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創始院長、“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與王輝耀博士的最新對話訪談錄,旨在闡述“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以及論述中美在多方面存在的矛盾和競爭。 作者認為“正確地認...more
贛鄱大地 紅色沃土 物華天寶 人杰地靈 本書集風景、地理、歷史文化及名人故事於一體,以33篇精彩文章,約200幅精美圖片,從文化、旅遊和名人三個維度,向世人展示出一幅贛鄱大地山水、人文、歷史魅力...more
華南有廣狹二義之分,前者泛指中國南方,後者則特指五嶺以南的嶺南地區,其地因獨特的風土、地理與歷史條件,滋養出富自家面貌的文化,在博大的中華文明中展現出別樣風姿。作者十餘年來專注講授華南歷史文...more
本書是歷史學者王汎森的治史經驗及學思歷程訪談。王汎森,1958年生,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師從余英時。主要研究領域是明清至近現代中國的思想史、文化史、學術史和史學史...more
本書為澳門知識叢書系列之一種,介紹了在澳門廣受推崇的獨特節慶活動“關帝誕”。中國歷代帝王對關帝“忠義仁勇”的精神推崇備至,隨著不同時代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上的需求變化,關帝信仰逐漸成為人們的...more
《韓國對外關係與外交史》將韓國的對外關係與外交史分為古代、高麗、朝鮮、近代等四篇進行敘述,旨在究明各時期圍繞朝鮮半島的國際政治環境的變化,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半島內部政治的變化和發展情況。 本...more
本書以人物傳論形式展示出明治維新的歷史,包括政治、外交、憲法、思想、軍事、實業、學術、文化各個方面,總共一百五十人,從多元角度反映出明治時期日本的社會面貌。他們在日本現代化進程中所擔當的角色...more
我生而殘疾,八歲以前不能走路,八歲以後我坐在竹凳上,但在很長時間內不能做任何事。我看著一堆螞蟻從窩裏出來,每隻螞蟻從大葉子上採一塊扛在背上,排成一隊走單線回到窩裹。如此情景我看了一個小時,像...more
《千里江山圖》以1933年設於上海的黨中央機關的戰略大轉移為背景,描寫了上海特別行動小組在外有特務跟蹤、內有奸細潛伏,各種勢力盤根錯節的境況下,步履維艱實施「千里江山圖計劃」的悲壯故事。本書獲得...more
「一盅兩件」、「賣大包」、「一份攬住配汪阿姐!」聽到這些耳熟能詳的本地詞匯,有沒有勾起你的食慾?你又是否知道它們的意思,了解它們的來歷? 香港飲食文化中西薈萃,糅合中菜和西餐,形式多變,豐儉由...more
時至今日,許多人視風水為個人趨吉避凶,追求榮華富貴的手段,令風水的價值相當世俗。然而,若我們願意花一點時間深耕細作,檢視風水的初念和原則,你會發現,中國風水呈現的視野,遠比一般人所想的遼闊;...more
本書是作者在多年蒐集的台灣四六事件歷史證言與相關史料的基礎上寫成的一部小説。書中的人物姓名、内心活動和對話雖屬虛構,但提及的事件、組織和文本大多有據可考。全書以第一人稱敘事,故事主線講述一位...more
本書用50篇文章記錄了許倬雲先生與40位學者的交往,涉及中國文化、歷史學傳承、知識份子的定位與中美關係等眾多議題,堪稱一場思想家之間的深度對話。 上篇《江河萬古》,著意於先生學術著作之評述;中...more
「粵語流行曲」概念面世多年,幾十年間創立無數里程碑,形成非凡景象。為了讓當中蘊含的珍貴情感、歷史及文化意義流傳後世,實踐有效傳承至關重要,為當今重要課題。本書齊集不同年代的專家樂迷,分上下兩...more
雖然在香港的華人社會裡,伊斯蘭教從來不是主流宗教,但假若放眼世界,自然無法忽視這個約有十八億人口的穆斯林群體。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信仰息息相關。」是本書作者兼伊斯蘭教教長奧斯曼.楊興本經...more
本書是一部專題串聯起的人物傳記,圍繞的核心人物是民國奇人朱慶瀾(字子橋)。朱子橋,孫中山先生稱讚他有遠見,熱情支持革命,是難得的朋友;馮玉祥,稱他是“我民國,大偉人”;程潛則以“此老真倔強,致身...more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魯迅 本書是汪暉教授有關“魯迅研究”的早期代表作,也是新時期以來從內在視野重新理解魯迅的典範作品之一。作者以頗具開創性的研究視角和理論範式,通過對魯迅的思想與...more
中國中產的崛起是對共同富裕理念和中國式現代化的有效詮釋。今日中國中產既有進取的經濟發展動力、强烈的愛國情懷與開闊的世界眼光,同時對全球化、西方霸權衰落、動盪中的中美關係有著獨立且敏銳的觀察、...more
本書以左翼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葉以群先生為敘述主線,時間貫穿二十世紀二十至六十年代,地域跨越重慶、香港、上海、東京等地,內容涵蓋他與魯迅、郭沫若、茅盾、沙汀、徐遲、夏衍、荒煤、丁玲、蕭紅、端木...more
Johnny Yim的音樂生命,從五歲那年悄悄爬上鋼琴椅上開始。 父親是中樂高手,母親是中國舞蹈家,自小在充斥著音樂的環境裡長大,為Johnny Yim(嚴勵行)的生命譜寫了一首動人悅耳的樂章。他會彈鋼琴、作曲...more
魚類和人類兩者生活領域不同,因此不能隨意觀察魚的活動,尤其是海魚動態。本書以科為單位,介紹44科、87種香港常見經濟食用海魚,所介紹者皆屬該科內較典型或香港市面較常見之物種。每條魚均清晰記載其學...more
本書由多位香港和內地法律專家合力編寫而成。首先概述了香港基本法的理論與實踐,然後大致按照基本法的章節順序,對香港特區的法律制度、中央和特區關係、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行政、立法、司法、經濟、...more
舊日黑白情懷,由繪色至原色,重現港島光彩 本書收入逾百張有關香港島的歷史照片、明信片,由黑白影像以至彩色圖景,詮釋這些異常珍貴的小幅背後,城市建築以至自然山海的發展變化,並以攝影的專業角度...more
澳門有著四個多世紀東西方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歷史,留存著不少西式與中式建築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澳門歷史城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關於澳門歷史城區的中、西式建築物,已經有許多書籍介紹,但...more
本書收錄立法會議員、前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先生,近年於各報章雜誌刊載的時論文章,內容包括對23條立法、垃圾徵費、一簽多行等政策的評論,觸及各方面的民生議題,針砭時弊,頗能洞中肯綮。 名人推薦 本書...more
清潔工,一個往往被大眾貼上標籤,以有色眼鏡看待——更過份者,甚至視而不見——的行業,但沒有他們的辛勞服務,就沒有香港的整潔市容。 明愛勞動友善社區計劃的團隊訪問了十二位清潔工,他們來自潔淨行業...more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對兒童成長最重要的時期,是母親受胎之後的一千日。在這段期間,我們需要全力保護母親和兒童,讓他們有一個安全和充實的成長過程。 一至三歲的小朋友,身體、智能、心理的成長速...more
人死後,大概都渴望有後人為其處理身後事。香港是一個糅合中西文化、華洋雜處的地方,居住著信仰、背景、種族各異的人,不同背景及年代的逝者,有著不同處理「身後事」的方式。這些種種有關人的後事,是本...more
廣府菜,吃的是一種講究與生活品位 潮汕菜,吃的是一種精致與豪氣生猛 客家菜,吃的是一種自然與鄉土氣息 利平君把論著稱為《大粵菜》,是符合粵菜的實際情況的。所謂「粵菜」,確實具有「廣府菜」...more
《看世界——百年變局下的挑戰和抉擇》收錄了曾任中國駐外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長的傅瑩在2017年至2020年發表的文章、採訪實錄,以及關於國際格局和國際傳播的两篇講課稿。 中國正在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央,在百...more
「文化焦點」:探討日本與香港的文化互動,從早期日本人在香港的開拓與遭際,到江戶時代起流行於民間的鬼怪情結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殭屍電影之間的因緣際會、日本流行音樂對香港樂壇的影響,再到日本...more
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至今,五年來,大灣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果,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方案和平台逐漸落地成形。其中,如何打通“一國、兩制、三法域”之間的制度壁壘,實現粵港澳三地...more
本書是歷史學者蒲慕州先生的訪談錄。蒲慕州,1952年生,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後赴美國布朗大學埃及學研究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近東研究所攻讀埃及學碩士、博士。研究領域是古代埃及史、中國古代宗教社...more
本書是冷夏先生自1980年代至2023年的古典詩作合集。據冷夏先生自述,“詩稿始於讀中國歷史,結於論時事政治,這也與我的人生軌跡、心路歷程和情感歸宿,大致上相向而行,且相襯相證。” 本書的每首詩詞基...more
本書為澳門知識叢書系列之一種。以廖德山先生一門為線索,梳理了澳門過往數百年的史料,講述澳門本地教育文化事業的沿革和發展。自1895年廖德山先生踏足澳門,至今逾120年,在這一個多世紀裏澳門所發生的...more
本書為IB DP中文A文學課程、語言與文學課程試卷2和文學與表演課程試卷1比較論文備考實戰寶典,精選了16篇比較論文優秀範文,兼顧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種文學體裁作品的多元搭配。每篇範文後,均附有編...more
.宋詩中的上帝、天公有何分別?造物喜歡和人開甚麼玩笑? .歐陽脩何以認為詩歌可「感鬼神」? .孫中山為既提倡進化論,又始終堅持基督教信仰,他如何詮釋兩者的關係? .林紓所譯的文言文《巴黎茶花女遺...more
語文教育向來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文學文化素養。近年,教育局提倡學習文言經典作品,建議讓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多接觸古詩文,以促進語文教育的成效;古詩文教學成為語文教育的重點任務,也成為語文教...more
香港是東西文化、中外人才薈萃之地,不少傳教士由此進入中國內地,在促成基督教福臨中華上擔當重要角色。教會自香港開埠以來,一直與這港口城市演變的歷程有着密切關係。本書述說基督教在香港發展的歷史、...more
“我們的一生很短,一生中的大多數時光是沒有燈光和月亮的黑夜,我覺得,在黑暗中,獨自找一個角落,安靜地坐在那裏,靜靜地看著這個世界,靜靜地聽著這個世界,是件特別美的事情。” “人,同萬物一樣,太...more
“把自己的生命淋漓盡致地燃燒起來,趁年輕,無所懼,去體驗,去創造,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我們的一生很短,一生中的大多數時光是沒有燈光和月亮的黑夜,我覺得,在黑暗中,獨自找一個角落,安靜地坐在...more
著名古典詩詞專家,《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文學顧問、點評嘉賓康震教授精講從東漢三國至宋元明清81首國民必讀古詩詞,小到字句意象、文史典故,大到詩人身世、人生心境,旁徵博引,會通古今,共...more
本書作者利用現藏於中國香港、英國、日本等地檔案、以及作者私人蒐集多年的各種原始史料,從不同角度剖析各方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東亞戰略、備戰過程、作戰經過,並回顧香港政府民防工作的細節 ,在香港...more
香港基本法作為中國的一部基本法律,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性法律,是國家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的法律保障和行為規範。如何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基本法,直接關係到“一國兩制”的成敗;而持久深入地學習...more
本書聚焦於酷刑、任意拘留、隱私、平等、歧視等議題,圍繞人權運動的爭議進行探討。書中對人權的歷史起源及其在法律上的形成過程、人權究竟是什麽和人權運動未來的可能發展方向等内容進行了闡述。當今,任...more
2008年的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全球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和不確定性。近二十年來,西方傳統金融面臨諸多挑戰時,伊斯蘭金融在悄然崛起,並贏得了全球金融業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2014年,英國財政部發行了2億...more
如果你喜歡閱讀文字 如果你會留意流行歌詞 如果你有興趣寫流行歌詞 如果你的夢想是成為填詞人 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出現的! 研習中國語言及文學、具備教學經驗,並在寫作與填詞行業發展多年的作者...more
中國的迅速崛起,極大地改變了原有的國際格局。但在西方媒體上,很難看到有關這個東方大國客觀且正面的報導,相反,極度誇大中國負面信息、玷污中國形象的宣傳卻屢見不鮮。作者以一個長期在華工作,深入了...more
今天的中國究竟從何而來?現代中國何以能避免多族群帝國崩潰和分裂的命運,建立一個高度有效且長期穩定的國家?其疆域構成、族群組合和政權形態具有何種歷史合理性與獨特性?今後的中國國家能否繼續維持“既大...more
一本通史讀到老?漫談歷史做得到! 如果你上歷史課和看歷史課本從未打瞌睡的,恭喜你!你可以準備走入歷史的研究大道。反之,亦都恭喜你!你終於遇到一本適合自己的歷史讀本。 《漫漫港歷史》專為初接觸香...more
在這宏闊變幻的時代裏,你我心底仍有一方園林,可停駐,可靈隱。 一樁倫常血案, 父與女, 從此踏上截然不同的命途…… 葛亮最新長篇小說,點染粵港百年風雲,企望一片幽靜的心靈園林。父親連粵名看...more
鴉片與銅鑼灣,或是一般人對利希慎家族的粗略印象,除此之外即缺乏想像。本書由爬梳多箱家族的一手史料開始,歷30多場訪談及三年餘時光,為讀者娓娓傾訴一個鮮為人知卻扣人心弦的利家故事。這個故事除了公...more
身為父母,不論你是「初哥」還是「老手」,都有為著與孩子相處而焦躁頭痛的時候。七大有效溝通錦囊,帶你走往幸福父母之路: 1. 學習如何不挑剔及讚賞孩子 2. 正面情緒有助學習 3. 促進協作的溝通方...more
本書作為第一本有關香港電影音樂的專書,以嚴謹的香港電影音樂工業理論發展出關乎美學、工業與文化的技藝研究。作者除發掘第一手資料——包括訪問逾二十多位電影人的口述歷史,橫跨近二十年——亦整合及梳理大...more
「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隱」於「山」林的人,厭倦於繁亂的社會現實,需要置身清靜山林,以達到心中的平和境界。 二○二一年秋,作者葉曉文搬到了位處香港船灣淡水湖後方的荔枝窩村居住。荔枝窩三...more
廣東簡稱「粵」,中國八大菜系中就包括了粵菜。粵菜真正崛起始於明清,盛於民國,發展歷史雖然不長,卻是成長得最快速最耀眼的菜系,海納百川,融匯貫通,歷史成就了粵菜的形成與興盛。 粵菜,是泛指廣...more
自粵劇形成以來,香港粵劇經歷了三個高峰。首先是在國民革命時期催生的戲曲改革和西化浪潮中,1930年代粵劇被打造成最時尚的娛樂方式,令大眾趨之若鶩。而後,唐滌生於1950年代把粵劇提升至藝術的努力,令...more
疾病和醫療與每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涉及當時當世的一切歷史要素。本書著眼於中國中古時期的醫療社會史,通過對中西醫學史研究的梳理比較、醫者形象的分層模塑、醫患關係的探討,以及對中國古代衛生體系、...more
本書以《金瓶梅》版本傳播演變為主線,涉及《金瓶梅》現存主要版本近百種,從問世傳抄本至此後的續書本、現代譯本,包含對作品外部發展過程的概括,以及版本內部特點的比較,呈現了有機的、整體的討論。全...more
本書探討香港的飲食文化,並不只着眼於食物的形式、味道和質感等物理方面,還深入考察其生產方式、地方意義、傳統價值觀、思想、社會變化和文化身份認同,闡明作者對一系列問題的研究發現,包括戰後移民、...more
「媽媽,多年來你遙遙地守護著我,我和孩子的生活都過得很好。就如你所說,人生總會帶有一點遺憾,而我從來不覺得那是不足。曾經得到你的愛,我的一生已接近十全十美了。」 本書是陳秋霞為其母親一百歲...more
香港地產業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香港開埠初期的土地拍賣及地權制度與土地批租制度的確立。二次大戰後,以吳多泰、霍英東為代表的新興地產發展商,先後提出「分層出售,分期付款」的售樓方式,推動了地產經...more
《香港故事2024》是新華社駐香港記者近年來採集的部分香港人物故事,本書共分《心繫家國》《風流人物》《香江記憶》《多元共融》《城市肌理》五大部分,文字洗練優美、感情真摯動人,並輔以大量插圖和視頻...more
今日世界正處在戰爭與和平、極化與共存、對抗與合作的又一個新的十字路口。中美互相強化著不安、抵制、強硬的氛圍,兩國關係面臨著螺旋式下降。作為一個長期在華盛頓智庫研究中美關係的華裔學者,李成不僅...more
本書是資深旅行界人士郭志標(標叔叔),在數十年來旅途中或親歷、或聽聞的軼事結集。當中不乏在郊外喜逢牛隻飲可樂、在梧桐寨瀑布驚見駭人石景等新奇見聞;還包括港九大隊在紅石門設稅站、港島龍虎山得名由...more
霸權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美國依賴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建立起來的領先優勢,歷經幾十年,打造集科技、金融、人才、輿論、軍事等為一體的複合霸權體系。當前,美國的國際外交、財稅制度、貨幣體系、軍火工業、...more
打鼓嶺鄉位處香港北部邊界的鄉郊,保存著很多古老村落,承傳著很多市區鮮見的傳統文化和古蹟。從英國租借新界、日軍侵華、戰後設立邊境禁區,打鼓嶺鄉見證著香港發展的很多重要轉折;而作為北部都會區的腰...more
在過去,新界圍村村民在嫁娶、祭祀、添丁「點燈」、打醮等對該條村落富有獨特意義的日子,會聚首家裏圍爐共享「盆菜」——一種以一木盆盛載多款菜餚的傳統雜燴菜式,而吃盆菜這個行為被稱為「食盆」。食盆在...more
上世紀三十至八十年代,香港四位著名書法家:區建公、謝熙、卓少衡及黎一鳴,以書法作品如招牌、碑記、墓誌銘、楹聯、帳聯、名片、廣告等,塑造出香江半世紀獨一無二的城市風貌。 「墨跡」作者及團隊經...more
五嶽劍派 崆峒峨嵋 武林宗派,往往隱身於名山大川的深處。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兩首名句是由金庸先生十多部武俠小說的書名串聯起來,呈現出一種磅礡的氣勢。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可...more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名句是由金庸先生十多部武俠小說的書名串聯起來,呈現出一種磅礡的氣勢。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可以稱之為「中國文化大觀園」,歷史的、哲學的、宗教的、藝術的、飲食...more
建築大師貝聿銘曾說過:「生活就是建築,建築是生活的鏡子。」建築不只是為我們提供居住、辦公、娛樂等基本功能空間,更是時代的見證者,承載了當時當地的歷史、精神、宗教及藝術價值等文化元素。法國巴黎...more
「其實香港一向都是一個『聯繫人』,作為國家最國際化的一個城市,一直以來都在將不同的地方連接起來。」 陳智思,大紫荊勳賢,金紫荊星章,太平紳士 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more
全書從四方面入手,回顧鄧麗君的演藝生涯,剖釋她對香港流行文化及樂壇的發展帶來的影響。 首先是朱耀偉教授撰寫的〈時空流轉.天籟長存:鄧麗君的永恆歌聲〉,由鄧麗君11歲參加歌唱比賽講起,到她由台灣...more
走進南華霓虹燈電器廠有限公司採訪,是郭斯恆深入了解香港霓虹招牌發展歷史的開端。「南華」捐贈了大約七百多張手稿給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用作視覺文化研究和教學用途。郭斯恆及其團隊透過整理二百多張食...more
曦成說:「真正的書籍設計師也是追求設計真理的思想家,不單設計書本的外在,還著重其內在的智慧與啟蒙。」 本書以「悟、尋、戰、研、訪、賞」六個部分展開。第一章〈悟——設計理論篇〉總結了曦成的書籍...more
全球疫情期間,許倬雲先生憂思於當今世界的變化,混亂的美國社會、政治,技術與倫理的衝突以及瘟疫蔓延下混亂的世道人心,藉中世紀薄伽丘《十日談》的書名,進行了為期十次、歷時兩個多月的系列線上講座。...more
這是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先生晚年力作《經緯華夏》的全新繁體增訂版。 圍繞「我要從世界看中國,再從中國看世界」這一發端,許先生以九十高齡迎難而上,八易其稿,結撰出一部華夏文明從成長到成型的傳記...more
本書以深港兩地的界河深圳河為切入點,緊密圍繞「奔騰的深圳河」,記述了兩地血脈交融、榮辱與共的發展歷史,記錄了一個古老大陸的文明和歷經滄桑的民族,反映了深港兩地的歷史變遷和歷史文化的積澱,揭示...more
在視覺影像氾濫的年代,讓我們以文字欣賞建築風景 此書為作者第二本著作。在編寫《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前,建築師彭展華(Bob PANG)一直從事建築相關的文字創作,從傳統紙媒到網媒,不限形式題材,務求...more
本書以1890至1900的美國為視角,回溯到歷史的「原點」來看待其從一個地區性的大國向全球性大國轉變的階段。從世界性帝國崛起的角度來看,這個「原點」,即1890至1900年。這一階段以美國西部邊界的「關閉」...more
本書作為介紹基本法的讀物,不同於一般的理論鋪陳,而是另闢蹊徑,邀請香港和內地的多位傑出青年學者,總結出基本法實施以來的十個重大議題,並對每個議題從歷史背景、法律文本、爭議焦點、實踐現狀、解決...more
香港中文報紙擁有超過170年的歷史,早期一直由外國人操控。這局面由一位聖保羅書院高材生陳藹廷打破,他於1872年創辦《香港華字日報》,從此,香港報業進入一個華人自主的新時代。本書利用失佚百多年的《...more
一口生命之氣,成就每一個有靈的活人。氣味,伴隨著當下的每個一呼一吸,進入人們的心腸肺腑,帶領人們穿越時間與空間,其所牽起的情感與記憶在在都與生活掛鉤。然而,這關乎人們氣息存留,每分每秒與之共...more
本書收錄十二篇人物專訪,受訪者來自不同的界別,其中包括醫生、演員、藝術家、設計師、作詞人、古琴家、舞蹈家、建築師,以及地質學家、天文台台長等。他們學有所長,各有專精,不囿於傳統,亦勇於創新,...more
涼茶,作為嶺南地區民間常見的功能性飲品,被視作具祛濕、清熱等效用,以應對嶺南地區炎熱潮濕的氣候。涼茶講求就地取材,多以地方生草藥入藥,故而其配方材料會因應地區資源有所增減,各家各方或大體相同...more
本教參書針對文憑試中文科卷一甲部「指定閱讀篇章」的部分編撰。全書錄有詩、詞及文言文36篇,當中16篇是教育局指定範文,另附教育局所建議的9篇文言篇章,以及11篇自先秦到清代的經典文言詩文。「圖解」...more
齊白石(1864-1957),原名純芝,又名璜,號瀕生,別號白石山人,清朝末年在湖南湘潭的農村裡一戶貧寒農家出生。齊白石是中國近代著名藝術家,在詩、書、畫、印四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境界,著有《借山吟館詩...more
中國與日本有著悠久的交往歷史,文化和物產的傳播令兩國一衣帶水。然而,日本的島國屬性注定這塊孤懸大洋的土地必將另闢蹊徑,飲食文化上亦如此。 礙於語言不通,乃至兩國文化同中有異的複雜關係,很多...more
明代“止園”,是美術大師高居翰追尋五十年的中國園林美學典範。止園研究,由高居翰發起,先在國際上形成影響,繼而由中國學者接力,取得豐碩成果,然後再回到國際舞台,搭建起溝通中外的藝術橋梁,向世界展...more
從促使人類定居的小麥和水稻,到改變世界菜系的土豆和番茄,再到牽動全球貿易神經的大豆和茶葉,豐富多彩的作物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它們不僅關乎人民生計、口腹之慾,也與醫療衛生、社會生活緊密相連。...more
「新生代」無關年齡,而是活躍於平面設計領域的新世代。他們沒有創辦大規模的設計工作室,卻在面對大型項目時游刃有餘,創造出普羅大眾都能接觸及欣賞的新生代香港設計。本書作者走訪了十二位香港本地新生...more
周密(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弁陽老人;1232–1298),為南宋末三大詞家之一,又為當時文壇領袖,存詞152首,稱《草窗詞》,又稱《蘋洲漁笛譜》。其詞深受姜白石(約1155–約1221)及吳夢窗(約1200–約1260)之影響...more
《北鳶》是葛亮繼《朱雀》之後,書寫近現代歷史、家國興衰「中國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說題為《北鳶》,出自曹霑《廢藝齋集稿》中《南鷂北鳶考工志》一冊。曹公之明達,在深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之道...more
《北鳶》是葛亮繼《朱雀》之後,書寫近現代歷史、家國興衰「中國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說題為《北鳶》,出自曹霑《廢藝齋集稿》中《南鷂北鳶考工志》一冊。曹公之明達,在深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之道...more
本書為葛亮首部長篇小說,以許廷邁和程囡的感情經歷為線索,牽引出橫跨三個世代的傳奇故事,抗戰、反右、文革等歷史大事在作者顧盼間徐徐展開,為南京這座在近現代史上擾攘不已的古都,書寫上濃墨重彩的一...more
本書為葛亮首部長篇小說,以許廷邁和程囡的感情經歷為線索,牽引出橫跨三個世代的傳奇故事,抗戰、反右、文革等歷史大事在作者顧盼間徐徐展開,為南京這座在近現代史上擾攘不已的古都,書寫上濃墨重彩的一...more
對於愛書人來說,買到一本心儀的好書既講求時機,更講求緣分。買書及藏書的過程因這不可捉摸的緣而顯得妙趣橫生,令人回味無窮。 本書集結三十八位愛書人的買書回憶,通過分享淘書及藏書的過往,講述古...more
節日和習俗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重要標誌,也是每一個人成長的生命印記。中國人非常重視「過節」,節日的類別很多,有普天同慶的節慶,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也有具紀念性質的紀念日,如國慶節、端午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