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周年慶
近代上海文人詞曲研究

近代上海文人詞曲研究

  • 定價:204
  • 優惠價:8717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上海從近代開埠以來,以極為迅猛的速度向前發展,在短短的數十年內,從東海之隅的一座偏僻小城,一躍而成為中國最具近代化規模的第一大都市。而此時上海文學的發展速度要比城市的發展速度更為迅猛。近代上海文學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從明清以來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心的北京,也使得比上海更早接觸西方文化的廣州、香港黯然失色。本書分三大部分,將近代上海的文人、詞學、曲學細細梳理,脈絡清晰,文筆流暢,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作者簡介:

李康化,1971年6月生,浙江蒼南人。現執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兼任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文化市場中心主任。參加並主持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十多項,主要有:《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檢討與路徑選擇》、《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市場化戰略》、《近代上海詞曲及文化生態研究》等;發表論文四十余篇,主要有:《從清曠到清空--蘇軾姜夔詞學審美理想的歷史考察》、《田同之〈西圃詞說〉考信》等;編輯出版著作十余部,主要有:《明清之際江南詞學思想研究》、《漫話老上海知識階層》等。
 

目錄

序言
引言
上篇 生存空間與文化身份——文人心態及詞曲生態
第一章 文人歷練與都市
一、城鄉之間:上海之於文人的意義(一)
二、中西之間:上海之於文人的意義(二)
三、雅俗之間:上海之於文人的意義(三)
第二章 歷史記憶與「晚明」
一、「晚明」作為自賞與自責的鏡子:上海文人的困境
二、「晚明」作為自新與自強的鞭子:南社文人的追慕
第三章 詞曲生態與報刊
一、身份認同與報刊革命
二、媒介嬗變與載體更新
三、閱讀普泛與話語轉型
中篇 風雲際會與因循守舊——近代上海的詞學格局
第四章 由詞人的集聚看移民城市的寬容精神
一、上海詞人的移民身份與文化網絡
二、上海詞壇的多元構成與寬容精神
第五章 由現代的背景看上海詞學的邊緣處境
一、形式守舊與內容創新的吊詭
二、讀者向俗與詞體趨雅的尷尬
第六章 由思想的精深看高雅文體的理論貧困
一、蔣敦復與南社人:詞學宗尚與個性汩盪
二、劉熙載與王國維:思想辨正與理論貧困
三、沈祥龍與況周頤:思維取向與時代共感
下篇 應時而起與因勢而衰——近代上海的曲學走向
第七章 由題材的趨時看上海城市的現實品格
一、就時事譜寫生存狀態
二、從歷史挖掘時代精神
第八章 由藝術的嬗變看上海戲曲的隨俗風尚
一、人物平面化與劇本書面化
二、男性關懷與女性書寫
第九章 由批評的創新看戲曲理論的現代轉換
一、改良派的戲曲理論訴求
二、王國維的戲曲史論研究
參考書目
後記
 

晚清民國之社會文化研究,近年來蔚為風氣,究其實,一是前此之唐宋文學,飽學之士已耕耘殆遍,鮮能大有作為;二是晚清民初之文學,自來少人問津,踏人深山,自有驪珠可探。然而,歷來治文學史者,總是習慣性地將文學研究按照社會史的進程人為地區隔為古代文學、現代文學,且彼此互不通氣,致使近代文學的流變不能得到相應的觀照。事實是,近代中國是進化與革命的理念轉捩點,是本土與西洋的學術交融點,現代文學的許多現象如果不到傳統文學中尋找緣由,是很難解釋周全的。即便如「五四」新文化運動,也有許多因子孕育於傳統文學的胚胎之中。而傳統文學雖然到了現代被許多人本著經典的文學革命理論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但客觀地說,其生命力之頑強也不容輕忽,看看現代文學背景的舊體詩詞創作,看看現代派文人的詞曲研究,或能管中窺豹。

近代上海,承接幾千年江南文化的氤氳化育,容受近百年政經氣候之波詭雲譎,在古今、中西、雅俗的沖擊與回應中,實有較前代更為精彩的文學歷史,涉水觀瀾,盡義傳神,當為治文學史者之職責。當前,「上海學」正在成為國際性的「顯學」,相應地,上海文學的研究也正日益受到學人的關注。但迄今為止關於上海文學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小說為考察對象,詞曲的研究從未得到重視。可以作為佐證的是,至今未見研究上海詞曲的著作問世,相關論文也是極為鮮見。這種研究狀況的出現當然有其合理性,因為近代以來的上海文學,基本上是屬於小說的,詞曲只是邊緣。小說家王安憶在《尋找上海》一書中就說:「上海這城市在有一點上和小說特別相投,那就是世俗性。上海與詩、詞、曲、賦,都無關的,相關的就是小說。」但詞曲雖是邊緣,終究是上海文學的一部分,不應視而不見。何況近代上海的詞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現代化都市文明生長史的見證與表現,對於深入理解上海這個城市的文化品格,對於深入理解詞曲這種文體的歷史處境,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2002年秋,康化同志從上海交大來浙江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工作,賡續原先的明清江南詞學研究,以近代上海文人詞曲為研究專題。研究近代上海文人及詞曲,不同於時下流行的某些搜求異聞艷事或懷戀舊日風光的著述,而是要以上海開埠以來文化形態的演變為重點,從這個特定的角度去把握歷史的脈絡,探尋歷史的意義,弄清現實的狀況,以瞻望未來的前景。從這個意義上說,康化同志數易其稿的《近代上海文人詞曲研究》,對研究現狀尚稱薄弱的近代上海詞曲而言,具有一定的拓荒性質。

就詞學而言,近代上海有著自身的特色。從詞人看,近代上海詞壇基本上由流寓詞人構築。這再次證明上海是移民城市。而移民城市的寬容性也體現在近代上海詞人的關系上,如不同團體的詞人之問並沒有相互排斥,而同一團體內部的詞人也並不是只有一種聲音。從處境看,相較於小說,近代上海詞壇是被邊緣化了,原因在於,詞是高雅文體,雖也有與世俱遷的表現,終究限於文體而未能走向大眾。這表明上海的文化是世俗文化。從詞論看,以蔣敦復為代表的上海詞學家都具有精深的學理,但包括王國維《人間詞話》在內的近代上海詞論都缺乏人文關懷與理性原則。這固然與詞體本身有關,與傳統思維有關,也表明近代上海在輸入西學方面有重實用而輕人文的傾向。

近代上海的曲學走向與近代上海的城市品格基本符合。就題材而言,近代上海戲曲表現出足夠的現實關注,不管是時事劇還是歷史劇。而歷史劇的多表現明清之際遺民英雄,也與近代上海文人的「晚明」情結相契。就藝術而言,近代上海戲曲表現出的人物平面化與劇本書面化以及性別意識上的男性關懷與女性書寫,充分呈現出戲曲在近代背景下應時而動、乘勢而上、順世而變的隨俗風尚。就批評而言,較之詞學思想,近代上海戲曲理論,不管是王國維的戲曲史論,還是戲曲改良理論,都表現出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盡管尚存在著諸多不足,但卻昭示著向現代理論的生成轉換。

近百年的上海詞曲史是中國詞曲史的最後結晶,內部層次繁雜,蔚為大觀,且對當代中國詞曲影響明顯。康化同志的《近代上海文人詞曲研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接受出版,這是令人高興的事。我認為,書中的不少論點是人們感興趣的,或許還將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和重視。希望康化同志以此為新的起點,在學術研究中取得更多的成果。

2008年10月5日杭州
 

詳細資料

  • ISBN:9787208082700
  • 叢書系列:人文社科新著叢書
  • 規格:475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台日合作,莫仁異想鉅作《噩盡島》動畫化啟動!莫仁經典小說展3本79折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簡體週年慶
  • 商業新品
  • 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