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保健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2/4

相信他與生俱來的本能

現在,我只想跟妳清楚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小嬰兒的成長和發育,並不需要完全依賴妳。每個小寶寶都是蓬勃發展的小生命。在每個小嬰兒體內,都有生命的火苗,那是生命的成長和發育生生不息的強烈慾望,也是小寶寶與生俱來的本能,我們並不需要知道其進展的方式。譬如,妳如果想在窗口花壇種水仙花,並不需要揠苗助長。妳只要把球莖放進去,覆蓋肥沃的土壤,澆適量的水,其餘的順其自然就好,因為球莖中蘊含了生命力,自然會開花。好啦,照顧小嬰兒當然比照顧球莖還要複雜,不過這個例子說明了我的用意,球莖跟小寶寶一樣,都會不斷生長茁壯,而生長的責任並不在妳身上。小寶寶在妳的體內受孕,從那一刻起,就成為妳體內的房客。出生後,小寶寶又成為妳懷中的房客,但這都只是暫時的,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事實上,甚至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小寶寶很快就會去上學。但是此刻,這個房客的身體既幼小又脆弱,十分需要妳因為愛而付出的特別照顧。不過,這並不會改變寶寶與生俱來就會不停生長的傾向。

我不曉得這種說法是否可以讓妳鬆一口氣,但是,我曉得有些母親以為自己必須為寶寶的活力負責,結果為人母的樂趣反而蕩然無存。小寶寶睡著時,她老守在嬰兒床邊,希望他會醒過來,或者至少顯示出一點生命的跡象。如果寶寶悶悶不樂,她就會一直逗他,搔他的臉,想要他擠出一絲笑容。這對小嬰兒來說,當然毫無意義,因為那只是一種生理反應。這種媽媽老是把寶寶抱在膝上,上下搖晃,想逗他呵呵發笑,或做點什麼,反正只要能夠顯示小嬰兒的活力還在,她們就放心了。

有些孩子即使在襁褓初期,父母都不許他們安安靜靜的躺著。這些孩子損失慘重,甚至可能會錯失想活下去的感覺。我想,如果能夠讓妳曉得,寶寶體內真的有個奇妙的生命發展過程(而且很難停止),妳可能就比較可以享受育兒的樂趣。說到底,生命對呼吸的依賴,遠遠超過生存的意志。

妳們之中可能有人從事藝術創作,學過素描或繪畫,也可能捏過陶土,或是會打毛線、縫製衣服。做這些事情時,成品是妳們製造出來的,但寶寶不同,他會自己長大,母親只要提供適當的生長環境就好。

可是,有些母親卻把小孩看作手中的陶土,拚命捏塑,以為自己必須為結果負責,這其實是大錯特錯了。如果妳也有這種感覺,就會被過重的負擔壓垮,因為那根本就不是妳的責任。如果妳可以接受「寶寶是個蓬勃發展的小生命」這個想法,妳就可以一面回應他的需求,一面從容自在的站在一旁欣賞小寶寶的發育,並從中得到樂趣。
4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