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縮小搜尋範圍':

  • 藝術設計
  • 最近三年

排序依

商品清單共有44

美人凝視:喜多川歌麿的浮世繪藝術

美人凝視:喜多川歌麿的浮世繪藝術

★江戶時代的內容製造、大眾流行、名人身份建構、性別觀察……盤點18世紀日本的文化風潮,解析作為“文化現象”的喜多川歌麿 ★從吉原遊女的日常生活到普通女性的分類評鑒,詳細介紹喜多川歌麿怎樣以畫家的藝術...more

摩登夢二:設計二十世紀日本的日常生活

摩登夢二:設計二十世紀日本的日常生活

日本藝術家竹久夢二是20世紀初日本迅速變化的文化環境中的一個代表人物。他的圖像作品無處不在,但在現代日本的官方藝術史話語中卻明顯缺席。他是一位挑戰藝術史定義的充滿矛盾的藝術家,在日本視覺文化史...more

殖民時期的印度藝術與民族主義(1850-1922)

殖民時期的印度藝術與民族主義(1850-1922)

本書講述的是印度被殖民時期的藝術故事,在呈現歐洲自然主義在印度出現時所引起的緊張和矛盾的基礎上,分析了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之間的相互影響,追溯了藝術從毫無疑問的西化到印度民族身份建構的演變。本...more

從歷史中走來:當代中國電影中的英雄敘事

從歷史中走來:當代中國電影中的英雄敘事

一般認為,英雄是兼具很好才能和高尚品質的核心人物。他們在共同體中挺身而出、率先垂範,表徵著主流文化圈層中的秩序、信仰,乃至價值中心。因符合一般大眾的榜樣需求,英雄人物廣受信賴、追捧和效仿。隨...more

撒馬爾罕的榮光:阿夫拉西阿卜壁畫解謎

撒馬爾罕的榮光:阿夫拉西阿卜壁畫解謎

1965年,在修建連接中亞歷史古城撒馬爾罕和塔吉克斯坦公路的過程中,被世人稱為“阿夫拉西阿卜壁畫”的遺跡重見天日,儘管它被部分損毀,但仍是粟特傳統繪畫中極富意趣的傑作。 義大利那不勒斯的東方學家康...more

抱殘守缺:中國八破畫

抱殘守缺:中國八破畫

19世紀中期,八破畫在中國發展起來。這類作品雖畫面破損或略帶焦痕,卻以格外具象的手法,逼真呈現出書法、拓片、繪畫及善本書頁等文化遺存。無論是蟲蛀的書跡、破損的書頁、燒焦的畫作,還是那個年代的短...more

窺見歷史的橫斷面--改編電影對社會變革的再現(1979-2021)

窺見歷史的橫斷面--改編電影對社會變革的再現(1979-2021)

相較原創電影,改編電影對文學原作的改寫更能集中體現出藝術生產中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對社會狀況的展示更為明晰。從這個角度來說,關注電影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從社會學角度解碼改編影...more

中國民間美術導論

中國民間美術導論

本教材從藝術民俗學、文化人類學、歷史人類學等多個切入點,基於民間美術本體講,授民間美術在我國社會作為一個多維立體的文化物象如何嬗變,如何影響民眾的生活,如何映射多種文化訊息等。作為被講述物件...more

驚奇藝術史:你不知道畫布背面的故事

驚奇藝術史:你不知道畫布背面的故事

《蒙娜麗莎》曾經兩度失竊?《救世主》究竟是不是達·芬奇的真跡?凡·高或許死於謀殺?英國畫家沃爾特·西克特是“開膛手傑克”?杜尚的《泉》作者可能另有其人?安迪·沃霍爾留下的“時間膠囊”究竟是什麼?……在你熟悉...more

搖滾:一部歷史,1920~1963

搖滾:一部歷史,1920~1963

天才定義風格,巨星照亮時代,貓王、披頭士名字一出,全世界陷入瘋狂。但讓一個音樂流派發展成全球產業和大眾文化,還少不了無數機緣巧合、古怪發明和精明決策的疊加:例如,吉他手接錯線產生夢幻的聲音,...more

搖滾:一部歷史,1964~1977

搖滾:一部歷史,1964~1977

書接上回,1964年2月,披頭士樂隊抵達紐約時萬眾矚目的場面為搖滾樂波瀾壯闊的新一階段拉開了序幕。 這是一個國際化程度更高的造星時代:藝人簽約和唱片發行紛紛開展全球布局,銷量進入全新的量級,“金唱...more

希特勒最後的人質:被劫掠的藝術品和第三帝國的幽靈

希特勒最後的人質:被劫掠的藝術品和第三帝國的幽靈

2012年,德國政府從希特勒的主要藝術品經銷商——希爾德布蘭特·古利特之子科爾內留斯的公寓中查抄了約1300件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出自喬治·格羅斯、亨利·馬蒂斯、克勞德·莫奈等大師之手。以格羅斯、希特勒和希...more

重塑--54+1:綠色的未來力量

重塑--54+1:綠色的未來力量

2016年5月23日,以“重塑:54+1——綠色的未來力量”為主題的第12屆達卡雙年展·中國館在塞內加爾國家大劇院隆重開幕,這是達卡雙年展成立26年來首次迎來中國館,展出了多位中國和非洲當代藝術家的繪畫、雕塑、...more

音樂雅俗流變與中唐詩歌創作研究

音樂雅俗流變與中唐詩歌創作研究

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樂文化”,“樂文化”對中國古代的文藝發展影響巨大,其中詩樂關係尤為密切。本書從雅樂與俗樂入手,以空間和時間為脈絡考察中唐雅樂與俗樂的發展,基於雅俗流變考察中唐宴樂之風的興盛,...more

刀與木的召喚:新興版畫運動早期的藝術媒介與傳播(1929~1937)

刀與木的召喚:新興版畫運動早期的藝術媒介與傳播(1929~1937)

艾姝的這本書,以“媒介與傳播”為視角,梳理與探討早期新興版畫的媒介與語言建構、圖像模式與觀念表達、藝術展覽與傳播效益、藝術資源與藝術創構等問題。這體現了年輕學者在方法論上的自覺、在研究視野上的...more

從群體生計到文化遺產:聊城木版年畫研究

從群體生計到文化遺產:聊城木版年畫研究

聊城木版年畫是一個複雜流變的民俗物象,承繼於特定的地域空間之中,並與民眾日常生活、社會經濟及國家大勢等有著密切的關聯。本書通過將文獻法、田野作業、口述史與實物收集等多種研究方法並用,深描作為...more

唐大曲音樂形態研究

唐大曲音樂形態研究

大麯自漢代形成規模,至唐代發展壯大,至宋代尚有餘響。唐大麯是唐代樂舞藝術的,其形制繼承了漢魏大麯,但在音樂舞蹈上又有諸多創新,對宋大麯影響深遠。本書以唐大麯為研究物件,以曲調為中心,從創調、...more

棚戶區改造中的多元協作治理模式研究

棚戶區改造中的多元協作治理模式研究

本書首先基於既有的學術成果和棚戶區改造實踐,嘗試從中國公共事務治理模式的演進及現實發展兩個維度解釋棚戶區改造治理創新產生的動因和運作邏輯,從而在學術層面深化已有研究;其次,基於實證資料的收集...more

城市地下空間安全的外部性控制與治理

城市地下空間安全的外部性控制與治理

本書通過梳理外有關地下空間安全管理的文獻和實地調研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的安全現狀,對地下空間易發的災害事故類型進行統計分析,從系統論、複雜性理論、耗散結構論、協同論、突變論等多個維度解析地下空間...more

非亞里士多德式戲劇學

非亞里士多德式戲劇學

《非亞里斯多德式戲劇學》是一部布萊希特戲劇理論譯文選集,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寫於1939~1956年,其最初採用的是柏拉圖式對話體,分成四個夜晚,在寫作過程中作者又為四個夜晚的對話,增寫了散文體...more

清代說唱文學子弟書研究

清代說唱文學子弟書研究

子弟書是由旗人借鑒戲曲、俗曲等藝術形式創制而成的一種說唱文學樣式,在俗文學中獨樹一幟,是探討清代歷史與文化的一個不錯物件,在俗文學史、清代文學目前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本書是對清代說唱文學“子弟...more

審美的境象:中國當代藝術話語範式研究

審美的境象:中國當代藝術話語範式研究

本書主要是對中國當代藝術話語範式進行梳理和探討。書中重點考察本土化、再東方化、社會主義文化現代化、跨文化身份建構,四者分別構成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時代性、文化性、現實性、域外性情境;重點討論中國...more

西方美學藝術思想研究:從柏拉圖、康德到馬克思的傳承與超越(上下卷)

西方美學藝術思想研究:從柏拉圖、康德到馬克思的傳承與超越(上下卷)

西方美學和藝術理論的基礎是西方哲學。從古希臘神話、前蘇格拉底哲學到20世紀的西方哲學,是一個由若干核心概念形成不同邏輯體系的不斷傳承與超越的思想歷程,其最終成果是馬克思哲學。因此,西方美學和藝...more

謀心:日本在中國淪陷區的“宣撫工作”(1937-1945)

謀心:日本在中國淪陷區的“宣撫工作”(1937-1945)

“宣撫”指抗戰時期日偽當局對於日軍佔領區內的民眾所做的宣傳、“安撫工作”,以便使淪陷區民眾“順從”於殖民統治。 本書運用大量日本方面的史料,包括現藏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外務省外交史料館的侵華日軍...more

達達主義百年史

達達主義百年史

“達達主義”是什麼?無論是讓人動彈不得的戲裝、詭異驚悚的妝容,還是無意義的音節詩、荒誕不羈的拼貼畫,誕生於一戰期間的這場古怪的先鋒藝術運動,正是要以非理智、反邏輯的方式,挑戰一切審美標準和政治...more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