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6
緒論──舊城區的藝聲 × 異生
 
民國60年代,台北市正在快速擴張、中華商場的發展到達鼎盛,生機蓬勃的西區,眾多低矮木造平房紛紛改建為加強磚造的水泥樓房,就在此時,位於中華路一段尾端、85巷與91巷間這一塊街廓,決定了它往後的尺度與模樣。街區由四幢連棟公寓組成,一旁就是東吳大學城區部,因為周邊多半屬於公家機關用地,讓這個街廓成為難得、卻也孤立的小型商業區域,年輕學子的生活所需帶來商機,促使騎樓廊下書局、影印行、小吃店、網咖、機車行……等店家應孕而生。這些五層樓建築二樓以上的空間,大多數被極盡所能地分割,成為出租學生住宿的雅房,街區便在住與商比鄰的環境裡,織就成一個完整而侷促的生活聚落。
 
數十年間,街區所處的環境脈絡不斷變化,包括鐵路地下化、中華商場從極盛到拆除、台北的發展軸線整體東移、早年藝文愛好者集聚的實踐堂、洪建全視聽圖書館逐漸沒落閒置或遷移,在環境紋理中,街區終於從最新成為最陳舊的角落。東吳大學城區部多數系所遷離以後,學生走了、生意清淡了,留下勉力經營的參考書店、影印行與麵攤,以及越來越沈寂的街廓,再度站上汰舊換新的路口。
 
破除想像,然後創造想像
 
想像力決定城市的生命力,但我們對自己的城市作何想像?又是誰決定了我們如何想像?2009年,當基金會同事第一次走進這裡,老街廓正處於等待改建機會前的期間,半數以上的房舍已經閒置。街區的第一代屋主多半早就搬離,把騎樓店面短期租給小型商家經營,對於生意怎麼做下去的現實問題,樂觀的老闆認為做一天是一天,其他則已經做好轉行的規劃,以便隨時打包離開。對多數人來說,靜待拆除重建就是這個街區此時的唯一想像,不管站在時間、空間或城市地理的脈絡來看,它都處在邊陲之境,但這種無以名狀的尷尬,卻正好夾帶著某些潛能——它不新,但相對的,對釘敲槌打的寬容度比較高;它也不太大,所以其中的生活尺度可以很緊密;有點偏僻,但不多不少留下一點適合思考的清靜環境;並且,它或許即將消失,所以這裡發生的任何嘗試,都注定是面對傳統框架的一種宣示、一種實驗,但不會是最後解答。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