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臺灣護理發展簡史

臺灣護理發展簡史

  • 定價:350
  • 優惠價:79276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1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書中共分為八章,依時為序,首先由周傳姜教授介紹早期西方現代護理如何跟隨醫療傳道工作者的腳步,進入尚未開發的臺灣舊社會,護理先驅者和教會醫院在臺灣播下美好的護理種子;方惠芳老師與劉玠暘醫師則介紹日治時期現代醫療發展中的護理人員,包括助產人才的培養,以及政府對於護理專業人員的規範;張秀蓉教授收集許多珍貴的史料,介紹臺灣第一位學習現代護理的開拓者──陳翠玉女士在日治及戰後對臺灣護理與公共衛生的重大貢獻,特別是她與美援、世界衛生組織的密切關係,引進了大量資源,協助臺灣護理的發展;楊美賞教授也以親炙鍾信心教授(第二位學習現代護理的臺灣女性)的見證,介紹鍾女士對臺南護校、臺大護理系以及高醫護理系的貢獻;邱啟潤教授透過親身參與臺灣公衛護理發展的經驗,介紹美援、農復會、臺灣省衛生處的重要護理事蹟;胡文郁教授回顧臺灣當今護理教育,深入思考未來護理教育的走向;陳靜敏教授探討臺灣護理人力的流失及對策,以及臺灣護理在國際上如何拓展交流;最後由陳永興醫師挑選對臺灣護理發展具重大意義的12位護理代表人物,逐一介紹她們的貢獻。

本書特色

  ★本書由九位醫界專家學者執筆,從早期十九世紀西方傳教士的「教會醫療」談起,再到日治時期制度化法規的建立,最後整理臺灣重要護理人員之貢獻,詳細爬疏臺灣醫護的歷史脈絡!

  ★收錄近四十張珍貴歷史照片,從「看護婦」、「護士」到「護理師」的稱謂轉變,見證臺灣護理人員在專業服務中堅持理想的成長之路!
 

作者介紹

策畫主編者簡介

台杏文教基金會


  由陳永興醫師倡議、二十多位關心臺灣醫療人文社會的醫界人士共同組成,過去曾經協助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籌設「臺灣醫療史料中心」,也促成「臺灣醫學史學會」的成立。成立以來除了鼓勵成員從事臺灣醫療發展史的研究,亦經常舉辦有關醫療人文社會關懷的講座和醫學史相關的研討會,近年也積極籌設「臺灣醫療史料圖書館及故事館」,未來將繼續透過出版、展覽等活動,深耕醫療人文。

作者簡介

  周傳姜(台灣醫學史學會理事)
  方惠芳(台灣醫學史學會秘書長)
  劉玠暘(醫師/北卡大學UNC公衛學院博士候選人)
  張秀蓉(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顧問)
  楊美賞(財團法人信心護理文教基金會顧問)
  邱啟潤(教育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核心委員)
  胡文郁(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系教授)
  陳靜敏(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老年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陳永興(精神醫療人權工作者)
  (*依篇章次序為序)
 

目錄

出版的話/陳政宏、陳永興
序 為她們的身影致敬/方惠芳

第一章 教會醫療傳道與臺灣護理/周傳姜
第二章 日治時期臺灣護理之進程:助產婦與看護婦/方惠芳,劉玠暘
第三章 陳翠玉與臺灣現代護理的開展/張秀蓉
第四章 見證臺灣護理的發展──鍾信心的傳奇/楊美賞
第五章 戰後美援與公共衛生護理/邱啟潤
第六章 臺灣護理教育於歷史流變中的沿革與現況/胡文郁
第七章 臺灣護理享譽國際:護理專業團體的經營與展望/陳靜敏
第八章 臺灣護理人物群像篇/陳永興

 
 



為她們的身影致敬
方惠芳(臺灣醫學史學會秘書長)


  身著一襲白衣,戴上口罩,
  溫婉言談中,量測血壓、體溫;
  娓娓說明裡,更換管線、抽痰;
  翻身、拍背,是病人心靈的撫慰;
  換藥、奉藥,是患者苦緒的舒緩;
  她走出病房門的身影,是門裡門外的安慰、勇氣與希望!

  你我都有這個經驗:曾經在病房區的走廊上,看到護理師在每一間病房中忙碌穿梭;急急進入一個房門,又迅速推車進入另一個房門,傳出的是關懷詢問的聲音。然而在護理師繁忙的背後,經常是過午不食抑或不知晚餐何味的辛勞。在醫學院的教育之中,所諄諄叮囑的「視病猶親」、「痌瘝在抱」,其實總是在第一線的護理人員身上呈現,尤其是痌瘝在抱,幾乎是實務上的描繪。不論傷口如何可怖、不論病情是否具傳染性,她們總是以勇氣與智慧面對。在病房、在ICU、在門診、在手術室、在各診療室,護理師是病人與家屬(乃至各層級醫師)最親近的倚靠、最信賴的朋友。如果說,護理人員構築了今日功能完善的醫院與醫療體系,絕不為過。

  回首往昔必帶來對現今之反省與對未來之思考。

  臺灣早期護理之發展有三大脈絡,前二者之肇始約是在1895年前後,第三脈絡則是在二戰結束(1945年8月)之後。

  一、教會醫療系統之護理。亦即隨著1865年之後西洋傳教士來臺所逐漸帶來之護理專業與幾位護理師(被尊稱為「姑娘」),引進了歐洲的南丁格爾精神與護理文化。傳道醫療經歷日治時期直到戰後,所帶來之護理文化亦持續在教會醫院及山巔海隅發光發熱。

  二、日治時期臺灣所引進之日本護理專業。並經由臺灣總督府訂定之法規建立了護理師(稱「看護婦」)以及助產士(「產婆、助產婦」)之專業化與證照制度,所建立之護理文化影響深遠,直至今日。日治末期,已有畢業自日本聖路加女子專校護士科的陳翠玉返臺,以西式現代化護理理念推展護理專業,直到二戰後與鍾信心(聖路加畢業)、尹喜妹等成為臺灣護理主流之一;尤以1949年陳翠玉擔任臺大醫院護理部主任並於1950年創設臺大護校為標誌。

  三、國府時期引進之北平協和醫學院與協和醫院之護理系統。隨著國民政府遷臺,1948年夏德貞擔任臺北護校校長與1949年遷臺之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周美玉(1954創設大學部之護理系),皆出自協和醫院護理系統,其後影響國防醫學院與榮總醫院系統之護理專業。1957年起任臺大醫學院護理學系主任之余道真,早年亦畢業於協和醫學院護理系。

  臺灣在1951至1965的美援年代,曾經留學美國的陳翠玉與周美玉等人皆有其受重視而推展護理與公衛的功績,並形成美援影響下的護理文化。在政治正確的奧援下,協和出身者在護理學界具有其重要性與影響力。1960至1980年代,隨著臺灣各公私立護理專業學校、護專的創設,乃至各醫學院護理系的紛紛設立,護理發展已逐漸走向今日我們所熟知的面貌;二戰之後護理人員稱為「護士」,而隨著學歷與考證層級的演變,至2013年起皆稱為「護理師」。護理專業,包括其教育課程及培育過程、相關法規與國考認證、護理學會與護理師公會的運作等等,快步邁向現代化專業與國際化交流。然而,在臺灣護理文化底蘊中,此三大脈絡持續存在著,仍有其深刻力量潛藏其間。

  台杏創辦人陳永興醫師,長年耕耘於臺灣醫學史領域,並用心推介臺灣功不可沒之醫療人物;在其長遠洞見中,深知護理這一廣闊而影響醫療基石的領域,於社會認知中長期遭受忽視,遂有本書之出版與臺灣護理史展覽之規劃。在本書之參與者中,只有張秀蓉教授與筆者是歷史學出身的(筆者長年受張教授指導),我們慣於縱觀時代演變之脈絡與考量時代環境之變遷。相對地,我們觀察到護理學界與臨床護理工作之辛勞與時間緊迫,因此雖經常有因歡慶節日而出版護理紀念書籍或刊物,但多以照片集與人物訪問等基礎資訊為主;對於以社會多元角度詮釋護理工作、對於以歷史縱觀肯定護理專業價值之浮現,仍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如何讓護理界、醫療界、乃至一般民眾,稍具深廣度地瞭解護理的實務與價值、瞭解護理前輩走過的路;她們如何篳路藍縷、如何蹽溪過嶺、如何在體制壓力下成長、如何在政治氛圍中堅持理想。而今日,面對現代生活型態的轉變與社會價值的變遷,更要讓新一代的護理人才認識到臺灣護理的過去與未來,從而確知自己的定位、選擇與理想的堅持,繼續高舉南丁格爾的提燈。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346792
  • 叢書系列:讀歷史
  • 規格:平裝 / 212頁 / 14.8 x 21 x 1.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教會醫療傳道與臺灣護理/周傳姜
 
前言:西方傳教士開啟現代醫療
 
臺灣的現代醫療是在19世紀由西方基督教宣教士引進本土,當時滿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其中開放傳教一項,讓各國宣教士得以醫療為傳教策略,現代醫學因此而進入臺灣。
 
從清末到日治時期,臺灣南部的英國長老教會和北部的加拿大長老教會醫療傳道對醫療現代化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與貢獻。日治結束之後,陸續有其他國家及教派的醫護人員來到臺灣,醫療傳道工作一直持續至今。
 
臺灣第一位西醫是1865年受英國長老教會派遣來臺的馬雅各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 MA, MD, 1836-1921)。
 
馬雅各到達府城(臺南)後,在大西門外看西街租屋,開始行醫傳道。沒想到不久即遭遇到漢醫排斥和流言攻擊,甚至引發民眾暴動而被迫離開,前往旗後英國領事館保護區,另設「旗後醫館」。
 
直到1868年,情況稍緩和後,馬雅各才再度回到府城重開宣教中心。事隔三年,累積了經驗,語言也已相當流利,能夠得到病患更多的信任,求醫者日漸增多,多為重病、急症、臨終、難醫或難產者,病患甚至有遠從嘉義或中部慕名而來。
 
為了中部地區宣教需要,1888年英國長老教會派盧加閔醫師(Gavin Russell, 1866-1892)來臺,1890年創設大社醫館,可以說是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先聲。盧醫師醫術精良、十分受到患者歡迎,可惜積勞成疾,於1892年因染傷寒過世。
 
1895年英國長老教會再派蘭大衛醫師(Dr. David Landsborough, 1870-1957)接續中部的傳道行醫工作。當時患者的照顧主要是靠家屬或是醫師助手,必要時女性病人也會由女宣教士協助,並沒有專業護理人員執行醫囑和護理病人。
 
隨著醫院的發展,正式護理人員的需求日漸殷切,卻沒有盼到教會派遣護理宣教士前來臺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_領券折百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