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華夏傳播學新讀本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2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華夏傳播學新讀本 (電子書)

  • 定價:588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華夏傳播學是傳播學中國化研究領域富有特色的學術成果。她立足中華大地,依托五千年文明成果,探索中華民族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自我身心關係所積澱的深厚智慧,思考人類如何共同生活的永恆主題,構建人類共生交往的“中國方案”。

 

目錄

版權信息

總序

序言

緒論:華夏傳播研究的意涵與歷史變遷

道家與法家對於交通機關相反之意見

在中國進行傳播學研究的可能性

中國文化與傳統中傳的理論與實際的探索

關於建立中國溝通學的構想

華夏傳播理論建構試探:從“傳播的傳遞觀”到“傳播的接受觀”

從“零”到一:中國傳播思想史書寫的回顧和展望

致中和:中國文化中的主流傳播價值觀

“傳—受”博弈過程的本土化詮釋——中國道家“可傳而不可受”思想對傳播研究的啟示

傳播學中國化:在地經驗與全球視野

第一講 華夏內向傳播研究

作為儒家內向傳播觀念的“慎獨”

自我與超我的蝶變:莊子之夢新探

先秦儒家“仁”觀念的內向傳播功能闡釋

第二講 華夏人際傳播研究

借勢傳播:中國人的關系交往取向

先秦儒家人際交往思想重估與再釋——基於胡塞爾現象學視野

第三講 華夏組織傳播研究

經筵會講:一種中國本土的政治傳播儀式及其演變

唐代的政治傳播體系建設與國家整合

第四講 華夏大眾傳播研究

從禮樂傳播看非語言大眾傳播形式的演化

媒介與詩歌:宋代邸報詩的新聞傳播活動價值

禮之起源:中國古樂的媒介功能觀新探

第五講 華夏跨文化傳播研究

跨文化傳播視角下中國傳統文化智慧的當代啟示

跨文化傳播理解的實現路徑:以中國儒釋道文化溝通為例

第六講 華夏身體傳播研究

身體交往觀視域下的老子思想

論漢字的媒介特性與漢語文化的新機遇——由麥克盧漢“聲覺空間”理論引發的思考

第七講 華夏家庭傳播研究

家庭傳播研究的邏輯起點、歷史演進和發展路徑

融入“家”文化:央視公益廣告的文化傳播符號分析

“家國情懷”:媒介視角下華夏家文化的情感解析

第八講 華夏說服傳播研究

說服的藝術:華夏“察言觀色”論的意蘊、技巧與倫理考察

管窺中西方傳統說服的原型及其內在邏輯

第九講 華夏公共傳播研究

“做事”:日常語言中朦朧的公共交往倫理觀念

先秦修辭思想與中國古代公共關系史

第十講 華夏輿論傳播研究

華夏輿論傳播的概念、歷史、形態及特征探析

輿論學視角下的漢代“月旦評”探析

中國古代王權合法性建構——一種輿論學視角的考察

前現代社會兩個不同時期的輿論傳播形式比較

第十一講 華夏修辭傳播研究

古典與未來:中國修辭學思想的全球意義

視覺之勢:論視覺修辭的活力之源

第十二講 華夏符號傳播研究

圖像與傳播——關於古代小說插圖的傳播學考察

從形名學到符號學:一個學術史的梳理與反思

儒家思想符號化及其社會功能

先秦謚法:一種中國特色的人物品評機制

第十三講 孔子學院文化傳播研究

海外學術視野中的孔子學院形象研究

孔子學院塑造中國國家形象的路徑探析

跨文化的對話:誤讀與化解路徑——以孔子學院為例

後記

 

傳播學是一門“開放的社會科學”,這和傳播長期以來就受到不同學科汲養有關。吳予敏教授曾對傳播學研究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說這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知識集中交匯的“廣場作業”,而非單一學科框架內可以獨立澄清的“巷道作業”,因為傳播的問題早已散見於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等領域,諸如文字圖畫、金石契刻、宗教儀式、交通郵驛之類的問題已經是這些學科中較為成熟的研究對象。人類傳播與交流、信息傳遞的歷史已經千萬年,文明社會中留下的傳播足跡,也是要遠遠早於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傳播學成為一名獨立學科之前的,只是伴隨著傳播學成為一門專業學科,信息傳播、媒介社會之類的問題被提升到了歷史變遷與文明社會形成的軸心位置。[1]



今天的傳播學界時常把視角停留在當代社會,關注互聯網、大數據、虛擬技術、社交媒體,聚焦於信息爆炸、技術躍遷、媒介變革等議題。事實上,當我們追尋傳播萌發的根源與所處的前世時,抑或檢視傳播學研究涉及的邊界時,就不可能不回溯古代社會以及中華文化傳統中漫長的“前傳播學時代”,也不可能跳脫與諸學科對話或從這些學科固有研究中重審與爬梳所涉及的傳播脈絡。返本開新,繼往開來,才能讓傳播學的樹根在人文社會科學叢林中紮得更深、更牢固。而“對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傳播活動和傳播觀念發掘、整理、研究和揚棄”[2],正是我們華夏傳播學一直以來的學術旨趣。



時光荏苒,伴隨著傳播學在中國的發展,華夏傳播研究也已經走過了帶有自己印記的四十年,其間有過萌芽、勃興與高潮,也有過低谷。1978年,在華人傳播學先驅即香港中文大學余也魯先生的推動下,中國傳播學研討會在香港召開,標著著傳播學正式登陸華人世界。1982年4月,余也魯先生的老師即美國傳播學鼻祖施拉姆(Wilbur Schramm)訪華,在廣州的華南師範大學做了為期7天的教育傳播學學術報告,開啟了“傳播學進入中國大陸的破冰之旅”。是年5月,余也魯、施拉姆一行北上造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在其間舉行的座談會上,余先生做了《在中國進行傳播學研究的可能性》的報告,號召國內的學者要“大膽”地去做中國的傳學問題。1988年5月,深圳大學吳予敏先生的《無形的網絡:從傳播學的角度看中國的傳統文化》一書付梓出版,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本華夏傳播研究專著,一經出版,廣受學界關注與讚譽。比如,當時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作的陳力丹教授,就曾受此書啟發寫下了《論孔子的傳播思想》一文。1993年5月,廈門大學召開了“首屆海峽兩岸中國傳統文化中‘傳’的探索座談會”,這是在大陸召開的第一次華夏傳播學術會議,會後余也魯、徐佳士、鄭學檬、孫旭培等22位與會者提交的論文以《從零開始:首屆海峽兩岸中國傳統文化中傳的探索座談會論文集》為題集結出版。1997年10月,由孫旭培主編,關紹箕、陳培愛、戴元光、王怡紅等兩岸28位學者共同參與撰稿的《華夏傳播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傳播》在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本書的問世標志著以“探索中國文化中‘傳’的問題”為主旨的學術領域,正式以“華夏傳播”為名出現在傳播學的大家庭中了。2001年,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與傳播研究所推出《華夏傳播研究叢書》,繼續沿用“華夏傳播”一詞,首批推出了三部著作(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分別是黃鳴奮的《說服君主——中國古代的諷諫傳播》、李國正的《漢字解析和信息傳播》以及鄭學檬的《傳在史中——中國傳播社會傳播史料初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前進,華夏傳播研究仿佛要迎來屬於自己的繁華盛世了。不過吊詭的是,進入21世紀以後,因為種種原因華夏傳播學研究似乎沈寂了下來。比如,原本打算匯聚11位學者,出版“五史六論”11個項目的《華夏傳播研究叢書》,也僅在2001年出版了3部作品後就戛然而止了。這是令人遺憾的事情。



毋庸諱言,如今在西方傳播理論與範式主導的傳播學界,華夏傳播研究尚處幼苗期,不過這棵幼苗正在風雨中茁壯成長。今天我們有些學者去做傳播學研究,尤其是做東西方傳播理念的比較研究時,不免要去追根溯源,找尋各自理論的源頭,而在對中國傳播思想探賾索隱之時,比如研讀孔、孟、老、莊的言論與思想時發現其中充溢著濃郁的“傳”的理念,便會有學術大道“燈火闌珊”處發現嬌容的驚嘆,從而對我們古人的傳播智慧嘖嘖稱奇。可對於我們而言,讚嘆之余或許更應有所反思。應該反思這麽多年來的一些前輩學者雖然在中國人“傳”的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不少優異的研究成果,可為什麽很多時候卻沒有產生足夠大的影響力以至為學界所共識呢?群體聲音為何消匿在眾聲喧嘩、如火如荼的傳播學大發展中?傳播學科在急劇發展與擴張邊界之時,中國古代傳播研究的勢力卻偃旗息鼓了,掉隊了,這是為什麽呢?我想原因有多方面,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應是這些研究缺少一個統一的學術標識以及推介平台,使得這些極為出彩甚至令人拍案叫絕的佳作,被學界標記為零星閃過的“特色”研究。這里的“特色”是對新異且優質研究的褒獎,但卻又在提醒著我們中國古代社會與文化中的傳學問題,似乎還未登上學界視域的中心舞台,既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鞭策。某種意義上也正因如此,這些年我們希望高舉20世紀90年代余也魯、孫旭培、黃星民等前輩學者樹起的“華夏傳播”旗幟,並借此鼓勵更多的同仁志士聚集在一起,以“華夏傳播”研究者的身份,將傳播學的探照燈照向具有豐富文化資源的中國古代社會,從中發現中國人精神世界與生活世界中的傳播理念、傳播理論、傳播制度。



一個學術團體的標識,以及匯聚同仁智慧的展示平台都是非常重要的。編者至今猶記得與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資深教授,也是華夏傳播研究篳路藍縷時期的前輩——黃星民教授的一次交談中偶然獲悉的二十七年前的“一件小事”,而這件小事卻讓人感觸頗深。1993年在廈大召開的那次首屆華夏傳播學學術會議後,黃星民教授與時任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的孫旭培先生就會後論文集的命名發生了分歧。孫老的意見是可以叫“從零開始”,旨在強調中國學者立志做好華夏傳播研究“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決心,而黃老的意思是倘若此時(1993年)叫“從零開始”,那麽在此之前一些學者在華夏傳播研究的探索與耕耘該如何界定?是否有抹殺相當一部分人貢獻之嫌?因此,在黃老看來,稱其為“零”實為不妥。其實,書名之爭的背後,恰恰指向了華夏傳播研究早期發展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1978至1993年的十五年中,由於缺乏統一的“團體標識”和一個共聚、展現群體智慧的平台,在同一領域深耕多年的許多學者交流甚少,甚至彼此陌生,而這些被冠以“散兵遊勇”式的研究也像星星之火一樣散落各處,並未被學界認定為某一“研究群體”而形成集體共識。我想這也許就是孫先生號召“從零開始”,通過會議論文集的形式向學界發出華夏傳播研究者群體聲音的原因吧。



為此,近年來我們著力打造“華夏傳播研究”平台,依托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分別在2013年、2018年創辦《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初為期刊,2016年改版為集刊)《華夏傳播研究》兩本學術集刊,以期為大家提供一個成果展示的大本營。此外,2016年又出版了《華夏傳播學讀本》,旨在遴選四十余年來有代表性的華夏傳播研究成果,既為學界做一個總結匯報,也希望對華夏傳播研究尚且陌生但饒有興趣,或者有志於進入華夏傳播研究的學者,可以憑此書了解我們的研究對象、旨趣、路徑、邊界以及研究方法。時隔四年之後,我們再次整裝出發,集結出版《華夏傳播研究新讀本》,一方面著重推介四年來優異的新成果,另一方面,我們希望再次呼籲學界關注中國古代社會與文化傳統中的傳播問題,號召大家了解華夏傳播研究,進入華夏傳播研究,並熱愛華夏傳播研究。



十八大以後,在國家與社會號召覆興中華文化的熱潮下,越來越多的青年學者加入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播研究的行列中,出現了一批文思敏捷、銳意進取的青年才俊,他們中有一些是冉冉上升的學術新星,帶來一批視角新穎、學風紮實的研究。我們由衷欣慰地看到這些新鮮血液湧入華夏傳播學研究中,薪火相傳,這是多麽令人振奮的事情!粗略地看,本書中展示的成果,既有前輩學者黃星民、吳予敏,邵培仁等人高屋建瓴的研究,也有如今的潘祥輝、李紅、姚錦雲、劉大明等華夏傳播研究中堅力量的大作,也有近些年在學界漸顯崢嶸的新勢力,如趙晟、林凱、田素美、趙立敏博士等人的新作,可謂三代學者共同打造的學術饕餮盛宴。



不過,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華夏傳播研究雖取得了小小的進步,但在這個仍以西方傳播理論為宗的傳播學科內,我們的聲音還不足夠強勢。“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堅信今天只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留遺憾,二十五年前“從零開始”式的吶喊就斷然不會出現在華夏傳播研究未來的發展中。



最後,衷心地希望這本應時、應勢、應需而出的《華夏傳播學新讀本》能夠對引導大家進入華夏傳播研究的世界而有所裨益。



是為序。

 

詳細資料

  • ISBN:9787510886058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中國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2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