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
內容連載 頁數 4/4

無限高分,永遠無人出局的比賽
至於失去了強尼.戴蒙(運動家隊的前任中外野手),問題就完全不同了。戴蒙與波士頓紅襪隊簽約後,運動家隊得到了紅襪隊第一輪選秀權(選進史威許)以及一個補償選秀權。但是戴蒙留下了兩個明顯的大洞:中外野的守備,以及第一棒開路先鋒的位置。進攻方面的漏洞比較容易理解,也容易解決。球迷眼中的戴蒙,是個令人興奮的開路先鋒,也是一個有競爭力的球隊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在運動家隊球團眼裡,看到的卻是:對得分來源的不完整理解。

迪波德斯塔是在一九九九年球季開打前被比恩延攬,但早在那之前許久,他就已經開始研究球隊獲勝的原因。他從哈佛大學畢業沒多久,也就是九○年代中期,便將二十世紀所有棒球隊的統計數據全部輸入一個方程式,然後測試看哪一項統計與球隊勝率的關係最密切。進攻方面,他只找到兩項數據與球隊勝負息息相關:上壘率及長打率。其他數據的重要性,就差多了。

進入運動家隊球團沒多久,迪波德斯塔就問自己一個問題:上壘率與長打率的相對重要性如何?他的答案,從一個推論開始:如果一支球隊的上壘率達到一.○○○(通常口頭上講成「一千」)──也就是說,每位打者每次都能上壘──這樣能得多少分呢?答案是:無限多分,因為永遠無人出局。

如果一支球隊的長打率,達到一.○○○──表示每次打者上場打擊,都能多進帳一個壘打數──這樣又能得多少分呢?那要看獲得壘打數的方式而定,但通常會比無限大少很多。例如,一支球隊一局可能有四位打者上場打擊。第一位打者擊出全壘打,後來三人統統出局。四個打席產生四個壘打數,因此長打率是一.○○○,不過整局就只拿下一分。

棒球迷與播報員剛開始留意到詹姆斯派人士所迷戀的上壘率與長打率時,棒球界也慢慢地將注意力轉向新的統計數據:「攻擊指數」(on base plus slugging, OPS)。「攻擊指數」就只是上壘率與長打率的加總而已。雖然沒什麼學問,卻比其他進攻統計數字更能反映出球隊的得分能力。不過,單純把兩項統計數據加起來,似乎暗示著兩項指標同等重要。如果要提升球隊的上壘長打率,那麼上壘率多千分之一與長打率多千分之一,效果是一樣的。

在進行推論之前,迪波德斯塔就已經對這種粗略的假設感到不安;現在他更明白,這樣的假設荒謬極了。上壘率多千分之一的價值,顯然高於長打率多千分之一,但究竟高出多少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他以詹姆斯「製分產量」公式為基礎,進行修改。修改完畢後,他得到一個預測得分的模型,比任何他所知道的方法都更精準。在他的模型中,上壘率每一點的價值,是長打率的三倍。

即使是以賽伯計量學的標準,迪波德斯塔的論點都很革命性。比爾.詹姆斯和其他人都曾強調過上壘率的重要性,但就連他們也不認為,上壘率的重要性會是長打率的三倍。大部分的棒球進攻模型都假設,上壘成功率每一點,頂多是長打率的一.五倍。對於不像賽伯計量學家那般看重上壘率的大聯盟而言,迪波德斯塔的論點簡直就是異端。

迪波德斯塔從自己的辦公室走出來,穿過大廳,到比恩的辦公室去陳述他的看法。比恩認為,這是他好長一段時間以來聽過的最佳論點。異端是好的──異端代表著機會;比起其他能力,一位球員的上壘能力──尤其是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上壘──往往會被大幅低估。和長打能力相比,上壘的能力──也就是避免出局──遭到低估,更別提比起防守功力以及腳程了。一個球隊能成功的最關鍵要素,正好是他們買得起的特質。在那一刻,運動家隊球團對於球員上壘能力的濃厚興趣,已經變成一種迷戀。

對於大部分棒壇人士來說,戴蒙在進攻上是非常寶貴的開路先鋒,又有盜壘天分。但對於比利.比恩與保羅.迪波德斯塔而言,戴蒙雖然是個討人喜歡的人,跟他相處很愉快,不過他在進攻上的貢獻很容易被取代。他二○○一年的上壘率是三成二四,比大聯盟的平均數值低了○.一成。沒錯,他確實會盜壘,但盜壘有風險,連運動家隊球團都不放心戴蒙冒這個險。盜壘是否有價值必須依情況而定,但整體而言,盜壘成功率至少必須達到七成以上,才能對球隊得分產生正面的貢獻。

以二○○一年球季來看,戴蒙在攻擊方面對運動家隊的貢獻相當容易被取代;但守備就不是如此了。問題在於以隆恩取代戴蒙鎮守中外野時,要如何評估運動家隊的損失?簡短版的答案是:他們無法精確評估,但他們可以(至少他們以為自己可以)得到比大部分人更趨於精準的答案。自從詹姆斯首次抱怨守備統計數字沒有道理後,發生了一些改變。這些改變,就是新資訊,以及一個思考舊問題的新方法。怪的是,這種新思維的推動力,一開始,是源自華爾街。

4上一頁 1 2 3 4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