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夏日漫博
內容連載 頁數 1/5
第一部 尋找靈感 (摘)

是什麼樣的靈感,讓那些文學大師創作出歷久彌新、流芳百世的偉大名著?腸枯思竭時,他們都是如何突破瓶頸?又是從何獲得源源不絕的故事題材?

在這一部分中,你將看見契訶夫、史蒂文生、瑪麗.雪萊以及馬奎斯等作家,是如何找尋靈感與創作的起點,這些方法有些平凡,有些古怪,不一而足。我也將說明該如何運用這些方法突破創作瓶頸。

第一章 師法名著
你還記得第一本深深衝擊你內心的書嗎?它可能是別人唸給你聽,也可能是你自己讀的第一本書。又或者小時候是不是曾受某本書影響,只是當時未曾察覺?

許多中外知名的作家都說過自己深受小時候讀過的書感動,甚至有特定的一本讓他們立志成為作家。即便長大多年後,他們仍回首翻閱,從中找尋靈感。

就連成為作家後,他們也可能繼續以文豪為師。馬丁.艾米斯便說過:
當我寫不出句子,文思枯竭時,有時會這麼自問:換作狄更斯的話他會怎麼寫貝婁或納博科夫呢當然你是希望能用自己的話表達,但景仰的作家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覺得這聽起來是個好方法,不妨在手邊放幾本名家名著,像我書桌附近就掛著九張我所推崇的大師肖像明信片:莎士比亞、塞繆爾.詹森、狄更斯、史蒂文生、康拉德、王爾德、羅素、毛姆,以及格雷安.葛林。這些明信片是我在國立肖像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買來的,還替它們都裱了框。有這些大師陪伴左右,可讓我長保謙遜之心。但他們的存在並非威嚇,相反地,大多時候是我的靈感來源,在我眼中,他們俯瞰我的目光彷彿長輩般慈愛。

不過,師法的對象不必侷限於偉大的文豪。威廉.福克納建議我們:
閱讀,閱讀,閱讀。什麼都讀—無論是垃圾、經典、好作品、壞作品都不要放過,看看其他人是怎麼寫的。把自己當木匠學徒一樣,盡可能地從師傅身上學習。多讀就是了! 你有一天會開竅的。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則大力倡導詩文的閱讀:
要寫好英文散文,你必須浸淫在英詩裡。

對馬雅.安哲羅來說,《聖經》是她最主要的靈感來源:
任何一本猶太聖經與基督教聖經的詮釋與翻譯都如旋律般優雅悅耳,美妙無比。我常常會念聖經給自己聽,任何譯文、任何版本都好,就只為了聽那語言、那韻律與節奏,提醒自己英文是多麼美麗。

改變自己—也改變他人
《歐普拉雜誌》(The Oprah Magazine)上曾刊載過《梅岡城故事》作者哈波.李寫給歐普拉的一封信,她在信內提到自己年輕時對書本的熱愛,並說:

七十五年後,在現代這個人手一臺筆記型電腦、手機、iPod,心靈卻如空屋般荒蕪的富裕社會中,我依舊埋首於書堆之中。

年輕的哈波.李完全沒想到自己的作品有一天會給社會帶來如此重大的影響。

一份針對在一九六○與七○年代參加民權運動的律師調查顯示,他們有許多人都是受到《梅岡城故事》(出版於一九六○年)所啟發。這本小說不只贏得一九六二年的普立茲小說獎,並在一九九九年入選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的世紀不朽小說名單。這是這名隱世作家唯一出版過的作品,但有傳聞說她並沒有停止寫作,只是不再出版。

而深深震撼馬奎斯,並促使他提筆寫作的則是卡夫卡:

有天晚上,一個朋友借了我一本卡夫卡的短篇小說集。回到膳宿公寓後,我開始讀起《變形記》,開頭的第一句話就差點把我嚇摔下床。我非常吃驚。它的第一句如此寫道:「一天早晨,葛雷戈.桑姆薩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大得嚇人的害蟲??」一看到這開頭我便想,原來故事也可以這樣寫啊! 早知道的話我不知多久前就開始寫了。於是我立刻開始寫短篇小說。

顯而易見,馬奎斯日後成為魔幻寫實主義的領袖,《變形記》功不可沒。

拉爾夫.艾理森曾告訴《巴黎評論》(Paris Review):
一九三五年,我讀了艾略特的《荒原》(The Waste Land),它深深打動我,令我著迷,但我卻完全無法分析它……我在夜裡練習寫作,研讀喬伊斯、杜斯妥也夫斯基、史坦與海明威;尤其是海明威。我閱讀他的作品,學習他文句的結構以及組織故事的方法。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