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_加碼
內容連載 頁數 2/8
順帶一提,現今因為網路資訊容易張貼、流傳變動的特性之故,遂讓烏龍催生愛河之名的報紙,有訛記成《台灣新聞報》之說。事實上,《台灣新聞
報》乃是《台灣新生報南部版》於一九六一年六月一日改組獨立後的新名稱;雖說《台灣新生報》南部版與新聞報乃同源,並同樣隸屬省營「台灣新生報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但基於改組先後之關係,《台灣新聞報》之說算是訛誤。
 
不過,愛侶殉情的故事,在國民黨威權年代中也不能亂報,否則牢獄之災隨時可能降臨。例如這位讓「愛河」得名的林姓記者,他在《台灣新生報》的同事姚勇來,便因為報導跳河殉情而惹禍。
 
話說二二八事件之後,蔣介石鼓勵台灣女子與外省男性通婚,藉此降低省籍矛盾。而一九五○年在淡水河畔,果真發生一件跨省籍的殉情案。本省籍的女主角陳素卿與外省籍男子張白帆相戀,女子雙親雖不知男子已婚,依舊反對兩人的交往。於是,兩人遂相約綁繩跳河殉情,不過狡獪的張某在身上留下活結而獲救。

事後,媒體吹捧張某乃一大情聖,並對阻礙其交往的陳女雙親大肆撻伐;台大校長傅斯年等名人更以詩為弔,發起「將陳素卿補葬台大校園」的活動。見獵心喜的國民黨特務,將此事加工成「本省外省的浪漫情史」,卻沒想到記者姚勇來發現事件中的諸多疑點,深入追查,終於揭露事件背後的秘密──原來這是張白帆藉以擺脫陳女的假殉情計畫!但姚勇來的真相報導一出,竟被視為是「破壞基本國策」之舉,招來特務不滿而將其列進安全資料,姚勇來也因此在一場整肅中淪為階下囚。
 
愛河命名政治學
 
正當「愛河」之名遠播全台,並成為許多不被祝福的愛侶殉情之地的同時,各種政治上的角力也激烈進行著,讓「愛河」被迫更名為「仁愛河」。
 
一九二三年四月,日本裕仁皇太子抵台視察遊覽,入住打狗山下的賓館。裕仁太子於四月二十七日離去後,正時逢太子壽誕,故台灣總督田健次郎將該賓館改稱壽山館,打狗山也一併更名為壽山。等到蔣介石轉進台灣之後,這般造神風氣不但不落人後,反而更加盛行。只要一到蔣介石生日,台灣社會必定掀起一波又一波簽名祝壽、懸旗結綵、打造富麗堂皇的壽堂、吃壽麵壽桃、鑄銅像獻壽、化妝遊行、祝壽美展、祝壽歌唱、祝壽猜謎、祝壽釣魚比賽等諂媚獻殷的活動,熱烈與瘋狂的程度一點都不輸當前的「廟會建醮」,恰似這廂「三月迎媽祖」,那廂「十月瘋蔣公」,以互別苗頭。
8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