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聽古物在說話:從飲食、娛樂到禮俗文化,原來古代生活好愜意!

聽古物在說話:從飲食、娛樂到禮俗文化,原來古代生活好愜意!

  • 定價:480
  • 優惠價:943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0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穿越千年歷史,探尋古人們的風雅與別緻!
 
  舊石器時代人們就已經懂得飲酒作樂了?
  盛行於唐朝的鬥茶盛事,居然堪比現代的一場世足賽?
  古人不僅懂吃生魚片,還特別講究調味料?
  原來賀年卡就是因為古人拜年太累而發明的?
 
  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從古人日常生活的一事一物開始!
 
  7個日用:計時/枕頭/傘/木屐/胭脂/燈火/度量衡
  6道飲食:茶/酒/醬豉/藏冰/鱠/豆腐
  6項風俗:生肖/書信/符牌/座右銘/名片/賀年卡
  7種娛樂:木偶/風箏/足球/釣魚/鬥蟋蟀/笛子/編鐘
 
  中華文化的歷史悠久而豐富,宛如浩瀚的星空,不少文化傳統的起源既神祕又有趣。作者秉持著好奇心與認真考究的態度,憑藉那些歷經歲月的古畫、古器、信史、詩文、民俗的歷史痕跡,帶領讀者穿越回古代,探尋古人的風雅與別致、那些在現代看起來不思議的日常與文化,獲得知識的薰陶、心靈上的陶冶,以及美學的啟發。
 
好評推薦
 
  李建緯/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兼主任
  郭怡汝/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 版主
  螺螄拜恩/人氣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郭伯南
 
  1933年生,中國河北省任丘市人。1961年畢業於河北北京師範學院(今河北師範大學)文學系,主攻中國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新編中國史話》、《中華文明史(彩圖版)》、《上下一萬年》、《華夏風物探源》、《中華文明概覽》、《文物縱橫談》及《中華五千年史話》等。外文版主要著作有《文明的步伐——中外文明發展簡明進程》(中、英)、《中國書法入門》(英、法、德)、《中國文化之根》(日)、《中國文化史入門》(日)等。
 

目錄

古人的日用.精緻 
計時
中國古代有太陽神嗎?
最早的曆法是如何產生的?
古人是如何發現閏月的? 
古人如何觀星定時?
古人如何觀日定時?
 
最早出現的枕是角枕?
古人為什麼愛睡硬邦邦的枕頭?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動物造型的枕頭?
孫思邈靠藥枕活到142歲?
沒有鬧鐘,古人如何準時起床? 
 
傘起源於何時?
孔子的馬車為何沒有車蓋?
車蓋始於何時?
華蓋為何神聖? 
傘如何走向大眾? 
 
木屐
男人和女人穿的木屐有什麼不一樣? 
古人在不同的場合穿不一樣的木屐?
去哪裡尋找最古老的木屐? 
 
胭脂
古人有哪些胭脂妝?
古代的胭脂怎麼製作?
胭脂起源於匈奴? 
 
燈火
最古老的燭是什麼樣的?
古代的蠟絕不僅僅用於照明? 
古人如何製作使用蠟燭? 
沒油沒電,走馬燈怎麼轉起來?
孔明燈是由蛋殼創造出的燈?
 
度量衡
古代由聲律來定度量衡? 
排列黍穀便成人人能用的計量尺?
項羽8尺,到底是多高? 
廉頗日食斗米,到底有多大飯量? 
 
古人的飲食.清歡 
茶的故鄉究竟在何處?
中國何時何地開始飲茶?
古人先前把茶當藥用和蔬食?
古代茶道高手如何煉成? 
古人鬥茶比什麼? 
工夫茶怎樣才算工夫到家?
 
5萬年前的先民就能喝到酒?
新石器時代能大規模釀酒? 
商代有微生物釀酒技術?
中國的酒神為何為女性?
釀酒與煉丹有什麼關係?
 
醬豉
醬在古代的地位有多高?
古代製醬起源於何時?
〈七步詩〉蘊藏著豉汁的製作方法? 
 
藏冰
古代如何藏冰? 
古代的「冰箱」長啥樣?
冰淇淋起源於中國? 
 
吃生魚片的風俗起源於中國?
古人愛吃哪些種類的魚?
古人有哪些烹飪魚的方法?
古人吃魚愛配哪些調料?
 
豆腐
豆腐到底是誰發明的? 
豆腐源於遊牧民族的乳酪?
如何還原古代豆腐的製法?
 
古人的文化.風雅 
生肖
生肖禁忌都有哪些事? 
子鼠何為生肖首? 
生肖是怎麼來的? 
 
書信
書信有哪些雅稱?
「雙鯉魚」代指信函?
古代書信如何加密傳送? 
鴻雁傳書是真是假? 
 
符牌
古代信物暗藏哪些防偽系統?
擁有虎符就擁有半壁江山? 
姜太公的釣魚竿裡藏著什麼?
 
座右銘
座右銘最開始是尖底陶瓶?
銘物為戒始於何時?
中國第一篇座右銘是什麼?
 
名片
簡牘時代的名片是什麼樣的?
如何投送名片才能不失禮? 
名片在社交場中承擔什麼角色?
 
賀年卡
「年」起源於? 
古人何以覺得過年是負擔?
賀年卡的發明全因拜年太辛苦?
 
古人的娛樂.潮玩 
木偶
木偶在戰場上幫劉邦死裡逃生?
木偶戲最開始是娛鬼的?
西周偃師造的木偶會唱歌跳舞?
最初的木偶是殉葬用的?
 
風箏
「風箏」一詞怎麼來的? 
春秋的木雕能升空飛翔? 
風箏初始是做武器用的? 
風箏怎麼變成玩具的?
風箏和旗幟同出一門?
放風箏是放晦氣? 
古人如何測風向?
 
足球
中國足球有5000年歷史? 
最初的足球長什麼樣?
古代足球是如何製作的? 
古代足球賽是怎麼開始?
古代有哪些超級球星? 
古代女足有多精彩? 
 
釣魚
釣魚的祖師爺是姜太公嗎?
遠古人已會釣魚?
古代還有釣魚魔術?
釣魚何以成為雅好?
 
鬥蟋蟀
鬥蟋蟀起源於何時?
鬥蟋蟀鬥得誤國?
鬥蟋蟀鬥得傾家蕩產?
蟋蟀還能創造財富?
 
笛子
中國第一把笛子是誰製作的?
原始人製作骨笛做什麼用?
骨笛蘊含著什麼數學知識?
 
編鐘
鐘鳴能預報地震?
銅鐘起源於何時?
2400年前的華夏正音是什麼樣的?
 

 
  小孫女阿倩是個肯動腦筋的孩子,剛幾歲,就像裝著本《十萬個為什麼》,好刨個根,問個底,問天問地,沒完沒了,這點挺像我。小時候上課時,我有一次左一個「為什麼」,右一個「為什麼」,問個沒完,問得老師也答不上個所以然。我被呵斥了一頓,還被罰站。可我不明白我哪裡錯了。
 
  大學時,讀哲學、政治、文學、歷史等,疑問越來越多,看法也越來越多,就隨手記在書上。沒想到,「浩劫」的歲月,書上那種種「疑問」、「看法」,被人抄去,說成是大逆不道,批來鬥去,幾乎給我帶來滅頂之災。我仍不明白我究竟哪裡錯了。
 
  歷經磨難,兩鬢如雪,我仍頑固不化,不思悔改,總認為自己的腦袋要長在自己的脖子上,凡事要獨立思考,窮原竟委,弄個明白。真是「山河易改,秉性難移」啊!
 
  想一想,自古以來,人類在童年時代,面對蒼茫大地,日月升沉,電閃雷鳴,生生死死,不也像我的小阿倩一樣,總有問不完的「為什麼」嗎?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區別,最主要的一點不就是頭腦發達,善於思考嗎?人類的文明,不就是在不斷提出「為什麼」、回答「為什麼」的過程中發展的嗎?不然,人類又怎能主宰地球,飛往宇宙呢!
 
  我在《人民中國》雜誌時,分工報導「中華文化」。有次開了上百個文化選題,多是司空見慣、似曾相識的,可若刨根問底,又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
 
  生肖,人人有一個,少有人不知自己的屬相。生肖是怎麼來的?是從天竺國輸入的,是從古巴比倫輸入的,還是中華文明固有的呢?這就令人摸不著頭腦了。
 
  豆腐,是世界上人工最早提煉出的植物蛋白,是了不起的發明,在中華飲食史上功著千秋。豆腐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發明的?怎麼發明的?意見紛紜,莫衷一是,不知讓多少學者傷透腦筋。
 
  名片,風行全世界。名片是怎麼來的?有人說那是「洋玩意兒」,也有的說是「從日本進口的」。名片究竟是「國粹」,還是「舶來品」?
 
  雨傘,可開可合,使用方便,是個了不起的發明。西方人說傘是中國人發明的。東方人說古埃及人就用傘,比中國早得多呢! 那麼,傘究竟是誰發明的,也成了世界文化之謎!
 
  座右銘,有誰不知道呢,可它的起根發源,又有誰真的知道呢?考古學家聲稱最古老的座右銘是原始人汲水用的尖底瓶。聽起來真新鮮,究竟對不對呢?
 
  生魚片,一說起來,誰都說那是日本的「國味」。凡到過日本的都知道,東道主總是一次又一次請客人去吃那「刺身」,就像中國招待貴賓總得吃烤鴨。可若說早在3000 年前生魚片也是中國的「國味」,風流天子唐明皇就是位擅長切生魚片的高手,人稱「斫膾皇帝」,你信嗎?
 
  又比如,人們日常用的書信、搽的胭脂、穿的木屐、放的風箏等,哪個不是一看就懂,假若深究,又感到自己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呢!
 
  這些「中華文化之謎」,要一一說清楚,不那麼容易,或資料奇缺,無從談起,或歧說不一,莫衷一是。我們就設了個專欄,取了個名字叫「中國文化探源」,一個「探」字,包含了「探討」的態度、「探險」的精神,就這樣走進中華文化的迷宮,開始了探險活動。儘管困難重重,還是從1986—1991 年連續刊載了五年。每出一期,我們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不知什麼地方弄出笑話來!
 
  幸好,幾度春秋過去,沒出什麼紕漏,也沒遇到什麼非難,卻得到了廣大讀者、朋友的支持和鼓勵,一封封熱情的來信,給了我們巨大的鼓舞。不少專家學者,或提選題,或賜文稿,給予了真誠的幫助。更令人高興的是,國內外的幾十家報刊關注著我們的欄目,幾乎篇篇都被人拿去轉載,廣為傳播。這是事前不曾料到的。
 
  刊出兩年多的時候,1989 年,日本東京美術出版社就予集結出版,推出日文版《中国文化のル——ツ》,即《中国文化的根》。1991 年,上海三聯書店推出中文版《華夏風物探源》。2007 年7 月,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篇目有所調整,書名也改題為「飯後茶餘談文化」,同年9 月,湖南岳麓書社也出版發行。2023 年,推出中文彩色插畫版的《古物中的生活新知》,由現代出版社出版。
 
  「中華文化探源」是項巨大的「文化工程」,若要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來龍去脈一項項理出個頭緒,不知得要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我深信這一「文化工程」會像奧運的聖火,世代薪傳,發揚光大,終將會為全球文明增添一個令人矚目的新亮點。
 
  這本書的主要作者有:文化史家莫容、民俗學家丘桓興、學者郭淨與筆者等。編撰過程中,我們不僅從古代典籍、先哲先賢那裡獲得了豐富的史料和深刻的教益,也從當代諸多專家、學者的著述中得到指導和啟迪,獲得了新知,借用了資料。本書為通俗讀物,未能一一開列出處,深表歉意,懇請鑒諒!
 
  最後,我在這裡,向為本書得以成書並與讀者見面而付出了勞動與心血的女士們、先生們表示真誠的謝意!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84339
  • 叢書系列:大旗藏史館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古人的日用.精緻
 
計時
 
曆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曆法的起源,卻歷來是個神祕莫測的問題。然而,少數民族中曆法「活化石」的存在,卻為解開這千古之謎提供了鑰匙。
 
中國古代有太陽神嗎?
 
相傳,上古時代,中國有一個強大的部落。他們的首領被尊稱為「太昊」,意為太陽神。後有繼任首領,又被稱為「少昊」,即小太陽神。這個部落棲息在泰山周圍地域,東到黃海之濱。又相傳,帝堯時,天官羲仲被派往近海的東方,專司祭祀日出,以定春種之期。說來也巧,就在山東瀕臨黃海的地方,發現了頗為值得研究的類似遺跡,出土了一些用於祭祀的大口陶尊,距今已有四五千年。
 
這種陶尊上,分別刻有天文圖像。其中有一種是由三部分構成的:上為旭日,下為群山,中間的刻畫似火似雲,不甚分明。刻畫極其工整,還塗有朱紅。看到這幅圖像,會令人聯想到泰山觀日出的情景。古文字學家多釋此圖像為描繪日出於大地的「旦」字。
 
陶尊上,如何繪此圖像呢?這或許就是一種崇拜太陽的遺跡吧?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
 
遠在很古很古的時代,天和地剛剛分開,世上一片混沌。月亮出來了,才衝破了黑暗。月亮孤零零的,太寂寞了,她就請來了星星。星星一來,銀光閃閃,太空就熱鬧起來了。可是,大地上還只有冷冰冰的沙子和石頭,死氣沉沉。月亮就去請太陽,太陽一出來,紅彤彤,暖融融,草木長了出來,發芽伸枝,蟲魚鳥獸也先後來世上馳騁遨遊。整個世界變得朝氣勃勃,一派生機。最後,人才來到世上,育兒女,種莊稼。你看直到現在人和萬物誰也離不開太陽呢!
 
這個故事,是1976 年考古學家邵望平、天文學家盧央去雲南省進行天文學起源調查時,一位哈尼族老人講述的。故事以擬人的文學手法,生動地歌頌了普照萬物的太陽的神奇功力。這不恰好揭示了原始社會先民崇拜太陽的道理所在嗎?
 
崇日,是否純屬一種迷信呢?不是的。正如古代化學曾披著煉丹術的外衣出現一樣,古代的天文曆法也是籠罩著神祕外衣出現的。我們下面就是要剝掉這層外衣,探究一下天文曆法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