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3/4
很多演員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一場哭戲後失控,情緒久久無法恢復,繼續痛哭不已,直到情緒宣洩殆盡。這意味著,他們已經完全讓自己相信剛才的情緒是真的,而不只是表演。如果遇到這樣的說謊者,是非常棘手的問題。他們善用謊言欺騙自己,逐漸讓自己相信謊言是真的,這樣一來,所有的情緒和表情都是真實的,讓人難辨真偽。面對這種說謊者,只有耐心等待,等到他們認為自己是在說謊的那一刻。

眼睛的解讀線索

從日常交談、溝通中,我們不難發現,說話者的眼珠並不是一直固定在某一點,有時會向左,有時會向右,有時會向上,有時會向下。大多數人會忽視這個動作,但在微表情的研究裡,眼珠的轉動占有重要的提示意義。

最早發現眼珠轉動跟人的想法有關的是理查‧班德勒和約翰‧葛林德,這兩位共同創建了神經語言程式學(NLP),包括眼睛的解讀線索(EAC)。他們認為,人們因不同的思考行為的類別,眼睛有不同系統性的移動方向,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狀況:

眼睛向左上方看,代表人們正在記憶圖像;眼睛向右上方看,代表人們正在創建圖像。這屬於視覺記憶和視覺創建。

眼睛向左平視,代表人們正在回憶聲音;眼睛向右平視,代表人們正在創建聲音。這屬於聽覺記憶和聽覺創建。

眼睛向左下方看,代表人們正在自己思考,被稱為「內部對話」;眼睛向右下方看,代表人們正在感受,包括情感上的感受和肢體觸動上的感受,屬於動覺記憶。研究顯示,長期習慣性往右下方看,會讓人變得沮喪。

假如你問一個朋友假期是否去了海灘,如果他的眼睛向左上方看,然後又向右下方看,表示他剛開始是在回憶在海灘的情景,接著在回憶當時的感受並肯定海灘之行的確定性。這可以說明他是真的去了海灘。如果他在聽到你問題後迅速向右上方看了一眼,說明他正在從大腦中搜索曾經看過的海灘照片或影像,然後用這些記憶來組成一個他的海灘經歷。這足以證明他沒有去過,但卻正想方設法描述出一個海灘的樣子,好讓你相信他的確去過。

現在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證明眼珠運動跟感官記憶的關係。
4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