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夏日漫博
內容連載 頁數 1/4
◎奧黛莉:螢幕上的生活
 
我們碰過十六歲的奧黛莉:說她的臉書簡介是「我的分身」的羅斯福高三生。她正是伊蓮那些生性害羞、喜歡簡訊勝過說話的朋友之一。她手機不離身,有時甚至一面在電腦螢幕上即時通訊,一面用手機傳簡訊。奧黛莉在家裡覺得孤單,她的哥哥就讀醫學院、弟弟才兩歲。她雙親離異,一半時間跟父親住、一半跟母親住。兩家相距車程四十五分鐘,這意味奧黛莉有很多時間在路上。「在路上,」她說:「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她把手機視為黏合她的生活的膠水。她母親會打電話給她要她傳話給她爸,父親也依樣畫葫蘆。奧黛莉說:「他們打電話給我說:『告訴你媽這樣這樣……讓你爸知道那樣那樣。』我用手機把一切拼湊起來。」奧黛莉這麼總結她的情況:「爸媽把我和我的電話當成即時通用,我是他們的即時訊息服務。」
 
就像其他許多告訴我類似境遇的孩子,奧黛莉抱怨母親在她放學或運動練習結束來接她時,心都不在她身上。在這些時候,奧黛莉說她的母親通常專注於她的手機,不是打簡訊就是跟朋友講話。奧黛莉描述了那個場景:她精疲力竭地從體育館走出來,帶著沉重的用品。她的母親坐在她破爛的休旅車上,埋頭講她的電話,直到奧黛莉開車門才把頭抬起來。有時候母親會跟她視線接觸,但一開車上路,焦點又回到電話上了。奧黛莉說:「那介入了我們之間,但我無計可施,她不會放棄它的。就算我已經四天沒跟她講話,我還是得坐在車子裡,默默等她講完電話。」
 
奧黛莉對母親存有幻想:滿心期盼、苦苦等待她沒有手機的那一天。但奧黛莉認命、放棄了,也覺得必須緩和對母親的批判,因為她自己跟朋友在一起時也有傳簡訊的習慣。
 
為了避免打電話,奧黛莉無所不用其極:「講電話很尷尬,我不知道意義何在。有太多時候只是重複一樣的話和分享感覺,至於簡訊……我可以在我想回的時候回。我可以回應,也可以忽略,所以真的視心情而定。我沒有什麼事非做不可,不必承諾什麼……我可以掌控對話,也更能掌控我要說的話。」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