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亞洲的21世紀

亞洲的21世紀

The Asian 21st Century

  • 定價:620
  • 優惠價:955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2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將馬凱碩先生近年發表的文章、演講與接受的重要採訪集結成冊,共分為四個部分:“西方主導世界時代的終結”“亞洲的復興”“中國的和平崛起”及“全球化、多邊主義與全球合作”。作者站在中美之外,從第三方的角度,以宏大視野和戰略思維觀察國際格局,分析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社會政治體制的內在危機,並提出相應解決方案;闡明了中、印等大國的崛起如何帶來“歷史性的回歸”,重構全球秩序;同時,作者也呼籲加強全球合作,以更好地面對氣候危機、大流行病等人類共同挑戰。
 
  這部作品集專業性與通俗性、現實性與前瞻性、思想性與實踐性於一體,是頗有創見、引人深思的佳作,既是對西方社會的警醒,也是對亞洲諸國的鞭策,更是對國際社會加強多邊主義建設的期待,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世界秩序發展演進的未來圖景。
 
名人推薦
 
  在當今國際社會充滿矛盾和徘徊不決的時候,又是馬凱碩先生,用他慣有的直率和明快的筆鋒,為我們提出了全球發展的新動向——亞洲的回歸與復興。他的新書《亞洲的21世紀》分析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社會政治體制的內在危機,描繪了印度、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崛起與回歸,預言了世界歷史上西方主導時代的終結和亞洲國家在21世紀的復興。馬凱碩的力作恰逢其時,既是對西方社會的警醒,也是對亞洲諸國的鞭策,更是對國際社會加強多邊主義建設的期待。《亞洲的21世紀》是關注國際社會未來的人應該讀一讀的書。——薛瀾,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
 
  《亞洲的21世紀》是我和苗綠主編的“中國與全球化”英文系列圖書中的一部。我和馬凱碩相識已有近20年,他是全球公認的亞洲研究專家,很早就提出了“亞洲的復興”,並見證了中國和亞洲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我們曾在“芒克辯論會”作為辯友一起駁斥西方的“中國威脅論”。《亞洲的21世紀》是馬凱碩關於“亞洲崛起”的重要論著,要想理解當下正在發生的全球格局變化,這本書值得一讀。——王輝耀,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兼理事長,國際人才組織聯合會總幹事
 
  新加坡知名學者馬凱碩大使是一位東方戰略思想家。他在這本專著中尖銳地指出,美國式的“思想封閉的開放社會”造成了西方無視東方崛起的狹隘戰略錯誤;突出闡明了中印等大國崛起帶來的“歷史回歸”將決定“亞洲的21世紀”到來;並具有預見性地告訴我們,人類應為這個重要轉變做好準備。要把握中國、亞洲與世界大勢的走向,此書值得一讀。——蘇浩,外交學院戰略與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國際問題專家,外交學院外交學系教授
 
  進入21世紀,亞洲經濟再度繁榮,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全球化和經濟開放。馬凱碩先生的新書《亞洲的21世紀》,以比較研究的視野,系統論證東西方文明在全球化進程中各自的貢獻和時代角色。面對氣候危機、數位化、大流行病等超越意識形態的人類共同的挑戰,馬凱碩先生主張的多邊主義機制正是當前世界所需要的,這同時也與東方文化中“天下為公”“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不謀而合。世界需要人類和平,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亞洲世界、東方文明將為人類的未來做出更重要的貢獻。——王石,萬科集團創始人,深石集團創始人
 
  作為一名曾長期擔任外交官的學者,馬凱碩先生對亞洲和世界發展趨勢擁有更為深邃的洞悉。《亞洲的21世紀》以宏大視野和戰略思維刻畫了西方的宿命、亞洲的復興和世界的巨變,展現了世界秩序發展演進的未來圖景。該書集專業性與通俗性、現實性與前瞻性、思想性與實踐性於一體,是一部頗有創見、引人深思的佳作。——徐秀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馬凱碩是一位富有遠見的全球政治家,也是當今世界具有洞察力的實踐者和學者。《亞洲的21世紀》一書洞悉了當下正在發生的歷史性全球變革,以及亞洲在實現這些變革中的關鍵作用,並提出了深刻的見解。——肯特·凱爾德,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名譽院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
 
  資深學者型外交家,新加坡駐聯合國前大使,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卓越院士。
 
  他有兩段出色的職業經歷:33年的外交生涯和15年的學術經歷。作為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他在紐約生活了十多年。作為學者,他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創始院長。
 
  2019年,他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他是全球知名的公共政策學者和亞洲研究專家,代表作包括《中國的選擇》《新亞洲半球》《東盟奇跡》《西方沒落了嗎?》等。
 

目錄

推薦序 尋找亞洲的和平復興之路 001
引言 014
第一部分 西方主導世界時代的終結
西方的虛偽 034
特朗普、馬克龍與自由主義的短板 039
民主政治還是“金錢政治”?美國的存在主義問題 043
美國能擺脫金錢政治嗎? 062
美國“國會山淪陷事件”與西方新冠肺炎死亡率之間有何關聯? 066
特朗普在中國問題上是對還是錯?拜登的回答將塑造未來 071
為何說特朗普政府幫了中國 080
為什麼美國總統很重要 085
拜登將給世界帶來哪些變化 090
東方與西方: 信任與否? 098
偉大的戰爭需要戰略紀律,這正是華盛頓在這場危機中所需要的 102

第二部分 亞洲的復興
亞洲世紀的曙光 108
東盟的潛在韌性 114
亞洲需要對北約說“不” 118
東亞的新優勢 123
為何“印度之道”可能是世界上道德領導力的最佳選擇 127
印度與亞洲 21 世紀的約定 133
印度: 一個勇敢而富有想像力的超級大國? 138
印度能夠比中國更強大嗎?是的,印度可以 144
西方需重新考慮對亞洲的戰略目標 157
緬甸政變可能會通過溫和外交的手段來啟動中美合作 164
亞洲能助拜登一臂之力嗎? 169

第三部分 中國的和平崛起
中國: 威脅還是機遇? 176
“黃禍論”復燃加劇了西方對中國崛起的擔憂 182
中國是擴張主義者嗎? 185
中國有多危險? 200
中國威脅到了什麼?中美應如何避免戰爭? 208
特朗普對華策略的矛盾之處 220
香港人應該明白自己淪為了別人的棋子 224
新冠肺炎疫情“提高了中國在世界秩序中的地位” 235
中國如何才能在後疫情時代取勝,超過美國? 241
為何建立新的反華聯盟的企圖會落敗? 246
拜登應表面上對中國“強硬”,“私底下”與中國開展合作 250
拜登應鼓起勇氣改變對華策略 263
西方應聽從拿破崙的建議讓中國沉睡 267
西方遺產的亞洲繼承人? 270

第四部分 全球化、多邊主義與全球合作
全球化已死!全球化萬歲! 280
世界秩序跟得上世界變化的速度嗎? 298
外交: 強權還是說服? 302
聯合國: 一個朝陽組織? 306
世界衛生組織能否得以重振? 310
多邊外交 314
人類能做出重大轉變嗎? 339

附錄 馬凱碩著作簡介
1.《新亞洲半球》 346
2.《東盟奇跡》 350
3.《西方沒落了嗎?》 356
4.《中國的選擇》 362
譯後記 367
 

推薦序
 
尋找亞洲的和平復興之路 
 
  很高興《亞洲的21世紀》繁體版能夠與廣大讀者見面。本書已經出版了英文版和簡體中文版,均在海內外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思辨。為了方便廣大海外華人閱讀此書,香港三聯書店特地策劃了本書繁體版的出版。此時距離本書英文版和簡體中文版出版不過2年和1年,在波詭雲譎的世界地緣政治變化中,亞洲與中國的復興勢頭依然穩健。
 
  世界銀行(WB)2023年在全球化智庫(CCG)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中預測,2023年和2024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增長率將分別達到4.3%和4.9%,而發達經濟體只有0.5%和1.6%。我在參加 2023 年慕尼黑安全會議時也見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她也預測,2023年,亞洲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量將佔據全球增量近3/4,而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增長正在急劇放緩。事實上,這一趨勢已經持續多年並將繼續下去。據亞洲開發銀行預測,到2030年,亞洲將會貢獻全球近60%的經濟增長,在24億全球經濟中等收入群體的新成員中,亞太地區將佔90%。現如今,世界四大經濟強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的三個國家都在亞洲:中國、印度和日本。該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總量超過了美國和歐盟。
 
  種種跡象顯示,在沉寂兩個世紀後,亞洲正向著復興與繁榮邁進。21世紀將見證亞洲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並為當前全球面臨的風險與挑戰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這是我的好朋友馬凱碩先生多年來秉持的觀點,也是為什麼我要隆重推薦全球化智庫翻譯的他的新書。這本書也是我和苗綠博士在國際知名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集團主編出版的“中國與全球化”系列(China and Globalization Series)英文叢書中的一本重磅之作,在全球英文世界的下載量已超過令人意想不到的335萬次,成為國際關係領域的現象級著作。
 
  馬凱碩認為,當前逆全球化高漲、經濟復甦乏力、氣候變化和貧富差距等全球性問題加劇,而西方主導的全球治理秩序在應對這些挑戰時表現得缺乏共識,效率和行動力不足。現在正是需要全球合作的時候,然而,西方仍然用過時的19世紀地緣政治思維來看待21世紀的地緣政治局勢,不願意與其他人分享權力,並將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視為威脅,蓄意挑起大國競爭。這加劇了未來的不確定性。
 
  如何才能讓權力調整和新秩序以有益於全球人民福祉的形式實現,以確保人類擁有一個和平、繁榮的21世紀?對東西方都有深入了解並在這兩個世界都享有盛譽的馬凱碩先生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最佳人選之一。他在這本書中分享了自己從豐富的生活經歷與傑出的職業生涯中形成的智慧與遠見。作為一位來自新加坡的外交官和學者,他的觀點與新興市場國家存在著共鳴,這是任何大國都不能忽視的聲音。
 
  * * *
 
  本書作者馬凱碩是全球公認的亞洲頂尖公共政策學者,被英國《金融時報》、美國《外交政策》及英國《前景》雜誌列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作為一位印度裔新加坡人,馬凱碩成長於多元文化交匯的地方,天然具有多邊主義視角。他在新加坡大學接受本科教育,在加拿大攻讀碩士學位並獲得榮譽博士學位,在哈佛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多樣性的教育背景使他擁有廣闊的視野和廣博的知識。他曾擔任新加坡外交官33年,兩度擔任聯合國安理會主席,與華盛頓及北京的資深內部人士保持著長期聯繫,對兩國的政治現實有著深刻把握。同時他作為中立的第三方觀察者,能夠客觀理性地分析大國關係。在外交生涯結束之後,他投身學術界,成為全球知名的亞洲問題研究專家,被譽為“亞洲世紀的繆斯”,其職業成就令其在東西方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馬凱碩很早就提出了“亞洲的復興”,並出版了多部專著。
 
  我認識馬凱碩已有近20年,有幸多次與他在公開和私下的場合討論問題與交換看法。在2009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議程設置會議上,我們同台參加了關於“全球議程”(Global Agenda)應該關注哪些議題的研討。2017年,馬凱碩的新書《東盟奇跡》(The ASEAN Miracle: A Catalyst for Peace)在北京大學舉辦首發儀式,他邀請我參加,那時他已經是“亞洲崛起”的主推思想家。2019年5月,我與他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的全球矚目的有3000名現場觀眾參加投票的“芒克辯論會”中並肩作戰,就“中國是不是國際自由秩序的威脅”與美國對華強硬派——曾任特朗普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麥克馬斯特(H.R.McMaster)將軍和美國哈德遜研究所中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進行了激烈的辯論。這兩位辯手一位是軍方的政府前內閣高官,一位被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稱為“中國研究最權威人物”。此次辯論前一年,美國對華發動了貿易戰,加拿大扣留了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國際環境對中國殊為不利。這是一場在西方主場舉行的辯論,西方的主流觀點是“中國構成了威脅”,現場的氛圍對支持中國立場的辯手也很不友好,當晚我和馬凱碩在非我方主場的國際知名辯論場配合默契,有理、有據、有節地駁斥了對方充滿誤導性的敘述,最後經過現場3000名觀眾投票表決,按照芒克辯論的規則,我方獲得了辯論的勝利。由於文化以及制度上的差異,西方的媒體機構以及意見領袖對中國的解讀往往單一且充滿誤解。此次辯論是在西方主場、以西方人高度認可的辯論形式,直面西方的質疑並進行建設性的回擊,有利於增進世界對中國的理解,是一場具有重要意義的輿論博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通過視頻連綫進行了多次交流。2021年,全球化智庫受邀將馬凱碩的新著《中國的選擇:中美博弈與戰略抉擇》(Has China Won? The Chinese Challenge to American Primacy)這一全球暢銷政論圖書譯成中文,並與中信出版集團一起為該書舉辦了首發儀式和研討會,與他視頻連綫探討中美關係的“世紀之問”。在該書中,馬凱碩提出了發人深省的觀點:面對新冠疫情、全球復甦、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我們應該問的問題不是中國或美國是否贏了,而是人類是否贏了。這本書受到作者本人、出版方和讀者的一致好評。我們為本書舉辦了一場專場對話 —“多極世界中的中美關係”,這是《CCG 對話全球》視頻節目中的一期。在對話中,馬凱碩再次表示,中美兩國之間並不存在根本的核心利益衝突,兩國最好將資源用於改善本國人民的福祉與合作減輕氣候變化等共同威脅,而不是投入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競爭,這不僅損害兩國的利益而且損害全世界的利益。此次對話實錄已經收錄於世界知名出版社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出版的《CCG對話全球:理解21世紀的全球化、全球不平等和權力轉移》(CCG Global Dialogues: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Global Gaps, and Power Shifts in the 21st Century)一書,以饗讀者。
 
  同年,馬凱碩還為我和苗綠主編的一本全球發行的英文重磅圖書《共識還是衝突?》(Consensus or Conflict?)貢獻了一篇探討全球化的文章——《全球化已死!全球化萬歲!》(Globalization Is Dead! Long Live Globalization!)。在這本書全球發行後不久,俄烏衝突就發生了,這為建立世界共識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2022年,全球化智庫與馬凱碩一起發佈了《亞洲的21世紀》英文版並舉辦了研討會。該書是我和苗綠主編的“中國與全球化”系列英文叢書中的一本,本系列其他圖書還包括匯聚全球思想領袖、學者、諾獎得主、前政要等作者文章的《共識還是衝突?》,《駐華大使看中國與世界》(China and the World in a Changing Context),《商界領袖看中國發展新機遇》(Transition and Opportunity),我的個人文集《中國的選擇與全球化的未來》(The Ebb and Flow of Globalization),以及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Jr.)教授的著作《軟實力與中美競合》(Soft Power and Great-Power Competition)。所有這些圖書都可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網站上獲取。
 
  《亞洲的21世紀》一書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自2021年12月30日上綫以來,累計下載量超過335萬次。本書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全球總裁稱本書電子書的下載量是學術類出版物平均下載量的數十倍乃至百倍,該書已經成為現象級著作。在我們於2022年1月為本書舉辦的以“21 世紀見證著亞洲的崛起,也為世界各國的深度合作提供新的契機”為主題的對話研討上,兩位亞洲問題領域的著名學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係學院(SAIS)副院長兼賴肖爾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肯特.凱爾德(Kent E.Calder)、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院院長凱瑞.布朗(Kerry Brown)都對本書給予了高度讚譽,同意本書描述的當前世界正在發生的重大轉變,稱其向西方世界傳達了重要信息。因本書在海內外引起的廣泛關注,馬凱碩在新加坡又舉辦了一場發佈會,以饗讀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柯成興,新加坡外交部無任所大使、新加坡前駐美國大使陳慶珠出席發佈會。中國駐新加坡大使孫海燕也高度讚揚了這本書的觀點和作者的影響力。本書英文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CCG 很榮幸獲得作者授權將本書翻譯成中文,由中信出版集團在中國大陸地區出版簡體版。本書簡體版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在簡體版新書發佈會上,馬凱碩發表了演講並回答了記者的問題,其演講內容和回答內容在國內外都獲得高度關注,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新聞司司長華春瑩也在Twitter上轉發了他的問答內容。
 
  儘管已經年過七旬,但馬凱碩依然對國際政治飽含熱情,他密切關注著當前世界局勢的變化,憂心人類的命運。他不僅經常撰寫國際政治評論文章,還發起成立了“亞洲和平計劃”(Asian Peace Programme, APP),為在東亞鑄造和平貢獻智慧。2022年年中,我到新加坡交流時與他再度相見,馬凱碩教授特意為歡迎我們準備了晚宴,來自全球的政商學各界的傑出代表出席,埃及 ARTOC投資與發展集團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沙菲克.賈布爾 (Sha k Gabr) 夫婦、國際著名的戰略學家和未來學家彼得.施瓦茨(Peter Schwartz)、新加坡著名政治家楊榮文(George Yeo Yong-Boon)、StarHub 企業業務部總裁鍾玉璇博士 (Chong Yoke Sin) 等人參加了晚宴,可謂星光熠熠,名流雲集。
 
  多年來,馬凱碩一直深切關注著人類的命運,並持續不斷地為亞洲的世紀鼓舞與呼籲,我為他的堅持而深深感動和振奮。
 
  * * *
 
  與之前人類歷史不同的是,用“日新月異”來描述21世紀的人類發展絕對是寫實手法。前所未有的科技進步令全球經濟和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地球已成為一個村莊,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東盟和印度也創造了經濟奇跡。此外,東方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上的表現展現出東亞社會自己的優勢,而西方相形見絀。這些新現象逐漸打破了亞洲對西方的順從。與此同時,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在應對氣候變化、大流行病等全球性挑戰方面表現不力,卻又不願分享權力——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仍然只有歐洲人和美國人才能擔任總裁和行長,這令非西方世界不滿。這些變化必然要求世界秩序做出相應的改變,東西方關係成為21世紀的核心關係之一,這其中又以世界第一、第二大經濟體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係為重。
 
  面對劇烈變化的世界局勢,馬凱碩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啟發性問題:美國面臨一系列國內問題,如貧富差距擴大,民主政治被金錢腐蝕,導致民粹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民主政治還能夠有效運行嗎?高舉“自由主義”大旗卻不能容忍多元社會制度的美國還能繼續保持威望嗎?受困於國內問題的美國將中國當作替罪羊,蓄意挑起大國競爭是對是錯?面對全球性挑戰和世界力量平衡變化,華盛頓應該如何調整戰略?西方主導世界秩序的時代是否即將終結?亞洲具有哪些優勢,將對全球地緣政治產生什麼影響?中國能夠和平崛起嗎?對世界來說,中國的崛起是威脅還是機遇?西方為何擔憂中國的崛起?正在崛起的中國,與力圖繼續保持全球領導地位的美國,兩者之間會發生戰爭嗎?美國正在建立新的反華聯盟,它有可能成功嗎?如果要避免新的冷戰與熱戰,美國應該如何調整對華戰略?世界正從美國主導的單極化向多極化發展,然而,世界秩序能否跟上變化的速度?全球化還能繼續嗎?如何才能讓聯合國及其系統機構適應世界的變化?美國正在利用強權維護其霸主地位,多邊外交還有希望嗎?人類能否真正團結起來共同抗疫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我們的未來在何方?
 
  這一系列問題背後的主綫是國家興衰交替的邏輯。歷史一再證明:沒有永遠的霸權國家,大國的興衰交替是不可違背的歷史法則。在人類社會早期,各國各地區間缺乏聯繫,國家的興衰只對周邊地區有顯著影響,但在地球村的時代,大國的興衰將影響全球的局勢。面對新興國家的崛起,既有大國往往想要打壓、遏制。但是大國衰落並不僅僅是由外部因素導致的,內部問題才是根本原因。然而,相較於解決積重難返的內部問題,找替罪羊總是更為容易的,而中國顯然就是那隻替罪羊。遺憾的是,找替罪羊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加劇問題的惡化。
 
  2023年4月,在波士頓大學以“亞洲世紀真的到來了嗎?”(Is the Asian Century Really Coming?)為題的演講中,馬凱碩再度駁斥了唱衰中國的說法,並表示,亞洲的繁榮將給世界帶來多樣化的色彩和多元化的解決方案,強烈呼籲美國不要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挑起戰爭,因為這將帶來災難。馬凱碩認為,中國崛起是美國和世界的機會,並表示亞洲各國並不希望在兩國之間選邊站隊,希望美國政府可以重新平衡中美競爭。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國家在經濟上依賴中國,在安全上依賴美國,它們希望美國能夠平衡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對中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來說,努力創建一個可以讓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免於殘酷爭鬥的秩序,以使各國能夠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會對人類更加有益。為了擁有一個和平、繁榮的21世紀,馬凱碩對亞洲國家提出了三個建議:恢復聯合國作為人類議會的功能,提供更多資源來加強主要多邊組織的職能,在東盟模式基礎上加強《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建設。
 
  馬凱碩的第三個建議與我一直倡導建立的“亞洲聯盟”有許多相似因素。在逆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面對全球多邊合作動力不足的局面,區域一體化發展成為凝聚多邊合作的重要方式,有利於推進全球化的發展。在亞洲崛起的背景下,為緩和亞太地區地緣政治之爭,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可在“東盟+3”基礎上打造亞盟,並進一步推進亞太區域一體化。我在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21世紀的中國與全球化》一書中提出,東亞國家普遍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而儒家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推己及人”等共識原則有助於在承認和保持該地區國家經濟、文化和歷史政治認同的多樣性的前提下,繼續發展更加緊密的經濟合作關係。
 
  當前,亞太地區存在大量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機制,如《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RCEP、東盟“10+N”衍生系列……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區域經濟存在較強活力,同時各方有較強的意願進行合作,通過打造更加自由的貿易機制來提升經濟一體化程度。但過多的自貿機制造成了“碎片化”區域合作,容易產生“意大利麵條碗”效應。因此,推動各個自貿區之間的標準合併統一,逐步加速這一領域裏的要素流動,實現在統一標準下共同市場的整合,亦即建立一個覆蓋全亞太的自由貿易區(FTAAP),是未來要做的事。根據全球化智庫的研究,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FTAAP:一是將CPTPP和RCEP融合成為FTAAP,二是圍繞CPTPP和RCEP形成一個“傘形協定”。FTAAP可在關稅減讓、服務業開放、知識產權規則等方面設定介於CPTPP和RCEP之間的中間標準水平,在亞太區形成一個多層級的自貿體系。
 
  目前中國的經濟體量和市場容量之大,使中國成為各種區域經濟一體化機制中不可或缺的成員。RCEP已經於2022年正式實施,當年中國與東盟進出口規模增長了15%,東盟連續3年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在CPTPP方面,中國已經於2021年正式提交加入的書面申請。CPTPP 是一個自由貿易層次較高的自貿區機制,加入這一機制,能倒逼中國實施改革,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驅動力。
 
  在實踐中,亞盟已經進入探索狀態。我們可以在 RCEP、東盟“10+N”和CPTPP等基礎上推動金融合作,如創建統一的貨幣“亞元”。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一帶一路”倡議可以在與東盟、日本、韓國等各方共建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上發揮更多作用,提升亞盟共同市場的整合程度,助力推進亞洲一體化進程。
 
  全球化智庫(CCG)一直致力於通過二軌外交來幫助中外人士增進對彼此文化的了解。我們曾舉辦國內首個“全球命運共同體”論壇,並專門設置“從亞洲價值觀到亞洲共同體”分論壇;我們積極活躍於國際多邊場合,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巴黎和平論壇等並主辦分論壇,發出中國的聲音;我們發起設立《CCG名家對話》節目,與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約翰.桑頓(John L. Thornton)、馬凱碩、托尼.賽奇(Anthony Saich)、尼爾.布什(Neil Bush)、戴維.蘭普頓(David Lampton)、斯蒂芬.羅奇(Stephen S. Roach)、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等數十位國際意見領袖和專家學者交流觀點;2021年全球化智庫又發起了“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GYLD),旨在構建不同國家和不同領域的國際青年英才對話機制,後獲得習近平主席的回信。總之,我們做出的努力讓全球化智庫連續多年名列賓夕法尼亞大學全球智庫排行榜百強,並成為首家獲得聯合國特別諮商地位的中國智庫。
 
  * * *
 
  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馬凱碩對亞洲的未來持樂觀態度,抱有積極的期望。他認為亞洲將成為21世紀全球化新的發動機。他提出,21世紀將見證西方主導世界秩序時代的終結,亞洲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國的和平崛起以及全球秩序的重構。馬凱碩站在有利的第三方角度,公正客觀地指出中國的和平崛起是美國和世界的機會,與中國合作有助於解決人類面臨的緊迫的全球性挑戰和美國的國內問題。他認為,隨著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和亞洲的復興,世界秩序需要改變,以反映所有人的利益,而不僅僅反映只佔全球12%人口的西方社會的利益。他對中國寄予厚望,認為中國有能力成為重振國際多邊主義秩序的中堅力量。他在書中還指出,美國挑起與中國的大國競爭是錯誤的,西方不應再用 19 世紀的地緣政治觀點來處理21世紀的地緣政治形勢,而是應該承認和接受亞洲的復興。
 
  雖然諸多學者、政治思想家認為亞洲復興的勢頭正旺,但我們絕不能因為這種讚揚而洋洋自得、昏了頭,要清醒地認識到,雖然亞洲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例一直在增加,但亞洲經濟結構仍然處於世界價值鏈的中低端,附加值不高,經濟質量仍有待提升。亞洲需要避免西方正在犯的錯誤。現如今,貧富差距擴大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如果不能妥善解決,民粹主義、保護主義有可能會在全球氾濫,這不僅會讓亞洲復興成為曇花一現,也將使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更加困難。
 
  21世紀已經過去了1/5,未來幾十年可能是決定人類命運的關鍵時期。在我們為《亞洲的 21 世紀》一書舉辦的專題對話研討中,馬凱碩再次強調:“我們都清楚我們面臨著怎樣的氣候變化問題,我們浪費每一年都是非常危險的,我們應該關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如果大家都同意的話,我很高興將我們的時代稱為人類世紀。我們都是人類,忘記我們的美國身份、歐洲身份或亞洲身份吧。請記住,我們都只是地球上的瀕危物種。”我希望,也相信,這本書能夠警醒世人,使人們深刻認識到我們所處的境遇,喚起我們對人類共同命運的覺悟。
 
王輝耀博士 全球化智庫理事長
苗綠博士 全球化智庫秘書長
2023年9月於北京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0453847
  • 叢書系列:新視界叢書 名家
  • 規格:平裝 / 376頁 / 15 x 21 x 1.8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