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6/7
我相信這種觀點是個極大的錯誤,而且它所提出的問題是虛假的。如果一個人希望他的生命意義是提供貢獻,而且他致力往此目標前進的話,那麼他自然會朝著能夠讓他做出貢獻的最佳方向去發展。他會讓自己符合他的目標:他將發展出社會感,並且透過實際參與取得更多技巧。一旦目標設定完成後,訓練即接踵而來。之後他會開始自我充實來解決人生問題,以及發展他的能力。讓我們拿愛和婚姻為例。如果我們對伴侶有興趣,盡力舒緩和豐富伴侶的生命,我們自然會展現我們所能夠做到的最好一面。假如我們認為必須像吸塵機般發展個性,不願為他人的生命做任何貢獻,我們只會變得專制和不快樂。

生命的真實意義取決於貢獻和合作的推論,裡面含有另一個暗意。如果我們環顧今日由前人處繼承而來的週遭,我們看見什麼?現在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前人為人類生命貢獻的遺跡。我們看見耕種的土地;我們看見道路和建築物。透過傳統、哲學、科學和藝術,以及處理人類狀況的技術,我們看見他們人生經驗的果實。所有這些事物,都是為人類福祉貢獻的先人遺留給我們的。

那麼,其他人呢?那些從未跟人合作,有其他生命意義,只問:「我能由生命裡獲得什麼?」的人呢?他們死後未曾留下痕跡。他們不僅死了;他們的生命亦毫無價值。彷彿我們的地球跟他們說了:「我們不需要你。你不適合生命。你的目的和努力,你自認的價值,你的心靈沒有未來。走開吧!我們不要你。離開這個人世消失吧!」不把合作當作生命意義的人,他們獲得的最後判決總是:「你毫無用處。沒人要你。走吧!」當然在現今的文化裡,我們能夠找到許多的不完美。我們發現有不怎麼令人滿意的地方,我們必須改變;但是這個改變必須以人類福祉做進一步貢獻為宗旨。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