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h Lanterns: Young Lives in New China

Wish Lanterns: Young Lives in New China

  • 作者: Ash, Alec
  • 原文出版社:Arcade Publishing
  • 出版日期:2017/03/07
  • 語言:英文
  • 定價:98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Ash's book paints a telling portrait of this most restless generation raised in a system that has provided them with unprecedented personal opportunities while denying them political ones . . . A gifted observer."--Washington Post

If China will rule the world one day, who will rule China? There are more than 320 million Chinese between the ages of sixteen and thirty. Children of the one-child policy, born after Mao, with no memory of the Tiananmen Square massacre, they are the first net native generation to come of age in a market-driven, more international China. Their experiences and aspirations were formed in a radically different country from the one that shaped their elders, and their lives will decide the future of their nation and its place in the world.

Wish Lanterns offers a deep dive into the life stories of six young Chinese. Dahai is a military child, netizen, and self-styled loser. Xiaoxiao is a hipster from the freezing north. "Fred," born on the tropical southern island of Hainan, is the daughter of a Party official, while Lucifer is a would-be international rock star. Snail is a country boy and Internet gaming addict, and Mia is a fashionista rebel from far west Xinjiang. Following them as they grow up, go to college, find work and love, all the while navigating the pressure of their parents and society, Wish Lanterns paints a vivid portrait of Chinese youth culture and of a millennial generation whose struggles and dreams reflect the larger issues confronting China today.

 

作者簡介

Alec Ash was born in England in 1986 and is of the same generations as his subjects in Wish Lanterns. After graduating from Oxford, he taught in a Tibetan village and in 2008 moved to Beijing, where he is a writer and journalist. His articles have appeared in the Economist, Dissent, Foreign Policy, and elsewhere, including the book of reportage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for which he blogs. He is a founder and editor of theanthill.org and coeditor of the anthology While We’re Here. He resides in Beijing.

 

詳細資料

  • ISBN:9781628727647
  • 規格:精裝 / 336頁 / 21.1 x 14.7 x 3 cm / 普通級
  • 出版地:美國

會員評鑑

4.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3/02/12
(1)
“They wouldn’t miss the uncertainty of the twenties, as they found their path and partner in life. In that respect youth was a time for embracing bad decisions in order to figure out what the right decisions were. They hoped the thirties would bring just as much excitement, surer in the knowledge of who they were. And they could only imagine what the view would look like from forty or fifty or eighty. Would they have transformed again entirely? Would they obsess over fading memories? Or laugh at how little they had understood? Would they have money? Would they be happy? Would they still be together? Would their child have a better future than they did?”

這個段落把這本書的精神捕捉的相當精確,也剛好跟自己的心境頗有共鳴。
雖然很不情願,但確實應該好好告別20世代,然後頭也不回地繼續向前走。文本就是用來記錄歷史,新聞報導致力於記錄某個時代的脈動,在去中心化的當代,每個人都是一個小時代,一個年輕人躺平的時代,世界與社會的紛紛擾擾皆與我無關,上班下班,顧好自己比較重要?

隨機訪談了幾位同事和朋友,無一例外給予肯定答覆:本來就應該強調個體化,什麼社會關懷都是白搭。科技冷漠? 過度講究效率? 一味的追求物慾的滿足? 每個人都覺得這種問題很弱智:本來就應該追求效率啊! 最討厭沒效率的人了!! 兩倍速播放太慢了,如果有四倍速多好。懶人包很讚啊! 幹麻浪費時間看那些電影或書籍呢,萬一不好看怎麼辦? 現在資訊爆炸,本來就要努力跟上社會節奏,趕快財務自由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反問~假如真的FIRE那你想做的事是什麼? 不知道,先等我真的可以提早退休再來煩惱。好喔,抱歉再問最後一個問題,你有想過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嗎? 賺錢啊,不然呢?!

對方瞇瞇眼看著我,小馬啊,你這樣不行,下班後要好好投資自己,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你下班都在幹嘛? 我說來台北四年,下班常常在台北市散步,已經把市區走爛了,台北很適合散步耶~為了避免尷尬,我就不說回家以後最愛從事一種見不得人的興趣—閱讀跟寫寫東西。但是對方依然露出不解的神情,一個我已經看過數十次的表情,怎麼有人喜歡走路啊,黑人問號?? 而且怎麼選台北市這種烏煙瘴氣的地方呢? 不如下班直接回家打電動比較實在吧?

心裡小劇場的腳本~我在台南已經打了二十幾年的電動,想要探索一下真實世界,而且那些都市設計的書籍都說台北是個有機城市,鄰里巷弄充滿活力,跟其他國家首都的街道講究效率的冰冷相對比,台北是個極度適合散步的大都會。這一點我很認同,好歹我也走過一些城鎮,一座城市要花四年才走膩,代表她非常有魅力! 另外,我也已經找到可以從事一輩子的興趣了,但很顯然在正常人的眼中,閱讀不是一種自我投資。另外當自己在這個領域耍自閉越久,就越驚訝於讀書人之”不入流”,甚至往往被群眾唾棄。一般來說,一項技藝或者任何專長,應該是投入越久越有價值,例如認真健身就可以在IG上炫耀身材。

閱讀卻反其道而行,看越多書,文章寫得越深入,越曲高和寡,這是一個很直觀的觀察。以寫作為業會餓死,這內行人都心知肚明。深度報導沒人要付費,純文學被譏諷為矯揉造作,所以這類型的出版市場就崩盤了,這是hard facts! 當覺悟以後,身為一個過來人,一方面要重新省思閱讀對於自己的意義,以及思考如何將腦袋裡的東西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2)
我現在已經接受在生活中,所謂”思想”是一種(對他人)沒意義的東西,基本上也懶得再跟他人討論閱讀或文學之類的話題(所以當遇到聊得來的就會特別珍惜!),現在講話基本上就圍繞在產業相關的主題,還有台股的波動等等。這種話講久了,終於開始學會夢寐以求的技能—說幹話! 超興奮自己越說越好,跟《1984》的溫斯頓·史密斯一樣,終於幡然悔悟,愛上真理,碰碰碰,被槍決的一瞬間,戰勝了自己。讀書人都很愛碎念,藉文字抒發厭世之情,導致與讀者更加疏離,所以要積極調適心態,不是在演薩泰爾,所以還是好好說話吧~

年紀越大,越深刻感受到社會的分化,這邊的分化是中性的概念,人類本來就會自成部落,物以類聚,想法和性格相近的人會自然而然聚在一起。套用商業術語叫”穀倉效應”,企業裡面每個部門各自為政,缺乏溝通,不容易建立共識。如何導正呢? 這種抽象的問題留給組織行為學家去思考吧,身為個體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你的部落並加入他們,這樣才不會孤零零落單在荒原,夕陽下山以後,荒野之息很冰冷,危機四伏,弱肉強食,若想在社會上生存,還是趕緊找到歸屬並融入,不要被書本教壞,反抗權威,自由意志…諸如此類的形而上學,只會陷讀者於危險之中喔。

因為我就是那個還在荒原中躲避掠食者的原始人,漫無目的遊走在邊緣。可惜已經年紀太大,原始人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幾歲,或許終其一生都無法被部落接納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只能繼續按照自己的生存直覺,希望能安然的活下去。

(3)
我們來看一下中國的讀書人部落~

這個閱讀的角度對台灣讀者來說應該比較陌生,甚至有點敏感,兩岸情勢的起伏往往會影響社會氛圍,中國是一個關鍵字,在討論閱讀的場域,除非本來就要討論政經類作品,否則理性的人都會盡量避免。在中國有一群老外,他們對中華文明有莫名的嚮往,所以在大學時會主修中國研究(Chinese studies),或者參加一些交流活動來華,最知名的即美國的和平志工隊(Peace Corps),這個志工服務計畫提供美國年輕人赴海外服務的機會,同時擴大美國在世界各國的影響力。

在中國,有一些美國作家就是參加這個計畫來到中國,最後就在中國待下來。如果你去查best books about China,何偉(Peter Hessler)的書就是代表性作品。另外有一批人是先來中國讀中文,通常都是去北大、清華、復旦這幾間高校,畢業後就留在當地擔任外媒的駐華特派員,累積一些經驗以後,他們往往會出書,把過往幾年的報導集結成冊,這些書就成為西方讀者認識中國的重要窗口。他們寫作的手法各有特色,有純報導性質的,也有說故事類型的。以閱讀趣味而言,說故事的方法當然比較好看,所以這種書通常也會有比較多Goodreads評分。這類型作品非常好看,我超級喜歡!! 八旗文化的「中國觀察」就是這方面台灣最齊全的書系,不過感覺是不是反映普普,所以後來這幾年比較沒有再推出新作,如果有興趣的讀者,變成要自己去讀原文。

因為父親工作關係,我小學時暑假都會住在廈門,那是2000s的時代,最後一次去中國是2008年,時間飛逝,現在想起來感覺好朦朧。因為親身經歷過,所以對這種creative nonfiction的中國作品很有fu,這種作品往往聚焦在小人物身上,文學最愛用小人物的故事去烘托大時代的背景,何偉的三部曲涵蓋的時間點,正好就是我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所以超有感。這種敘事角度接地氣,不會像社論高談闊論,而是專注於呈現個體在那個時代底下的情感流動。這種作品我讀過幾本,在閱讀的過程中,其實不會去思考政治的意識型態,書中的小人物基本上也都不在乎中南海的新聞,他們面對的是生活裡的挑戰,在一個資源稀缺的社會裡力爭上游,安居樂業就是人生最終的目標。

(4)
如果喜歡中文,畢竟這是我們的母語,除了閱讀台灣文學,或多或少還是會跨足到中國文學的領域。此時在中國的老外作家就顯得很微妙了,他們用英語書寫中國內容,游移在中西文明之間的交界,對於中文讀者來說,透過這個作家群體的作品去觀看中國,其實非常有趣。哈佛中國研究中心每半年會發布他們圖書館新的館藏,最新一期的標題叫〈Summer 2022 Acquisitions at the H. C. Fung Library〉,這份書單應該是全網最齊全的best books about China,我如果心血來潮就會去瀏覽一番,研究一下近期有沒有類似的creative nonfiction可以閱讀。這種書很多是讀書人和學者在閱讀的作品,如果對中國研究有興趣,應該可以挖到很多寶~

前幾年在研究的時候發現一本2016年出版的《Wish Lanterns: Young Lives in New China》,故事圍繞在6個中國年輕人身上,記錄他們20世代的美麗與哀愁。書中的主角們大約生於1980s中期,跟作者Alec Ash一樣大。Alec的老爸是牛津大學的歐洲史教授,應該是耳濡目染之下對遠東產生興趣,牛津大學英文系畢業後,2008年跑到北大學中文,接著就待在北京當自由撰稿人,偶爾幫忙《洛杉磯書評》雜誌編輯,他也創立了一個叫Anthill(蟻丘)的社群,集結老外作家一起寫作,他們有合出一本書《While We’re Here: China Stories from a Writer’s Colony》。Alec在2016年時出版這本處女作《Wish Lanterns》,以天燈為意象,反映年輕人對未來的希望,書中深入介紹六個當代的年輕人,從兒時說起,一路追蹤他們直到30歲的成長故事,等同讀者看著六個生命成熟長大,他們的故事有歡笑、有淚水,間接反映了當代中國集體的生命經驗。不過這本書在2023年讀起來,難免會覺得有點過時,社會氣氛不太一樣了。

Alec的第二本書《The Mountains are High : A Year of Escape and Discovery in Rural China》即將於今年8月出版,我一定會買來閱讀。這本書是他暫時告別北京的記者生涯,前往雲南大理的放空之旅。書名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山高皇帝遠”,他在北京的寫作生涯遇到瓶頸,感情方面似乎也沒那麼順利,所以決定自我流放邊疆,到好山好水的大理重新找回自我,在這裡他遇見很多”天涯淪落人”,不過遠離塵囂才發現人生有很多種可能喔!! 北京收緊言論管制,讀書人追求精神自由,這種低氣壓太難受了,換個地方喘口氣才是正解。

最近幾年中國年輕人流行躺平(其實台灣也是啦),大理成為一個類似烏托邦的地方,當地居民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很多藝術家來這邊開工作室,年輕人來開café... 21世紀中國農民往沿海都市移動,亦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遷徙潮。現在開始”反遷徙”,有些人選擇離開城市回到鄉村,尋求本真(authentic)的生活。這本書採取跟《Wish Lanterns》一樣的架構,圍繞在六個年輕人身上。

Alec的文筆非常優美,或許他是中國題材literary nonfiction文筆最好的作家之一。如果喜歡閱讀優雅的詞藻,Alec文采斐然啊!! 他的英文已經有融合中國古典文學的美感,名符其實的literary writer。但文人的命運怎麼都一波三折,中國知識分子的宿命,連老外都無法倖免嗎? 各位讀者,包含我這位讀者,都要好好思考一下,到底閱讀的終極意義為何? 究竟要活在精神世界,抑或物質世界呢? 我應該要去借一下《浮華世界》這部小說來仔細研讀。

(5)
如果你好奇《Wish Lanterns》中六位主人翁的故事,Alec有上很多媒體訪談可以直接去聽。我跟他們年紀其實差不多,這本書結尾處他們的年紀,剛好就跟我現在一模一樣。唉,心裡五味雜陳啊。閱讀確實可以讓自己探索很多生命的可能,文學讓人飄飄然,但面對現實又是另一回事,還是得學會務實。下班後繼續在荒原中流浪,尋找某個想像的共同體。

如果你對中國感興趣,喜歡從新聞的角度切入,有兩個必讀的網站: 中參館Chinafile和The China Project(原名SupChina)。我以前有一段時間幾乎每天看,幻想一下駐華特派員的生活。上面提到的老外作家們也常常在這兩個網站撰文,如果有中國題材的新書,也能從這邊得知消息。

大時代,小流年,還是先把自己的編年史完成吧!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外文館商品版本:商品之書封,為出版社提供之樣本。實際出貨商品,以出版社所提供之現有版本為主。關於外文書裝訂、版本上的差異,請參考【外文書的小知識】。

調貨時間:無庫存之商品,在您完成訂單程序之後,將以空運的方式為您下單調貨。原則上約14~20個工作天可以取書(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外文書與其它商品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但若是海外專案進口的外文商品,調貨時間約1~2個月。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PRHUS
  • 小物
  • 認知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