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宋詞體演變史

宋詞體演變史

  • 作者: ľի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08/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定價:294
  • 優惠價:8725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以詞體來勾勒宋代詞史。作者以創作者和接受者的互動關系作為詞史發展的終極動力,依次論證了宋初體、柳永體、晏歐體、張先體、東坡體、小晏體、山谷體、方回體、少游體、美成體、易安體、稼軒體、白石體、夢窗體等十四種詞體在宋詞體演變史中的不同特質、地位和影響。全書視角新穎,規模宏闊,具有獨到的學術思路。

本書是第一部通過宋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詞體之間的演變歷程來勾勒宋詞史的著作。書中對宋詞中具有重要意義的14個詞體給予了流變式的探索,並上溯到唐、五代,簡要勾勒了詞體的發生過程,針對不同詞體提出了不同的詞體史定位。全書貫徹始終的是詞體演變的「應」與「非應」問題,實際上是視詞的接受者為促進詞體演變的終極動力,從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詞體演變,認為詞體是在早期應制、應歌中誕生,在應社的氛圍中變革,向東坡體代表的「非應」體式演變,在東坡體之後,真正成為士大夫階層的文學載體,至南宋走進了職業詞人沙龍。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總論:唐宋詞體的演變
第一節 唐宋詞體概說
第二節 略說唐五代曲詞的發生和演變
第三節 北宋詞體的演變
第四節 南宋詞體的演變
第二章 論宋初體
第一節 概說:宋初體的提出與辨析
第二節 宋初體的詞人詞作
第三節 宋初體呈現的應體特征
第四節 宋初體與瘦硬體的辨析與宋祁的歸屬
第三章 論柳永體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柳永的人格和意義
第三節 柳永體的本質及其源頭
第四節 柳永體的詞體史影響
第四章 論晏歐體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晏殊詞:北宋士大夫倚聲家初祖
第三節 歐詞的創新
第五章 論張先始創應社之瘦硬體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張先詞寫作方式上的「始創瘦硬之體」
第三節 瘦硬體產生的原因和意義
第六章 論東坡體
第一節 蘇軾生平與審美人生
第二節 蘇軾雅詞論
第三節 東坡體的形成歷程
第四節 黃州之作——東坡體由「應體」向「非應」的飛躍
第七章 論小晏體及其詞史意義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小晏體之於大晏詞的繼承與變革
第三節 小晏體與東坡體之比較
第八章 論少游體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少游體形成的諸多因素
第三節 少游體的形成歷程
第四節 少游體的詩人之詞
第九章 論山谷體與方回體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黃、賀生平的比較
第三節 山谷體對東坡體詩化革新的傳承
第四節 方回體的詩化革新與向傳統的回歸
第十章 論美成體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美成體與江西詩派法度的淵源
第三節 美成體的「以俗為雅」
第四節 美成體的「以故為新」
第五節 章法、句法結構學習江西詩派
第十一章 論易安體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易安體的題材分類及性別視角
第三節 易安體獨特的女性視角
第四節 易安的《詞論》
第十二章 論稼軒體
第一節 概說:豪放婉約論的批判與稼軒體的本質特征
第二節 從詞本體的演變看稼軒體的產生
第三節 悲壯沉郁:稼軒體的本質特征
第四節 從詞主體角度的回眸
第十三章 論白石體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白石的人生方式及其歷史文化意義
第三節 白石體開辟新的應社方式
第四節 白石體的詠物題材及虛擬創作方式
第五節 從《齊天樂》看白石體的基本特質
第六節 白石體中的自我懷抱抒發
第七節 略說白石體的地位和影響
第十四章 論夢窗體
第一節 夢窗體的接受歷程
第二節 夢窗的人生方式及其應社寫作
第三節 夢窗體的構成方式
參考文獻
後記
 

木齋大作《宋詞體演變史》近期即將由中華書局出版,囑我寫一短文為序,但我深知自己並非合適人選。一來木齋兄比我年長,學問比我做得好,請我寫序,我實在愧不敢當;二來我一直認為自己學識淺薄,學問做得不好,是不配為他人的學術著作寫序的,因此迄今我還沒有寫過「序」一類的文字,擔心寫不好,反而影響他大作的學術聲譽。歐陽修曾有「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價,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貴賤也」之說,木齋兄之大作也自有價值所在,本無需我為之寫序的。但木齋兄既有尋覓學術認同、張揚學術理念的內在需求,又覺得我為人尚且正直,於學術上也多有相互交流,認我作明友和知音,考慮到此前他的這部書稿在申請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時,曾請我寫過推薦意見,我已先睹為快,覺得頗有學術創新意義,同時考慮到我與他相交多年,對他為人的率真、學術的執著也頗為感佩,也想借此機會談點自己的心得體會,最后也就忝然應允下來。文中如有不當之處,還望木齋兄和各位方家賜教指正。

坦誠而言,木齋其人和木齋其文,似乎都有某些讓人難以理解之處。從木齋其人來說,他似乎並不是專門於學術的學者,他當然是教授、博士生導師,但又是作家和詩人,有《恍若隔世》等問世,還曾經是活躍於《中華讀書報》的記者和專欄作家,也曾經以編書而有名。凡此種種,都會讓人產生一些誤解,會誤以為他是一位擅長於社會交往的學術活動家,或是作家,為人或是擅長交際的那種類型,然而真正和他交往,才會發現,這是對他的誤讀。恰恰相反,他是一個非常單純的人,似乎生活在一個自我的世界里,一個詩意的世界里,在這個自我的詩意世界里,培養了他坦率、真誠又有幾分任性、任情的性格,並不擅長於應對世俗的現世社會,由此引發他人的誤解,他也似乎毫不在意,只是專心於自己喜歡的事情。木齋曾自言,他是一種生命體驗式的寫作,一種審美人生式的寫作,即將學術追求融人生命本身,成為一種生命存在的內容和形式。學術理想遠大,自然會疏於世俗;學者而不失童心,自然會做非常之事,寫非常之文。

從做學問的方式來說,木齋的方法是特殊的,得出來的結論也往往是出人意表的。他的學術視野開闊,善於對詩歌史的一些重大問題做出某種宏觀的梳理。他似乎並不單純治詞,也不是單純研究文學史的某一個階段,或是某一個作家,木齋本以研究東坡而有名,有《蘇東坡研究》問世.這是學術界都熟知的,但木齋並不滿足於作為蘇軾研究的專門家,而是從兩漢魏晉,直到宋詩宋詞,都有所研究。譬如關於《陌上桑》並非兩漢樂府民歌,而是創作於魏晉時期,得出作者不出曹植、傅玄的論斷;對於古詩十九首的研究,則發表了一個系列的論文,得出十九首並非兩漢之作。而是建安時期曹植等人的作品的結論。讀到這些論文的讀者,常常會以為木齋的研究方向是漢魏文學。關於陶淵明,木齋則提出了陶淵明「自然本體論」這樣一個著名的論斷。此外,還有關於「盛唐邊塞詩類型」的論述,關於王維詩歌「有畫意象」與蘇軾「比喻意象」的比較研究,關於「中國詩歌史三個時期」的划分與「唐宋之別為近代與古典之別」的論述等等。而其實,他的主要研究在宋代,有《唐宋詞流變》和《宋詩流變》等問世,對於宋詩和唐宋詞,都提出了許多獨到新穎的見解。這種研究方式,在學術分工日趨細膩狹小的當今,應該屬於一種不合時宜的行為,能在這種狹小的學術空間中生存,並且寫出許多見解獨到的專著和論文,我不能不佩服木齋的勇氣和魄力。

木齋治學的另一個特點,我想就是觀點鮮明,具有創新的勇氣。從上述的這些論斷來看,多發前人所未發,這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創新往往也意味着風險,意味着創新的結論有可能正確,也有可能只是一個新的謬誤,意味着創新者或者需要接受改正錯誤的痛苦,或者雖然正確,但在眾人都還未能接受,或是未能理解的某個歷史階段,度過一個艱難的人生時期,因此,創新所付出的代價是顯而易見的。

我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學術的本質,是一個探索真理的過程,一個成功的科學試驗,也許需要多次,甚至是上百次的失敗,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而最后成功的途徑,必定要在一次次失敗的、錯誤的途徑被證實之后才有可能獲得。因此,每一種新的研究方法、新的學術拷問,即便是目前來看不能成立的結論,我們都應該給予一種寬容和鼓勵。學術界應該營造的是一個寬松的、寬容的學術氛圍和學術環境,有容乃大,海納百川,才有可能真正產生出時代的學術大師,才有可能產生對前代學術的重大突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在永遠不能窮盡的學術面前,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渺小的,對中國詩歌史、詞史的認知,都是有限的,當今的一些流行的認知,一些權威的詮釋,在經過學術史的時間磨床之后,有哪些能繼續成為定論,有哪些將被揚棄,這是需要學術史來加以甄別的,由此出發,我們就不會漠視或是不能容忍那些超越了公眾視野的研究成果。

……
 

詳細資料

  • ISBN:9787101063042
  • 規格:331頁 / 24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部觀察微小但無所不在的「不對勁日常」圖鑑,直擊各種性別暴力下的案發現場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中信5折起
  • 曬書節
  • 哲學│歷史│文學 79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