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

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

  • 定價:420
  • 優惠價:937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5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古史辨是改變近代中國史學氣候的一個晴天霹靂,值得被深入分析討論。應該聲明的是:由於筆者把古史辨運動當作近代學術思想發展中一個歷史現象來描述,所以,並未能稍稍照顧到上古史研究的專門問題。事實上,收集在《古史辨》七大冊中將近三百五十篇論文對上古史研究是否有建樹?在那些方面值得採信?是古史研究工作者特別感到興趣的。但這個運動何以會爆發?以什麼樣的風貌出現?帶來什麼影響?則是關心近代思想史的人所該處理的,二者固然有交集之處,但卻不可混為一談。在描述歷史現象時,是有必要對「心理事實」(psychological truth)與「歷史事實」(historical truth)加以分殊的。不管合理或不合理的思想都可能在歷史上造成巨大的影響,在行動者自己看來也都可能自認為掌握了最完整的理由,而且也正好符合著某種深刻的社會需求,而又造成了無可抹煞的歷史事實。我們在這個研究中尤其覺察到此點。在本書中筆者還希望注意三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層面是:思想家原來的想法到底是什麼?這些想法與他生活於其間的思想傳統有什麼樣的關係?第二個層面是:他真正做到了什麼?有時候所思所想與實際做成的結果之間有著相當遙遠的距離。第三個層面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他所做成的產生了什麼影響,這包括後來的人怎樣去理解他的作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汎森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歷史學家,二○○四年當選中研院院士,二○○五年獲選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曾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副院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

  王汎森教授研究的範圍以十五世紀已降到近代中國的思想、文化史為主。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運動的興起》、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晚明清初思想十論》、《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天才為何成群地來》、《啟蒙是連續的嗎?》、《近世中國的輿論社會》等學術專書。

 
 

目錄

修訂版序


引論 激烈反傳統與黃金古代觀念的破滅
一、愛國主義與反傳統思想的內在關聯
二、激烈個人主義與傳統倫理結構之崩裂
三、黃金古代觀念的破滅與上古信史之重估

第一章 顧頡剛層累造成說的特質與來源
一、層累造成說的幾個特質
二、崔述的《考信錄》
三、胡適提倡的科學方法
四、孟姜女研究的啟示
五、清季今文家的歷史解釋

第二章 清季今文家的歷史解釋(上)
一、尊孔衛道與疑古辨偽內在可能的關聯
二、復古與解放
三、《新學偽經考》之成立與古文經信史性的破壞

第三章 清季今文家的歷史解釋(下)
一、「為漢制法」的觀念與經典解釋
二、舊問題的新意義
三、清代今文家的政治意識型態
四、新政治環境與託古改制風潮
五、如何為孔學注入新活力?
六、「帝德王道伯功,皆屬孔子一人之事」
七、《孔子改制考》之成立對今文經及先秦諸子信史性的破壞

第四章 顧頡剛與古史辨運動之與起
一、顧頡剛對康有為弔詭式的繼承
二、禹的問題與中國古史系譜
三、經書歷史性與倫理性的衝突
四、五德終始說與古史系統的整理
五、先秦諸子的歷史背景
六、層累造成說的變形—神話分化說

結論
附錄 對《文史通義.言公》的一個新認識

 
 

修訂版序

  《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書最初的大綱,是我在台大研究所一年級的學期報告。但是初步研究工作是在大學後期開始做的。當時我正迷戀於清代的兩部經解,尤其是《續皇清經解》,還記得當時往來於中央圖書館胡亂閱讀兩部經解的情況。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逐漸覺得從清代今文家到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及《孔子改制考》到「古史辨運動」,有一個聯繫性的關係。所以在研究所一年級時,便以這一條線索寫成了一篇報告。一直要到一九八三年入伍服軍官役時,才利用時間將過去累積的筆記整輯成一篇書稿,並在桃園中壢龍崗士官學校附近找了一家打字行將稿子打字,最後在一九八七年將書稿出版。

  由於該書主要寫作於軍旅生活中,根據的是以前讀書的筆記,所以引文中有不少錯漏,使我耿耿於懷。這也是為什麼在過去三十多年中不斷有人要我授權再版此書,而我皆未答應之故。幾年之前,中研院文哲所蔡長林兄及他的助理,花了一段寶貴的時間為我校閱一遍,林勝彩、張劭農兩位學弟也校了一次。在這裡,我謹向以上學友,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本書的修訂,以「修舊如舊」為原則,所以基本上儘可能保持原樣,請讀者諒察。近來史料大出,許多過去並不一定方便讀到的材料,現在垂手可得,但為保持原貌,所以都未採入。譬如《梁啟超全集》中所收〈湖南時務學堂答問〉中,大量主張上古史事只是「符號」,而非實有其事的史料,便是一例。又如《顧頡剛日記》(二○○七)《顧頡剛讀書筆記》(一九九○)《顧頡剛全集》(二○一○),也因為都是在本書之後出版,故未及採入。此外,經學友建議,認為我討論章學誠〈言公〉篇的論文與本書相關,故謹將之收為「附錄」。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742530
  • 叢書系列:允晨叢刊
  • 規格:平裝 / 426頁 / 15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引論 激烈反傳統與黃金古代觀念的破滅

一、愛國主義與反傳統思想的內在關聯

魯迅二十三歲時(一九○三年)寫的〈自題小像〉:「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這張照片是送給許壽裳),充分道出清末民初知識分子在西方勢力覆壓之下的困境與悲願。在那樣無奈的困境之下,如何愛國強國,成為當時大多數知識分子的一個共同目標。

許多學者都強調,目標的選擇是沒有任何邏輯規律可循的,其實手段的選擇也可能是非邏輯的,在意圖與手段之間,可以有無限種方式的扣接,只要行動者主觀地認為二者之間合乎邏輯,即可成立。我們可以從清末民初中國思想界的情形清楚地看出這一個現象。

在西方勢力猛力叩關,中國知識分子為傳統辯護與抵抗的過程中,有些保守主義者是把西學吸收到傳統的「軀殼」中以達成他們保守的目的,有些則是回歸到比目前所認知的傳統更為傳統的狀態中,這兩種辦法的目標都是為了使傳統更有效地回應當前的變局,可是,他們用以達成目標的手段是何等不同!由於意圖與手段組合方式的變化,中國近代思想人物的風貌亦繁複萬端,他們有的是意態極為保守而手段極為西化;有的是意態極為前進,而手段卻極傳統;有的是意態保守,手段傳統;有的是意態激進,手段西化。同樣的意圖可能藉著全然不同的手段去達成,而同樣的手段也可能為完全不同的意圖服務。所以單是用「傳統」或「前進」,「新」或「舊」來描述他們,常常是不夠充分的。

在愛國救國這個共同的目標之下所出現的無數手段中,有兩種最值得注意。第一便是以激烈破壞、激烈個人主義來達成愛國救國的目標,以致把大規模的毀棄傳統作為正面價值來信奉。這樣的行動對有些人的情感來說可能是痛苦的,可是為了國家民族更高的利益,許多知識分子卻願意犧牲在情感上相當依賴的某些傳統的質素,同時也要求別人作同樣悲壯的犧牲。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這一個時期的知識分子身上同時看到全盤反傳統與在某些層面上戀執傳統的情形,從表面看來這是一種矛盾,其實是在「救國」這一個最終極的目標下目的與手段間的緊張和兩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古典文學】看見古籍之美,認識古人美學,參展電子書單書75折、雙書7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