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6
第四章  小朋友怎麼辦?──給孩子的行動準則
 
前言

 
「小朋友怎麼辦?」這個章節是寫給孩子讀的,我們建議父母可以先看一遍,再用「讀故事書」的心情講給孩子聽。
 
首先,最重要的,請對孩子這樣說:
 
孩子,你可以大聲說「不!」「不要!」「你不可以對我說這些話!」
 
孩子,你的感覺很重要!
 
孩子,拒絕別人不會不禮貌,可以是保護自己的安全瓣。
 
孩子,你是爸媽的寶貝,爸媽一定會永遠站在你這邊。
 
因為--
 
真正喜歡你的人,不會不在意你的感覺,
 
真正喜歡你的人,不會做出傷害你的事。
 
真正喜歡你的人,會了解,成長過程裡,那些簡單的、不簡單的、複雜的、很複雜的事,你會找到自己的節奏,慢慢來,或快快過。而真正喜歡你的人,會依照你想要的,給你需要的陪伴,協助你長成獨一無二的你。
 
也許,有人會問:小孩子,真的可以說「不」嗎?說「不」,要經過什麼人的允許嗎?
 
說「不」,可以說是一種權利,而且,人人都有。但,我們似乎都不太知道自己「有」;即使知道「有」,也不敢隨便用。我們總是不習慣考慮「自己是怎麼想的?」;漸漸地,我們變成一個「不太會自主的人」。而失去自主權的人,常常很難脫離「被擺佈」的命運!
 
所以,「怎麼辦」的一開始,我們先來談「身體的界線」。
 
什麼是「身體的界線」?
 
你記不記得你小時候吃自己的手?有看過小baby吃自己的手?你猜,吃手的時候,嘴巴有沒有感覺到在吃?手有沒有感覺到被吃?也就是說,小baby知不知道是在吃自己的手?想一想,你的答案是什麼?
 
答案揭曉:小baby的嘴巴知道在吃,手知道被吃,但不知道吃的是「自己的手」。因為,小baby還不是很清楚什麼是「自己的」。他的手當然有感覺(就好像,嘴巴有感覺))。例如,捏小baby的手他會哭,但他並不明確知道那是「他的手」──他還沒有「我」的意識,不知道世上有一個「我」, 當然,也不知道這個「我」和別人是有區別的。
 
現在你和我,當然都有了「我」的概念,那麼,「我」的範圍到哪裡呢?
 
如果我用手比畫身邊的一個範圍,包括周邊的桌子或椅子,同時宣告:「這個範圍是我的範圍,你不可以進來,這個範圍根本就是『我』,你會同意嗎?」你可能會說:「那是桌子(或椅子), 但並不是『你』;你頂多可以說那是『你的』, 但那不是你。」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