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夏日漫博
內容連載 頁數 1/3
◇總是嚷著自己「很忙很忙」的人
◇總是覺得「工作量太重」的人
◇拼命工作卻沒辦法做出成果的人
◇沒辦法辛勤工作的人
◇怕麻煩的人
◇習慣偷懶的人
◇沒有持續力的人
……尤其是上述這些人,由衷希望大家務必要仔細閱讀這本書。

「忙碌」才會讓自己有魅力?
「每天都忙的焦頭爛額,工作量真的超過負擔」──每天被工作壓得喘不過起來,有這種感覺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常態性的加班被認為是理所當然,連放假日也無法休息。然而在這樣的辛苦付出之後,卻還是無法達成自己所預定的成果。我想有很多人會希望一天最好有四十八小時,或是想要擁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享受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有些人每天都能準時下班、週末假日也能夠放下工作盡情享受休閒,不過,他們的工作績效卻依然是出類拔萃。兩者的差別究竟在哪裡。難道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才能」所造成的結果嗎?

其實,後者是有共通的特徵。就我個人所知,這些共通點跟個人的才能或能力沒有關係,而是他們對時間的思考方式。直接先從結果來說的話,他們不是在「消費」時間,而是懂得「投資」時間。透過「投資」的方式建立「時間資產」,以「不勞而獲」的方式獲取額外的時間。
老實說,過去我也曾經被時間追得上氣不接下氣。尤其是在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工作之後,日復一日「忙的焦頭爛額」。當初覺得忙碌的生活就是「優秀業務員」的證明,才是魅力的象徵。話說回來,環視周遭的同事和上司,大部份的人都是這樣認為。

但是,在我進公司三年後決定要去美國念MBA,在美國念書的時候我才發現我過去的想法是錯的。在美國留學的時間不過短短兩年,重新學習到各式各樣的管理知識。當時在美國求學的時候,該念的書、該做的專案等等,被交付的課題多得嚇人。回想起當年在公司上班的日子,才發現當時的忙碌根本不及現在的百分之一。
但是,當時身邊的同學,每個人都能按照規定完成該交的課題。不管是他們、或是我自己,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直到那個時候,我才知道自己以前是如何的倚賴「忙碌」的藉口,也才體會到過去的自己真的很討厭。

從學生時代開始,我就對做生意很感興趣,因此很喜歡聆聽那些經營管理者的經驗分享。在這些分享過程中,有些擁有數十年經歷的管理者,他們總是不厭其煩的強調時間成本的重要性。這點在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方說,丟掉一千萬,總是有辦法再賺回來,但是,浪費掉的時間,雖然只是一個鐘頭,卻沒有機會重新找回來。因此有效的使用時間,找到達成目標的最短途徑,才是所有成功的關鍵。

當時,我為了要提高自己本身的時間效率,還試著去閱讀許多介紹訣竅的書籍,希望能找到合適的方法。但是,卻都無法得到改善。一直到某個時間點,我從根本改變了思考的方式,也隨著這樣的改變逐漸看到了成果。而這個轉捩點也就是我所強調的,從「消費」時間轉換成「投資」時間。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