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5/8
這種地球村是比爾.蓋茲(Bill Gates)所居住的,他身價550億美元,他的員工卻有三分之一被列為臨時雇工,而他的競爭對手們要不被收編入微軟這個龐然怪獸,要不就是被「各色軟體隨視窗附送」(software bundling)的政策逼得淘汰出局。在這個地球村內,我們確實透過商標之網絡與對方相連,但這張網絡的背面卻是藏污納垢的產品暗巷,一如我在雅加達城外所見。IBM 宣稱其產業遍布全球,確實如此,但這種國際化的門面卻來自廉價的第三世界勞工,包括啟動機器必需的電腦晶片和電源座都是這些人所製造的。舉例來說,我在馬尼拉郊區遇見一位替IBM 拼組CD-ROM 槽的17 歲女孩。我跟她說,像她那麼年輕的人可以勝任如此高科技的差事,真是讓人印象深刻。「我們製造電腦,」她告訴我,「但我們不知道如何使用電腦。」似乎,我們的行星終究沒有想像中那麼小。
 
從殖民主義早期階段回溯而下,要相信西方消費者從未自這種種全球不平等中獲取利益,就未免太天真了。眾所皆知,第三世界向來是為了第一世界的安適而存在的。然而,一股新趨勢正在蘊釀中:愈來愈多人似乎關注起這些貼上商標的產品之源頭,關注起當其尚未烙上商標的時候。耐吉運動鞋的旅程可追本溯源至剝削勞工的越南廠房,芭比娃娃的小禮服可上溯至蘇門達臘的童工,殼牌石油則可追溯到尼日三角洲橫遭污染的貧窮村落。
 
本書的副標「顛覆品牌全球統治」(Taking aim at the brand bullies),並非邀人解讀為一板一眼的口號(比如「商標別再出現了!」),也非後商標的商標(post-logo logo)(名為「向商標說不」的服飾系列已經出現了,至少有人是這麼告訴我的)。這個書名所要描繪的是我所觀察到的一種反企業態度(anticorporate a¬itude),萌芽自許多年輕的異議份子身上。本書的立論很簡單:一旦愈來愈多的人發現全球商標網絡背後的品牌祕辛,他們的憤怒將引爆下一波浩大的政治運動,激烈的抗議浪潮也將正面沖向各家跨國企業,尤其是品牌之名廣受肯定之輩。
 
不過,我必須強調,這並非是一本預言之書,而是第一手的觀察。本書審視的是一個多為地下進行的組織,關乎資訊、抗爭及規畫,滿載行動及構思,穿越眾多國境,橫跨數個世代。
8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