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加碼
  • 電子書
像史家一般閱讀──在課堂裡教歷史閱讀素養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57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像史家一般閱讀──在課堂裡教歷史閱讀素養 (電子書)

Reading Like a Historian: Teaching Literacy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History Classrooms

  • 定價:277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歷史不等於背誦,更重要的是──思考。

  當「網路上找到的事物」被偽裝成知識,
  該如何從龐雜且真偽難辨的訊息中抽絲剝繭,找出事實的脈絡?
  本書以真實歷史事件為本並佐以史料,引領讀者批判性地重新解讀歷史,真正地──像史家一般閱讀。


  歷史不是人名、地名、年代、事件的堆砌,閱讀歷史更非背誦強記。本書顛覆你對歷史的認知,幫助你批判性地閱讀史料,提出關於歷史證據性質的深入問題,有助於提升閱讀素養,培養歷史思維。

  本書共有八章,每章環繞著一個美國的歷史問題(起始於開拓、殖民與詹姆士鎮的事件,結束於古巴飛彈危機),由實例教導讀者如何探究史源與史料脈絡化,為歷史學的閱讀、教學與思考作出示範。

  每章附有該主題所需要的教材──一手文獻、表格、圖像與政治漫畫、網路上哪裡可以找到額外資源的諸多建議,以及指導讀者如何貼近核心歷史觀念。讀者可一步步學習本書的取徑,強化思考力、判斷力,大幅提升閱讀素養。

  像史家一般閱讀,當面對過往史實或今日的新聞事件,乃至工作及生活瑣事,你將更能看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及透析本質,有效地處理過去及現在的複雜性。歷史從不是腐舊片段的沉積,而能面對今日,面向明天。

  本書教你──
  1. 創造性地運用教科書,不受政治風潮的影響。
  2. 區分歷史與迷思,了解歷史知識是被建構出來的。
  3. 質疑史料,判斷史料的可信度及代表性。
  4. 探究文獻的史源與史料脈絡化。
  5. 綜合多重的歷史記述。
  6. 進行以證據為基礎的思考與論證。
  7. 活用視覺史料來探究歷史。
  8. 以複數的歷史(histories)解釋事件。
  9. 區分虛構小說與歷史。
  10. 激發對當代議題的進一步研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Sam Wineburg


  史丹佛大學瑪格麗特.傑克斯教育與(榮譽)歷史講座教授,著有《歷史思維與其他不自然的舉動:導向歷史教育的未來》(Historical Thinking and Other Unnatural Acts: Charting the Future of Teaching the Past)。

Daisy Martin

  美國教育部所支持的全國歷史教育信息交換所(National History Education Clearinghouse, teachinghistory.org)之歷史教育部門主任。此交換所位於喬治‧梅森大學羅伊‧羅森維格歷史與新媒體中心。Chauncey Monte-Sano,密西根大學的教育學副教授。

譯者簡介

宋家復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博士,現任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目錄

中文版序
導論

第一章:寶嘉康蒂拯救過約翰.史密斯嗎?
 研究文獻上的辯論
 為什麼要教約翰.史密斯與寶嘉康蒂?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二章:「挺身抗敵」或逃離現場?/Jacob Douglas and Sam Wineburg
 研究文獻上的辯論
 為什麼要教列星頓公園綠地之役?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三章:脈絡中的林肯
 林肯是一位種族主義者嗎?分析這個問題
 史源資料
 為什麼要教林肯和種族?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四章:哥倫布紀念日:是1892 年,不是1492 年/Jack Schneider
 歷史學家如何解讀?
 脈絡中的哈里遜總統
 謎題、問題以及歷史過程
 為什麼要教「發現日」?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五章:電力與婦女勞務: 誰真正受益?以及何時?
 為什麼要教拉斯洛普女士相關的問題?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六章:「滿天沙塵,吃的是沙塵,呼吸的是沙塵,喝的也是沙塵」
 我們要說誰的故事?
 什麼造成了塵暴?我們要說什麼故事?
 為什麼要教塵暴?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七章:羅莎.帕克斯與蒙哥馬利市公車抵制
 脈絡中的蒙哥馬利市公車抵制
 對學生的挑戰
 為什麼要教羅莎.帕克斯和蒙哥馬利市公車抵制?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第八章:眨眼或不眨眼:古巴飛彈危機/Jack Schneider
 教科書錯失了什麼?
 為什麼要教古巴飛彈危機?
 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
 史料與工具
 建議資源

附錄:歷史/社會、科學、與技術科目中的英文/語文技藝州級共同核心標準

關於作者
譯者跋
 

中文版序

  你現在握著的書是一本指引性的導論,教導學生一種不同類別的歷史──一種由開放性問題與多項彼此競爭之詮釋所構成的歷史。《像史家一般閱讀》之取徑,並非背誦人名與年代,而是教導學生如何思考。學生學習如何比較不同的闡述,如何質疑作者之動機,如何將歷史事件置於其所屬之時代脈絡之中,以及如何想像一個迥異於我們世界的主要流行之思維方式。這裡所提供的歷史不是為了昨天而存在的歷史。這是一種為培育學生面對明天的歷史。

  長久以來,許多國家的歷史教導之構成,是讓學生精通一套事先製作完成、關於過去的敘事(a prefabricated narrative about the past)。一位大學史家會創作一個國族歷史的敘事性闡述。這份敘事會獲得政府權威的核准,然後交至教師和孩子的手中。雖然成年人理解詮釋同樣事件有多重方式,但這被認為是大學層級歷史研究的角色。許多人以為,對學童而言,由彼此競爭的故事所構成的歷史會造成混淆與不安;青少年理應需要結構與次序;一套沒有問號的歷史乃是答案。

  我們所住的世界大不相同。今天,一旦我們的學生離開學校,打開他們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逼面而來的乃是眾多彼此競爭之觀點所構成令人頭昏目眩的雜音世界。充斥於學生臉書和推特即時訊息上的「新動態」混合著半真半假與擺明的捏造。沒有圖書館員或學科專家坐在我們學生旁邊協助他們分類處置這個雜亂的局面。得由年輕人自己在要相信什麼和拒絕什麼之間做出明智的抉擇。

  在這樣的世界之中,沒有問號的歷史無法達到教育的目的。要求學生讀教科書,然後在測驗中重複教科書的內容,近乎等於是要求游泳的人學習在怒海中航行,但從不讓他們走出涉水可過的池塘。我們曾經培育學生準備面對的那個有序而穩定的世界已經消失了。然而,我們的教學法經常保持不變。因此,學生面對連串而來的正反面宣稱──這就是他們在校外面對的世界──如同在一片訊息海洋之中,被嗆得喘不過氣來而渴望新鮮空氣,有什麼令人意外的呢?

  《像史家一般閱讀》的取徑乃是四分之一世紀研究發展的結果。我們開始這份工作時相當節制,只在少數的中小學裡指引朝向一種不同的歷史教學方式。2008 年,我們將這個教學法擴展到舊金山地區的高中去實驗。這個實驗顯示使用我們方法的學生,不僅比在傳統教法的學生記得更多歷史,而且在閱讀理解上成果更好。今天我們的方法在全美以及127 個不同的國家中通用。我們網站上免費提供的學程(http://sheg.standford.edu)已經被下載超過三百萬次。

  這本書邀請你去思考一種不同的歷史教學方式。它幫助你教導學生批判性地閱讀史料,以及幫助學生問出關於歷史證據性質的深入問題。它培養學生去處理的不僅是過去的複雜性,也包含現在的複雜性。這是一種面對今天的歷史。這是一種面向明天的歷史。

Sam Wineburg
瑪格麗特‧傑克斯教育與歷史講座教授
史丹佛大學
2016.2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0153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9.4MB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2/04/15
在教書的前幾年,總覺得在歷史教學現場,培養「閱讀史料的能力」這件事,對學生非常重要,卻又有很大的難度。
一來,是現在的孩子對於文字的專注度及理解力普遍都在下降,閱讀以文字為主的史料很難有耐心,何況還要抓內容重點、比對其中的矛盾點及重疊之處、爬梳其間的隱微關聯;但是,如果不透過這些史料下手,硬要學生去進行歷史的思辨,根本就是空中樓閣。
二來,每週只有一節或兩節的歷史課,光是課本上的內容要解釋及補充、進行問答及小測驗,加上不時會占用時間的課堂秩序管理,使得「閱讀史料」就只能當作回家後的功課。至於能掌握及了解多少,除非孩子很主動,否則常常淪為「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放生狀況。
這本《像史家一般閱讀—在課堂裡教歷史閱讀素養》(以下簡稱《像史家一般閱讀》)強調的是,歷史老師要「在課堂裡」教孩子歷史資料的閱讀能力及技巧,讓孩子透過老師的指導,與課堂上和老師、其他同學的對話及討論,慢慢建立起對一個歷史事件的探索過程:面對教科書,面對檔案文件,面對耳熟能詳的故事等種種類型的歷史資料,能有提出好問題的能力以及不斷懷疑的心態;並且秉持實事求是的精神,也有足夠的能力尋找到證據及資源來作為下一步探問與追尋的基石。
最後,孩子也能在整個探索過程結束後,形成一種動態的史觀:不是像看照片一樣,期待真相只有一個;反而是像個鬼魂似的繞在主角的周圍,想要看到更多事實,想要聽到更多真話。卻也必須承認:自己並非上帝,永遠只能「靠近」真相,而非「知道」真相。
《像史家一般閱讀》的作者們羅列出美國教科書上的八個重要事件作為每一章的主題,例如「林肯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嗎?」「為什麼要教哥倫布紀念日?」「教古巴飛彈危機的意義?」,在這八個章節中,涵蓋了政治、種族、性別,甚至自然環境等議題。作者們就以上的每一個歷史事件,提出給中學歷史教師的建議教法及提供非常實用的豐富史料與學習單、上課討論方法等等。不只這樣,每一個主題都會提出三至四個方案,讓歷史老師可以就學生的程度及授課時間長短不同來作選擇,彈性運用。
在這本《像史家一般閱讀》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第四章〈哥倫布紀念日:是1892年不是1492年〉。作者將一份1892年美國哈里遜總統宣布「哥倫布紀念日」為國定假日的文告資料給高中生研讀並在上課進行討論。作者發現,美國高中生對於這個紀念日有很多人採取非常不認同的態度,並花了很多時間在探討:哥倫布其實只是想發財的一個凡人,而且,就是他開啟了美洲原住民悲慘的命運,有何偉大?
我看到這裡,也認同美國高中生的歷史教育已具有批判思考的氣氛,就像現在的我身處的歷史教學潮流,不再像早年我們自己當學生的時代,一味地講鄭成功多偉大,或講到袁世凱只有禍國殃民的那一面。這樣,應該就是歷史老師期盼學生能學到的「批判性思考」了吧?!
作者說,這是「批判,毫無疑問。」但這並不是真正合格的歷史閱讀素養。
作者說:不是每一個歷史學者都對美國史很熟悉,但歷史學者們一看到這樣的史料卻會採取一個共同的作法,就是對文獻證據的「定位取向」。就猶如把它放到證人席上,用不斷的詰問,使歷史的真實與虛假全部呈現。
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要把這個資料放回到歷史時間的脈絡裡。
這份文告出現的時間是1892年,距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已400年,身為總統的哈里遜為何要設立這個紀念日來表揚哥倫布?一旦回到歷史時間的脈絡裡來檢視當時的美國,重新以此為起點蒐集同時期的更多資料,全部攤開來檢視,就會發現:哥倫布跟這個事件其實沒太大關聯,文告宣布後三個星期即將舉辦的總統大選與爭取天主教移民(尤其是義大利籍移民)認同才是這個歷史事件真正的主角。
這樣一來,是不是就更靠近真相了呢?與其用我們現在的眼光去批判或評價哥倫布適不適合被表彰,不如盡力去還原歷史事件發生的當下,到底是存在著怎樣的條件,才會出現這樣的文告內容?
我一直覺得,學習歷史,「了解過去」其實只是在學習「方法」,真正的現實目標畢竟還是為了要「認識現在」。當下所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有其根源,也許複雜不可考,但卻不可不考。因為人類來到地球三百萬年,即使文明已從洞穴時期成長到摩天大樓,但是人類的生理、心理,卻與茹毛飲血的祖先們差異不大。因此,歷史就是人類行為的大數據,若能透過學習歷史方法,深入研究人類的行為,對現今的我們,絕對是有幫助的。
所以,下次看到新聞記者所寫的文章及發出的照片,先別急著罵那個「哥倫布」,可以先試著停下來,想想發這則新聞的「哈里遜」到底有什麼目的吧!
展開
user-img
4.0
|
2021/10/04
劇透警告
最近讀了些歷史相關書籍,重新思考讀歷史的意義。歷史,每個人求學階段都必學的科目,但在死背硬記的升學壓力之中,我很少印象自己有反思過學習歷史的意義,考試過後,當年硬背的歷史地名、年分早已模糊,直到在歐洲旅遊時才重新突然意識到想了解歷史的慾望,但這種慾望總隨著回到家旅行箱收納進櫃子後,也同步束之高閣。

剛開始重讀歷史,是因為閱讀新聞中藏了自己不知道的時代背景,蒐集伊斯蘭的資料寫成了《新手該如何了解伊斯蘭》,簡單蒐集關於伊斯蘭的歷史相關閱讀。在那之後仍有一搭無一搭的持續探索讀歷史的意義,在《像史家一樣閱讀》中找到新的觀點。

史家讀歷史的順序

《像史家一樣閱讀》以美國角度,探討了七個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同時也運用這七個故事告訴讀者怎麼用史家觀點去解讀這些歷史事件。作者自己也提到,成為史家的人是少數中的少數,為什麼我們要像史家學習? 資訊爆炸時代,我們面臨的資訊真假難辨,我們可以將新聞上的事件都視為歷史事件,這些都是過去發生過的事件,人們需要找到方法去理解這些資訊,這時就可以向史家讀歷史的方法借鏡。

找到並釐清文獻史源

史家讀歷史並不是將到手的資訊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而是先確認史源: 到底是誰寫這份文獻? 甚麼時候寫的? 釐清的方向可以整理成下面2W+1H:

WHAT: 是一則日記? 洩漏的電子郵件? 備忘錄?

WHO: 史料出自何人? 這個人可能有甚麼利益關係或特別立場?

WHEN: 史料出自何時?

HOW: 是否是第一手消息? 或是是主觀推測?

閱讀文獻,並不是將書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而是先從文獻最後找到史源。蒐集文獻並非死板的重述資料,史家閱而是整理文獻脈絡並向文獻作者拋出疑問,就像與歷史人物進行一場對話一般,一步步將問題釐清。

將歷史脈絡化

歷史事件發生時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必須將想辦法把自己放在該時空當中,而不能以現在人普遍的想法思考,才能夠了解當中事件的背景,甚或每個人的利益衝突與思考邏輯。「探究史源是將閱讀行為化被動為主動的行為」,釐清文獻來源可以衍生出建立的資訊架構,史家並不會在整理文當下就決定立場,而是透過部段的「探究」,將文獻中的碎片一片片找到、拼湊起來,就像個偵探一樣,一步步找到並且還原歷史「可能」的真實狀況。

思考案例: 「古巴飛彈危機是如何解除?」

《像史家一樣閱讀》列舉了七個例子,並佐以豐富的史料,說明在不同史料之下,可能對原有大家認知的歷史有怎麼樣不同的解讀。古巴飛彈危機是書中令人印象比較深刻的例子,1962年,蘇聯為應對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彈道飛彈的舉措,在古巴部署了類似的彈道飛彈,導致蘇聯與美國的對抗升級為一場世界危機。結局大家都知道,這個危機成功解除,避免了可能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教科書是如此描述古巴危機解除:

「事情很快變得明顯,他們不願冒險與美國作戰,面對甘迺迪政府的強力反制措施、美洲國家對美國的堅實支持,聯合國秘書長的巧妙斡旋,蘇聯同意移除攻擊性武器,危機就此解除。」

「赫魯雪夫第一封信中提議,美國保證不入侵古巴,就移除飛彈... 第二封信要求美國從土耳其移除飛彈,執委會建議總統接受第一封信,忽略第二封信,總統這樣做了,赫魯雪夫解除飛彈武裝。」

上面的敘事內容,說明了在巧妙的斡旋之下,美國並未做任何大國利益交換(從土耳其移除飛彈),就讓蘇聯解除飛彈武裝,但這種神話般的對方秒眨眼示落是真實的歷史嗎?在一份美國機密備忘錄中,甘乃迪確實提到不能「一物換一物」向蘇聯妥協,甚至在電影「驚爆13天」中,也將整個故事敘事成聚焦美國對危機的快速反應,而蘇聯是想對抗美國、將飛彈設置在古巴的壞蛋。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史家不會輕易接受一個版本的故事,反而會努力去看每個故事重疊以及有歧異的地方,做深入比較。各種記事哪裡有分歧? 在甚麼地方產生分歧? 有甚麼可以解釋這些不一致的地方?

蘇聯解體後大使公布的秘密電文確實提供不一樣的故事,從土耳其基地撤除飛彈雖然會影響美國在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地位,但甘迺迪卻已經準備好與蘇聯達成協議。(俄國外交部檔案記載)

但是,蘇聯也可能因為自身利益而編造故事。這時候再看向其他的史料: 1989年莫斯科會議中,驚爆13天原書編輯承認修改史料,把飛彈移出土耳其的訊息移除,擔起捏造歷史的工作。為什麼甘迺迪政府想要隱瞞這個事實? 原因除了前述蘇聯大使說的會影響美國在大西洋組織的領袖地位外,甘迺迪本人會因此冒政治風險也是原因,一個團隊充滿侵略性的神話故事,會勝過一個大國外交談判的故事。

從我們今天角度看來,wiki「古巴危機」有針對這段歷史的詳細記載,但事情發生當下美國把塑造成英雄故事,歷史真相隨著史料的發現,慢慢浮現出來的。古巴危機是一個逐漸揭露脈絡的歷史事實,時間的流逝讓歷史碎片可以慢慢聚集起來,最終拼湊成一個較接近完整的故事,過去美國主流的古巴危機所得到的歷史教訓是 「美國必須壓制對手,不讓對手有喘息空間」,但這個教訓並不接近事實,大國博弈之下互相的利益交換也許才能更準確描述整個事件,反思歷史教訓,但讀史者必須需要像偵探般,不斷尋找證據,比對異同,並且抽絲剝繭分析。

學習是不斷探索的過程

閱讀這本書,讓我想起《問對問題,找答案》的各種分析思考方法,《問對問題,找答案》偏重於當我們看到一段論述時,該如何連結中間的假設、推理、證據、結論,《像史家一般閱讀》則花更多細節在當我們閱讀一段歷史時,要如何思考、抽絲剝繭才能更接近事實。 兩者都有強調要仔細研究證據來源,並且思考證據源頭的人是否持有特定立場,進而影響我們看到的結論。

面對歷史,我們擁有的資訊比平常發生的新聞事件更少,再加上歷史有可能是非常久以前發生的事情,當時的人各種思考模式、價值觀、身處狀況跟今日大相逕庭,有可能無法有現有的邏輯去思考推測,史料的比對也因此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也因此,正確蒐集資訊的能力就非常重要,「歷史」通常沒有所謂好人與壞人,只有不同立場與角度,針對一個史實,不同的角度能幫助我們針對裡面人物的思考設身處地分析,後續這樣思考分析能力在真實世界的應用範圍就越廣泛。

值得一提的是,《像史家一般閱讀》其實是設計給美國國高中老師要編教材的參考書,史料的回顧以及後續引導都寫得非常精彩,回想起自己國高中學歷史只充斥背誦和填鴨,不禁覺得非常可惜。「讀歷史除了考試外有甚麼實際用途?」到現今這仍是一大爭議題,所謂「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太過抽象,也許仍然不足為人採信,但我相信學習是一個持續探索的過程,只要找到樂趣之所在,用途自會慢慢浮現。讀歷史輕鬆時如讀故事一般,認真探索追求真相如辦案一般,不過努力付出之後,終會有所獲得。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7/30
從去年開始的課綱爭議帶出了醞釀已久的疑問:我們究竟需要甚麼樣的歷史教育?
在長年考試及升學體制的形塑下,長久以來社會對於歷史的印象是背誦課本記載的年代與人名。然而我們是否反思過課本所採的史料是由什麼族群,以什麼樣的觀點,經過怎樣的汰選過程後記錄下,甚至是抹去特定事件?
古今中外,贏家及掌權者掌握記錄及傳播歷史的權力,記錄下的史料難以避免地隱含意識形態與特定詮釋角度。要打破窠臼,重塑歷史事件的脈絡,就必須知曉如何蒐集並判斷史料的代表性,並讓多方來源的歷史記述彼此辯證;最重要地是學習如何以史料作為證據,支持自己的歷史闡述或批判。本書有系統地以八個有趣的歷史事件與發展階段作為案例,示範史學家如何嚴謹地進行分析與辯論。
推薦對歷史有興趣的讀者閱讀本書,讓自己的歷史素養更上層樓,以這套挖掘證據與質疑的流程作為指引工具,將有助於在當代議題中釐清事件脈絡,避免隨波逐流,建立經得起考驗的觀點與價值。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