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ta 163: Best of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5

Granta 163: Best of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5

  • 編者: Rausing, Sigrid
  • 原文出版社:Granta Books
  • 出版日期:2023/04/27
  • 語言:英文
  • 定價:76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Granta 163: Best of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5 celebrates the twenty most significant writers under forty working in the UK in 2023.

Previous issues in this series have earmarked rising stars like Kazuo Ishiguro, Salman Rushdie, Zadie Smith and Jeanette Winterson. This cohort was selected by judges Tash Aw, Rachel Cusk, Brian Dillon, Helen Oyeyemi and Sigrid Rausing.

The fifth generation is Graeme Armstrong, Jennifer Atkins, Sara Baume, Sarah Bernstein, Natasha Brown, Eleanor Catton, Eliza Clark, Tom Crewe, Lauren Aimee Curtis, Camilla Grudova, Isabella Hammad, Sophie Mackintosh, Anna
Metcalfe, Thomas Morris, Derek Owusu, K Patrick, Yara Rodrigues Fowler, Saba Sams, Olivia Sudjic and Eley Williams.

With portraits by Alice Zoo and cover artwork by Donal Sturt.

 

詳細資料

  • ISBN:9781909889552
  • 規格:平裝 / 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美國

會員評鑑

4.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3/07/22
英國有兩本聚焦在新銳作家的文學刊物,其中一本是創刊於2011年的The White Review,它特別願意給初試啼聲的作家小白一個發表的平台,這本文學雜誌我還沒讀過。另外一個比較知名的季刊就是Granta Magazine,它的歷史悠久,創刊於1889年,原本是劍橋大學的學生雜誌,後來1979年經歷財務危機以後重新出發,以new writing為號召,希望給新生代的作家一個優質的創作舞台,一個”新寫作”的家園。

1983年他們首次發表了The Best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名單,往後每隔十年就會選出新一代的作家,今年4月他們選出了第五代最佳英國小說家,共20位40歲以下的後起之秀。第一代作家開創了80年代英國文學的黃金時代,包括諾獎得主石黑一雄也名列其中,其他榜單上的人物也都大名鼎鼎,如果你有在讀英國文學,這些名字或多或少都有看過,例如五月剛去世的Martin Amis,坦白說我還沒讀過他的作品,但一位作家之死會登上BBC首頁前幾則新聞,代表一定是極具分量的文壇大咖。

最近在找國外關於文學評論的書評集,這種書評合集意外的稀少,我發現自己閱讀書評已經變成一種嗜好了,目前大部分都讀英國、美國、澳洲的book review,但這些網站的書評雖然優質但零散,而且每篇評論人都不同,讀起來沒有連續性,我滿喜歡同一個人寫的評論集結在一起的合集,讀起來前後呼應,現在社會液態化,一切都碎裂化,長時間閱讀同一個人寫的文章有時候竟然會莫名的感動(所以才要勤奮寫日記!),因為有”脈絡”,文學很喜歡去探索起源,例如去探究童年的經驗如何形塑成年後的自己,看太多抖音雖然笑炸,但有時真的很空虛。

進社會以後大家忙著衝事業,除了錢和小孩以外沒有共通話題了(當然可能是自己的問題),結果莫名其妙對文學的依賴越來越深,還好下班以後還有一個portal可以透過文字跳到歐美的文化場域充實心靈,不然講一整天專業術語真的很累人,有一方天地讓心靈平靜,文學撫慰人心的作用好像年紀越大感受越深刻? 二十幾歲時看書的目的是想了解世界的運作邏輯,三十歲以後竟然變成紓壓和療癒。

這一兩年還曾經產生過一種很可愛(笑)的念頭,覺得花太多時間看書了,心想是不是可以放下書本走入人群多跟人互動,主動約十幾年沒見的老同學在台北敘舊,確實有重拾友誼的例子(覺得感動!),但也有幾位已讀不回,從小看太多文學作品有一個優點或缺點,就是幾乎會清晰記得每一個跟人互動的片刻,很天真會想說隔了那麼久,對方應該還記得當年青春的點點滴滴吧? 但事實上自己就是一個對方人生階段面目模糊的過客,聊得來的就有十幾年的life stories for reading,但更多的是發現自己在個體時代的意義:You are nothing.

如果沉迷在文學或廣義的藝文領域太久,基本上就跟大眾脫鉤了,我身邊的人開始討論要買什麼車,要在台北哪一區買房,看太多文學的後遺症就是渴望跟別人有比較知性的對話,雖然已經學會說幹話和場面話,開始反射性應答如流了,可是一直覺得無法說真心話,文學都教讀者要自由表述,用文字去捕捉心靈的感受,這種mindset在職場上很好笑,因為職場就是利益交換,利潤就是心靈的悸動,結果只好強迫自己精神分裂成24種人格,順便改名叫Billy,呵呵連這樣也可以套用書籍的意象,真的是入戲太深了,已經沒救了,《讀書害了我》,愛書人最喜歡挖苦式自嘲(英文單字叫self-deprecation,英文書評中常常看到喔~),卻又情不自禁,難怪都格格不入。

現在周一至周五一醒來立刻進入機器人模式,以清空收件匣為目標,不過累積專業以後進入心流狀態也是很有成就感。期待週五的到來,因為周末就有兩天可以好好的重回文學的世界去探索,這種穿梭於虛構與現實的閱讀感受也是很神奇,等工作經驗更豐富,或許也有機會去香港、新加坡或者產業的中心倫敦走一走,這樣就不會是走馬看花了,還是很希望有生之年還有機會到國外待一段時間,沉浸在不同文化圈的生命體驗實在是令人眷戀。

九年前有幸去歐洲交換,台灣交換學生在跨年時都會不約而同在倫敦或巴黎集合,2014聖誕假期學校開始放假後,我們先去愛爾蘭,接著飛愛丁堡過聖誕,接下來一周往南拜訪牛津、約克、貝斯,最後在倫敦跨年,真的在街上就直接遇到同學! 世界超小的,感覺在同一個時空底下,有一股隱形的地心引力會讓生活在某個時代的人聚集於一處後離散,文學作品不就最愛捕捉這種fu嗎~

旅行會使內心的心靈地圖(psychogeography)更加鮮明,這是一種耐人尋味的感受,大學畢業那一年在等研究所開學前曾經嘗試過在台北打零工維生,在打工趣找到一個到墾丁幫日本品牌拍泳裝廣告的助理職缺,我真的就應徵錄取了,一行人到墾丁外拍五天四夜,同團有一個女生也是來幫忙model拍攝,我則是庶務組。第一天結束後我們在墾丁大街吃飯,聊天時我問她講到墾丁你會有特別的感受嗎? 她直接白眼說完全沒有。

我就說例如想到海角七號、國境之南、島嶼最南端的海洋風情、鵝鑾鼻燈塔…? 你不會想像如果有機會可以在某個大學的暑假去南灣打工換宿衝浪,遇到一些很有趣的人? 蛤?! 她茫然看著我說:[完全沒有任何感覺欸…] 很明顯磁場不合,後來幾天就超冷淡。當年心靈脆弱覺得受傷,《被討厭的勇氣》中文版剛上市不久引發熱潮,偏偏下意識會閃躲暢銷作品一直沒讀過,所以直到變成大叔了才漸漸接納了不合時宜的自己,個體時代只要好好做自己,就是最偉大的真理。

牽扯很多了,要把話講回來,隨著閱讀量的累積會產生一種既視感,就是所謂的閱讀其實大多跳脫不了某些既定的範疇,一般讀者在某個人生階段會讀的書籍主題基本上都差不多,學生時代大家都讀網路小說,工作以後固定買心理、投資、職場的書,這些書當然有其存在的價值,我只是想說若把今天剛出版的書籍內容拿去跟20年前對照,其實會發現它歷久彌新,只是數據或細部更正,不然可以預期未來20年內容依舊大同小異。如果想要閱讀比較深刻捕捉時代氛圍的文本,就要去讀文學作品,不過這也有一個限制,就是”文化圈”的概念,學生時代讀了很多台灣文學的書,當年那些新銳作家也都步入中年了,新生代已經開始接班,代表自己這個讀者也年紀不小了。

常常覺得讀書雖然增廣見聞,但一直在想像層面活著別人的生命,雖然很充實,但”活太多”別人的生命也會侵蝕掉經營自己人生的時間。此外,在同一個文化語境下讀太久,其實會越來越空洞,我這幾年對台灣文學的愛有一點消退,因為看了太多各式各樣的國外非虛構,漸漸認知台灣文學也是一個圈子(同溫層),雖然我是一個台灣讀者,台灣文學也構成我的身分認同,不過一直讀~一直讀~到了二十出頭就會陷入一種疑惑,讀這些書要幹嘛呢? 我也曾經參加過心生仰慕的作家的座談會,其實最多也是會後簽個名,有時候讀者很熱情會貼到冷屁股上,作家可能應付太多讀者太久了,他看你的眼神就是冷冷的,跟你拿在手上的書中文字之熱情洋溢形成強烈反差。

另外就是書寫主題的侷限,文學永遠都在批判和反思歷史,年輕人總是對於真相和正義有一股傻勁,讀著那些探討白色恐怖、民主轉型、日本殖民遺緒,甚至更久遠的清領時期漢人社會、荷蘭的熱蘭遮城史、原住民的文化和悲慘的處境…等這一類作品而熱血沸騰,覺得對於腳下的土地有了更深層的認知。我沒有要否定這些作品的重要價值,而是單純從一個讀者閱讀的感受而言,到了一個時間點之後就會越讀越迷惘,因為你不是歷史學界和廣義文學圈的一份子,所以這些文化語境跟自己的生活完全是平行宇宙且毫無交集。

小眾主題至少在那個圈子裡可以找到人互相取暖,局外人如果自作多情,其實只會尷尬不已。我從小就有閱讀合集的習慣,當年就有在圖書館看到針對青年作家的選集,這是文學圈承先啟後的傳統,文學有典律(canon),如同師傅將畢生所學傳承給徒弟,前輩會提攜後輩,將新生代的作家集結在一起定義一個時代,例如《我們這一代:七年級作家》這種作品,過幾年就會有八年級作家群像的合集出版,這個體系是由傳統學院和以前報紙副刊所構成。我很多層面的價值觀其實是這個體系培養出來的,你知道嘛,新聞媒體的黃金年代,眾生喧嘩,社論云云,曾幾何時已事過境遷,今天讀者已經擁抱網紅文學和IG詩學(instapoetry),沒想到自己也默默被時代淘汰了。

有一種說法是在AI時代,每個人都要學會”反學習”(unlearning),積極學習跟上時代節奏,但因為迭代太快,同時也要快速的忘卻所學,才能踩在浪潮之巔,純文學跟大眾文學對抗似乎是永恆的命題,今天在網路上傳遞書籍知識的人幾乎都非文學背景,箇中緣由值得細細思索。但不管了~今天的文學只著重描述個體的內心想法,不用關心社會和他人,不如就順應潮流吧。將成長過程中的閱讀經驗反學習,突然輕鬆無比,反正八年級作家群像中有誰跟我好像也沒關係了,歲月遞嬗,把焦點重新聚焦於西洋文學吧。

西洋文學的閱讀也有技巧,外文也是一個圈子,當一個讀者已經學乖和認份,就不會再將心比心,自以為是同道中人。最硬核的外國文學讀者都讀什麼呢? 沒錯! 就是莎士比亞! 甚至伊里亞德和荷馬史詩~長大以後對學院派的指定閱讀好像會越來越無感? 我要對誰詠唱十四行詩呢? 趕快來翻個白眼吧。再強調一次,我不屬於那些圈子,所以不知道實際情況,話說現在好像每個圈子都不知道其他圈子在幹嘛,就我觀察到的是,華文圈閱讀20、21世紀西洋文學的人不多,除了少數幾個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刊物,在台灣應該是小眾之小眾,涓涓細流極細流,只有那種最不合群的讀者會嘗試去探索。

這一塊如果你有興趣,其實有一些出版社很用心都會譯介歐美新生代作家的作品,近期有澳洲小說《下雪時節》、加拿大小說《搖籃曲》,時報出版的文學線真的超級用心! 趕快按讚! 如果你好奇有哪些歐美作品值得閱讀,可以去看一下這些作品獲得的文學獎,歐美有各式各樣的書獎,書單不斷擴充根本看不完。另一個切入點就是直接找相關的合集來研究,文學刊物是守門員會去蕪存菁,刊載的作品都值得花時間閱讀。

《Granta Magazine》因為是英國的刊物,在世界文學的領域自然有一席之地,目前已經出刊至164期,如果你想要多了解world literature的輪廓,可以考慮把他們以前的合集拿來欣賞。這也是我未來預計花時間閱讀的文學作品。Granta的文學風格真的是”純文學”,跟那種國外流行的青少年小說不太一樣,雖然自詡為home of new writing,但刊載的作家通常都三十歲以上,人都需要一些時間的歷練才能寫出好作品,所以這些文章就是處於青澀跟成熟的過渡期。我們可以大致看出某位作家的風格雛形,但又不至於太膚淺。這種作品讀起來耳目一新,加上我也步入同樣的年齡階段了,基本上就是在讀同齡人的創作,文學作品好像都要到了某個階段才會懂得箇中韻味,喜歡看書的人應該都能理解吧。

Granta這一份英國最佳年經小說家的名單在過往可以大幅曝光上榜小說家的知名度,但文學雜誌在網路時代聲量越來越小,衛報所寫的書評〈Granta 163: Best of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5 review〉中就有討論這個現象,現在此類排行榜是否還有參考的價值呢? 文中也提到相較於十年前的榜單,這一期的作品不再世故(worldly),不再試圖用文字去批判和修正時代的軌跡,而是全然的向內探索,整本書都在描寫個體的情緒,內心的獨白這一類敘事。

這個榜單以前的資格比較嚴格,上榜作家需要有英國護照,這一期的遴選標準放很寬,只要你有把英國當成家(think of this country as home),就有資格參加,所以這一期的參加人數大幅增加到幾百位,至於選出來的小說家是否真的是best of the best? 閱讀品味永遠都是見仁見智,GR有人說這一期的作品很悶很無聊,但我是覺得整體來說很好看。既然是探索情感流動的短篇故事,一定要靜得下來才能讀下去,時下的閱讀講究實用性,有一點浮躁,如果不是真的喜歡文學的人可能讀不下去,而且這種書要慢慢讀,一天讀幾篇,一個月再讀完也無妨。

書中的故事有幾篇極具巧思,短篇小說可以塞進那麼多情節變化,不愧是高手。但也有一些普普通通。英國有數百年的小說創作傳統,在這些作品上面依然可見其影響。大英帝國的文化多采多姿,光一個不列顛群島依照區域就有各種文學群像,這也反映在書中,例如融合威爾斯語、蘇格蘭語、愛爾蘭語(凱爾特語)的英語。21世紀的英國文學一直在處理後殖民時代的問題,可以想見一定有關於種族的故事,例如黑人、伊斯蘭、印度人等前殖民地的移民在當代英國社會面臨的困境。2016年脫歐以後,英國人也一直在思考他們的歐洲認同感(What is British?), 所以一定也有相關的著墨。

另外剛有提到這些故事聚焦在內心小劇場,例如其中一篇就是描寫一對女性友人一起去spa放鬆的過程,這樣也可以入選很扯吧~不過如果你懂意識流的概念,就知道這種瑣碎的細節臨摹有它的藝術性,用文字把瞬間記錄為永恆,其實是文學存在的必要性。書中我最關注的作家是Eleanor Catton,她是目前布克獎最年輕的得主,28歲就得到2013年的布克獎,她在紐西蘭長大,所以作品中有一些紐澳元素,這是我第一次讀她的作品,小說的技巧真的令人驚豔,之後要來拜讀一下她的作品。

Granta還有推出過最佳年輕巴西小說家、美國小說家、以西班牙語寫作的小說家等名單,或者是某一期聚焦於單一國家,例如澳洲、日本、加拿大、印度,將此國家的知名文學作家齊聚一堂,讓讀者用文字去深度探索不同的文化圈。我個人很愛他們的取材,往後應該也會陸續閱讀一些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學創作。前一陣子出國遊玩,發現了另一套類似取材角度的書系——Europa Editions 出版社的The Passenger書系,提供我們從文學的視角踏上literary journeys,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一下~

世界繞了一圈最後還是要回到台灣,現在去反思成長過程中的閱讀旅程,台灣的元素確實有被稀釋,不過血濃於水,基底還是Taiwanese。很幸運有機會、有時間、有能力在現實和文本中走跳,就會珍惜自由民主的社會,難以想像壓抑一切的社會環境。不過國族的宏觀敘事,會使上班族喘不過氣,社畜已經學會機器學習,還是小情小愛的個體敘事比較舒適~

如果對英美文學有興趣,《Granta Magazine》是一個很理想的入門讀本喔!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外文館商品版本:商品之書封,為出版社提供之樣本。實際出貨商品,以出版社所提供之現有版本為主。關於外文書裝訂、版本上的差異,請參考【外文書的小知識】。

調貨時間:無庫存之商品,在您完成訂單程序之後,將以空運的方式為您下單調貨。原則上約14~20個工作天可以取書(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外文書與其它商品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但若是海外專案進口的外文商品,調貨時間約1~2個月。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PRHUS
  • 小物
  • 認知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