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打造「幸福的家」,而不只是「有錢的家」
「有錢」和「幸福」這兩個大目標雖然都需要「錢」但是過程中的心態與行動只有百分之三十重疊,心態不同,行動上將會有百分之七十決定性的差異!
身為父母,你們想讓孩子長大之後成為有錢人,還是幸福快樂的人?
「我已經這麼努力了,為什麼總是不夠好?」這個念頭總讓我感到身心俱疲,覺得好累喔!
始終認為自己應該再更好──這個念頭長年鞭策著我。一旦有人指教,我總認真放在心上試圖改進,這過程使我快速進步,也學到了很多技能;理論上,我應該離快樂越來越近,不是嗎?但反覆否定自我又起身追趕卻讓我挫折不已:「都已經做到這樣,難道還不夠嗎?」越來越優秀的自己卻反而更沮喪了。
有次在誦讀兒童繪本《你很特別》給我兒子聽時,對繪本總能以簡單的小故事詮釋人生大道理,頗有共鳴。書中有群愛幫別人貼貼紙的小木頭人,每天出門都在評價別人,覺得你優秀就在你身上貼一枚金色貼紙,覺得你不好就在你身上貼一張灰色貼紙……於是這些小木頭人都用自己身上的貼紙顏色來確認自己的價值;然而,一旦這些小木頭人真正能認同自己、欣賞自己時,所有的貼紙都會剝落,再沒有比較值──你就是最特別的自己。
重新整理過自己的心態後,我發現自己也該如此。正因為過往曾努力付出,成就了現在的自己,相信自己其實很不錯,無須讓人隨便來定義我。
因此,雖然本書講的是自我增值,但我更希望正在閱讀本書的你──「優先放下過度的自我期許,找到最適合你的快樂。」從心出發,找尋適合自己的腳步,無須外求;或許你會發現,現在的你其實已經夠好了。
我的上一本書《家計力》著重於幫大家建構自己的「財務安全」,因為我認為財務安全是幸福的根本,一旦缺乏穩定的經濟基礎,人很難「心靈自由」。我相信有許多面臨情緒崩潰、失控邊緣的人,很大的比例是因為金錢匱乏,過多的不安與擔憂使內心無法平靜;然而,我們不需變成富翁才能快樂,我們需要的是財務安全,算出自己需要多少錢做出「足夠」的計畫,而不是毫無上限的苛求自己,藉由認清這一點,就能釋放內心的壓抑。
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是我們對人生的承諾,但倘若個人使用金錢的習慣不好,便很容易失信於自己,想要存錢買房給家人過好生活,但卻忍不住一直亂花錢再來後悔。我認為,想破解金錢密碼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確立自身的信念及行為。
當快速致富成了顯學,大家都想投資致富,人們只關心理財的表面技巧,以為學得夠多就能變有錢;因為急功近利,匆促決策、缺乏長遠規劃,反而在追求財富的路上越追越累……你必須明白,儘管理財的知識技術很重要,但這並不是問題核心。
透過這本《增值力》我想分享認識自我價值的各種面向,我會從「心態重設→人生探索→自我覺察→永續學習→與人合作→創造舞台→回饋社會→傳承你的增值力」等連貫性的議題主軸來跟大家一起探索人生。身處於充斥競爭比較的社會價值中,你我依然可以靜下心來,透過對自我價值認知的提升,找到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幸福。
人生真的沒有什麼是「非得如此、應該怎樣」的,所有的價值關乎一心,端看自己的體會,無需跟他人比較。期許讀者們能藉由閱讀本書而得到收穫,讓我們一起邁向「財務安全、心靈自由」,成就更好的自己。
推薦序
敢於行動,才是改變的開始!
天譽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倩如
「自我價值」是我所堅持的理念,十分慶幸從來沒有因為任何的身分轉換,放棄跟自我對話,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我始終堅信,若因為他人放棄自我成長,未來一定會後悔!
當社會對男女期待不同,女性背負的責任比男性多,最嚴峻的考驗即是身為「母親」的角色。25-35歲是事業上的黃金衝刺期,亦是女性最適宜生育的年紀,先天限制框限女性發展。我自小不喜受約束,習慣透過現象看本質,即便身為母親,我仍認為女性該擁有經濟獨立與財務自由,才擁有談「自我價值」的本錢。
每個人擁有不同自身價值與追求目標。珊迪兔這本書從心態談起,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女性在尋找自我價值的過程,心態調整是一體兩面:顯性和隱性。
顯性即最基本的條件──經濟獨立。正所謂「No money, no talk.」換言之,女性若想在家庭關係中擁有話語權,就不能沒有自己可支配的財富。當有金錢的顧慮,女性不論自我學習或其它層面的精進,都會收到限制。
隱性的部分則是女性常忽略的問題:「你是否真正地愛自己?」許多人將金錢都花在孩子、家人身上,卻捨不得為自己買件衣服、吃頓大餐;即使偶爾花錢,也要為自己找個心安理得的理由。
女性對自己好,是不需要理由的!任何人都有愛自己的權利,都有「純粹」對自己好的自由,只有真正地愛自己,才有能量去愛他人。
《增值力》談的不是教你如何賺錢或是如何賺更多錢,在《家計力》打下良好的財務基礎後,只有知道自己要什麼,在無家庭的後顧之憂下,才能關注自我成長與價值之提升。下定決心並願意接受改變帶來的挑戰、跨出舒適圈,敢於行動,才是改變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