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走進宋畫,10-13世紀的中國文藝復興(五代十國篇):承唐啟宋,據亂世而初綻的文藝復興萌芽

走進宋畫,10-13世紀的中國文藝復興(五代十國篇):承唐啟宋,據亂世而初綻的文藝復興萌芽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07月17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在歷史的變動中,善惡隨時間浮沉,而藝術如何說出自己的語言?

這個時代,藝術之花繽紛在各個割據的小王國裡,自成一格。
沒有大一統的緊箍,
反倒給思想騰挪出了建構多樣化藝術正規化的自由空間,
至北宋而結出文藝復興之果。

  ▶為什麼是從五代十國走進宋畫?
  因為從思想與哲學這扇門進入中國繪畫,首先看到的便是五代十國以及兩宋的繪畫,這時期的繪畫開始有了藝術的獨立姿態,開始脫離功利的羈絆而自存。也就是說,五代兩宋時期,中國的繪畫才真正邁進藝術的門檻。

  ▶我們如何進入繪畫?
  從繪畫作品中所蘊含的藝術精神進入。什麼是藝術精神?蘇格拉底認為,藝術應該表現人,表現人的心靈。這就是藝術精神。藝術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是人文精神的美的展現。正如道德律令來自自由的心靈一樣,藝術精神也是從生命個體的心靈深處自由開放的花朵。

  ▶〈寫生珍禽圖〉──用花鳥表達興衰
  黃筌的畫作光昌流麗,留在畫面上的,是滿滿的喜劇色彩,他的情懷甚至思想都是歡喜的,將所畫的對象和環境融合得非常好。他們一家人的喜慶,就如同他筆下的花木鳥蟲,在一個非常適宜的環境裡,如魚得水,如蟲伏沃草,如花木栽植於陽光下的水岸。

  〈寫生珍禽圖〉是黃筌留下的唯一畫作,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說,他過了眼,也過了手。對左下角題款「付子居寶習」,他鑑別道:「墨色頗舊,但仍見浮垢,顯係後添。」也就是說,這一行小字,是後人添上去的。

  ▶一個浩瀚的靈魂──〈瀟湘圖〉的前世今生
  寫真,為荊、董本色,即便如荊浩建構理想山水,那也是在大山裡與山水朝夕相處,以藝術的思想之眼擇入山水元素,從現實山水到山水畫,是畫家主體從認知到表達的過程。董源畫中山水,煙巒出沒若龍,是江南真山真水的寫實,正如米芾評之:「溪橋漁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董其昌流連於〈瀟湘圖〉間,恍若重遊瀟湘故地,興奮地自問:「餘何幸得臥遊其間耶?」真是天外飛來的好運,睹畫如臥遊瀟湘了。

本書特色

  本書為《走進宋畫》上卷五代十國篇。作者以思想史的研究慣性,展開了獨具特色的宋畫研究,精美的畫作和優美的文字,無形中帶出思想者的高度,施施然展開於思想的天地,藝術品也成為思想的另一種形式。

專家特別推薦

  「作者李冬君有充足的文史訓練和審美歷練,她洞悉王朝史觀,傾心文化江山,對古國美物懷有天然的摯愛。她的筆下,始終有文明的剪影和思想的追光,讓我們看到了五代十國及兩宋畫家的翰墨底色,觀念與審美彼此映發,個體與王朝相互勾連,命運與天才相激共振。你一定會讀得很興奮。」——作家、文學評論家,周澤雄

  「全書通篇讓人沈浸在一種鮮活生命如何力克艱辛而創造精神碩果的藝術家『個人史詩』的性靈之流中,我們會把這樣一種對於受眾而言消弭主客二元對峙的心智交互模式及其知識傳遞方式稱作『美育』。於是,《走進宋畫》的跨學科首先跨越的便是從藝術史學到美育,進而勉力在其中隱秘地揭示歷史與心靈更深的稟賦。」——清華大學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委員,李春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冬君


  博士、歷史系教授,人稱文化江山一女史。著有:《孔子聖化與儒者革命》、《落花一瞬》、《鄉愁的天際線》、《中國私學百年祭——嚴修新私學與中國近代政治文化系年》,合著有:《文化的江山》、《回到古典世界》、《自由的款式》、《通往立憲之路》、《中國政治思想通史•近代卷》,譯著有:《國權與民權的變奏——日本明治精神結構》、《葉隱聞書》。
 

目錄

導讀 從宋畫看「中國文藝復興」
我是怎樣進入繪畫史的
中國與古希臘相看兩不厭
兩位後主文藝復興的悲劇
從五代到南宋的筆墨焦慮
讓大一統休息一下—五代十國
用花鳥表達興衰
卷軸裡的人性與政治
顫筆是自我意識在疼痛
繪畫界的後主
中國山水精神的建構
一個浩瀚的靈魂

 
 



從宋畫看「中國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原來有其特定的含義,一般指發生在14到16世紀的歐洲人文主義運動,首先出現在義大利,所以被稱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文藝復興得有個前提──「復興」什麼?

  義大利文藝復興已經給出答案,那就是復興「軸心時代」的文明。

  而「軸心時代」,不是每個民族都會有的,也不是每一種文化都能到達的,能被軸心時代的歷史光芒照耀的民族是幸運的。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提到了一個「軸心時代」的概念,這對於我們認識人類精神發展史和認識我們自己,都具有非常的啟迪意義。他發現,「世界歷史的軸心位於西元前500年左右,它存在於西元前800年到西元前200年間發生的精神程式之中。」在此之間,人類歷史經歷了一次理性的覺醒,覺醒的文明都曾有過一次質的飛躍,且影響至今,故稱之為人類歷史的「軸心時代」。

  「軸心時代」是個文明的概念,而非國家概念。

  人類文明進入「軸心時代」,不是隻有一條歷史道路,古希臘有古希臘的道路,中國有中國的道路,古印度有古印度的道路,由不同的歷史道路進入「軸心時代」,沿途會形成不同的文明景觀,哲學的、詩化的、宗教的……但奔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人文主義。

  我們是這樣認為的,人類歷史不是所有的文明都有文藝復興,只有經歷了「軸心時代」的文明,才具備了文藝復興的前提;人類歷史上,文藝復興也並非只有一次,一個連續性的文明,文藝復興會表現出階段性,反覆或多次出現,比如中國文明。

  以歐洲文藝復興為鏡,我們發現中國歷史上不僅有過類似義大利並早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而且作為一個連續性的文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曾多次出現過文藝復興,借用孟子一句話,「五百年必有王者興」,道出了文藝復興的週期性。

  歐洲文藝復興是回到古希臘,而中國從漢末至宋代,每一次文藝復興,皆以「中國的軸心時代」為迴歸點和出發點。

  依據「軸心時代」這一基本概念來看中國歷史,中國的「軸心時代」大約始於西元前11世紀的周公時代,止於西元前200前後的秦國統一。以「周孔之教」為代表,孔子「吾從周」,開始了中國的第一次文藝復興,因此,在這800多年的時間裡,中國還可以分出兩個階段,一個是周公時期的理性覺醒,一個是先秦諸子時期的百家爭鳴。

  古希臘有哲人,中國有先秦諸子,古印度有釋迦牟尼。先秦諸子,是中國軸心時代一道理性的思想風景線。從先秦諸子開始,理性方顯示了勃勃生機,具有了改造世界的能力。誠如雅斯貝斯所言,那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理性的太陽,同時照亮東西方,希臘哲人、印度佛陀和先秦諸子並世而立,人類還有哪個時期比它更為壯麗?

  這一時期,文明在轉型,尤其人類精神,開始閃耀理性光芒,穿透神話思維的屏障,東西方文明都開始從巫術、神話故事中走出來,走向人自己,講人自己的故事,開闢了人類精神生活的理性樣式。

  有了軸心時代的理性目標,還要有文藝復興運動的標配,那就是要在歷史的轉折關頭產生巨人,一方面要產生思想解放的巨人,另一方面要在藝術與科學的領域,產生藝術創作與科學發明的巨人。

  因此,在中國歷史上,我們就看到了漢代復興先秦儒學、魏晉以玄學復興老莊思想、宋代則越過隋唐直接追溯魏晉了。

  魏晉文藝復興,從清議轉向清談,魏晉人崇尚老莊,從政治優先的經學轉入審美優先的玄學,從名教迴歸自然,儒家道德英雄主義式微,亂世自然主義個體人格美學開啟;隋唐以詩賦取士,賦予政治以詩性,是復興《詩經》時代「不學詩,無以言」的政治文化;宋人越過唐人直奔魏晉,在復興魏晉風度的個體人格之美中產生了山水畫,之後從山水畫到人物畫,到花鳥畫,都出現了一種獨立精神的表達。

  14世紀開始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是重啟人類理性的一面鏡子。在以後的時代裡,它成了藝術、文化以及社會品味的基準。用這面具有人文性的鏡子,去觀看11世紀的中國宋代,我們發現,「中國的文藝復興運動」竟然比佛羅倫斯還早了3個世紀。

  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從文化史角度可看作一個歷史分期,這段從10世紀初開始到13世紀後期結束的歷史,算起來有300多年。元代建立之時,正是義大利文藝復興之始。以此來看宋代文藝復興,或可視為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之「先驅」。

  放眼歷史,進化之跡隨處可見,然而,一個民族創造歷史之綜合能力,並非順應王朝盛衰而消長,有時甚至相反。

  如王朝史觀,即以漢唐為強,以宋為弱,然終宋一朝,直至元時,王朝雖然失敗,但若以文明論之,詳考此時代之典章文物,就會發現,兩宋時代文藝復興和社會進步超乎想像,諸如民生與工藝、藝術與哲學、技術與商業無不粲然,域外史家謂之「近世」,或稱「新社會」似不為過。考量宋代,無論是以功利尺度,還是以非功利尺度,它都是一個文教國家而非戰爭國家,是市場社會而非戰場社會。美第奇家族憑藉其雄厚的財力,在佛羅倫斯城裡推行城市自治,建立市民社會時,早3個世紀的宋代已透過科舉制,亮出了平民主義的政治立場,並向著文治政府推進。

  用定格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眼光,瞭望中國宋朝,同樣看到了繪畫藝術貫穿於精神生活的景象,從汴京到臨安,從10世紀中期到13世紀後期,藝術帶來的人性解放,始於「士人群體」獨立人格的形成,他們成為文藝復興的主力。

  宋代文藝復興帶來的審美自由,適合藝術蓬勃地生長。有宋一代,藝術上最閃耀的便是中國山水畫的興起,尤其水墨山水畫的興起,成為宋代文藝復興的象徵,而市井風情畫,則描繪了宋代文藝復興的民間社會的新樣式。

  繪畫藝術是北宋人文指標的一個審美增長點。山水畫鉅子有李、范、郭、米四大家,趙佶善花鳥,併為宋代文藝復興提供了一個國家樣式。宋代在全盤接收五代繪畫的基礎上,形成了院體工筆與士人寫意的兩大藝術流派,成為北宋人文精神的天際線。

  總之,無論「近世」精神數據,還是「文藝復興」的人性指標,它們都以審美為標誌,這應該是一個好的歷史時期了。在一個好的歷史時期進入一個好的文明裡,宋人如此幸運。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941663
  • 規格:平裝 / 194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黃家花園」的花絮
 
在觀賞「黃家花園」的〈寫生珍禽圖〉之前,先來講兩則花絮。
 
黃筌17歲在前蜀擔任「待詔」官職時,已是後主王衍主政的時代了。他風華正茂,後主王衍也二十出頭,兩人相處了4年,留下一段佳話,值得在此一敘。
 
某日,王衍召黃筌至內殿,一同欣賞吳道子〈鍾馗圖〉。王衍不喜歡吳道子畫鍾馗用右手第二指抉鬼的眼睛,以為不如改為拇指更有力,就讓黃筌拿回去改。可黃筌未遵旨,而是另畫了一幅。畫面中,鍾馗以拇指抉鬼目。畫畢,呈給王衍,王衍當即不悅,責怪他擅自做主。
 
黃筌也氣盛,當即辯稱:吳道子畫鍾馗,筆意、眼色,都在二指上,不能改,一改,整個畫面就不對了。而他自己畫鍾馗,眼色、筆意,則俱在拇指。王衍聞言立悟,大讚黃筌筆下留德。
 
兩位年輕人,天性未泯,在政治與藝術之間,給藝術留了話語權。
 
黃筌的辯解,不光是代吳道子立言,也是為自己立言。
 
藝術就是藝術的事,與政治本來不相干,可帝王也有好惡之心,難免要發言,這就涉及一個問題,那就是:審美的標準由誰來定?最高權力當然可以發言,但不能由權力說了算。
 
黃筌守住了藝術的底線,同時也就守住了藝術的獨立尊嚴。歷史上還沒有一個帝王勇於修改一個偉大藝術家的作品,尤其像吳道子那樣足以代表一個時代的藝術家。對於這樣的作品你不妨有自己的看法,但必須給予應有的尊重,藝術作品本身神聖不可侵犯。
 
黃筌於此事,沒有遵旨,他聽從了自己的藝術認知,守住了自己的良心。
 
根據《益州名畫錄》講,西元944年,有人送了後蜀後主孟昶幾隻仙鶴,後主甚歡喜,便把黃筌叫來,讓他觀察這些活生生的鶴,然後,在朝堂偏殿的牆壁上,一一畫下來。
 
據說,蜀人此前從未見過真鶴,對鶴的認識,都從畫上得來,尤其黃筌的老師薛稷畫鶴很有名。從殿壁上神態各異的六隻鶴來看,有警露狀,有啄苔情,有理毛態,有整羽樣,有唳天姿,有翹足趣,六鶴駐足壁上,如棲息於家園。據說惹得真鶴常常光顧,立於壁畫旁,悠悠自得。孟昶觀之,拍案不止,讚嘆不絕,於是,為該殿重新冠名為「六鶴殿」。那一年,黃筌41歲,孟昶25歲,即君位已10年,君臣二人,在美面前,各持好奇衝動。美的發生學,也許就來自探尋生命的幽趣,來自內心的自由狀態吧。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