「貧弱」之愛的強大
第十九主日/信德來自注視基督
第二十主日/基督徒是更優越的身分嗎?
第廿一主日/為人開啓天國之門的使命
第廿二主日/讓天主同化的信仰賽程
第廿三主日/助人改過與改變自我
第廿四主日/寬恕的可能性
第廿五主日/與天主拉開距離的原因
第廿六主日/天主遠非賞善罰惡者
第廿七主日/天主的恩情與人的負義
第廿八主日/拒絕天主恩典的四種方式
第廿九主日/凱撒與天主
第三十主日/效法天主之愛的守法之道
第卅一主日/針對司祭與信眾的批評
第卅二主日/末日是喜慶或災難之日?
第卅三主日/為主燦爛而活
第卅四主日 •基督君王節/讓愛作主為王

【其他節日】
天主聖三節/打開聖三奧祕的鑰匙
聖體聖血節/基督的祭獻與生命的恩賜
耶穌聖心節/在聖心的愛內獲得安息
若翰誕辰節/若翰的先知精神
聖母升天節/瑪利亞靈肉升天的預示

附錄:讀經一與福音經文表
 

自序

  「教會常常尊敬聖經,如同尊敬主的聖體一樣,因為特別在聖事禮儀中,教會不停地從天主聖言的筵席,及從基督聖體的筵席,取用生命之糧,而供給信友們……天主的話具有那麼大的力量及德能,以致成為教會的支柱與力量,以及教會子女信德的活力、靈魂的食糧——精神生活清澈不竭的泉源。因此,所謂『天主的話確實是生活的、有效力的』(希四12);『祂能建樹你們,並在一切聖徒中,賜給你們嗣業』(宗二十32),對聖經來說再恰當不過了。」(《啓示》21)

  《啟示憲章》的這段話,恰如其分地指出了聖經對基督徒生活的重要性。正是由於意識到此重要性,從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起,教會便開始鼓勵信友多讀聖經。但對忙碌於世俗生活的平信徒來說,個人讀經是很大的挑戰,不僅是時間問題,也是由於若不具備一定的釋經學知識,很難讀懂作為古典文本的聖經。有鑒於此,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考慮到禮儀是與聖言相遇的絕好機會,遂結合了讀經與禮儀改革,在禮儀中注入「更豐富、更有變換性,和更適合的聖經誦讀」(《禮儀》35);尤其在彌撒中,「為給信友準備更豐盛的天主言語的餐桌,教會敞開聖經的寶庫,以便使信友在規定的年限內,能讀到聖經的重要部分。」(《禮儀》51)

  所謂「規定的年限」,是指主日讀經甲、乙、丙三年的循環,和平日讀經單數、雙數兩年的循環。由於聖經卷數很多,即便如此,也沒有把全部聖經編排在上述循環的彌撒讀經裏(舊約只選讀了13.5%;新約也只被選取71.5%,其中四福音為89.8%,新約書信為54.9%)。我們期待,在將來更深入的禮儀改革中,教會能夠把整部聖經都編排進去。不過,應該說,梵二禮儀改革的努力已經是飛躍式的突破,如認真和規律地參與彌撒,亦可藉已有的讀經獲得足夠的精神食糧。

  把禮儀與聖經結合起來的另一好處,是主禮司鐸或執事要根據讀經講道。講道的作用,用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話概括,就是「為加深信友對天主聖言的領悟,並在他們的生活中充分發揮聖言的效力。」(《愛的聖事》46)換言之,講道是一座促使天主與祂今日子民對話的橋樑(參閱教宗方濟各,《福音的喜樂》137)。對於不易讀懂聖經的一般信友,彌撒講道顯然是一大助益,因而講道是十分重要的牧靈職務。

  為此,教宗方濟各在2019年9月30日頒布的《開啟他們的明悟》手諭(該手諭把常年期第三主日定為「天主聖言主日」)中說:「既然聖經屬於天主子民,那些受召為天主聖言服務的人員,必然感受到亟須使聖經容易被他們所屬的團體接受。尤其是彌撒中的講道,具有特別的功效,因為它具有『相似聖事的特性。』(《福音的喜樂》142)司鐸透過使用簡單和適當的語言,幫助人們更深地進入天主聖言;這能使司鐸們助人發現『上主為鼓勵善行而採用的圖像之美。』(同上)這是一個牧靈機會,不應錯過!」(5號)

  如果說講道的目的,是為使聖言在信友生活中產生效力,那麼,這樣的效力意味著聖經不是已死的,而是生活的文字、離今天的我們不遠、對我們當前的處境有話說的聖言,也能幫助我們改善自身。禮儀中的聖言尤其如此。所以教宗本篤十六世指出:「禮儀是天主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對我們說話的特選之地;天主今天對祂的子民說話,他們則聆聽並響應。」(《上主的話》52)

  這就要求講道者做好兩個預備工作:「首先該從個人開始,勉力熟悉天主聖言……對聖經的語意或釋義的瞭解雖然必要,但仍不足夠。在他接近聖言時,須動以順服之情、祈求之心,讓聖言滲透他的思想和感受,使他煥然一新。」(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我給你們牧者》26)除了需要熟悉聖經知識,並在祈禱中默想聖言外,講道者還需瞭解信友當前的生存境遇和生活狀況(渴望、困難、需求等),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分辨出天主今日對其子民所願講的話(參閱教宗方濟各,《福音的喜樂》137)。

  正是由於深感禮儀中的讀經與講道對信友生活的重要性,以及認真預備講道的嚴肅性,筆者遂在從事牧職工作期間,每週寫主日讀經評注,並在瑪納文化工作室微信服務號上定期發表。這些評注只是筆者研究和默想聖言的果實,並非講道稿。正如上面提到的,講道需要針對聽眾特定的處境,且應該是口語、活潑和生活化的。確切地說,作為書寫的研究和默想的果實,這些評注是更為基礎性的聖經神學闡述,其對象也更為普遍,因此可作為理解主日讀經之意義和預備講道的參考資料。神學,但解釋聖經顯然不是釋經學家的專利,因為天主聖言對一切人有話說,誠如教宗方濟各所言:「聖經不只是為了少數特權人士的利益而存在的一套叢書;它屬於所有那些受召在它話語中聆聽訊息,而從中認出自己的人。」(《開啟他們的明悟》4)

  筆者的寫作方法自然也不是純釋經學的──釋經學家已在這方面做了很多──而更多的是聖經神學的,即在釋經學的研究基礎上,進行神學、靈修與牧靈的闡釋。原則上,雖然主日彌撒的第一篇讀經與福音有關,而第二篇讀經不一定與其他兩篇有關,但聖經有其一致性,天主的話都是相通相連的。為此,筆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夠找出三篇讀經的共同主題。每個主日的讀經內容都很豐富,都有極其深遠的意義,也可從不同角度來解釋。為深入起見,筆者一般只專注於發揮一個主題。因此,每篇評注都有突顯此主題的標題。

  沒有人能夠窮盡聖言的奧義,這些評注只是管窺之見。取自《申命紀》(卅14)的書名,可說是對整個寫作過程的總結:是在接近聖言時,筆者才深深體會到,原來聖言離自己那麼近。教宗本篤十六世十分經典地解釋了聖言離我們不遠的事實:「我們是由聖言受造,且因聖言而生活;除非向聖言開放,我們不能瞭解自己。天主聖言顯示出人作為天主子女及其關係性之存在的本質。」(《上主的話》22)換言之,不理解聖言,就無法理解自我;不走近聖言,就難以活出天主子女的生命。所以,領悟聖言,從而讓聖言在生命中發揮其效力,不是為求知或感興趣,而是關乎生命的要事。

  正是為此,筆者期待通過分享這些評注,激發讀者深入閱讀和默想聖言的熱情,好讓聖言充實、指引和改善我們的生命。教宗方濟各的這句勸勉值得銘記於心,付諸行動:「我們應該常常將《默示錄》的教導默存心中:主耶穌站在門口敲門。如果有人聽到他的聲音,並為他開門,他會進去同他們坐席(參閱默三20)。耶穌基督正在聖經的字裡行間敲我們的心門。如果我們聽到他的聲音,敞開我們的心思意念,他就會進入我們的生命,永遠與我們同在。」(《開啟他們的明悟》8)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991285
  • 叢書系列:瑪納/瑪納叢書
  • 規格:平裝 / 344頁 / 14.8 x 21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末日更是個空間問題
 
新的禮儀年是以期待基督來臨開始的。對基督來臨的期盼有兩層意思:一是舊約子民對基督降來的期盼;二是新約子民對基督再來的期盼。而基督再來的日子,就是末日。本主日的讀經所談到的,就是基督再來的末日。也許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第一篇讀經與福音的描述似乎帶給人完全不同的印象:前者是讓人充滿希望的喜慶場面,後者則是讓人擔憂的可怕情形。為什麼同樣是末日,二者的描述卻如此不同呢?其實,兩篇讀經反映出的,更多的是主體的體驗,即人看待末日的兩種不同眼光。末日,或是充滿希望的,或是令人害怕的,全在於人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它。
 
當今多數聖經學者都認為,《依撒意亞先知書》第二章是出自第二依撒意亞先知之手,因為就內容、思想和方法來看,都接近充軍時期的先知預言。比如在這段預言裡,雖然提到了聖殿,卻沒有提到祭祀,這可能是因為在異邦沒辦法行祭。此外,這段預言也強調了聆聽天主的話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因為法律是充軍時期的以色列人僅有的信仰寶藏。依撒意亞先知在這段話裡預言的末日景象,可用「神人以和」(《尚書.虞書.舜典》)來形容。神人以和,因為萬民都要到耶路撒冷的聖殿朝覲天主,他們要遵守天主的教導和法律,在天主的光明中行走。而且是天主要在萬民中實行「審斷」(中文思高版聖經翻譯為「天主要統治萬民」),這意味著萬民可獲得決定性的、永恆的和平,因為人的裁決很難公平,即使公平,也總有人不服,可天主的審斷卻不會這樣。
 
如此的神人以和,在保祿的思想中最終是由基督實現的。他說,希臘化的基督徒由於之前不信天主,對默西亞沒有期待,從而不被以色列社團接納,是恩許之盟約的局外人;就是說,他們既沒有與人,也沒有與天主建立和平的共融。但是現今卻在基督耶穌內,不但親近了天主,也由此與以色列人合而為一:「因為基督是我們的和平,他使雙方合而為一;他以自己的肉身,拆毀了中間阻隔的墻壁,就是雙方的仇恨,並廢除了由規條命令所組成的法律, 為把雙方在自己身上造成一個新人,而成就和平。他以十字架誅滅了仇恨,也以十字架使雙方合成一體,與天主和好。所以他來,既向遠離的人傳布了和平的福音,也向那親近的人傳布了和平。」(弗二12-16)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大耕老師解盤改運實錄!只要改變命盤上幾個條件,便可能迎來全然不同的人生!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_領券折百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