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8
6.玩耍行為
 
在狄更斯的《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裡,當已經瘋掉的郝薇仙(Miss Havisham)小姐坐在傾倒頹廢的宅邸裡,命令貧苦孤兒英雄皮普(Pip)去玩耍,這場景既滑稽、又令人不寒而慄。
 
「我煩悶極了。」郝薇仙小姐說道,「要消遣解悶。我已經和男男女女們玩夠了,所以想找個孩子來玩。玩吧。」
 
我想,哪怕是最喜歡爭辯的讀者也會承認,她要一個可憐的孩子在如此情況下玩耍,恐怕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困難的事了。
 
「得了,得了。」她用右手手指做了個不耐煩的動作,「現在玩吧,玩吧,玩吧。」
 
郝薇仙小姐可能是個極端例子,但狄更斯這令人不寒而慄的喜劇反映了某些關於玩耍的深度奧秘。
 
孩童愛玩耍,孩童和玩耍一向搭配在一起。大多數的父母親和老師對於這想法僅有模糊的概念:玩耍是件好事。甚至我們可能認為鼓勵玩耍是項好的教養技術。
 
但是你仔細想想,把玩耍當作教養的目標有些矛盾。畢竟,玩耍的定義就是當你沒打算做任何事的時候而做的事。這個活動的目標就是不要有目標。如果依大人所想的來決定玩耍的形式,那麼玩耍還算是玩耍嗎?即使你不是郝薇仙小姐,你能叫孩童去玩耍嗎?
 
科學也指出玩耍矛盾的部分。玩耍對於學習有益,這概念有著近乎直覺的吸引力。但是如果玩耍真能讓你變更聰明、更加專注,或是更能理解他人,為什麼不直接進行變更聰明、變得更專注,或是更直接進行強調的動作呢?為什麼要經由複雜的玩耍繞路而行?
 
直到現在,這樣的矛盾也在實際科學證據上有同樣的回應。直到最近,非常意外的是,很少有研究證明我們的直覺想法:玩耍能幫助孩童學習。
 
有部分的問題來自於玩耍和學習實在有太多不同的方式。我們談的是探索遊戲?還是打鬧遊戲?假裝遊戲或是電玩遊戲?我們談的學習是語言學習、發展運動技巧、理解其他人的想法、促進執行功能,或是改善日常生活的理論?每種玩耍可能和某種不同的學習相關,因此沒理由相信所有種類的玩耍都和所有的學習相關。
 
我將在這個章節裡概述某些不同種類的玩耍,以及我們所知道的這些玩耍,如何幫助孩童學習。首先,我們必須思考一個演化問題:動物為什麼要玩耍?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