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瘦身展
內容連載 頁數 5/9
但是我必須強調,這樣的案例少之又少。當然還是有這種極為罕見的幸運兒,接著一傳十、十傳百,漸漸演變成「我朋友的朋友」、「聽說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這種話,就像是一種行銷手法,以驚人的速度大規模地向外傳開。
 
並不是沒有45歲還能夠自然生產的案例,甚至還出現過到了53歲都可以提供健康卵子的人。然而,這都只是極少數的幸運案例,不能視為常理。
 
大家都必須理解,在這些令人羨慕的「特殊個案」背後,還有成千上萬想盡辦法懷孕、卻日日夜夜盼不到小天使來報到的女性。
 
老是將那種金氏紀錄的案例當作常理來看待的患者,實際上並不在少數。我稱之為「過度的常理化」。女性的懷孕生產有其時間限制,請不要把「高齡生產」看作理所當然的一回事。
 
前一陣子,有位36歲的女性為了請我開立口服避孕藥的處方箋,來到我的門診諮詢。因為她年紀也不算小了,雖然有些雞婆,但我還是順道問了一下:
 
「我想請問……難道妳都沒有生孩子的打算嗎?」
 
「是有生孩子的計畫啊!但我現在才剛買房子,目前房貸壓力很大,到40歲為止,可能都還沒空去想那些。」
 
「喔!是這樣啊……」如果她的人生計畫就是這樣,我也不好多說什麼。
 
「到了40歲以後,如果還可以生就生,生不出來的話就算了!我已經跟我老公講好了,最糟的打算就是接受不孕症的治療吧!」
 
什麼!等等,這不對吧?我趕緊向她做出以下說明:
 
「到了40歲這樣的年紀,並不是接受不孕症的治療,就保證一定能懷孕的。過了40歲,請妳要有『即使接受不孕症治療也可能沒辦法懷孕』的觀念喔!事實上,從37∼38歲左右開始,能懷孕的機率就會急速地下降。」
 
我這樣回覆她,她才恍然大悟:
 
「什麼?是這樣嗎?那--如果真的懷不了的話,就不要生就好了。」
 
我們的對話就到此為止。雖然,這樣的想法也很坦然,我也不能說這樣想有什麼不對。但是,多年來,我已經看過太多「剛開始對生育抱持隨緣心態,後來卻變得異常執著」的人。
 
因為,對於懷孕這件事,一旦開始嘗試,之後就很難毅然決然地放棄。
 
像這樣的女性並不罕見。過了35 歲卻還沒有懷孕的打算,認為未來想要懷孕但無法順利受孕時,只要接受不孕症治療就能夠拯救一切。在這些人當中,有些長期以來都不想要懷孕,直到過了「適孕期限」,才又突然變得很想要懷孕的人。
9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