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2/3
康樂里--自成一格的生活體系

康樂里以林森北路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西側由中山北路三十九巷內側暗巷至長春路,面積一.三四公頃,屬十五號公園預定地,沿街面有商家、內部則裝填了密密麻麻的住戶,第一批隨國軍撤退來臺的官兵眷屬多居住於此;東側鄰建國北路與新生北路二段二十八巷,面積三.一五公頃,為十四號公園預定地,一九六〇年代第二批城鄉移民則聚集於此,也發展出康樂市場臨時攤販。

康樂里住民外省與本省人的比例約二比三,本省、外省、原住民混雜而居,逐漸在巷弄狹小單元、閣樓間形成緊密的生活網絡,巷道裡佈滿廚具、板凳、雜物、晾衣交織蔓延。多數家戶內沒有衛浴設備,需依賴公廁設備,許多家戶共用一個水電表,滅火器則四處可見,由於家的空間定義已與鄰里範疇互為表裡,形成一種兼蓄包容的生活體系,當年甚至獲得中山區的公共廁所清潔比賽首獎。

康樂里初有居民落腳時,公墓周邊想當然爾人煙稀少,這群自山東、江蘇的新市民為了支撐家計,年輕漢子憑著身強體健在附近拉起三輪車,多往返於臺北車站與南京東路間,擁有家鄉手藝的家庭便賣起各類麵食,林森北路巷子裡逐漸開滿雜貨、冰果室、早餐店、山東麵館、修鞋店等民生舖子,居民依靠各類非正式經濟換取家庭所需負擔。一九八〇年代在林森北路拓寬、火車站周邊地區逐漸繁華,沿林森北路開始出現商家,舶來品店、服飾店、日本料理店、唱片行及臺北第一間「阿瘦皮鞋」店時,康樂里儼然別於外界的興旺、進步,維持最低限的生活運作體系。

康樂里拆遷,公園闢建

康樂里的生活點滴足以譜成數不盡的城鄉移民生活史,然自一九八〇年代起,政府終於打算闢建市區內包括七號、十二、十四、十五號等公園預定地,著手處理原本無力顧及的違建聚落,康樂里在一九九〇年代開始面臨拆遷的命運。一九九二年八月,黃大洲市長任內,市府成立十四、十五號公園籌建小組,唯因為安置問題未能獲得協議,並未執行拆遷。一九九五年陳水扁市長主持下,再度成立公園闢建小組,在一九九七年議會通過拆遷補償預算下,決定於三月四日強制執行拆除工作。
3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