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異鄉港孩:願歸來仍是少年 - 30個移民家庭的教養歷險記

異鄉港孩:願歸來仍是少年 - 30個移民家庭的教養歷險記

  • 定價:430
  • 優惠價:9387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6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人離鄉未必是賤,但離鄉踏上另一國度,個人生活與心理狀態必然又越過高山又越過谷,同時兼顧教養孩子,總是會遇上種種難題。本書邀請30個離散到世界各地的香港家庭分享箇中的心路歷程,期望眾多離鄉別井的港人在傾聽這些故事時,能獲得應對當下處境的智慧和力量。
 
  本書訪問內容包括移民後的教育變化、期望及適應,以及家長與孩子的香港人身份認同,闡述了來到異鄉的香港孩子會面對哪些文化差異及衝擊、如何適應及克服困難、學到甚麼假如選擇留在香港所學不到的,以及在香港離散中如何孕育香港的新一代。
 
本書特色
 
  ★香港2019移民潮後首本離散港人訪談集,真實分享移民前後的生活及心理狀態。
  ★受訪者包括《窄路微塵》導演林森、《中英街一號》導演趙崇基、傳媒人曾志豪太太Sandy Wong、漫畫家黄照達、藝術家Ivy Ma、言語治療師莫宜端、美食家譚偉健、文化評論人鄧正健等,深入多元分享移居各地的教育實況及育兒心得。
  ★30個香港家庭大談香港教育與其移居地英國、加拿大、美國、澳洲、台灣、泰國、日本教育之分別。
  ★如何定義離港後還是否香港人?30個受訪家庭眾聲喧譁。
  ★離開後的香港人,會有甚麼想跟留下來的香港人說?讓心底話連結世界與我城。
  ★30個家庭共57名子女,小朋友們各自分享想念香港的甚麼、喜愛現居地的甚麼,以及關於移民有甚麼想說。
  ★各受訪者細數親子及兒童好書推介。
  ★全彩色印刷,封面由漫畫家黃照達繪畫,30個家庭分享移民後的生活照片,天大地大任我飛翔。
 
跨界聯名推薦
 
  李立峯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劉克襄 (作家)
  陳冠中 (作家)
  吳志森 (資深時事評論人)
  莊梅岩 (劇作家)
  周冠威 (電影導演)
  朱薰 (香港商業電台DJ)
  豬心記者 (香港親子KOL)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希望學編輯團隊
 
  「希望學」 是由一群香港家長、教育工作者、圖書館主任、記者共同創立的共學團體。已出版書籍包括繪本「童心看世界系列」之《什麼是選舉?》、《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公義?》等。
 
  在港人陸續離散、迷惘不安的時代,我們希望為無論香港本土或移居海外的香港學生,提供既承傳香港核心價值,又兼具國際視野的教育,並為願意共同向這目標努力的香港家長,提供教育資源的協助、群體互動的連結,與專家學者的建議。
 
  「希望學」透過出版、共同學習及建立學習社群,讓香港的孩子成為具批判、獨立思考的世界公民,願意以行動實踐公民價值,令留下來與流徙世界各地的香港人及其下一代能彼此連結,並肩創造希望。
 
  香港人和香港的孩子們正面對艱難的時代,寒冷的季節,更加需要擁抱彼此,共同學習,在思想上裝備自己,讓我們都能有溫暖、厚實的倚靠,成為眾人希望之一。
 
  就讓我們一起希望學,學希望。
 

目錄

推薦序 (香港) 李立峯 —— 2019後時代  香港離散社群形成之記錄
編者序一 (台灣) 吳凱霖 —— 這是香港孩子的世界  也是世界的香港孩子
編者序二 (台灣) 謝傲霜 —— 如果可以留下  沒太多人真想離開

第一章:為見孩子笑我們選擇離開
(加拿大) 趙崇基 —— 從大嶼山到渥太華的國際化教育
(英國) 曾國豐 —— 逃離吃人制度  從一天15份功課到0功課
(美國) Moon —— 為教育竭力移民  成最後一屆綠卡中籤港人
(英國) Joyce —— 疫下痛苦童年  移英跑跳碰盡情成長
(英國) 林森 —— 揮別淚水  給孩子快樂的成長環境

第二章:與孩子並肩迎戰移徙衝擊
(澳洲) Doris To —— 眼看為真  不用急於在網上決定新生活
(加拿大) Blondie Yeung —— 來加拿大後我才學會做媽媽
(澳洲) Nicole Lee —— 為減移徙創傷  走進課室陪兒子讀書
(英國) 莫宜端 —— 適應是現在進行式  至少孩子不用口不對心
(加拿大) Pamela —— 贏在起跑線  移民反而打亂升學路
(澳洲) 梁錦柱 —— 35年前移民的港孩  那些年的逆境求存

第三章:當親子關係遇上移民抉擇
(英國) 黃照達 —— 如何跟子女說離港不是逃避責任?
(台灣) Sandy Wong —— 媽媽的修行  別小覷孩子當下的困難
(加拿大) 喂爸 —— It’s OK to not be OK  正視移民給孩子的衝擊
(台灣) 天爸 —— 別以為自己為子女移民好偉大
(英國 德國) 譚偉健 —— 英德兩地親子情  離別的距離在心之遠近

第四章:讓孩子飛翔的教養方法
(英國) Katy Chau —— 孩子自由飛翔  在乎家長的信任
(英國) Carrie —— 哈佛媽媽的意志  從發展遲緩到移英獲獎學金
(台灣) Cat Chan —— 最美的風景是人  特殊教育細心滿是愛
(英國) 鄧正健 —— 三子女教養需要大不同  因材施教超越地域
(英國) 歐建樑 —— 16年未正式「入學」  三個月適應千年名校

第五章:成為來去自如的世界公民
(世界各地) Ivy Ma —— 在地球流浪  最真實的教育是親子生活
(加拿大 英國) Catherine Au —— 山系家庭體會二次移民高山低谷
(泰國) Sharen Lai —— 泰慢學  且戰且走的教育路
(加拿大) Eva Tang —— 回流加拿大重新生活  將希望落實在行動
(日本) Ling Lui —— 移日讀國際學校  盡最大努力去幸福
(澳洲) Josephine Shum —— 難關難過關關過  異鄉港媽的樂與怒
(菲律賓 美國 香港) Alex —— 遊走香港與世界之間的無國界教育

後記  (台灣) 陸悅 —— 約定在鐘擺回頭之時再見
 

推薦序
 
2019後時代  香港離散社群形成之記錄
李立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
 
  像我這個世代的香港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經歷過一次移民潮。到機場送機,是關於那些年的回憶之一。後來,自己甚至也跟隨家人「著陸」過温哥華。雖然基於各種各樣原因,自己最後沒有完成移民程序,沒有拿到外國護照,但出身「移民家庭」,令我覺得所謂去留問題,是沒有甚麼好爭論的。移民說到底是個人選擇,而影響這選擇的因素有很多,根據一種坊間智慧,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這個家庭有沒有孩子。
 
  1997年,黃子華在棟篤笑《秋前算帳》裡說,對抗暴政的最佳方法,是所有人一起不生孩子,「過幾年睇吓你揾咩人嚟統治」。同時,若果大家沒有下一代,可能大家都不需要移民。「孩子的存在增加人們的移民意欲」就像一個學術研究裡的假設,而這假設有沒有實證支持的呢?答案是有的。去年出版的一篇關於2020年後香港移民潮的學術研究就指出,整體而言,在2019年社會運動時參與得愈深的香港人,移民意欲一般是較低的,大概是因為他們對香港的情感投入較高。但若果一位運動參與者本身是家長的話,其移民意欲就會特別高*。對很多香港人來說,移民的確有「為了下一代」的意味。
 
  不過,「為了下一代」這說法有點籠統,養育子女本身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把孩子帶到外地之後,如何在一個不一樣的社會文化中養育孩子長大?在不同國家中,香港移民會面對甚麼不同的狀況和挑戰?我個人很感興趣的問題是,移居外地的香港家長,會希望孩子記得自己香港人的身份?希望他們在移居地落地生根?抑或希望他們成為隨意遊走全球的世界公民?隨著過去兩三年和仍然在持續之中的移民潮,一個新的香港離散社群正開始成形,但未來的香港離散社群到底會發展出甚麼樣的特徵,會受到上述問題的答案所影響。
 
  本書收錄了共30個故事,包括了移居到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台灣,甚至日本和個別東南亞國家的家庭。我們可以看到移民經歷的多元性和複雜性。每一個篇章都是一個獨特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專訪。但在每一章的最後部分,每位受訪者及其小孩也會回答同一系列的問題,談論他們如何看待香港人的身份,想念香港的甚麼東西等等。在當下的時空,這本書所提供的故事和受訪者對各種問題所表達的看法,組成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時代記錄。
 
  *Lui, L., Sun, K. C. Y., & Hsiao, Y. (2022). How families affect aspirational migration amidst political insecurity: The case of Hong Kong.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28(4), e2528.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751204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x 1.2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編者序】這是香港孩子的世界 也是世界的香港孩子/吳凱霖(Hello Bonnie, 希望學社長
 
來台至今兩年多。在台生活一周年時,另一半跟我做了一個訪問。他問我:「移台一周年,過得還好嗎?」要知道台灣的「還好」,跟香港的「還好」,其實有不同涵義。前者是代表「不好」,後者是「還不錯」的意思。這就是儘管同樣使用繁體中文,也會發生文化差異的一例。
 
當時的我回答:「如果來了一年都不能適應,那適應能力也未免太低了。」但其實,正如莫宜端在本書的訪問所言:「所謂的適應其實是不斷的『-ing』(現在進行式)。」本來是無飯媽媽的我,跟很多本書中的家長一樣,在香港時一直把家務外判。若不是到外地生活,也 不會體會到,從前的香港是一個多麼有利於我們投入工作、追尋理想的地方。當然,這是從前。
 
剛開始在台灣生活,最考起我的便是處理家頭細務,過往在公司工作,管理幾十人的團隊也沒有問題,小小一個家又怎會難倒我。但現實不是這樣,一個不受控的「無尾飛堶」隊友,一個愛管人的倔強大女兒雪雪,再加一個無定向的坐不定妹妹雪糕,她們似乎每日都用生活挑戰我的教育方法。
 
一場運動、一場疫症,翻天覆地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過往計劃的一切,都趕不上變化。當年肚中懷著雪糕時,就重新走入校園修讀兒童與家庭教育課程,經過了兩年的三職生活(上班、讀書、照顧孩子),算是結合理論與實踐,找到一些育兒秘訣。那時在報章雜誌分享教養資訊,也帶著 Dean's List 與最佳論文畢業,以為在育兒路上也算成功走出自己的路。
 
移民的生活卻告訴我,教養的路還很漫長,離開香港的一刻,就重新學習吧!
 
當日一打二跟兩個孩子在隔離酒店足不出戶困15天,是人生一大挑戰。還記得隔離時每天會跟本書受訪者喂爸太太一樣,特別「為孩子制定每天的任務表,完成一個活動循環,就消磨了三小時」,只有在這樣的精密安排下,我才得以在斗室內生存下去。但真正的挑戰,是隔離後才開始的。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親子教養、童書、國中小】三采電子書展|電子書單本88折、兩本85折|設計我想要的人生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