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周年慶
立法過程︰制度選擇的進路

立法過程︰制度選擇的進路

  • 定價:270
  • 優惠價:8723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對當代中國的立法過程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專門研究,探討了立法過程的構成要素和基本特點、立法運作的具體過程、立法過程的法律控制、立法過程中的利益表達及規則的產生和變遷等一系列法治建設中的前沿問題,揭示了︰要使立法真正能夠適應歷史,必須找到立法背後的社會力量。本書適宜法學研究人員、立法人員、人大代表、政府法制工作人員和法學院系的研究生閱讀,也可供其他社會理論研究人員和社會工作者參考。


王愛聲,1969年生,中國行為法學會法律語言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法學會理事,現任職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公室。1992年于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系本科畢業。2006年于北京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專業為法學理論,研究方向為立法學。曾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參加立法與公共政策方面的高級培訓。從1994年至今,一直從事地方立法工作,同時致力于立法問題研究。
 

目錄

第一章 研究價值和計劃
一、本書的論題
二、為什麼研究立法過程
三、相關文獻梳理
四、研究範圍和主要內容
五、研究路徑、方法和材料
第二章 立法過程的幾個基本問題
一、一種認知導向︰訴諸過程
二、多重視角下的立法過程
三、立法過程的基本屬性
四、立法過程的演化特征
五、立法過程的構成要素
第三章 立法的運作過程及其性質
——實證的考察
一、立法運作︰從程序到行為
二、立法運作的一般過程
三、“三駕馬車”的統合與制衡
——透視中國的立法關系
四、決策運營
五、制度選擇的模式
第四章 立法過程的法律控制
——閱讀《立法法》的一個視點
一、問題的提出
二、立法過程的內在矛盾︰規制不足
三、兩個基本理念
四、優化控制的制度條件
五、小結
第五章 立法過程中的利益表達
——從立法听證看中國立法過程的民主化
一、利益表達的制度模式
二、立法听證制度的建置
三、立法听證制度的價值和功能
四、實踐與效果
五、問題與反思
第六章 規則的產生和變遷
一、規則與規則史
二、淵源問題︰規則從哪里來
三、規則的動態演變
——以《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72條為例
四、後續問題︰影響秩序的狀況
五、進一步的思考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立法是國家法治的基礎,也是法治國家善治政府的前提。當前,我國的立法取得了重要進展,在法制、經濟和社會建設中發揮了很大的功用。然而,對于轉型期的中國來說,社會現象紛繁復雜,利益格局多元沖突,必要的法律、制度體系亟待建立健全。在這種情況下,立法具有統關全局的重要意義。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在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特殊歷史時期里,對諸多問題的分析判斷和討論已經不能簡單地憑借人們對價值立場的認定和以往的感性經驗,而是需要堅實的社會科學理論工具。立法同樣如此。就立法本身而言,法的實效取決于法的質量,而影響立法質量的因素,除體制、方法和技術方面的原因之外,還有諸多過程性的原因。要從根本上提升立法質量,就必須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完善立法過程。

王愛聲博士的新作——《立法過程︰制度選擇的進路》正是圍繞“立法過程”這樣一個立法學核心範疇和中國法制建設的重大問題來展開的。本書以當代中國的立法過程為對象,在改革開放30年來社會發育、政治變遷、利益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從抽象立法過程(即基本原理)和具體立法過程(即實際運作)兩個層面著手,首度將過程哲學的思想成果引入立法研究,全面、系統地研究了有關立法過程的一些基礎性問題,動態、立體地展示了中國立法運作和法的形成的實際狀況;通過批判性、建設性的反思,分析了規則生成背後的原因和力量,揭示了立法過程與社會建設的和諧這一嶄新、重大的時代主題。該書對立法過程進行的集中、系統、深入、全面的考察,豐富和拓展了立法研究的內容,是一部兼具學術創新價值和重要實踐意義的作品,具有填補空白的作用。

著眼當下、面對現實,無疑是本書的重要特色之一。在我國的立法研究領域,由于立法過程研究的滯後,對于法如何產生和應當如何產生的問題,一直展現得不是十分清楚;而終日埋頭于具體操作的人們也欠缺對立法過程的科學認識,實際工作尚缺乏完整的過程理念指導。作者以中國的立法實踐為研究對象,針對當前我國立法領域存在的重結果、輕過程和過程與程序不分的流弊,不唯理論是從,不唯經驗是從,特別尋覓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選擇的過程進路。

多學科視角的觀照和系統思考的引入,也是本書的一個重要特點。正如作者在書中強調的那樣,立法過程是由眾多階段性過程和各種活動構成的一個動態的復雜適應系統。如何更好地認識這個系統,梳理糾纏其間的種種復雜關系,澄清種種復雜現象,無疑是科學立法的必要前提。對于這樣的一個復雜系統,作者撥雲見日地找出主體、行為、程序、法案或法、時間、空間和信息等影響立法過程的主要因素,並且將這些要素與立法過程的各個子過程、價值目標等置于系統中來進行整體研究,凸顯了立法過程的整體性和系統性。闡述中作者較好地運用和融通法學原理及哲學、政治學、政策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學科領域的相關知識,對書中的基本命題和主要觀點作出了自洽的說明。

實證的特色,也是本書值得稱道之處。憑借其豐富的立法實踐經驗,作者能夠以一個局內人的眼光,將多年從事立法工作的觀察和體會,融人一個有現實意義的問題領域,進行前瞻性的探討,達到了理論和實踐較好的結合。書中所涉及、使用的大量第一手立法資料,對于學界的立法研究而言也十分難得。不僅如此,該書以其對立法過程中各流程關鍵要素、操作程序所進行的細致完各的考察,亦可稱得上是一本實用的立法操作指南。書中的許多觀ˋ點和論述,都是針對立法研究和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感而發,比如對潛規則產生的制度成因的剖析及應對,對立法參與中利益集團缺席現象的討論等等,顯示出一種不尚空談、求真務實的治學風格。

由書及人,工作和生活中的王愛聲博士,是一個對真理與秩序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者,更是一個篤于實踐的躬行者。 “勤禮積厚道,專用兩能修”,這是他與周圍諸同仁的共勉之語,亦是日常的自我砥礪之詞。此書始作于作者負笈燕園之際。當時作者行在建國門,居在西三旗,求學在燕園,常日間的奔波可想而知。工作上被假以重任不能有絲毫松懈,家里雛兒問世需要悉心照護,就在這種情況下,作者也沒有放棄對學術的追求。憑著對知識的渴望,對事業的熱愛和對一個理想立法圖景的執著,他不僅堅持了下來,而且,在理論與經驗之間,創新性地開墾出一條研究法律制度的有效路徑。

行者本色一書生。在王愛聲博士身上,不僅具有立法工作者所特有的嚴謹求實作風,而且,多年的學術浸淫也賦予他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精神氣質。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從事地方立法工作十余年來,他參與制訂和修改了數十部地方性法規,如《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北京市志願服務促進條例》、 《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北京市法律援助條例》等。在這些法規神聖莊嚴的字里行間,隱然透出立法人員濃厚的人文關懷。

對于學者個人的學術生涯而言,第一部著作的出版往往具有成年禮的意義。成年禮意味著向人生更高進階的轉化,意味著社會的承認,意味著責任的擔當,更意味著新的社會使命的召喚。在當前和諧社會建設中,良法善治已然成為社會各方的共識。而良法善治,其根本精神就是讓法律止于至善,就是讓崇高的人類精神在法的制度層面和實踐層面得到充分的體現和實現。立法無疑居于首要地位。要真正做到這點,需要每一位立法學人本著高度的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堅持不懈、共同努力。我們欣喜地看到,王愛聲博士在這本具有學術成年禮意義的作品中,已經作出了非常重要的探索。“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立法是一本寫不完的書,衷心希望他能夠在學術的路上愈行愈遠,在立法實踐中產出更多更好的成果,服務民生,服務國家,服務社會,增進大眾福祉。

捉刀命筆,是以為序。
 

詳細資料

  • ISBN:9787300113784
  • 規格:平裝 / 28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2024臉譜全書系展,電子書單書85折,任選二本82折!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簡體週年慶
  • 商業新品
  • 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