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縱橫西東:江文也音樂文集

縱橫西東:江文也音樂文集

  • 定價:580
  • 優惠價:66382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2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如果在這個世界上同樣要受到苦惱的洗禮,我願意為藝術受更深的洗禮……為詩人的情感及作曲家的熱情而受苦。」──江文也
 
  生於臺灣的江文也,為了追求音樂創作的理想,一生足跡遍布臺灣、日本與中國。他除了譜寫音樂作品之外,也留下了大量討論音樂的文字作品。本書收集了江文也1930年代至1950年代,以日文和中文寫下的散文、論文、專書、劇本,甚至他在北京時期的授課講義。這些文字透露了江文也對音樂的思考、品味、志向,和人生的轉折,是認識江文也本人最重要的一批文字史料。江文也的文筆巧妙,讀起來引人入勝。跟著江文也的文字,讀者不僅能踏進他的音樂精神世界,也能感受到二十世紀東亞歷史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
 
  「第一次看到〈夜之音樂〉的樂譜時,我必須坦承我感覺到奇妙的寒氣。而那是什麼樣的寒氣,至今我仍然不解。我在那裡聞到了牧場裡熟悉的皮革味道,看到了在漆黑的天空中、閃亮星辰下的一位孤獨的人正安靜步行的風景。那不只是音樂,連樂譜上也是如此寫著。或許音樂不能用這樣的態度來聽,但是這種視覺與聽覺形成不可思議的一致性,似乎讓我起了雞皮疙瘩,以至到現在還是無法清楚說明。」—— 江文也1935年談巴爾托克的鋼琴曲〈夜之音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江文也
 
  本名江文彬,1910年生於日治時期臺北廳大稻埕。祖籍福建省永定縣高頭鄉高南村。1923年赴日求學,武藏高等工科學校畢業後,成為日本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專屬歌手。1932年起開始參加日本時事新報主辦的聲樂比賽,1934年轉至作曲比賽。同年以管絃樂作品《來自南方島嶼的交響素描》的第二樂章〈白鷺的幻想〉及第四樂章〈城内之夜〉參賽,獲得了日本第三屆全國音樂比賽作曲組第二名。1936年以管絃樂曲《臺灣舞曲》獲得德國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藝術部門作曲組的佳作「榮譽獎」(Ehrenvolle Anerkennung)。此外,他的許多作品也透過俄羅斯作曲家齊爾品所企劃的「齊爾品選集」(Collection Alexandre Tcherepnine)這個系列,在1935年至1940年間於維也納、巴黎、東京、紐約等幾個大城市出版。1938年在柯政和的邀請下,赴北平師範大學音樂系執教。戰後定居北京,1950年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1958年至1976年間,因中國大陸的反右運動及文化大革命運動,失去了應有的職位及音樂活動空間,直至1978年才獲得平反。1983年逝世於北京。他除了是個多產的作曲家之外,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字作品,其中不乏文學性極高的詩集與散文。是20世紀亞洲地區難能可貴且才華洋溢的音樂家。
 
編者簡介
 
劉麟玉
 
  日本國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學文學(演奏學)碩士,同大學人文科學(音樂學)博士。自1997年4月起任教於日本四國學院大學文學部教育學科,並曾以訪問學人及研究員的身分,分別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民族音樂學系進行研究。自2010年4月起任教於日本國立奈良教育大學音樂教育講座,擔任音樂教育學、鋼琴術科指導及民族音樂學等相關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作曲家江文也研究、日治時期之臺日比較音樂教育史及臺灣音樂文化史。研究的基本態度為求客觀性,著重史料蒐集及解讀,以口述史為輔,而前提必須是透過史料而充分掌握大環境的歷史脈絡之後,再來明辨口述的正確性。對於江文也研究亦秉持同一立場。與江文也相關的主要著作有〈從戰前日本音樂雜誌考證江文也旅日時期之音樂活動〉(《中央音樂學報》1996(62):17-52)、〈戰時體制下における臺灣人作曲家江文也の音樂活動──1937年~1945年の作品を中心に〉(《お茶の水音樂論集》2005(7):1-37)、〈夢と現實の狭間で──知識人楊肇嘉に宛てた書簡から見えてくるオリンピック作曲賞受賞前後の臺灣人作曲家江文也の音樂人生〉《お茶の水音樂論集》2021(4):223-236)、“From singer to composer: The art songs of Koh Bunya(Jiang Wenye)”(The Art Song in East Asia and Australia, 1900 to 1950.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2023:232-246)、並主編《日本樂壇十三年──江文也文字作品集(線上試閱版)》(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3)等等。也曾翻譯江文也文字作品〈從北平到上海〉(1995)及〈黑白放談〉(1997)並刊載於臺灣聯合報。
 
沈雕龍
 
  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博士,現任職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助理教授、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副秘書長。研究領域包括德語浪漫歌劇、冷戰與音樂、二戰後臺灣音樂、音樂史書寫理論。曾獲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獎學金、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傑出人才基金會獎助、國藝會獎助、春之清華獎助、E.T.A. Hoffmann Gesellschaft獎助。以中文、英文、德文出版學術專書、期刊論文、專書論文、書評之外,也從事面向社會大眾的文字工作,撰寫超過三十篇對當代音樂表演的中英語樂評。
 

目錄

推薦序   習於水,勇於泅 應當係臺灣人个驕傲:江文也      楊長鎮 
推薦序   第五個十年                                     楊建章
編者序   遊走於東西方音樂文化之間的江文也               劉麟玉、沈雕龍
導論     走進江文也的文字絲路                           劉麟玉
導論     江文也的「到處在場」:試比照一個「東方音樂史」 沈雕龍
凡例
 
第一部分 江文也論西方音樂
貝拉・巴爾托克                                          劉麟玉 譯
臺灣舞曲及其他                                          劉麟玉 譯
黑白放談
「作曲」的美學觀察
作曲餘燼
寫於「聖詠作曲集」(第一卷)完成後
寫於「第一彌撒曲」完成後
新管絃樂法原理提要
 
第二部分 江文也論中國音樂
中國的音樂思想與近代音樂
孔子的音樂底斷面與其時代的展望
專書:上代支那正樂考—孔子的音樂論—                  劉麟玉 譯
孔廟大成樂章
俗樂・唐朝燕樂與日本雅樂
研究中國音樂與我 
 
第三部分 江文也作品評論
江文也解說自己的作品                    劉麟玉/陳乙任 譯
考察日本樂界等他人對江文也音樂作品的評論劉麟玉
關於日本音樂的素寫                          沈雕龍 譯
 
附件一 江文也的舞劇與歌劇劇本
舞劇《香妃》傳劇構與說明摘要
歌劇《人面桃花》劇本
 
附件二 江文也年表                           劉麟玉
 

編者序
 
遊走於東西方音樂文化之間的江文也
劉麟玉、沈雕龍
 
  2023年正逢作曲家兼聲樂家江文也逝世四十周年。又過了幾乎半個世紀,我們必須從新審視:我們對江文也的認識,展延了什麼?
 
  江文也本名江文彬,1910 年生於日本殖民地統治下的臺北。在臺灣,不只是音樂界的相關人士,透過演奏會、紀錄片或電影《咖啡時光》等等的媒介,相信大多數的臺灣人對他的名字並不陌生,也大都聽過他的成名作《臺灣舞曲》。然而會注意到江文也是客家人這個背景的或許還是少數。
 
  為了紀念這位客家籍音樂家,客家委員會與國家交響樂團在 2021年便開始籌備推廣江文也音樂作品的相關活動。編者有幸參與這個計畫,並已完成了《講座音樂會》及《推廣講座》兩項工作。而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務便是編輯並出版這本江文也的音樂文集。
 
  要認識一位作曲家的音樂,或許聆聽他∕她的音樂作品就能直觀感受。然而,要理解一位作曲家的藝術觀或世界觀,就沒有那麼容易。音樂作品是作曲家樂思的抽象符號,本就不容易用言語文字說明。有些作曲家甚至刻意不對自身的作品多做說明,就是為了留給聽者更大的想像空間。而江文也特別的地方是,他不僅留下許多音樂作品,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字作品。縱使這些文字大部分並非專注討論他自己的作品,但也多到足以讓我們可以藉由「閱讀」去貼近他關於各種音樂的幽微思緒和關注點,進而更深入認識他的音樂。透過江文也筆下文字裡面所涵蓋縱橫東西傳統的豐富音樂及文藝知識,以及他犀利的分析能力以及交錯著桀驁不馴與幽默的筆鋒,我們甚至可以認識不僅僅是音樂的面相。以劉麟玉長期研究並翻譯江文也多篇日語文章的經驗,可以說,唯有藉由他的文字,我們才能夠明白這位音樂家的不凡之處,不只是因為他創作了以臺灣為名而得獎的《臺灣舞曲》,還因他在音樂之路上敢於認真且嚴肅地思考和論述,並付諸行動──作曲,然後再思考。
 
  這本音樂文集收集了江文也書寫的 1930 年代至 1950 年代討論音樂的日文及中文的文字作品。包含了散文、論文、專書、劇本,甚至他在北京時期的授課講義。這些文字可以開啟讀者對江文也更遼闊的認識:從西方音樂的基礎技術和美學,一路到自己身在東方如何立足世界的反思,以及對中國古代文獻中對「樂」的討論─而這些,也是編者構思本書名「縱橫西東」的原點。這本書的結尾,還收錄了少許其他人對江文也作品的看法。這個「少許」是個關鍵字。事實上,江文也自己的文字和他人討論江文也的文字,不管是日文或中文,甚至西方語言,絕對不僅止於本書所及。這本書目前所收錄的文章,除了編者的收集之外,也還來自楊建章教授、Odila Schröder 博士、東京藝術大學博士後選人李惠平等人所發現的一些稿件。願本書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引起更多人在未來繼續補足我們還失落的江文也。
 
  最後,在此要感謝客家委員會與國家交響樂團對本書的大力支持,還要致上最大謝意的,是那些為這本書的默默付出行政和校對心力的國家交響樂團團隊和國立清華大學的學生助理們。功不可沒的是,時報文化出版願意在最後一刻承接我們的文集出版工作,使整個計畫終於畫龍點睛。當然,更要感謝的是江文也在東京及北京的家人為本書的出版所給予的所有協助,沒有他們,眼下的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2023年6月28日
2023年7月25日修稿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743014
  • 叢書系列:People
  • 規格:平裝 / 488頁 / 14.8 x 21 x 2.35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書展活動

 

內容連載

第一部分:江文也論西方音樂
 
貝拉・巴爾托克
 
1.     本短論的範圍
 
最近的巴爾托克 從一個至今都不曾預料過的領域中,開始了新的出發點。最近由「Universal Edition」出版,巴爾托克編曲的史卡拉第和庫普蘭的四冊曲集中,暗示著什麼樣的將來,目前我們好像並不容易推測。或許他企圖從自己過去大膽的創意時期,打造一座橋梁,邁向榮耀光輝的文藝復興。因此若斷定接下來嘗試對他所進行的各種考察,也能套用於現在或者將來的巴爾托克身上,那是很危險的。在這裡所談的,僅是循著他從第一號作品《狂想曲》一路到 1928 年完成的第四號《絃樂四重奏》所得來的結論。
 
2. 出現以前
 
如果閱讀哈拉斯蒂的《匈牙利音樂的復甦》,會覺得在巴爾托克出現之前的匈牙利作曲情況和其他國家大致相同。那時也有「匈牙利的葛令卡」之稱的法蘭茲.艾爾科的存在。他
 
以國民思想為基礎開始作曲,而其作品還是無法超越模仿西歐技巧的層次。
 
音樂教師皆來自德國,音樂學校的作曲老師當然也是德國人,他們不只對匈牙利音樂的問題完全不了解,甚至連匈牙利語也不會說。
 
因此,我們很容易想像,這些德國理論的老師以「這才是匈牙利音樂的前途」標榜自己的作品,並將自己的作品與李斯特或華格納的作品同臺演奏。毫無疑問的,年輕的巴爾托克也會現身在那些音樂會裡。
 
另一方面,俄羅斯藝術也經由德國傳到西歐,西歐人只知道最沒有俄羅斯風格的柴可夫斯基。若提到匈牙利音樂,就會誤以為是李斯特或布拉姆斯所寫的《匈牙利狂想曲》或《匈牙利舞曲》等作品。
 
有自覺的作曲家們想逃離德國的禁錮而掙扎,反而迷失在吉普賽式死胡同般的小鎮裡。某些作曲家們用國民風格的旋律寫了膚淺的短歌,成為實驗的犧牲品,然後引發敗血症而處於瀕死狀態。
 
到了二十世紀,他們似乎也還不知道法國音樂的存在。
 
不!到巴爾托克出現之前的匈牙利作曲界,看來確實比任何一個國家的情況都糟糕。
 
3. 偶像破壞者
 
音樂在本質上是非常自由的。而渴望自由的任何一位音樂家都以自己的耳朵聆聽,被表現自身音樂的慾望所驅使。說是要表現自己的音樂,結果卻只是借用了不適合自己的手法或理論。用這些只不過是借來的手法或理論,又能創作出何等價值的作品呢?模仿,終究跳脫不了只是誇示他人創作技巧的層次不是嗎?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親子教養、童書、國中小】三采電子書展|電子書單本88折、兩本85折|設計我想要的人生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