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世界之鑰:帝國夾縫下的台灣與波蘭

世界之鑰:帝國夾縫下的台灣與波蘭

The Keys of the World:Taiwan and Poland between Great Powers

  • 定價:720
  • 優惠價:7956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地理誌,也是首本瞭解波蘭與台灣共同歷史的嘗試|

  從尋找「波蘭的福爾摩沙」開始,踏上補足台灣史失落環節的旅程
  讓中東歐大國波蘭的視角,折射出我們/台灣的形象
  跳脫國共敘事與中國史框架,以世界史的宏觀探問-
  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你知道,在波蘭有地名就稱為「台灣」或「福爾摩沙」嗎?
  你知道,即使到了如今,波蘭仍將台灣視為「好的中國」嗎?

  二〇〇九年,作者在誤打誤撞之下發現,當時居住的波蘭城市克拉科夫(Kraków),竟然有一個暱稱為台灣(波蘭文拼法為Tajwan)的區域。在接下來十餘年間,她陸續在全波蘭發現四十八個叫「台灣」或「福爾摩沙」(波蘭文拼法為Formoza)的地方,而且種類繁多,從社區、村子、湖、島到工廠、陽台、軍事基地都有。

  關於這些地方為什麼叫「台灣」和「福爾摩沙」,有各式各樣的理論。有人說,是因為這些地方地處邊陲,離中心很遠,讓人想到中國和台灣的地理對應關係。有人說,是因為波蘭人反共,所以選一個共產黨敵人的名字,好來對抗共產政府。也有人說,是因為五〇年代台灣在波蘭的形象是「叛島」,是個不歸共產黨管的法外之地,所以波蘭人會把治安不好、天高皇帝遠的地方稱作台灣。還有人說,是因為波蘭人覺得在台灣的人工作很辛苦,所以會把那種「工作很辛苦的地方」稱為台灣……

  閱讀許多波蘭和台灣的相關資料後發現:波蘭的「台灣」和「福爾摩沙」之所以叫做「台灣」和「福爾摩沙」,和台灣身為荷蘭/中國/日本殖民地的歷史、國共戰爭、蔣介石來台、五〇年代的關閉政策和劫船歷史(關閉政策下,中華民國海軍攔截了兩艘中波輪船,沒收船隻,扣押船員)、韓戰都有關。同時,因為一些其他工作,林蔚昀對今日的波蘭人怎麼看台灣做了一番調查。意識到,即使自由民主了,許多波蘭人對台灣依然有許多不了解和刻板印象,反之亦然。

  然而,台灣與波蘭的關係,並不只是從一九五〇年代開始,一六三六年,第一位踏上福爾摩沙的波蘭人梅欽斯基,早於荷治時期,就已經為福爾摩沙留下紀錄!延續時間線,或有人親自到訪,或在媒體上持續關注,遠在中東歐的波蘭因各種理由,在彼岸遠遠地關注著太平洋上的這座島。

  本書期盼透過爬梳波蘭文獻中的台灣,為兩地關係定錨,更重要的是,將台灣化為世界的台灣。

  【作者的話】
  我想要寫一本書,不只是關於尋找地理意義上的、波蘭境內的台灣,也是關於尋找台灣在波蘭的形象,關於波蘭人從十七世紀起到現在怎麼看台灣。這格局非常宏大,我清楚知道自己目前無法完全掌握,一定會留下許多未知地區(terra incognita,我更喜歡波蘭文的說法,biała plama,空白區塊)。但即使如此,我還是想以有限的能力,做一個mapping out(繪出地圖),有了這個mapping out,以後還可以回來深入探索,甚至邀請其他人加入,和我一起尋找、探索、拼湊。

  很多人都說世界現在是地球村。然而,在冷戰結束三十餘年後,我們再次陷入了不自由、和彼此切斷的狀態。有人說,這是新冷戰的時代。如果是的話,那就要了解冷戰和更久以前的歷史,甚至是不為人知的歷史。這些失落的歷史,就像是失落的環節,發現了這些環節,或許我們對自己及對他人的瞭解會更全面。

各界專家推薦

  何義麟|北教大台文所教授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李雪莉|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營運長
  林育立|旅德記者
  林傳凱|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翁佳音|中研院台史所兼任研究員,台師大彰師大政大兼任教授
  馬翊航|作家
  張子午|《報導者》主編 
  曹銘宗|台灣文史作家
  許峰源|國發會檔案局研究員
  許雪姬|中研院台史所教授
  郭家佑|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
  陳允元|北教大台文所助理教授  
  廖雲章|獨立評論在天下頻道總監
  劉維人|《民族重建》共同譯者、獨立研究者
  蘇瑞鏘|北教大台文所副教授兼所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蔚昀


  詩人,作家,譯者。英國布紐爾大學戲劇系學士,波蘭雅捷隆大學波蘭文學研究所肄業,目前就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文所史學組。

  多年來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二〇一三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台灣人。著有《我媽媽的寄生蟲》、《易鄉人》,譯有《鱷魚街》、《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黑色的歌》等作。
 

目錄

目次    緒論:在波蘭尋找台灣——Mapping out的嘗試
以「波蘭的台灣」補足冷戰敘事及台灣史失落的環節
尋找過去台灣被放在哪裡,是為了找到台灣未來的定位

第一章/
一六三六-一八九五:從前從前,遙遠的東方有一座島
十七世紀:大航海風暴下的意外過客,以及他眼中的美麗島
十八世紀:被馬達加斯加之王及其他人二創的福爾摩沙
十九世紀:進入世界的舞台,或殖民大亂鬥
被忽視的命運機會轉運站

第二章/
一八九五-一九四五:日本帝國的珍珠
報章雜誌中的福爾摩沙:兼具經濟及戰略地位的東亞咽喉
亞歷山大.揚塔—普欽斯基,穿越亞洲的男人
基隆:誰是第一個來台灣的波蘭人?
Taihoku:世界的拼貼,但缺乏自己的特色
太魯閣:動植物天堂,彎著腰的原住民
日月潭和霧社:觀光產業中被展示的原住民樣板
台南、高雄、屏東:從外國歌曲及和服開始的南方印象
日本帝國的珍珠

第三章/
一九四五-一九五六:美帝傀儡V.S. 反共堡壘
一九四五-一九五六年間波蘭媒體如何報導台灣
波蘭人民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海上同盟
在窮苦的海盜島上,被蔣介石俘虜——波蘭船員筆下的台灣形象
一、船上/二、高雄港/三、四海一家/四、壽山水泥廠,屏東糖廠,農村/五、富國飯店,愛國國小
政治宣傳文學的真實與虛構
政治宣傳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美帝傀儡V.S.反共堡壘

第四章/
一九五六-一九八九:舉足輕重的邊緣人
美帝傀儡的樣板敘事 V.S. 來自「自由中國」的一手報導
野百合勳章、勝利女神飛彈
砲彈下、澡堂中的金門高粱
「即使退出聯合國,中華民國也會繼續存在」
最黑暗的時代,也是台灣和波蘭互相試探/觀察的年代
「在那張將我們分開的桌子下,我們所有人不都偷偷握著手嗎?」
來來來,來台灣;去去去,去東歐
「我們是時代的孩子,這個時代是一個政治的時代」
在四小龍的光環和陰影下
小國亦是關鍵

第五章/
一九九〇-二〇二三,在「叛省」、「好的中國」、「台灣是台灣」之間
一九九〇-一九九九:狂飆年代下,新興民主國家波蘭和台灣的互動
「來自台灣的龍」:波蘭記者對第三次台海危機的貼身觀察
二〇〇〇-二〇〇九:逐漸升溫的中國熱下,波蘭人看見/看不見的台灣
「被創造出來的台灣民族」:波蘭學者看到的台灣人形象
二〇一〇-二〇二三:被遮蔽的台灣,以及台灣顯影
波蘭網紅眼中的台灣:不存在的世界、科技之島、瘋狂的生活

第六章/
波蘭的「台灣」和「福爾摩沙」地名如何反映/回應歷史
冷戰和國共內戰的遺產
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最多的是「遠離中心」,其次是「亂」和「窮」
克拉科夫的「台灣」特別多,總共有六個
許多「台灣」和「福爾摩沙」和團體生活或群體活動有關
有些「台灣」和「福爾摩沙」會發展出認同和次文化
建立對話的起點,或者是港口鑰(Portkey)?
附錄/福爾摩沙在波蘭地名統整

結論/
冷戰的孩子,你(們)往何處去?
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增加好感
和人「對話台灣的故事」,而不是只是「說好台灣的故事」
打仗要武器,打敘事戰要資料庫、研究、出版
對話吧,對話吧,否則我們就要迷失了


謝辭
參考書目

 
 

緒論

在波蘭尋找台灣——Mapping out的嘗試(節錄)


  許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找波蘭的「台灣」。

  當我說波蘭的「台灣」,我指的是位於波蘭、真的被稱為「台灣」(Tajwan)的地方。第一次遇到波蘭的「台灣」,是二○○九年我還住在波蘭時。某天吃早餐時,老公看報紙看到「台灣」,但不是我們那個位於太平洋的島國。報導說,有兩名記者到一座工廠採訪,到了門口,管理員說:「你們要見的人現在在『台灣』,等一下才會回來。」記者們覺得很奇怪,那人怎麼會跑去台灣?如果真的去了,怎麼可能等下就回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那個工廠面積很大,「台灣」是離主要建築物最遠的一棟樓。

  可惜,我們沒有把那份報紙留下來。想到要找的時候,也想不起是哪家報社、哪天的報紙了。我們一開始並沒有想要研究這個議題,只把它當成一則奇聞,可以和朋友一起「好神奇好神奇」一下。不過後來,我意外發現我們居住的城市克拉科夫(Kraków)以及波蘭其他城鎮和鄉村也有叫做「台灣」或「福爾摩沙」(Formoza)的地方,於是開始積極尋找,三不五時心血來潮就會上網地毯式搜尋一遍。截至二○二三年,我在波蘭找到的「台灣」和「福爾摩沙」加起來竟有四十八個。

  看著一個個「台灣」和「福爾摩沙」有如天線寶寶跳出來說哈囉,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但仔細想想,波蘭的「台灣」和「福爾摩沙」其實一直都在那裡,只是很少人知道它們、關心它們的故事、把它們串連起來,就連大部分波蘭人也不知道它們的存在。甚至,有些人知道自己的城鎮/鄉村有「台灣」或「福爾摩沙」,但他們並不知道其他地方也有。

  雖然我找到了這些地名,還是有很多謎團:這些地方到底為什麼被稱為「台灣」或「福爾摩沙」?它們是在什麼年代出現的?為什麼有些地方叫「台灣」,有些地方叫「福爾摩沙」?「福爾摩沙」指的真的是台灣嗎?還是和葡萄牙文化有關?大航海時代開始,世界上就有許多地方被稱為「福爾摩沙」,指的是「美麗的地方」,多半是葡萄牙人或西班牙人取的名字。)波蘭有這麼多「台灣」和「福爾摩沙」,這表示波蘭人對台灣很感興趣,很瞭解台灣嗎?

  二○一六年,舉家搬回台灣後,我和我先生都覺得我們有一天一定要回波蘭去看看這些「台灣」和「福爾摩沙」。但因為工作和家庭生活繁忙,一直遲遲沒有動身。終於,我們決定二○二○年夏天要全家回波蘭一趟,一方面探親,一方面去全波蘭進行一趟公路之旅,訪談當地居民,寫下這些地方的故事。但人算不如天算,二○二○年初COVID-19 疫情橫掃全球,我們計畫的旅程無法成行,當時也不知道疫情何時會結束。我不想等到天荒地老,於是決定先從查資料(我查詢的資料包括書籍、報章雜誌、學術文章、臉書貼文、網路論壇、官方文件、紀錄片、電台節目、官方/民間地圖、旅遊指南、部落格、小學作文比賽作品集、房地產廣告等)和線上訪談(電話、email)著手。

  以「波蘭的台灣」補足冷戰敘事及台灣史失落的環節

  閱讀了許多波蘭和台灣的相關書籍和新聞、訪談了許多當地居民後,我發現波蘭的「台灣」和「福爾摩沙」之所以叫做「台灣」和「福爾摩沙」,和一九五○年代全球性的歷史事件如韓戰、冷戰、國共內戰、關閉政策息息相關。在關閉政策下,中華民國海軍曾攔截、扣押中波輪船公司的輪船,沒收船隻,監禁波蘭籍和中國籍船員。整個冷戰期間,國共內戰在波蘭人民共和國被大幅報導,人們經常在報紙上看到,在電台上聽到台灣(通常是「美帝傀儡」、「蔣介石最後浮木」、「中共要解放台灣」這一類的),對台灣這個名字有印象,於是開始用「台灣」來稱呼他們周遭環境中的事物,通常是長得像座島(或真的是座島)、遠離中心、很窮(戰後台灣在波蘭人心目中似乎很窮苦)、治安不好的地方(波共政府把台灣塑造為一個「叛島」,這合乎蘇聯和中共敘事)。

  雖然這些「台灣印象」或「福爾摩沙印象」和台灣真實的樣貌不一定有關,有些甚至會讓我們覺得:「蛤?台灣不是這樣吧!這根本瞎子摸象啊!」但這些名稱就像是封存著昆蟲的琥珀,每個琥珀都可以告訴我們冷戰時期波蘭人怎麼看待台灣,而且每個琥珀的故事都十分獨特。觀察這些波蘭人眼中的台灣形象,也滿有趣的,搞不好還可以協助我們重新認識、定位自己在冷戰下及冷戰後的位置。

  在此同時,我因為一些其他工作,對今日的波蘭人怎麼看台灣做了一番調查。我發現,即使自由民主了,許多波蘭人對台灣依然有許多不瞭解和刻板印象。有些波蘭人會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有些人則會認為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屬於大中國的一部分,是「另一個中國」、「好的中國」、「民主中國」、「文化中國」,而台灣人是「住在台灣的中國人(Chinczycy na Tajwanie/Chinese in Taiwan)」。雖然Chinese 可以翻成華人,但是波蘭人想到Chinczyk 的時候,通常不會想到華人,而是會想到中國人。所以,我還是把這個字翻譯成中國人。同樣的道理,chinski 也會翻成「中國的」,而不是翻成「華」。這些都是冷戰時期的敘事,冷戰都已經過了超過三十年,為什麼許多波蘭人依然是用這種刻板、過時的印象看台灣?冷戰後的新資訊,波蘭人都沒有更新到嗎?冷戰時期,台灣在波蘭這麼有名,這印象一直影響今日波蘭人怎麼看待台灣,為什麼我們對此一無所知?為什麼台灣研究有研究荷蘭、西班牙的大航海時代、明鄭、清治和日治時代、戰後時代,卻很少關注冷戰下台灣和波蘭的關係?

  就是在這時候,我決定寫一本書,不只是關於波蘭境內的「台灣」和「福爾摩沙」,也是關於冷戰時期台灣在波蘭的形象。形象研究和地名研究看似無關,但其實互為表裡。藉由研究冷戰時期的官方文件、新聞媒體,我們可以看到官方、媒體想要輸出什麼樣的台灣形象給大眾,而透過研究地名,我們可以看到人民究竟接收到了什麼訊息,以及他們用這些訊息創造了什麼樣的台灣印象(是的,人們常常忽略,解讀是一個創造的過程)。這些地名存在,表示台灣在冷戰時期真的有進入民間意識中。另一方面,官方說法和民間印象之間的差距也很有趣。那個時候大家會反著讀報紙,報紙講「美帝走狗」,民間可能看成「反共英雄」(波蘭人滿討厭共產黨的)。我住在波蘭時,說我從台灣來,許多老一輩波蘭人會跟我說:「喔喔喔我知道,蔣介石!」而且他們的語氣流露著欽慕。這也是另一種意識形態,許多波蘭人並不清楚台灣人受到蔣介石壓迫,對二二八和白色恐怖也缺乏瞭解,對蔣政權會有太過美好的想像,因為他們只看到他們想要認同的那部分(反共)。

  開始著手研究後,我很快就發現我不能只研究冷戰時期,也要看之前(日治時代,甚至是更久遠以前的大航海時代)和之後(一九六○—八○年代,以及波蘭脫離共產制度、民主化後)波蘭人對台灣的印象,才能看到波蘭的台灣形象如何隨著時間變化。藉由這時間(形象研究)和空間(地名研究)之軸譜成的座標,我想我們可以看到將近四百年來台灣在波蘭形象的流變,以及這形象如何影響當代波蘭人看待台灣的方式,甚至波蘭政府今日的對台政策。

  為了清楚呈現波蘭的「台灣」和波蘭人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一世紀對台灣的觀感,我把本書分成六章:

  第一章〈一六三六—一八九五:從前從前,遙遠的東方有一座島〉將介紹十七世紀波蘭傳教士、十八世紀波蘭匈牙利貴族、十九世紀波蘭百科全書作家及畫家對台灣有什麼印象或瞭解。

  第二章〈一八九五—一九四五:日本帝國的珍珠〉將呈現日治時期台灣在波蘭的形象是如何從物產豐隆的殖民地、獵奇觀光景點演變為戰略重地。

  第三章〈一九四五—一九五六:美帝傀儡V.S. 反共堡壘〉將介紹冷戰開始後,台灣在波蘭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如何一分為二,成為共產政權口中的「美帝傀儡」和波蘭反共人士眼中的「民主堡壘」。

  第四章〈一九五六—一九八九:舉足輕重的邊緣人〉將敘述波蘭在經濟逐漸開放和爭取民主化過程中,對台灣觀感的變與不變,以及台灣和波蘭(包括波蘭在倫敦的流亡政府,以及波共政府)的交流。

  第五章〈一九八九—二○二三:在「叛省」、「好的中國」、「台灣是台灣」之間〉則訴說冷戰結束,波蘭民主化後,波蘭人對台灣的種種認識及種種誤會。

  第六章〈波蘭的「台灣」和「福爾摩沙」:mapping out 的嘗試〉將介紹我在波蘭找到的四十八個「台灣」和「福爾摩沙」,它們各自的故事、可能的名稱由來,還有這個現象如何和我在第一章到第五章中提到的歷史脈絡互相呼應,以及我們可以如何用這段共同歷史和波蘭人對話。

  最後結論〈冷戰的孩子,你(們)往何處去?〉將探討台灣人可以如何破除刻板印象,扭轉台灣在波蘭的形象,建立台灣和波蘭的連結,創造自己的敘事和接下來的歷史。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63000
  • 叢書系列:自然人文系列
  • 規格:平裝 / 608頁 / 15 x 21 x 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