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失序的心靈:美國個人主義傳統的困境

失序的心靈:美國個人主義傳統的困境

Habits of the Heart: 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

  • 定價:680
  • 優惠價:7953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現代人普遍不婚不生、努力賺錢、遠離公共生活
我們努力追求美好生活,到底哪裡有錯?
托克維爾《民主在美國》之後又一經典
初版自1985年暢銷至今、融合社會.政治.歷史跨學科研究
一本理解美國人為何奉個人主義為人生圭臬,
但卻又逐步侵蝕毀壞公民社會的警世之書

  個人主義為何會毀壞公民社會?
  1830年代,法國社會哲學家托克維爾在《民主在美國》中,對美國人的「個人主義」提出非常敏銳的分析,他警告「只顧個人利益、自掃門前雪」的個人主義,最終會破壞美國推崇的公民社會,走向他不樂見的「民主專制」(democratic despotism),一種有秩序、溫和且和平的「奴隸制」。本書延續《民主在美國》的觀察,考察美國個人主義發展的歷史淵源,說明「民德」(Habits of the Heart)對於塑造美國人文化特質的重要作用,並希望透過重塑民德,遏制個人主義在美國的過度發展,根治人際孤立疏離,缺乏社會責任的病灶,拯救岌岌可危的公民社會。

  四個對立又相容的文化傳統
  本書認為,美國擁有四個對立又相容的文化傳統:
  (1)聖經傳統:源自基督宗教,崇敬上帝,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2)共和傳統:源自古希臘羅馬,現代西方民主社會的基石,重視公民道德、公共參與。
  (3)功利個人主義:追求自己和自己親近的人的最大利益,例如賺取財富、享受人生、為子女未來打算。
  (4)表現個人主義:主張每個人要活出自我、按照內心的直覺而非外在規範去生活。

  這四個兩兩一組代表「公」與「私」的文化傳統,始終盤旋在美國人的心中。對美國人來說,到底應該過上成就自我、獨立自主的生活,還是遵循傳統、參與公眾的生活,都凸顯他們「公」與「私」矛盾衝突的心理。

  以四位主人翁生命故事展開的文本
  本書從四個真實案例開始,分析上述的矛盾衝突。他們分別是企業主管布萊恩、小鎮主委喬、心理治療師瑪格麗特、社會運動家韋恩。他們都是你我日常所見的普通人物,每段訪談、每篇側寫都道出他們的工作、婚姻、愛情、信仰、價值觀、親子關係、社區參與、政治活動,其中有他們的夢想、挫折、哀傷、煩惱,呈現出現代人充滿矛盾衝突,失去秩序的心靈世界。

  以成功的企業主管布萊恩為例,四十歲前的他鎮日忙於工作,總是在辦公室待到三更半夜,每週平均工作65個小時,心裡想的只有養活家裡的妻小,當個「負責任」的大人。但這樣的他卻在結婚十五年後收到一紙離婚協議,妻子認為布萊恩整天只忙於工作,跟妻子、小孩幾乎沒有交集,她受不了這樣的生活。

  續弦之後的布萊恩大大改變了人生態度,工作不再是他的絕對,傍晚五點就打卡下班,花更多時間在家庭生活,也培養更多個人的興趣。這乍看是不一樣的「美好人生」,但對本書作者貝拉而言,布萊恩並沒有變,他看似回歸家庭、重獲新生,實際上他的出發點依舊是做對自己人生有「利益」的事,做自己「喜愛」的事,其背後並沒有更深一層道德依歸及美善價值。

  這就是本書最要探討的核心課題。

  所以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跟台灣有仕麼連結?
  本書認為,在過分強調個人主義的社會中,會少了群體趨向「共善」的道德指標。過度的個人主義會讓我們不斷退縮回小圈子,呈現某種疏離和孤立的狀態,不問世事,不關心公共議題,不看重傳統的信念價值,比如重視家庭、守望社區、忠於國家。那本書理想的公民社會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追尋?本書認為仍可以透過教育重塑,讓人們重拾道德責任,了解人生追尋的不只個人成功,且成功不只是因為你很努力,套句《成功的反思》作者桑德爾的話:「不論我們有多拚搏,成功都不是全靠自己或只需要自己就能造就的。」我們對這社會仍有更多的責任與義務,人際孤立是現代社會遇到的普世困境,也是每位關心公共事務、社會責任的你我應該關注的課題。

專文導讀

  邱炫元│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蕭育和│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聯名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列)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馮卓健│輔仁大學歷史系專案助理教授
  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主任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伯特.貝拉(Robert Bellah, 1927-2013)


  美國社會學家、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學榮譽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貝拉精通社會學、人類學、宗教學、哲學和神學,早年師從社會學大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1902-1979),1967年提出「公民宗教」概念,認為美國人有一套共有的信念價值,例如將美國憲法、獨立宣言、權利法案視為立國基石,尊崇政治領袖或國家烈士如華盛頓、林肯、金恩博士,並將上述人事物上升到神聖不可侵犯的信仰層面。1980年代後貝拉的研究興趣逐漸從宗教轉到文化,關注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如何處理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之間的矛盾,並指出個人主義在美國的過度發展,會造成人際孤立疏離,且缺乏社會責任的問題,本書跟《美好社會》(The Good Society, 1991)就是貝拉的代表作。2000年貝拉因其學術成就獲頒美國國家人文獎章,2013年在心臟手術後的併發症中過世,享年86歲。

譯者簡介

葉品岑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碩士。專職翻譯。譯有《自由的技藝》、《南方浪潮》、《為工作而活》、《中國西征》、《巨人》、《被隱藏的眾神》、《古蘭似海》、《我的應許地》等書。
 
 

目錄

導讀 追尋重建締造公民社會連結的價值  (邱炫元)
推薦序 個人主義如何斲傷文明?(蕭育和)
二○○八年序
一九九六年序
一九八五年初版序

第一章 追求幸福
企業主管布萊恩.帕默的故事/小鎮主委喬.高爾曼的故事/心理治療師瑪格麗特.奧丹的故事/社會運動家韋恩.鮑爾的故事/共同傳統中的不同聲音/什麼是成功/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正義
第二章 歷史源頭
聖經與共和的成分/功利與表現的個人主義/美國文化的早期詮釋/獨立的公民/企業家/經理人/治療師/一些近代詮釋/今日美國文化

第一部 私人生活
第三章 尋找自我
自力更生/離家/離開教會/工作/生活型態飛地/為自我扎根/生命歷程的意義
第四章 愛與婚姻
女人的領域/愛與自我/自由和義務/溝通/意識形態混淆/愛與個人主義/婚姻與民德
第五章 溝通交流
傳統的關係/美國式焦慮/心理治療作為一種模範關係/心理治療與工作/心理治療契約論/心理治療與政治/心理治療對社群的追求/傳統形式的堅持不懈
第六章 個人主義
個人主義的不明確性/虛構的個人主義/矛盾的社會因素/個人主義的限制/記憶社群/社區、承諾和個體性/私人與公共

第二部 公共生活
第七章 主動參與
自由獨立的小鎮/小鎮長老/從小鎮到大城/城市地方主義/關切的公民/城市的世界主義/有公民意識的專業人士/職業社會運動分子/從義工到公民
第八章 公民權
成功和快樂/三種政治類型/政治和個人主義文化/無形的複雜性/公民權和專業理性/公民權的幾種形式/公民運動的實例
第九章 宗教
美國歷史上的宗教/宗教多元主義/地方教會/宗教個人主義/內在和外在的宗教/宗教中心/教會、宗派和神祕主義/宗教和世界
第十章 全國性社會
對公共秩序的理解/公共利益:未完成的美國追求/美國人的六種公共利益觀/權勢階層vs.民粹主義/新資本主義vs.福利自由主義/管理社會vs.經濟民主/尚未解決的對立
結論 轉變美國文化
時代變遷?/分離文化/連貫性的文化/社會生態/改組社會世界/世道人情/富裕社會的貧窮
附錄 社會科學作為公共哲學
關鍵術語詞彙表
注釋
 
 

導讀

追尋重建締造公民社會連結的價值
邱炫元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暢銷社會學著作與美國「文化的」社會學

  從一九七九年開始,貝拉跟當時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四位年輕研究生合作,歷經五年對兩百多人的訪談及跟隨一部分受訪者近身田野觀察,完成《失序的心靈》。但該書並非單純僅著眼於受訪者價值觀或個人生涯歷程的微觀研究,貝拉試圖運用美國社會變遷的歷史分期作為外在的宏觀架構,去探討美國價值觀的根源,如何從傳統的聖經與共和傳統,慢慢趨向個人主義的走向。

  《失序的心靈》的作者群來自社會學、哲學與臨床心理學各領域,最後全書統整於貝拉之手,但它在學界的影響力大大超出社會學的範疇,橫跨政治學、宗教與神學研究等不同領域。該書探討美國人如何透過私人與公共生活尋找人生的意義,但它並不是一本庸俗的心靈雞湯之類的書籍,而是探討個人主義的興起和工業社會的發達,如何致使傳統價值傾頹與社會資本流失,引起美國社會大眾的閱讀興趣與廣泛討論並成為暢銷書,於一九九六年和二○○八年二度改版,已經超越純學術作品的意義,讓這本書成為探討美國價值文化的一本具有影響力的公共社會學著作。美國社會學名家甘斯(Herbert Gans)在一九九五年的調查中,甚至估計這本社會學著作賣出四十多萬冊。不過,此書雖帶著社會學科普的印記,但若能多了解該書在美國社會學知識傳統的背景,應更能幫助我們窺得書中的堂奧。

  以文化價值為前提來導引行動者的社會學

  貝拉和知名的美國文化人類學家紀爾茲(Clifford Geertz)在哈佛大學唸博士時,曾經同時受業於美國結構功能論的建立者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門下。帕森斯認為文化與社會結構是影響行動者的重要驅動因素。然而,帕森斯的討論方式是採取抽象性的理論推導,而貝拉與紀爾茲兩人則各自透過社會學與人類學的經驗研究取向將其落實。他們相信,文化價值就像一種劇本,可以賦予行動者一種價值的圖像並導引其行動作為。這種奉文化價值前提來導引社會行動的預設,形塑出美國獨特的「文化的」社會學(cultural sociology)傳統。

  若細究這個「文化的」社會學理路根源,還是得說說來自帕森斯對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宗教社會學的涉獵與譯介。韋伯認為各種世界宗教的倫理提供了某種世界圖像,這些世界宗教因為時間日久而發展出更精緻與系統性的神義論,解釋了神的本質、世界的運作法則、人類的不足與罪咎,以及如何在俗世間透過一整套救贖方法,來超克現世的局限和人類自身軟弱,邁向解脫與得救的彼岸。儘管不同的宗教會發展出類型各異的神義論和救贖方法,但在各個教團中,都需要個人宗教資質與修練程度較為特出的宗教達人,如巫師、祭司或先知,作為教團的主要承擔者來帶領平信徒或是特殊的階級群體,在神義論的導引和承擔者的帶領下,依循著不同的宗教倫理類型和救贖方法,對應世界而產生相隨的社會行動。

  在這樣的框架下,我們可以看到貝拉以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的《民主在美國》在一八三一年從美國的調查旅行所觀察到的新教徒墾殖社群,做為對照的原型。這群宗教移民到美洲大陸甩脫了歐洲的封建結構,而建立新的、帶著濃厚宗教色彩的墾殖社會。他們得以擺脫身分階級的羈絆,相信在基督信仰的導引下,用一己拚搏努力可以博得自身的財產和實現自由,在這種開放樂觀自信的氛圍中,造就新墾殖社會的民主體制。貝拉認為,托克維爾看出美國的清教徒移民社區孕育了共和(政體與公民)、聖經(基督新教)與追求個人成功與自由的個人主義傳統。

  對於一九八○年代的美國社會,該書在受訪者中標定四種典型的行動者(美國價值的承擔者),他們分別是企業家、小鎮主委、心理治療師和社運領袖,考察他們如何在事業經營之餘反身關照,回歸家庭與親密關係,深度投入社區事務找尋安身之道,或在心理治療的執業中與不同的個人經驗交流豐富自我,也有投身改造社會的倡議與運動中,教育群眾來建立公平社會。這四種類型各自經由不同的行動軌跡追求他們心目中成功、自由與公益的目標。

  對新資本主義的針貶:追尋重建締造公民社會連結的方程式

  托克維爾在當時就意識到,美國新社會所激發的個人追求資本主義雄心,也導致個人主義的膨脹,將追逐一己之利視為無上原則,而造成社群連帶的侵蝕。另一方面,工業發達造就因為企業獲利的新貴階級,在新的工業化社會中,托克維爾已經預見後來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分立,和資產階級即將主宰未來的景象。

  貝拉在建立於托克維爾對美國民主和公民社會的分析基礎上探問,一九八○年代美國社會在雷根主政所推出的一系列私有化政策,如何解除政府對於企業的管制和縮略政府的社會福利挹注。此私有化政策進一步造就金字塔頂端權貴階層財富的快速增加,加大了貧富差距。雷根政府逐步放棄美國源自二戰後的凱因斯主義和羅斯福新政,諸如擴大公共預算支出來保障充分就業和確保勞工的權益等措施,國家不再扮演強力保護勞工與調節勞動薪資的角色,讓芸芸眾生更倚賴自食其力與盈虧自負的原則,來面對資本主義的波動與不安穩的挑戰。與此同時,雖然雷根政府看似透過揚棄政府對社會與私部門的不當干預,以及釋放更多企業自主運作的空間,卻也放棄承擔社會福利與安全保險的責任,在面對諸多社會不公平的議題時不願深入了解民意所向,卻寧願委任更多的技術專家所組成的特別委員會直接來制定政策,而造就所謂的「管理社會」。相反的,有識之士主張應該回歸以公民社會為主的「經濟民主」來尋求解方,而非一味地信任專家的技術領導壟斷。

  貝拉所目睹的一九八○年代的社會,是一個美國的產業正逐漸降低製造業部門,而慢慢走向後工業資訊時代的社會。社會高度的分工和體制功能的分化,不但致使人們無法整體性的思考,連高等教育體制也高度進行知識體系的專業化,讓人們只能在愈來愈狹隘的範圍中思考目光短淺的利弊得失因果鏈,他在書中也特別提到媒體的出現碎裂化人們對文化整體性的意識。貝拉這種對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而致使「道術將為天下裂」(《莊子.雜篇.天下》)之喟嘆,他提出的倡議,是希望能夠在昔日共和與聖經傳統中,重建文化感知的連續性,並從此出發營造一種更為公平的社會生態,透過更多的社會運動與倡議來面對如種族歧視與經濟不平等的問題。

  貝拉認為新資本主義體制中有三種管控者:企業家(資本主義的守門者和斂聚財富者)、經理人(膨脹的科層組織與壟斷技術和知識的管理專家)、心理治療師。其中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也許是因為作者群當中有臨床心理學專家,讓鮮少被社會學關注的心理治療成為本書討論的議題。對於心理治療,貝拉基本上抱持著保留批評的態度,他指出心理治療的興起反映出個人已經從既有的朋友、家庭與社區中游離孤立出來,每個個體被鼓勵與要求要為自己負責,而不能仰賴友情、社區和宗教的支持。另一方面,心理治療被高度認可,呈現出社會存在著一種治療管理的模式,更深刻反映出在資本主義與科層體制的監控下,個體成為專家治療與看顧的對象。

  面對新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社會碎裂化,貝拉認為我們應當在社區公共事務的參與中體現公民身分與伸張公民權,關注美國先民以宗教社群為根基所孕生的習俗與人際關係網絡,以及重視各類型的教會組織、宗派對於美國社會現代化的貢獻。對貝拉而言,基督宗教既是美國理想社會發跡的源頭,同時也不斷因應社會的時代潮流,不論經歷了宗教的私人化、多元化,宗教既容許高度個人主義化的信仰模態,也同時保有它的公共性。

  貝拉提到在訪談中,他們並未刻意把話題牽連到宗教生活,可是受訪者經常自主地談到宗教信仰對他們的影響,基督宗教也是美國少數可以跨越種族與階級分界線的信仰活動。早在一九六○年代,貝拉便提出所謂「公民宗教」的概念,認為美國並沒有出現像歐洲一樣龐大的普世教會機構,但根植於聖經的語言與想像的基督新教傳統,卻散發轉化為社會共享的信仰、象徵與儀式,甚至上綱為美國立國精神、政治運作與國民集體性的社會想像,背後的普遍性和超驗性的道德觀,成為凝聚美國政治、社會與文化共識的重要價值基礎。換言之,基督宗教在美國的發展走向公共化地鼓勵基督徒追求共善,在美國成為某種終極價值的象徵,聖經語言屢屢出現在政治人物的演講,並把宗教犧牲奉獻的象徵,轉化於國旗、陣亡將士紀念碑等彰顯立國宏規的符號。不過,貝拉自己有提到,公民宗教一詞容易被誤解為國家崇拜,因此他在本書已經不再使用公民宗教一詞,取而代之的是,除了引述闡發托克維爾對基督新教的歷史洞見,並用一章的篇幅呈現美國多元的宗教生態,認為宗教生活可以繼續串聯個人和公共生活與提供凝聚公民社會的機制。

  今日美國社會對立的試煉:我們可以從中借鏡什麼?

  貝拉跟其他的作者都出身為美國白人,而他們的訪談對象也以美國中產階級白人為主,不免就會有人質疑這個研究的受訪者沒有兼顧到其他種族或社會底層,以美國白人中產階級為主的道德價值觀,是否便能成為美國主流價值的代表呢?另外,前述曾提及,該書以文化價值為社會行動導引的前提預設,經常會忽略外在的宏觀政治與經濟制度對於行動者的影響,也會漠視文化價值的權力支配與操弄,不過,貝拉在第十章已經從比較宏觀的社會變遷來略為補充這樣的不足。

  回顧美國前總統川普治下並受到新冠肺炎加劇影響的美國社會,在政治意識形態、階級與種族之間的嚴重對立,以及美國移民社會本身的流動與顛簸的狀態,像貝拉這樣帶著濃厚桃花源色彩的社會理想藍圖,不免會讓人存疑是否還能繼續提供打造新世紀公民社會的指引?不過,儘管有相關論者對此書的質疑,在閱讀完本書之後,還是可以引發探問:我們可以從中借鏡什麼?

  台灣歷經民主化與解除殖民的過程,在民主化的過程,我們也不斷尋找可以凝聚共同體的價值傳統,但是,可以仰仗的除了愛台灣的情感和民主化的價值,仍然面臨著藍綠對抗以及嚴峻的兩岸戰爭風險之考驗。與此同時,台灣對於公民社會的追求和打造地方社會的想像(如地方創生),不正也反映出在全球的華人社會中,我們的民主制度的實踐雖然走在最前線,但是依然帶著困惑,在熱切中追尋屬於台灣華人社會的公民價值傳統與社會想像。如果聖經價值傳統是貝拉以之為憑藉來追尋重建美國公民締結的根源,那麼台灣本身宗教的自由和包容的多元性,是否可以對我們有所啟發,並做為探索台灣未來公民社會的價值資源?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34037
  • 叢書系列:Americanology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7 x 23 x 2.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追求幸福

企業主管布萊恩.帕默的故事

過得好是一項挑戰。布萊恩.帕默(Brian Palmer)是個成功的商人,住在舒適的聖荷西郊區,擔任一間大企業的高階主管。他有理由對自己在企業的快速升遷感到自豪,但他更自豪的是自己最近對成功觀念的深刻改變。「我的價值觀,」他說,「因為離婚和重新檢視人生價值而有了一點變化。兩年前,我面對現在的工作量,會留在辦公室工作到三更半夜,直到完成為止。現在,我會比個中指,拍拍屁股就走。家庭生活對我來說比完成工作重要,而且工作可以等,這是我學到的教訓。」新的婚姻和家中的孩子現在已成為布萊恩的生活重心。不過,這樣的嶄新價值得來不易。
 
四十一歲的布萊恩高䠷纖瘦,體內藏著靜不下來的精力,他說自己年少時一天到晚惹麻煩,恣情縱欲,滿腦子想著賺大錢。他在二十四歲那年結婚。接下來的幾年,扛起婚姻和養小孩的責任,做個大人,成了他生活的主要目標。
 
不管布萊恩覺得生活是否美滿,他極為投入地創造成功的事業和家庭。他為了扛起家計幹兩份正職,毫無怨尤地接受青春的逝去,「我十五歲到二十二、三歲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各種享受。」對於婚後拚命工作的原因,布萊恩說得很簡單。「那時候我覺得,這就是應該做的事。」他說,「我受不了沒錢過日子的苦生活,既然太太沒辦法賺錢貢獻家庭收入,我拚命工作似乎也是應該的。我想,自力更生在我的價值觀中是排位滿高的特質,像是一種第二天性。我甚至沒有停下來質疑,直接就這麼做了。」於是,除了(他自己認為)還不錯的性生活、小孩,以及對他事業的投入,布萊恩和太太在婚姻中的交集變得很少。在太太的支持下,他決定「到業界最高殿堂」「試試」身手,他成功了,不過也讓婚姻和家庭生活付出極大代價。「我當時認為一段不錯的關係的構成要件是什麼呢?我想,我是覺得有責任照顧妻小的物質生活,我用我希望他們會喜歡的方式,確保家裡不虞匱乏。滿足家庭的物質需求對我很重要。有交集不重要。和我相處不重要。我工作時間超長,每週大概平均介於六十到六十五個小時。我週六幾乎都會加班。總是早上七點半就已經在辦公室,而且很少在晚上六點半前離開。有時候我工作到十點半或十一點。對我來說工作是第一。作為補償,我會對自己說,你有一台好車,一間好房,加入了鄉村俱樂部。現在你有地方可以去,去無所事事,去喝酒,去泡泳池。我會按時繳帳單,繼續努力工作。」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