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TO架構下,兩岸經貿關係如何兼顧國際規範與政治現實的挑戰? 兩岸在WTO架構下的貿易互動,如何影響台灣的經貿政策調整與產業發展? 中美貿易戰擾動全球供應鏈,如何影響台灣經濟與產業布局? 鐘守宏...more
第一屆環太平洋紅樓夢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國際化」與「紅學」為主軸,廣邀臺灣、德國、中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十五位《紅樓夢》研究學者、專家。 書中收錄之論文以《紅樓夢》研究作為理解框...more
向明(1928-)少時因戰火逼近被迫離家,母親在離別前給了他三塊黃泥粑粑,以治病痛,誰知這一別竟無緣再見。輾轉來到台灣的過程,只剩最後一塊故土泥巴聊以慰藉。在台灣落地生根後,他開始創作,以過去生活...more
本書針對漢語詞彙史、詞源學與概念研究,提供八種清末民初「新名詞」原典的校勘與方法論創新。 書前〈導論〉首次提出「未定新名詞」概念,並從詞源與語義兩個層面比較八種語料來源,評估其在漢語外來詞...more
國內重大自然災難新聞傳播相關研究自九二一開始發展,回顧過去相關研究可以發現,災難新聞出現問題大抵為:一、災難新聞報導內容不時出現不符合專業規範的新聞表現,包括密集報導血腥驚悚畫面、違反客觀專...more
「逢場作戲,弄假成真。作者以此寄懷,觀者於焉感興。 顧優人假面,能開世俗胸襟;雖傀儡當場,堪寫英雄心事。」 元、明以來,隨著戲曲逐漸成為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不少文人已經像寫作和玩味詩詞...more
當戰爭蹂躪人類時,詩人不能坐視。 藝術家在社會中的角色是什麼?他們能夠單純以動蕩時期為由,就克制自己不寫東西嗎?他們會因為國家、朋友和敵人,解析他們採取的政治立場,而躊躇不寫戰爭詩嗎?這是編者...more
「以為能夠達到般若的極限吧。/堅持到最後等待按下快門的瞬間,/他凝視一道無人見過的光芒。」——卞義洙 Byeon Eui-Su〈求道〉 「盲人第一次撞牆時,沒有人相信他說牆就在那裡。人民只有在看到盲人從身上...more
印度女詩人雷斯瑪.臘美思幼時生長於鄉村,對於周遭有著敏銳的觀察與感受。她的詩文中有著鄉村的風景:井裡的蝌蚪、她和姊妹們為螃蟹建造的泥巴屋、上面有昆蟲的黃玫瑰;也有城市的風光:雙手沾滿煙灰的孩...more
帛琉是位於西太平洋的島嶼國家,全國有約340座島嶼,2萬多人口,雖與台灣同樣為島國,境況卻有著很大的差異。在經歷西班牙、德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殖民後,拒絕加入美國干預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選擇走出...more
當戰爭蹂躪人類時,詩人不能坐視。 藝術家在社會中的角色是什麼?他們能夠單純以動蕩時期為由,就克制自己不寫東西嗎?他們會因為國家、朋友和敵人,解析他們採取的政治立場,而躊躇不寫戰爭詩嗎?這是編者...more
印度女詩人雷斯瑪.臘美思幼時生長於鄉村,對於周遭有著敏銳的觀察與感受。她的詩文中有著鄉村的風景:井裡的蝌蚪、她和姊妹們為螃蟹建造的泥巴屋、上面有昆蟲的黃玫瑰;也有城市的風光:雙手沾滿煙灰的孩...more
帛琉是位於西太平洋的島嶼國家,全國有約340座島嶼,2萬多人口,雖與台灣同樣為島國,境況卻有著很大的差異。在經歷西班牙、德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殖民後,拒絕加入美國干預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選擇走出...more
「以為能夠達到般若的極限吧。/堅持到最後等待按下快門的瞬間,/他凝視一道無人見過的光芒。」——卞義洙 Byeon Eui-Su〈求道〉 「盲人第一次撞牆時,沒有人相信他說牆就在那裡。人民只有在看到盲人從身上...more
在當前多變且高度複雜的社會環境下,解決問題已不再侷限於單一學科的範疇,跨領域學習逐漸成為教育創新的核心趨勢。 本書探討設計思考在跨領域課程中的應用與挑戰,並透過行動研究,發展並優化適用於多...more
1910年,李完用與大日本帝國簽訂《日韓併合條約》,自此,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大韓帝國正式滅亡! 本書主要收錄晚清民國時期以中文出版或刊載的「朝鮮亡國史」相關著述,既包括嚴肅的史學專書,也包...more
1910年,李完用與大日本帝國簽訂《日韓併合條約》,自此,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大韓帝國正式滅亡! 本書主要收錄晚清民國時期以中文出版或刊載的「朝鮮亡國史」相關著述,既包括嚴肅的史學專書,也包...more
【七位台日韓專業學者】范銘如×吳佩珍×崔末順×紀大偉×陳佩甄×中川成美×高明徹 【八位台日韓著名作家】星野智幸×中島京子×金息×孫洪奎×周芬伶×駱以軍×張亦絢×何致和 ──細數疾病、文學與生命政治(biopol...more
《人類學上所見之西南中國》是烏居龍藏於1902年至1903年間走訪中國西南邊區進行田野調查的見聞錄,與其於1907年出版的民族誌專書《苗族調查報告》不同,本書採用日記體紀行,並附十餘幅風俗人物照片或素描...more
《人類學上所見之西南中國》是烏居龍藏於1902年至1903年間走訪中國西南邊區進行田野調查的見聞錄,與其於1907年出版的民族誌專書《苗族調查報告》不同,本書採用日記體紀行,並附十餘幅風俗人物照片或素描...more
《解密中國:習近平統治下的共產黨與解放軍》為央廣學院於「媒體韌性課程」中所編著的專書,央廣在構思本書目錄大綱時,將「沒有煙硝的戰場:中國對臺灣影響力行動」放在第一章,點明臺灣面臨的資訊操弄與...more
1990年12月行政院副院長施啟揚邀集葉明勳等人舉行第一次研究小組會議,研究小組負責諮詢、協調並對撰寫報告提供審查意見,除學者賴澤涵兼總主筆外,再聘請吳文星、許雪姬、黃富三、黃秀政、陳寬政擔任研究...more
本書收錄包括王雲程〈戰爭的財政循環──從籌資、賠償到重建〉一文,注意到戰爭的財政循環中從籌資賠償到重建的相關問題;薛化元的〈戰後初期台灣通貨膨脹問題的再思考〉則是透過匯率及相關的貨幣政策,重新...more
Seeking truth and du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228 Massacre has been the long-time goal for the 228 Massacre victims and t......more
今年(原版刊行当時)は228 事件発生後60 周年、228 公義平和運動が推進されてから20 周年を迎えます。過去20 年の名誉回復運動では、民間部門の推進の下、記念基金会、関懐協会( 考える会) などが続々と設...more
小說家舞鶴有部作品叫《餘生》,循莫那魯道遺族的視角與話語,重塑並拆解霧社事件歷史,並細緻梳理倖存者那失語的哀傷。餘生,自是立在現在清流部落的紀念碑名字,但這兩個字,清晰地傳達了在歷史中遭踐踏...more
從1997年3月5日於嘉義市皇嘉大飯店召開之「第一次索回校友地促進會」至今已十四餘年,發起人張岳楊老先生已是白髮蒼蒼的九旬長者,惟其對於索回嘉農校友地之信念從未動搖。 嘉義農林學校,日治時代設立之...more
本專書以二二八平反與轉型正義為題,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敘述二二八事件平反運動在台灣歷史的展開,分為1987 年以前禁忌年代的探索、1987 年到1989 年衝破禁忌、1990 年到1994 年尋求真相與社...more
本書為時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儀深自1991年起投身二二八事件研究以來的重要論文集錄,全書共分七章,作者藉由梳理個人二二八事件學術研究歷程起始,於首章先行簡介作者研究小史,其後第二至七...more
本書為時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儀深自1991年起投身二二八事件研究以來的重要論文集錄,全書共分七章,作者藉由梳理個人二二八事件學術研究歷程起始,於首章先行簡介作者研究小史,其後第二至七...more
本書為作者刁書仁《前近代東亞朝貢制度研究論集》系列之一,本系列依下列主題分為三書:《朝鮮王朝與明清中國》、《女真、後金的崛起與華夷易變》及《中朝疆界與東亞經貿》。 本書《前近代東亞朝貢制度...more
本書為作者刁書仁《前近代東亞朝貢制度研究論集》系列之一,本系列依下列主題分為三書:《朝鮮王朝與明清中國》、《女真、後金的崛起與華夷易變》及《中朝疆界與東亞經貿》。 本書《前近代東亞朝貢制度...more
本書特色 ★「文化冷戰」研究專著! ★聚焦冷戰年代的十位華裔作家──韓素音、黑嬰、王嘯平、韓萌、蕭村、燕歸來、力匡、王里、金枝芒、賀巾,討論離散經驗與跨國網絡在這些作家的冷戰想像中所發揮的作用!...more
1980年代,台灣正值解嚴前後並迎來隨後的民主化進程,學者多利用報章雜誌發表建言,呼籲推動民主與開放。作者瞿海源躬逢其盛,自1979年起,經常應邀於各媒體發表有關政治、社會、宗教、文化與教育等多面向...more
《解密中國:習近平統治下的共產黨與解放軍》為央廣學院於「媒體韌性課程」中所編著的專書,央廣在構思本書目錄大綱時,將「沒有煙硝的戰場:中國對臺灣影響力行動」放在第一章,點明臺灣面臨的資訊操弄與...more
本書為作者刁書仁《前近代東亞朝貢制度研究論集》系列之一,本系列依下列主題分為三書:《朝鮮王朝與明清中國》、《女真、後金的崛起與華夷易變》及《中朝疆界與東亞經貿》。 本書《前近代東亞朝貢制度...more
本書特色 ★「文化冷戰」研究專著! ★聚焦冷戰年代的十位華裔作家──韓素音、黑嬰、王嘯平、韓萌、蕭村、燕歸來、力匡、王里、金枝芒、賀巾,討論離散經驗與跨國網絡在這些作家的冷戰想像中所發揮的作用!...more
1910年,李完用與大日本帝國簽訂《日韓併合條約》,自此,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大韓帝國正式滅亡! 本書主要收錄晚清民國時期以中文出版或刊載的「朝鮮亡國史」相關著述,既包括嚴肅的史學專書,也包...more
1910年,李完用與大日本帝國簽訂《日韓併合條約》,自此,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大韓帝國正式滅亡! 本書主要收錄晚清民國時期以中文出版或刊載的「朝鮮亡國史」相關著述,既包括嚴肅的史學專書,也包...more
本書為作者刁書仁《前近代東亞朝貢制度研究論集》系列之一,本系列依下列主題分為三書:《朝鮮王朝與明清中國》、《女真、後金的崛起與華夷易變》及《中朝疆界與東亞經貿》。 本書《前近代東亞朝貢制度...more
她的詩歌語言如泉水清澈自然,風格多樣。這本詩集是她詩歌美學的實踐,既有對東西方世界生活的思考,也是生命旅程的腳印。 沈睿生於北京,長於北京,北京不但是她的故鄉,也是烙在她身上的印記。1994年...more
該詩集收錄馮冬2018~2023年間大部分詩創作,它突入的乃是一些沒有形象的場所,光照不足的領域,幾近於「無」的領域,為此詩句有必要保持神祕的懸浮。無論是此世的哀悼,家園的記憶,還是夢的世界,存在並...more
「詩的迴盪,不但喚醒了過去,也將創造存在的未來。」──巴舍拉《空間詩學》 一九五七年馬來亞獨立,不再是英屬殖民地,也不再是南洋過客的暫居之所,而成為一個被期待能擁有公正與公平的政治空間,提供...more
嘉靖朝創置的「協理京營戎政」是明代最獨特的軍事文官,突破明太祖與明成祖的「祖制」而立。協理京營戎政的職官制度源自邊鎮督撫制,多以兵部尚書、侍郎為本職,加都察院御史銜出任,駐於明朝京師北京城內...more
「用與眾不同的角度,傳達生命的溫度!」 詩人李飛鵬以鏡頭定格生活的每一個轉瞬,透過與眾不同的視角,呈現生命深處的溫暖與力量。 每一張照片都是一首詩,每一段文字都是一幅畫。他不僅捕捉了生活...more
臺灣詩學季刊社於2024年成立「線上詩香」臉書社團,期許詩人能以多元的媒材,如圖片、詩演、朗讀、篆刻、談詩、繪畫等進行斜槓創作,展現詩之美學。 本書集結2024年度第一回與第二回【AI.詩圖共創】競...more
作者李飛鵬從醫學跨足文學,身為醫生的他在醫院見過太多生、老、病、死以及無私的愛,他以此為靈感書寫。那些對生命無常的感悟、理解與妥協,經過時間淬鍊,洗滌出一首首看透人生的智慧詩語,猶如木魚敲擊...more
她的詩歌語言如泉水清澈自然,風格多樣。這本詩集是她詩歌美學的實踐,既有對東西方世界生活的思考,也是生命旅程的腳印。 沈睿生於北京,長於北京,北京不但是她的故鄉,也是烙在她身上的印記。1994年...more
「詩的迴盪,不但喚醒了過去,也將創造存在的未來。」──巴舍拉《空間詩學》 一九五七年馬來亞獨立,不再是英屬殖民地,也不再是南洋過客的暫居之所,而成為一個被期待能擁有公正與公平的政治空間,提供...more
1980年代,台灣正值解嚴前後並迎來隨後的民主化進程,學者多利用報章雜誌發表建言,呼籲推動民主與開放。作者瞿海源躬逢其盛,自1979年起,經常應邀於各媒體發表有關政治、社會、宗教、文化與教育等多面向...more
臺灣詩學季刊社於2024年成立「線上詩香」臉書社團,期許詩人能以多元的媒材,如圖片、詩演、朗讀、篆刻、談詩、繪畫等進行斜槓創作,展現詩之美學。 本書集結2024年度第一回與第二回【AI.詩圖共創】競...more
作者李飛鵬從醫學跨足文學,身為醫生的他在醫院見過太多生、老、病、死以及無私的愛,他以此為靈感書寫。那些對生命無常的感悟、理解與妥協,經過時間淬鍊,洗滌出一首首看透人生的智慧詩語,猶如木魚敲擊...more
「用與眾不同的角度,傳達生命的溫度!」 詩人李飛鵬以鏡頭定格生活的每一個轉瞬,透過與眾不同的視角,呈現生命深處的溫暖與力量。 每一張照片都是一首詩,每一段文字都是一幅畫。他不僅捕捉了生活...more
該詩集收錄馮冬2018~2023年間大部分詩創作,它突入的乃是一些沒有形象的場所,光照不足的領域,幾近於「無」的領域,為此詩句有必要保持神祕的懸浮。無論是此世的哀悼,家園的記憶,還是夢的世界,存在並...more
本書集結作者數十年來對加拿大華裔、華文文學與華文媒體的研究成果,聚焦張翎《金山》、陳河《沙撈越戰事》、曾曉文《蘇格蘭短裙和三葉草》、笑言《香火》、李群英《殘月樓》、崔維新《玉牡丹》等多部經典...more
《此心安處是吾鄉》由四十三位作家協會的會員暢談大紐約區生活的體驗。蘇東坡詞「此心安處是吾鄉」和白居易詩「大抵心安即是家」,都強調了「心安」乃扎根異鄉的積極態度,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世界,「心安...more
「湖若清明則能鏡,湖若遼闊能容天地, 湖若枯竭則見真實,湖若氾濫則見殘暴與兇猛, 不能說是湖之過,因為湖之轉變全因境遇之變。」 詩人葉莎以詩句與影像交融,織就一個詩中繪影、畫中藏詩的絢麗...more
《此心安處是吾鄉》由四十三位作家協會的會員暢談大紐約區生活的體驗。蘇東坡詞「此心安處是吾鄉」和白居易詩「大抵心安即是家」,都強調了「心安」乃扎根異鄉的積極態度,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世界,「心安...more
「湖若清明則能鏡,湖若遼闊能容天地, 湖若枯竭則見真實,湖若氾濫則見殘暴與兇猛, 不能說是湖之過,因為湖之轉變全因境遇之變。」 詩人葉莎以詩句與影像交融,織就一個詩中繪影、畫中藏詩的絢麗...more
本書集結作者數十年來對加拿大華裔、華文文學與華文媒體的研究成果,聚焦張翎《金山》、陳河《沙撈越戰事》、曾曉文《蘇格蘭短裙和三葉草》、笑言《香火》、李群英《殘月樓》、崔維新《玉牡丹》等多部經典...more
清代律例延續唐、明兩代的概念,比禮制所稱的期親範圍更廣。《大清律例》的「毆期親尊長門」計有13條例文,其定罪量刑的原則是,不同身分和不同情狀,應以示區別。當毆期親尊長案件裡的律例和司法實務衝突...more
「詩,是我的旅程,走過大江南北,我吟詩,把山水描繪在詩中,把詩句撒在山水裡,我閱讀時,也是一首詩,卡繆是詩、盧梭是詩、黑格爾是詩、馬克思是詩,天地萬物皆是詩,早晨的霧是詩,夜晚的露水也是詩,...more
貼近愛,回到最初的信仰,依循恆定的方向。 這是一本試圖將心念「琥珀」成愛的詩集。 琥珀,經過千萬年的沉澱,成為珍貴的時間化石,彷彿能永久保存瞬間的記憶與情感:如同詩人筆下的紛繁詩篇。本書內...more
貼近愛,回到最初的信仰,依循恆定的方向。 這是一本試圖將心念「琥珀」成愛的詩集。 琥珀,經過千萬年的沉澱,成為珍貴的時間化石,彷彿能永久保存瞬間的記憶與情感:如同詩人筆下的紛繁詩篇。本書內...more
「詩,是我的旅程,走過大江南北,我吟詩,把山水描繪在詩中,把詩句撒在山水裡,我閱讀時,也是一首詩,卡繆是詩、盧梭是詩、黑格爾是詩、馬克思是詩,天地萬物皆是詩,早晨的霧是詩,夜晚的露水也是詩,...more
清代律例延續唐、明兩代的概念,比禮制所稱的期親範圍更廣。《大清律例》的「毆期親尊長門」計有13條例文,其定罪量刑的原則是,不同身分和不同情狀,應以示區別。當毆期親尊長案件裡的律例和司法實務衝突...more
本書為青年詩人炎石首次較完整的作品集結,收錄其2011年至2022年間新詩作品。詩人的夜鶯之喉舌彈北國詩人少有的呢喃細密之音,對語音之美深入味蕾的細咂,附麗其修遠之心,並借助古典資源與當代景觀並置,...more
簡瑞玲曾遊學西班牙,並遊歷過多個拉丁美洲國家。她以精湛的西語能力為許多詩人翻譯詩作,是台灣國際詩歌交流的重要推手。本書以她參與國內外詩歌節的經歷為題,將不同國家的風情融入文字,靈活運用隱喻、...more
「當我漸漸沉澱於這本然的宇宙大生命之中,一種性靈中的清明在無形的契機中升起。我開始享受起出雲入霧,遨遊天地,隨機而化的境界…… 在比微塵還小的地球上,我這銀河之蛙,還敢遐想著跳躍嗎?」 陳銘...more
以「記憶」擁抱現實、以「想」思索現實、以「自己」對抗現實── 本詩集主題多元,像許多的光,有寫民間信仰的勸世詩,有寫村里事件演變成的小說詩,有寫人類文明與歷史的災難詩;或寫一些青春訴求甚至是...more
「當我漸漸沉澱於這本然的宇宙大生命之中,一種性靈中的清明在無形的契機中升起。我開始享受起出雲入霧,遨遊天地,隨機而化的境界…… 在比微塵還小的地球上,我這銀河之蛙,還敢遐想著跳躍嗎?」 陳銘...more
本書為青年詩人炎石首次較完整的作品集結,收錄其2011年至2022年間新詩作品。詩人的夜鶯之喉舌彈北國詩人少有的呢喃細密之音,對語音之美深入味蕾的細咂,附麗其修遠之心,並借助古典資源與當代景觀並置,...more
以「記憶」擁抱現實、以「想」思索現實、以「自己」對抗現實── 本詩集主題多元,像許多的光,有寫民間信仰的勸世詩,有寫村里事件演變成的小說詩,有寫人類文明與歷史的災難詩;或寫一些青春訴求甚至是...more
《亞洲冷戰與文學想像》縱論冷戰時期的南洋文學政治,以及其與中國大陸、香港千絲萬縷的關係。張松建教授是南洋華語文學研究的佼佼者,新著勾勒20世紀中期南洋文壇風雲變幻,以及政治、倫理及審美影響,發...more
「河流愛唱歌,從早上唱到晚上,石頭聽得全身光滑如玉,小魚成為河流的頭號粉絲,還會替河流打節拍。 人間也是一條大河流,從早上唱到晚上,歌聲五花八門,想要聽得懂歌聲,也要擁有石頭不動如山的智慧...more
遠在東北亞的朝鮮王朝與臺灣的鄭氏政權雖無政治經濟上的官方互動,然而1667年,鄭經的貿易船隻漂至朝鮮,引發朝鮮王朝對鄭氏政權的關注。朝鮮官方對鄭氏政權的情報來自燕行使、漂流人和日本,相關情報在朝...mor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23屆紅樓現代文學獎暨全國高中紅樓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本屆文學獎徵件類別包括現代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舞臺劇劇本以及全國高中散文等五個獎項。 書中彙集本屆精彩得獎作品,並收...more
在最難實現科學考證的文學領域 以科學實證之法為白話文學樹模範 本書是胡傳吉教授對胡適的文史研究典範論研究,旁及與胡適有關的經史關係及學術史之現代變遷等論題。書中首先從胡適對《紅樓夢》的考...more
「河流愛唱歌,從早上唱到晚上,石頭聽得全身光滑如玉,小魚成為河流的頭號粉絲,還會替河流打節拍。 人間也是一條大河流,從早上唱到晚上,歌聲五花八門,想要聽得懂歌聲,也要擁有石頭不動如山的智慧...more
在最難實現科學考證的文學領域 以科學實證之法為白話文學樹模範 本書是胡傳吉教授對胡適的文史研究典範論研究,旁及與胡適有關的經史關係及學術史之現代變遷等論題。書中首先從胡適對《紅樓夢》的考...more
遠在東北亞的朝鮮王朝與臺灣的鄭氏政權雖無政治經濟上的官方互動,然而1667年,鄭經的貿易船隻漂至朝鮮,引發朝鮮王朝對鄭氏政權的關注。朝鮮官方對鄭氏政權的情報來自燕行使、漂流人和日本,相關情報在朝...more
傳統俳句(haiku)由日語的五、七、五共十七個音節組成,是世界上最短的定型短詩之一;而漢俳/台俳則是依照日俳方式書寫,惟晚近有人提倡自由俳,亦即同樣以三行書寫,但音節或字數不限。詩人方耀乾採後者格...more
他在尋詩的旅程中, 行過島嶼四季晴雨變化, 情思湧動,詩意生發── 本詩集收錄108首詩作,分作七輯,匯集詩人李昌憲在台灣北、中、南、東部及離島行旅留下的足跡。 一段生命的驚奇之旅,從「大自...more
朝鮮王朝自1392年建立以來,原以「米」、「布」以物易物,自17世紀起逐漸轉為「白銀」與「銅錢」的貨幣交易。然而,朝鮮的鑄幣原料必須依賴向日本進口銅、向中國進口錫,難以自主,貨幣供給每每受到東亞局...more
近年世界發生許多重大事件,從烏克蘭戰爭、以巴衝突、印度與阿富汗女權危機,到蒙古、西藏人民被壓迫,世界總如旋轉的陀螺般不停地「打轉」,人類互相殘殺、迫害。然而和平世界的人們卻在留言區高談闊論,...more
全書七十八篇雜文,涵蓋對人生的哲思、對家國的情懷、對海外華族陋習的誠懇建議。尖銳的筆鋒,看似篇篇冷言冷語,實為書生秉持慈悲的熱心腸,克盡言責罷了。 「先進的思想,先進的思想家,猶如水,一旦...more
他在尋詩的旅程中, 行過島嶼四季晴雨變化, 情思湧動,詩意生發── 本詩集收錄108首詩作,分作七輯,匯集詩人李昌憲在台灣北、中、南、東部及離島行旅留下的足跡。 一段生命的驚奇之旅,從「大自...more
近年世界發生許多重大事件,從烏克蘭戰爭、以巴衝突、印度與阿富汗女權危機,到蒙古、西藏人民被壓迫,世界總如旋轉的陀螺般不停地「打轉」,人類互相殘殺、迫害。然而和平世界的人們卻在留言區高談闊論,...more
本書精選詩人陳明克自2003年來的五十八首詩作,延續《船塢裡》、《海芋都是妳》擅長以自然景物表述人間百態的書寫特色。近年世界各地受新冠疫情影響、戰事頻傳,詩人以〈驚慌的麻雀〉、〈搶奪春天〉等詩,...more
本書收錄了三十三首詩作,詩人許萍芬透過這些作品記錄了她對國際局勢、各大事件及社會百態的觀察。新冠疫情結束前後,世界各地頻仍發生的天災人禍,從俄烏戰爭、以巴衝突到摩洛哥地震等事件,都在不同的國...more
本書收錄了三十三首詩作,詩人許萍芬透過這些作品記錄了她對國際局勢、各大事件及社會百態的觀察。新冠疫情結束前後,世界各地頻仍發生的天災人禍,從俄烏戰爭、以巴衝突到摩洛哥地震等事件,都在不同的國...more
全書七十八篇雜文,涵蓋對人生的哲思、對家國的情懷、對海外華族陋習的誠懇建議。尖銳的筆鋒,看似篇篇冷言冷語,實為書生秉持慈悲的熱心腸,克盡言責罷了。 「先進的思想,先進的思想家,猶如水,一旦...more
「余固信,日、支是天與的夫婦之國,失日本即無支那,失支那則日本之興隆與東亞之和平亦無望也。」──頭山滿 那是風起雲湧的近代東亞,當時的思想界對於未來的各種想像層見疊出:征亞論、脫亞論、日清提...more
「余固信,日、支是天與的夫婦之國,失日本即無支那,失支那則日本之興隆與東亞之和平亦無望也。」──頭山滿 那是風起雲湧的近代東亞,當時的思想界對於未來的各種想像層見疊出:征亞論、脫亞論、日清提...more
西王母是怎麼被道教吸收到萬神殿裡去的?恐怖的酆都鬼域原本竟是仙人清修的福地?竟然很多長生不老的神仙刻意留在地上享福,不願上天,是不是太離譜?! 從上古神話時代直說到唐朝,看他們煉丹畫符,神仙打...more
「工合到農村去!」「萬人為一人,一人為萬人!」「改造農村,抵抗日軍!」 世界工合運動紛紛失敗,中國的工業合作運動卻在抗日戰爭時期大獲成功! 源於基督教運動,1930年代與中國第三勢力合流,聯合了國...more
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上海,到成為中國恢復高考後首屆名牌大學畢業生、再到走出中國,陸思良將走遍世界的感悟,凝聚成這本文集。 第一部分中,作者將遊歷中觸目所及燃起的「短暫而綿長的思緒火花」,以散...more
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上海,到成為中國恢復高考後首屆名牌大學畢業生、再到走出中國,陸思良將走遍世界的感悟,凝聚成這本文集。 第一部分中,作者將遊歷中觸目所及燃起的「短暫而綿長的思緒火花」,以散...more
相對於都會地區,偏鄉醫療長期處於資源欠缺及人力不足的弱勢,故日治時代建立了「公醫」及「限地醫」制度,國民政府則有「公費醫師」制度。 自西方醫療傳道者來臺奉獻,經日治時代迄今,始終有這樣的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