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2/4
認識土地不只是對「台澎金馬」產生好感,而是由土地出發來論國家與社會,面對土地上最大的挑戰。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複雜的族群關係、政治問題、歷史創傷、與結構上的缺陷。齊導看見的台灣,讓我看到「愛土地」是個多鉅大的、意想不到的考驗,必須也讓我進一步深入檢討,我們現在跟這塊土地的關係是充滿危機與不安的。

我研讀的英國文學裡,最喜愛的一些作家也曾利用土地來探討國家形成的議題。莎士比亞的《理查二世》(Richard II) 裡,當理查的叔父約翰 (John of Gaunt) 發現國王已經越權成了暴君,在臨終前用他最後力氣頌揚英倫島國的偉大,以凸顯國家現今面臨的危機。莎翁這段台詞,把過去英國人自認為是國家的缺點寫成了優點。英國直至莎士比亞的時代還不算是一個歐洲大國,與歐洲大陸隔個海,是比較孤立的島國,傳統條件不如西班牙或法國這些面積較大、氣候較溫暖、而且文明較先進發達的國家。

《理查二世》裡,愛國的王叔約翰講出了他對土地的感情:英國是「有君王尊嚴的島國/這島國四面環海/是大自然最理想的堡壘/海洋就好比城牆/防衛家園的護城河/免受外來覬覦者的侵犯」,「英國是一塊福地/從它的子宮孕育了大有作為的君王」,可是到今天(指理查暴君的行為對國家的傷害),「一個向來是征服別人的國家/已經很可恥地征服了自己」。

從王叔約翰的台詞可以看到,莎士比亞對君王體制並不反對,那個時代的他也不覺得征服別人有什麽不對。土地給他的啟示是,大自然給予這麼好的地方,何必自我做賤,要把自己的國家給搞砸了呢?我們的條件很好,我們有尊嚴,我們不必以暴力、威權來治國。
4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