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繪本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第一章 歷史
 
對傳播意義的實證研究,可追溯至十七世紀後期的神學研究,當時教廷發覺非宗教性的出版物對其權威構成了威脅。這類實證研究自此非常蓬勃,並擴散至多個領域,成為傳播研究的骨幹。本章討論內容分析歷史中的幾個階段:報業的量化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政治宣傳分析;社會科學在政治象徵符號、歷史文獻、人類學數據及心理治療交談的研究中使用這項技術;電腦文本分析及新媒體;以及內容分析的質化挑戰。
 
1.1 一些先驅者
 
內容分析指對一體系文本、映像及具象徵意義的東西的系統性閱讀,但卻不一定從作者或用家的角度出發。雖然「內容分析」一詞直至1941年才出現在英語中(Waples & Berelson, 1941, 頁2;引自Berelson & Lazarsfeld, 1948),但對文本的系統性分析其實可追溯至十七世紀教廷進行的審判活動。宗教通常都迷眩於書寫文字,現知最早關於報章的學術論文分別出現於1690年、1695年及1699年,作者均是攻讀神學學位的人,這點絕不令人感到意外。在印刷機出現之後,教廷憂慮非宗教的出版物擴散,於是對報章內容採取說教態度(Groth, 1948, p.26)。很意外地,雖然古希臘的修辭傳統屬規範性及口頭形式,但十七世紀對內容分析的方法學貢獻卻不大。
 
最早對印刷品的量化分析大概出現在十八世紀的瑞典,按Dovring   (1954-1955;也見Krippendorff & Bock, 2009,第1.1章)所記,這些分析全因一本集九十首原作者不詳的詩歌集《錫安歌集》(Songs of Zion)的出版而起。歌集雖然經瑞典皇家審查官批准出版,但不久便被認為挑戰了瑞典教會的正統教派。歌集開始流行即被認為具「傳染性」,並助長了一個分離組織。這事件最特出的地方是享譽盛名的文學研究者也參與這場辯論,辯論的核心圍繞在詩歌有否孕育危險思想,如果有的話,又究竟是以何形式。
 
辯論的一方學者因在詩歌中找到一系列的宗教象徵符號而感到擔憂,另一方卻在主流的歌集中找到相同的象徵符號而堅稱沒有分別,接著有些學者留意到,集中的象徵符號在不同文脈產生的意義與正統教會所賦予的不同,雙方就意義應該據實解釋還是視作隱喻解釋再起辯論,這些詮釋又被用來與一份研究莫拉維亞兄弟會 (Moravian Brethren,一個宗教派系,成員後來多移居美國)的德文報告比較。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