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藝術與愛情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藝術與愛情 (電子書)

  • 作者: 張秀亞
  • 出版社:東大
  • 出版日期:2024/03/29
  • 語言:繁體中文
  • 定價:350
  • 優惠價:263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十六則短篇,兩則隨筆。張秀亞女士以其飄逸的文筆,描畫出人世間一個「愛」字。雖然故事內容多少含有些纏綿、悽慘、悲哀、傷感的情調,但絕無悲觀的氣氛。各篇主題鮮明、結構巧妙、描寫細緻、議論清晰、對話俐落、人物可愛,在在都是感人的地方。

 

作者介紹

張秀亞(1919年―2001年)
河北滄縣人。筆名陳藍、張亞藍、心井。北平輔仁大學西洋語文學系、歷史研究所史學組畢業。曾任重慶《益世報》副刊主編,來臺後曾任靜宜英專(今靜宜大學)、輔仁大學中文系及研究所教授、輔仁大學英文系與德文系大學部教授,並曾在美國西東大學擔任講座。作品領域寬廣,涵蓋新詩、小說、散文、評論、翻譯、藝術史,曾獲婦聯會新詩首獎、中國文藝協會首屆散文獎章、中央婦工會首屆文藝金質獎章、中山文藝獎首屆散文獎。著有詩集《水上琴聲》,小說集《藝術與愛情》、《那飄去的雲》,散文集《北窗下》、《牧羊女》、《水仙辭》,評論集《寫作是藝術》等,共八十餘種。

 

目錄

代 序 關於張秀亞
前 記
藝術與愛情
誤 會
美.距離
天鵝之歌
幻 影
畸零人
魏吉修女
鸚鵡的故事
饒 恕
代擬的情書
命運女神
舐 犢
「喂──」
附 錄
黑 貓
尤拉麗的房子
談小說
一本傑作
版權宣告
封 底

 

代 序 關於張秀亞

王怡之

秀亞,是自由中國文壇上極負盛名的女作家。在寫實主義和口語文學風行一時的今天,這位卓然不羣的作者,卻兀自搖著唯美的象徵之筆,默默的寫她微妙的詩情,淒迷的幻夢,使作品達到了清空靈妙的境界。她的散文《三色菫》、《牧羊女》、《凡妮的手冊》、《懷念》、《湖上》、《愛琳的日記》,和小說《七絃琴》、《感情的花朵》、《女兒行》,都以獨特的風格與技巧博得千萬讀者的讚歎。

然而,天下絕沒有一件偶然或僥倖的事。秀亞以她二十年來對文藝的熱愛與辛勤筆耕,換來今日的成就。她收穫的不少,但付出的更多。

她生在渤海之濱,河北是她的故鄉。童年隨父宦遊各地,在古趙國的京城──邯鄲,住了一些時候。趙武陵王的叢臺,藺相如的迴車巷,一夢黃粱的古寺,都是她經常攀登嬉戲的地方。也許,那些古老而又神秘的故事,那斑駁的城垣外西風殘照的蒼茫景色,在她小小的心靈上,竟引起無限的幻想與淡淡的悲涼。而明慧多感的慈母,更在她純樸的心靈上播下愛好文藝的種子──她喜歡學著母親的神色,微蹙著小小的眉心,吟哦古人的詩句,雖然那詩句的義蘊,絕非她所能了解;她更喜歡倚在母親懷裡,數著天上的星星,來編織一些故事,雖然,那充滿童稚幻想的故事是如此簡短;但,這種生活對於一個聰慧孩子,來日多幻想,喜創作,是如何微妙而有力的啟示。

她爽朗而熱情,但自母親那兒又承繼了一份沉重的悒鬱,她愛寂寞、拘束、不喜交遊,喜歡與大自然晤對。她生活在幽美靜謐的小天地裡,有如一隻自由的小小黃鸝,藏在雨後的青青枝葉間,低唱自己的幻夢與輕愁。

讀初中時,在師友羣中她已博得「小小詩人」的雅號;讀高中時,津沽和滬上的文藝刊物上,經常刊載她的作品,並出版了文集《大龍河畔》,這個少女的才華,在當時不知曾引起多少讀者的驚異讚歎。高中快畢業時,七七事變爆發,寄居津門的二老,遄歸故鄉,就讀古城的兄長,遠走重慶,孤獨無依的她飽嘗國破人散滋味。但仍掙扎著修完高中課程,考入古城的一座教會大學──輔仁。太多的悲憤痛苦使她一顆柔弱的心靈無法忍受,久而久之,她終於為那顛簸於海洋裡的一葉心舟,覓到了安全的避風港──她依皈了天主。她獲得了安慰與平靜,她格外勤勉的研讀著文學哲學典籍,一面努力從事於文藝創作,在尚未取得學士學位之前,她已是三本文集的作者了。那便是當年膾炙人口的《皈依》、《幸福的泉源》,她的《珂蘿佐女郎》亦於此時出版。輔大畢業後,她間關入蜀,主編《益世報.副刊》,這集子中的〈命運女神〉就是她讀大一時的作品,來臺後曾重新發表過。雖然婚後她放棄寫作有三年之久,但勝利回平,執教於母校,在師友的期望督促下,她終於重新拾起了筆,開始譯述那部長達四十餘萬言的《聖女之歌》。

來臺之後,卜居臺中,課子之餘,努力寫作。她厭惡大都市的喧囂和世俗的繁文縟節,她自稱「大地之女」,她渴慕百無拘束,悠然怡然的田園生活。在千百種花卉之中,她所酷爱的,不是濃艷嬌嬈的芍藥牡丹,而是淺水邊隨風搖曳的幾枝如雪的蘆花。在古今中外數不盡的作家羣裡,她格外心儀的,是西方的吉辛和我國的陶淵明。這兩位大作家,儘管時代不同,國籍各異,但,心性的淡泊寧靜,作品的純樸無華,卻是如此相似,欣賞隱逸作家的作品,原不是件勉強得來的事,所以吉辛的作品,並不為英帝國急功近利的人們所喜;而陶詩,竟被《詩品》的作者列入中品,即便是才氣縱橫如蘇東坡,也是在飽受人間折磨之後,才對陶詩發出「質而實綺,癯而實腴」的讚嘆。而我們這位皈依大自然懷抱的「大地之女」呢,她的性情,她的心境,她的文學修養,不但使她真正了解陶氏和吉辛的生活情趣,而且,更把她自己也悄悄的安排在「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境界裡。除了身邊那一雙天真可愛的兒女──山山和蘭蘭外,終日與她相伴的,是悠悠雲影,溶溶月色,泠泠流水,灼灼花枝。靜、無邊的靜,美、無窮的美,這不是最宜於一個作者來沉思,感受,觀照,領悟,把粗糙的人生自然重新整理,而後借一枝彩筆,幾行墨迹,忠實的描繪出來麼?

是的,十多年以來,秀亞便是在這種情境中為我們寫、譯出了五十一本作品來。

秀亞的散文,雋逸空靈,有一種烟水迷離的韻致。《三色菫》、《牧羊女》、《懷念》、《凡妮的手冊》,以唯美的象徵手法,來寫個人的哀思,篇章字句裡點染著濃重的傷感、幽怨,有如班婕妤的〈團扇〉詩、朱淑貞的〈斷腸〉詞。掩卷欷歔之際,我像是看見作者曳著孤獨的影子,踏著瑟瑟的落葉,在悽冷的秋日黃昏,恓恓惶惶的尋尋覓覓,尋覓她所失落的東西……

秀亞的散文,有她獨到的境界與風格。她在選字,遣詞、造句的精鍊雋妙上,費煞苦心。明明是匠心獨運、幾經推敲,卻偏偏全無機杼痕迹,使人感到的只是行雲流水般的自然,一隻象牙,一塊璞玉,雖足珍貴,我們卻不能稱之為藝術,一定要經過大藝術家精心的雕刻琢磨,而後才能成為璀璨玲瓏風格獨特的藝術品。因為,在這雕刻琢磨之際,實已注入了作者最寶貴的心血與真情,賦予它完美的生命。秀亞的作品,不是璞玉或象牙,而是具有生命的玉質牙質的藝術品。

她述己之情從來不落拙笨的寫實的窠臼,而是借象徵之筆,以縹渺的意象,烘托出了那無窮盡的哀思。明明是椎心泣血之痛,但她所給予讀者的,絕非恚恨嚎咷之音,而是一闋幽咽低迴的悲曲。它雖使你感到無限悽楚,但與這一縷悽楚之情而俱來,悄悄沁入你心靈的,卻是等量的美感。她寫人之情,多借助於豐富的想像,但幻想中之人與事,莫不具有詩的真實,因為他們的一悲一喜,深中情理,而使讀者為之長嘆低徊。

她的抒情之作,所以能臻此妙境,我認為完全得力於唐代詩人司空圖的兩句言語──「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寫己之情,超以象外,才能由主觀的感受變為客觀的,觀照欣賞;寫人之情,得其環中,方能由客觀的欣賞變為主觀的體驗感受。作者有這種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本領,所以寫出的東西便格外深刻動人。

散文,應該是一個作者最好的心聲實錄。因此,不知有多少讀者,一面捧著《牧羊女》、《凡妮的手冊》……不忍釋手,一面又擔心他們所崇敬的作者,是否承當得了那份過於濃重的傷感憂鬱。但是,一個可喜的訊息終於傳來──秀亞在大家的關切祝福聲中逐漸堅強起來了。一些充滿愛的哲理典籍,和大自然景色,有如慈母溫熱的雙手,輕輕解開她久結心頭的憂鬱,重新燃起她冷熄的生命之火。她告別了淒暗的過去,再度翹首瞻望明朝。她開始含淚微笑著,懷著感謝來接受一切。幾年來出版的集子《湖上》和《愛琳的日記》、《北窗下》、《心寄何處》正是最好的說明。

在這幾本集子裡,替代了往日的幽怨嗟嘆的,是作者對自然景色、田園生活的讚美,對天真孩童、樸素心靈的歌頌,對愚昧的人類的寬容憐憫。她的心境變了,她寫作的題材也變了,對她自己,對一向關心她敬仰她的讀者,這是多麼可喜的一個轉變呵。

在《湖上》多的是歌頌自然的篇章──

「造化為愉悅人,在自然美景的安排上,用心最多,希望由美麗的景色來教化我們,並和我們對語。但是,人呵,能不愧悔麼?造化著力最多處,正是我們注意最少處……看呵,你還不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麼?──白雲為你而舒捲,草葉為你而顫動,光影為你而變化,水霧為你而溟濛,波紋為你而蕩漾。低下頭,暫停腳步,擷下一枝燕子花,一朵剪邊蘿,它們在笑呢:『看我,在我的臉上,你可見到母親的微笑,情人的容顏,孩提的純真。』

呵,去吧,憇於草原,攀上山巔,效法那個文人阿諾芙,向著一切關懷你的人說:『一切不能再好了。』……──『回到自然』。」

翻開《愛琳的日記》,我們又讀到了這樣的字句──

「狹小的心呵,為什麼緊緊的關閉起門窗,只容自我的暗影徘徊其中呢?開放了它,使外界的一切雲影與陽光進來,使人類的影子走了進來,則幽暗心中,不復是一片陰鬱的峽谷,而是一片洋溢著光與美的園子了。

「在那條山路上我蹣跚著,我曾把我的愛與信心真誠分給了那些人,但是我,並未得回來相等的回贈。當鴿兒在我的手上啄食穀粒後,牠還轉動著圓圓的眼球,向我發出了充滿感謝的咕咕之聲,而那些人呢,自我這兒得到了愛心,信託與真誠,卻沉默的走開了,連個聲音與微笑都沒有……但我應該怨嗟麼,不,我想,也許是我給予的還不夠,代替了怨尤,我將喚回他們來,給予更多的,直到有一天,他們冷漠的眼神中,也漾起了感謝的神情。

「給予比接受更有福,神呵,讓我做個有福的人吧,給我機會,給我勇氣……」

細讀這些字句,我不禁清淚泫然。我似乎看到一個飽嘗人間憂患的高貴靈魂,含著狷介的微笑,擺脫了世俗的一切糾纏,一心一意的皈依自然慈母之懷。我似乎更看到她,開始學習著如何淡忘自己,淡忘人類的冷酷自私所加給她的痛苦,轉而懷著一腔悲憫,向世人獻上了她最深厚真摯的愛與同情。

散文之外,秀亞前後出版過五本短篇小說集──《皈依》、《幸福的泉源》、《七絃琴》、《感情的花朵》、以及《那飄去的雲》。

小說,應該不同於散文。散文是作者心靈直接的表現,小說則是間接的圖繪出作者的心靈。秀亞的小說,也自有著她特殊的風格。過去她慣用幽美如詩的文字,去描繪一些淒迷如夢的愛情故事。那些故事的主角,雖不是作者自己,但流貫其間的,卻仍然是作者那份詩意的憂鬱之情。她筆下的人物和故事,總是多多少少的帶著幻想的色彩,和現實人生有一段相當的距離,她所描寫的愛情,也絕非人間的情愛。然而,誰說薄霧裡的花枝,烟雨中的峰巒,湖心裡的倒影不美呢?這種詩意的朦朧美,正是秀亞小說的特色之一。

她所要向讀者傾訴的,似乎不是故事的本身,而是想借恰當的意象和故事的情節,宛轉含蓄的透露出那一縷孤傲寂寥之情,那一點悲劇意味的美,那對人生缺陷無可奈何的一聲喟歎,兩滴清淚。

所以,我認為這樣的作品,與其說它是小說,不如說它是散文,與其說它是散文,不如說它是抒情詩!

但是,從這幾本集子出版的先後來看,細心的讀者不難發覺,幻想成分確在作者筆下逐漸減少。及至讀了她最近出版的《那飄去的雲》,更可看出我們這位一向酖於詩情與夢幻的作家,不但睜開眼睛向現實張望,而且在對人生冷靜的觀照玩索之後,更著手來圖繪一些人間的故事了。於是天真的孩童,孤獨的老者,勇敢的愛國青年,熱情孤獨夢幻獨多的少女,矛盾苦惱,劃地為牢的中年婦人,一一在她的筆下出現。這些平凡的人物和故事真正是屬於「人間」的,他們和她們確實活生生的活在你我的週遭。

〈老校工的羊〉借一個孩子偷羊還羊的故事寫出了童心的純樸可愛,寂寞善良的老人發自內心的真摯的父愛。〈雪祭〉從小露意莎的伶仃孤苦和她對死去的哥哥的懷念,反映出匈牙利兒女抗暴怒潮的洶湧。〈女兒行〉借一個少女對文藝愛好的狂熱,寫出錦樣年華的女孩子們,如何以美麗的幻想來編織她們多彩的人生夢境。這些故事都相當簡單,然而都相當感人。我認為在這本集子裡,顯得特別凸出的,是〈晴陰〉。

作者為了增加作品的深度,所以有意忽略具體的故事,而著重於抽象的心理描寫。〈晴陰〉確是純以深刻纖細的手法來做心理分析的一篇作品。──一個被結婚指環圈住,而失去「自我」的中年婦人,生活在丈夫自私的愛裡,她的敏感與熱情,使她陷身猜疑恐懼的深淵。她無力的掙扎著,想爬出這個痛苦之淵,走向另外一條道路──社會,然而,她又痴戀著丈夫,無法自拔,結果,她只有在矛盾痛苦中徘徊瞻顧,無所適從……多麼可怕的生命的浪費呵!

在此,我願意回過頭去從《情感的花朵》裡面,提出那一篇〈靜靜的日午〉來,與〈晴陰〉並論。

〈日午〉篇,描寫一個人生日午的中年男人心靈上苦悶、焦灼、矛盾。他有妻有子,有一個溫馨的家,然而他感到的是異樣的孤獨空虛,十年前他認為高貴文雅的妻子,在他眼裡竟變得如此平凡傖俗,他迫切的想去追尋另外一個影子──他中學時代的女同學,然而,他又猶豫懦弱、惶惑不安,似乎有一種犯罪的感覺……多麼愚昧的靈魂!

從這兩篇作品,可以明顯的看出作者的藝術技巧。雖她自己謙虛的說:「這只是一種試驗。」但,我認為她已試驗得相當成功。在這兒,作者手中的那隻筆,竟有如一把犀利的解剖刀,它向著人類的心靈,做著毫不留情的解剖,它使讀者清楚的看到了人類心靈深處最隱微的顫動──愚昧、荒謬、痛苦、矛盾……然而作者所以如此落筆,絕非惡意的諷刺嘲笑,而是純出於對人類的一片悲憫。

讀了這兩篇作品,使我很自然的聯想到英國兩位女作家的兩篇小說──曼殊斐爾的《一杯茶》,和吳爾芙夫人的《到燈塔去》。因為她們寫作的動機、描寫的手法,竟如此相同,而引起讀者的深思喟歎,又如此相似。是的,像〈晴陰〉和〈日午〉中的男女主角,在現實社會裡比比皆是,這種沒有結論的,人生平凡的悲劇,不但在今日的人生舞臺上扮演著,而且,更不知要繼續扮演到幾時。

在目前,也許有一部分讀者,對這種偏重心理描寫、而忽略故事的小說,還不大願意接受,因為它缺少火熾熱鬧的情節和高潮。但是,莫泊桑曾告訴我們:「小說家的目的,不是說故事,而是逼我們去思索、去理解深刻而又隱微的意義。」是呵!文學家應該是人類靈魂的醫生,他們以極深的同情,極冷的態度去觀察人生,剖析人心,而後指出了我們靈魂上的症候,供我們思味,引我們憬悟。〈晴陰〉和〈日午〉所描寫的,雖是極渺小的人與事,但,一粒砂中見大千,從平凡生活的細微處,卻最能反映出真正的人生。

我是秀亞的忠實讀者之一,最近我更含著感動與祝福的眼淚,讀完她的《愛琳的日記》和《那飄去的雲》。秀亞確實在變了!她的心境、思想、感情,她寫作的題材和手法,都有著不少的轉變──世途中的暴風雨,雖曾使她一度踉蹌仆躓,然而,她終於倔強的爬起,勇敢的抬頭挺胸,她以智慧之劍斬盡了身邊的荊棘榛莽,她逐漸淡忘了自己,她以無限的愛與同情去觀照世間在眼淚與笑聲裡打滾的芸芸眾生。在一篇談文藝創作的文章裡,她說:「一個偉大的文藝作家,不論他的筆法屬於那一個派別,而在心向上,他必定是個理想家。他永遠在追慕,在渴求,在企望,在讚揚,企圖脫離可悲的人類於痛苦的水火之中,而登於平和愉悅的境界……他們不是宗教家,但藝術的極致與宗教的極致是一個,宗教的最高理想,是建天國於地上,文藝家的理想,是以筆、以血、以淚重造一個充滿了愛與光的和煦人間。」這一段文字,正足以說明秀亞今後努力的方向。我相信,這位忠誠的追隨著文藝女神已經二十年的作者,來日一定會為我們寫出更完美更結實的作品來。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413556
  • EISBN:9786263706422
  • 叢書系列:張秀亞作品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0.5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