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明寧獻王朱權宗族史料匯輯【POD】

明寧獻王朱權宗族史料匯輯【POD】

  • 定價:500
  • 優惠價:945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2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朱權(1378-1448),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初封大寧(今內蒙古寧城縣境),後改封南昌,直至辭世,一直居於南昌長達四十餘年。朱權撰寫和整理了大量著作和文獻。寧府刻書館「文英館」書籍刊刻數量在有明一朝諸藩府刻書館中名列前茅。朱權生平撰述纂輯見於著錄者計百餘種,存世書目30餘種,涵蓋音樂、歷史、道家、醫學、戲劇、農業等諸多領域。其中多種堪稱該領域中的經典,如《神奇秘譜》為我國現存最早古琴譜集,是古琴學習和研究必不可少之文獻;《太和正音譜》在曲學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主要分五個部分,其中卷首收錄了《明皇明祖訓錄》《明史·諸王世表》中有關有明一代王府分封制度和分封的二十三王的內容。卷一從宗屬世次、藩爵、選舉、理事、府第宮觀、封諡、戒飭懲處、朱權族裔陵墓、交遊九個方面收錄了相關的史料。卷二收錄了寧王朱權、襲封寧王爵位者、王妃以及八支宗族以外諸人的有關傳記類史料。卷三收錄了寧王八支族裔以及支屬未明族裔的傳記史料。卷四對整個寧王族裔記錄在冊的著作進行了梳理和匯總。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姚品文
 
  1934年生,湖北建始人。195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江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授,碩士生導師,1994年退休。發表過元明清文學研究論文數十篇。參與主編、撰稿及古籍整理著作多種。近三十年集中研究朱權,已發表朱權研究論文多篇,專著有《朱權研究》(1993年江西高校出版社)、《寧王朱權》(2001年藝術與人文科學出版社)、《太和正音譜箋評》(2010年中華書局)、《王者與學者——寧王朱權的一生》(2013年中華書局),另編有《朱權研究史料文獻彙編》(2021年重慶出版社)、《南昌縣藝文志》等,被稱為中國朱權研究第一人。
 
萬國強
 
  南昌市太子殿人。畢業於南昌大學。南昌市人傑地靈文化促進會朱權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姚品文教授助理,協助姚教授編輯、整理《明寧獻王朱權宗族史料匯輯》與《南昌縣藝文志》。
 

目錄

I
凡 例VII
卷 首1
壹 《皇明祖訓錄》(節錄)1
貳 《明史‧諸王世表》21
卷一 寧藩宗族史料23
壹 寧藩宗屬世次23
貳 藩爵34
叁 選舉38
肆 藩府理事43
伍 府第宮觀69
陸 封諡81
柒 戒飭懲處83
捌 朱權族裔陵墓101
玖 交遊122
 
卷二 寧王及王妃傳記史料137
壹 寧獻王朱權137
貳 寧惠王朱磐烒177
叁 新昌安僖王朱磐炷179
肆 信豐悼惠王朱磐㷬179
伍 信豐悼惠王妃劉氏180
陸 寧靖王朱奠培180
柒 寧康王朱覲鈞183
捌 寧王朱宸濠184
玖 宸濠妃婁素珍192
拾 安福郡主朱桂華196
 
卷三 寧藩族裔八支傳記史料199
壹 臨川王支199
貳 宜春王支201
叁 瑞昌王支207
肆 樂安王支240
伍 石城王支253
陸 弋陽王支287
柒 鍾陵王支302
捌 建安王支302
玖 支屬未明308
 
卷四 寧藩族裔著作簡目323
引據書目377
 

 
  人類社會中的各個民族,都是由無數不同血統的生命交融繁衍構成的群體,家族的傳承與民族的生存狀態以及社會發展必然有著種種關聯。這些關聯,可以讓後人從某些角度認知這個民族的歷史。當然,由於生存狀態和社會關聯的種種不同,其認知價值有多少之別。尤其是有關的文字記錄非常有限,留下的也大多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湮沒。
 
  難得的是我們現在面對的這個家族─寧王朱權及其族裔,卻留下了不少有價值的史料。這當然與其社會地位─皇室帝胄有關。但歷史上的皇家族裔並不少,留下如此豐富史料文獻的也並不多見。
 
  寧獻王朱權及其族裔有哪些方面值得關注呢?
 
  首先便是歷史的觀察和體驗。中華民族由封建帝制主宰了近三千年。長期以來,皇室內部的權力爭奪不斷,便是一種歷史現象。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二十多個皇子,他在世時多已封藩。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皇權爭奪立即開始。建文削藩,朱棣發動了針對其侄兒建文皇帝的「靖難」戰爭。朱權被其四兄挾持,參與了四年的「靖難之役」。四年後當上皇帝的朱棣將朱權改封到了南昌,這時朱權反叛的潛在可能就成為了皇室的首要疑慮和防範意識。從永樂到正統,朱權在這種壓力下生活了四十餘年。所以無論是朱權自己的文字,或是相關的歷史記載,都直接或者間接留下歷史印記。
 
  事情並不止於疑慮和防範,而是成為了重大的史實。六十年後的正德年間,朱權四世孫、四世寧王朱宸濠就精心策劃並終於發動了針對武宗朝廷的武裝叛亂─後稱「宸濠之亂」。叛亂和平叛戰爭的慘烈讓我們看到了封建帝制對民族的危害,給這個皇室家族帶來的打擊同樣極其慘烈,也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封建社會。宸濠一支合族被誅,寧王藩爵被革除。八個支系中參與了此變者大都被誅殺,有的逃亡他鄉,未參與叛亂而倖存者也受到株連,長期在壓抑與被歧視下生存。其慘痛已經沉積在了整個家族的歷史記憶中。順治十四年開始由建安王系主持修撰寧藩譜牒《盱眙朱氏八支宗譜》,主修者建安簡定六世孫朱議鞜在其撰寫的序言中對宸濠之亂以後的寧藩生存狀態有這樣的描述:
 
  傳至五世濠謀不軌,而諸王或從或抗,涇渭迥別。厥後爵宗三千、二王、六管、八府攸分。但未經兵燹咸有玉冊。及經兵燹,玉牒蕩然,以故後生小兒輩竟不能明其所自出,別其所自分。問其姓,則曰:朱皇帝之後。問其父,則或知或否。問其祖,則杳然如千百世之遙矣。又安望其能致於三代之上,識其誰為我祖之祖乎!
 
  親情感受和血緣認同帶給人的是幸福感,當它受到破壞帶來的則是痛苦和不幸,人們也會由此追根溯源,我想這就是我們從朱權及其族裔的史料中可以得到的。
 
  然而這還只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面對著生死存亡和命運的巨變,這支族裔是怎樣對待和渡過的?這是我們從中得到的歷史認知的另一面。從大量史料和他們自己留下的一些文化遺存看,這個曾經痛苦的家族最終沒有被壓倒從而頹廢潦倒乃至銷聲匿跡,反而促進了他們的精神自強和文化創造力。
 
  這種精神自強最為可觀和最有價值的便是文化創造。據統計,從漢代以來近兩千年南昌有著作傳世者千餘人,而從十四世紀末到到十七世紀初二百餘年間,寧獻王及其族裔有著作傳世者便有七、八十人。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收明宗室詩人十人,其中五人為寧藩。尤其是始祖朱權有著作一百一十餘種,涉及十餘門類。其中《神奇秘譜》之於琴樂,《太和正音譜》之於戲曲與散曲,《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之於道教等,都屬該領域的經典。至明末清初,文學史上著名的「易堂九子」之一林時益,就是朱權後裔朱議霶。獻王後裔中書畫家也不少,尤其是他的八世孫朱耷─八大山人的書畫成就及其開創的獨特畫風,更是在中華美術史上熠熠生輝,享譽世界。這在歷代宗藩中都屬罕有。
 
  其次是政績功業。從明初宗藩就不能參加科舉和任職官府。這本是朱元璋給予宗藩的一種特權。但到明後期,這種特權造成了不良後果:大量藩裔成為潦倒的無業遊民,生存困難,對社會也有危害。直到明末天啟年間才有所改變,宗族也可以參與科舉並在官府任職。在不長的時期內,江西、南昌等各地方選舉志中,可以看到寧藩後裔中有不少舉人進士。任職地方官員的朱氏後裔中還出現過許多能員良吏。如錢海岳《南明史》中載有朱統鎮者,以進士任樂至知縣。適遇年歲饑荒,統鎮拯救災民無數。又「修城治舟,習水戰,寇不敢犯。」還有以舉人出任雲南石屏州通判的朱統鐩,在任時建堤壩,修水利造福一方,當地百姓建祠以為紀念。明清易代之際,張獻忠、李自成叛亂,明軍將士及民間義師紛湧,其中也有不少寧王族裔參與了武裝戰鬥。如瑞昌王系的朱統鐼,崇禎間進士,任江夏知縣,他大力修繕江夏城牆、渡口、橋樑,操練軍隊以抵禦流寇進攻。清軍入關南侵時,宜春王系的舉人朱統錩起兵於江西,在多地與清兵作戰。朱統鎙、朱議漎、朱議等,陣亡於抵抗的隊伍中。有的在敵人面前大氣凜然,慷慨赴死,如瑞昌王系的朱統鈒、朱議氻、朱議瀝等。近人編著的《南明史》中載有許多這類動人的事例。
 
  從上述這些記載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家族一個時期內的生存狀態,更是看到了一種自強的精神。
 
  一個龐大的家族,成員也不免良莠不齊。記載中也有個別品格低劣者,如朱統為馬士英、阮大鋮利用,參與陷害賢良姜曰廣、劉宗周等,為人所不齒。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宗族的凝聚力在不斷恢復和增加,順治十四年(1657)開始修撰《盱眙八支宗譜》,至今還在繼續。不時有散在全國各地的寧王後裔前來南昌探訪並認祖上譜。遠在吉林省寧古塔的一支朱姓家族,得知自己可能是寧王朱權後人,經過多年探究和查訪,得知他們是清初由南昌輾轉到吉林的朱議滃的後人,祖先正是寧獻王朱權,於是遠道來南昌認祖歸宗。新建縣西山腳下的朱權墓一直由他的後裔看守照料。現在已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而廣大的社會對朱權的景仰也在增加,不斷有研究朱權的著作面世。還經常有來自國內外的朱權景仰者和研究者來到朱權墓前弔唁和紀念。
 
  不過總的說來,無論是從社會上,還是從文化學術界看,對朱權,對寧藩家族的認知還是不夠的。原因很複雜,其中最重要,而又往往被忽略的一個原因就是「宸濠之亂」的負面影響。朱權的著作在明代就被大量毀棄,版本失傳。一百一十餘種至今只剩下三十一種。如清中葉輯《四庫全書》收曲譜名《御定曲譜》,竟不知其原作就是朱權的《太和正音譜》,更不必說到他的後裔的文化成就。許多人知道八大山人,而知道他是寧王朱權裔孫者也不多。
 
  作為南昌人,我們在學習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過程中接觸過朱權及其後裔的一些史料和著作,在一直關注和研究江西文化傳承的毛靜先生的支持下,決定將多年來的積累加以整理,並再作一些盡可能的發掘,編輯成書供更多的關注者參考。由於史料散佚缺失嚴重,加上我們的學識和能力有限,至今難稱完善,現在奉獻出來,是希望得到大家的關注,並予以指正和補充。
 
姚品文 萬國強
二〇一九年七月於南昌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518992
  • 叢書系列:史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380頁 / 15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凡例
 
一 本書蒐輯今尚存世的明初以來與明寧獻王朱權宗族相關的史料。時代止於清初。
 
二 本書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收與朱權宗族整體相關的史料,第二部分收有史料存世的人物傳記(無論繁簡)。只有姓名存世者不收。人物傳記分親王(四代寧王)和郡王兩個層次。其中始祖朱權地位重要事蹟突出,史料也較多,故佔據較多篇幅。郡王按朱氏家族的八支分列。支屬不明者單列。八支以下按「磐奠覲宸拱,多謀統議中,總添支庶闊,作哲向親衷」共二十輩次排序,以下不再分支系。
 
三 朱權宗族成員中有成就的文人和學者眾多,成就卓著,故單列〈寧藩族裔著作簡目〉一卷,收清初以前作者,含著作目錄及版本。繪畫作品收已經結集者,不收單幅作品名。
 
四 史料內容相近而互有補充價值者兼收。文字相同或出入不大的,選擇時代在前者。內容相近有較多出入、乃至矛盾者並收,不予辨析校正,必要時注文說明。少數錯誤明顯者予以改正,皆不出校記。
 
五 明皇室後裔取名自元璋以下末字偏旁皆金、木、水、火、土。隨著子孫後代的不斷增加,人數越來越多,為避免重名,多用僻字。許多字今簡體字庫沒有,本書只能用繁體。有的字並屬當時臆造,有些繁體字庫也沒有,本書也只能重造。
 
六 有些字在原版本中屬於明顯錯誤,如輩字中的「磐」,已經在《明史》中載明,而許多文獻版本中作「盤」,則直接予以改正。不出校。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