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2/4

加一個讀推理小說的理由和一個提醒
唐諾 著


  讀推理小說是日常生活的事,也像一般日常生活的事一樣,有些人不覺得需要什麼特別理由就直接做了,有些人一定要找出個可說服自己的堅實道理否則絕不冒失開始,如克蘭西雷恩系列小說《獵殺紅色十月》裡講俄國人:「連上個廁所都得事先有計畫。」還有些人則無可無不可,但以為能有個什麼理由也不壞,就跟免費收集什麼贈獎券、對獎券一般,運氣好的話算賺到。

  好,就多一張對獎券吧。

  波赫士是個也讀推理小說的人,和他同年兼歐洲留學同學的現代主義小說巨匠納布可夫大大不同,納布可夫受不了推理小說,波赫士則為文談過愛倫坡,威基.柯林斯的《月光石》、艾勒里.昆恩和桃樂絲.榭爾絲等等,當然還有已跨越推理進入經典並成為某種象徵的福爾摩斯。波赫士說,是推理小說,或指名道姓的,是艾德格.愛倫.坡,創造了我們這些推理讀者。

  正如自由資本主義經濟學家告訴我們,是供應倒過頭來創造需求一樣,這話乍聽起來有點因果邏輯一百八十度背反,而且還有點傷害我們自尊,好像說我們是被某些人或某種力量所愚弄、所操控、所決定似的,但仔細想想百貨公司、想想你桌上的電腦、想想你此時此刻身上衣物暨所有琳琳琅琅配件,你所有花費你每個月薪水的必要支出究竟從何而來、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你會知道事情真的是這樣子沒錯。

  對自由意志有高度警覺是好習慣,但時時且事事緊抱著自由意志不鬆手不去使用,則一定是對自己的懲罰和災難,反而是另一種不自由,真的。

  稍稍解釋一下波赫士。當然,在愛倫坡寫出他的《莫格街命案》之前,人們已聽了上百萬年的故事並且開始閱讀小說,而且甚為自然的,所有日後我們讀推理小說的思維方式,比方說留意事情的時間先後和其因果,猜測接下來的情節發展和人的反應,警覺某樁不起眼的小事或某物會在日後成為驚天動地的關鍵,乃至於進入到人物內心的幽黯深處云云,也都老早是我們閱讀心思的一部分了。但比方說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裡就算我們正巧讀的是皮耶毅然隻身潛入行刺拿破崙這最富推理謀殺情節的一段,我們不會期待看到皮耶像卜洛克殺手系列的凱勒執行謀殺時的機巧詳盡計畫,儘管理論上刺殺一名皇帝遠比宰一個美國中西部農莊毫無防備的陌生人更難、風險更高也更需嚴密的設計和執行;我們不會要托爾斯泰給我們一個手槍的特寫好看清楚是貝瑞塔或魯格,什麼口徑,還有皮耶是否戴上手套好避免留下指紋;我們不會關心拿破崙是否已立有遺囑並究竟怎麼分配他的財產;我們也曉得不管皮耶此行成敗如何(其實我們同時知道他絕不會成功,因為拿破崙沒死於征俄這一役),事後也不會跑出來個神探馬格雷或一組帶著各式精巧科學配備的CSI鑑識人員到場採證推理云云。
4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