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4/6
桑賈伊.古普塔,神經外科醫生/CNN記者
卡麗.萊恩,藝術顧問/皮拉提斯教練
丹.米爾斯坦,工程師/戲劇導演
羅德.霍夫曼,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詩人/劇作家
羅伯特.蔡爾茲,心理治療師/小提琴工藝家

她把這種現象稱為「斜槓現象」,亦即越來越多的人使用與愛好和業餘生活相關的身分,而不僅僅是以工作中的職位來定義自己。工作只告訴他人你是做什麼職業、靠什麼維持生計;而工作外的身分則體現了你是誰、喜歡什麼、有何特別之處。

艾波赫認為用這種方式能讓一個人變得更加有趣、完整和立體,而且相比於傳統的單一職業,多重職業的生活讓人更滿足,保持收入的同時還能追求和發展更多的自我。

關於斜槓青年,很多人存在著誤解。

有人以為斜槓青年就是擁有幾份兼職;有人則把它等同於沒有穩定收入的自由職業;我甚至還聽過類似「多一個兼職會不會忙不過來?」「斜槓青年會不會影響本業?」「如何保障收入來源?」的問題。

儘管在那些大家所熟知的斜槓青年故事中,主角似乎都因為多重職業而擁有了多重收入,然而成為斜槓青年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擁有額外收入,甚至也不是為了能夠自由支配時間,而是為了追求更豐富的人生和更完整的自己。

即便你有固定的工作,即便有些身分並不能給你帶來收入,這些都不影響你成為斜槓青年。事實上,艾波赫就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她是美國一家非營利組織的副總裁,但這並不影響她成為斜槓青年,因為她還同時擁有作家、演說家和人生教練等其他身分。而今年因中篇小說《北京折疊》而獲得第七十四屆雨果獎的郝景芳,也是一位擁有固定工作的業餘作家。

斜槓青年的思考

某天,我去參加一位朋友的生日聚會,朋友介紹我認識他的另一位朋友,當這位新朋友問起我的職業,我很自豪地告訴他自己是斜槓青年,並特地解釋了它的意涵。然而,令我大吃一驚的是,他一本正經地對我說:「一個人只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因為我們無法同時做好那麼多事。」聽到這裡,我只能禮貌地點頭微笑,然後默默走開。

6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