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保健書展
北宋生活顧問 2

北宋生活顧問 2

  • 定價:250
  • 優惠價:5125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關鍵字:青梅竹馬、婆媳鬥法、家長裡短、溫馨逗趣

  有個愛妳的老公,不如有個明理的婆婆。
  準夫婿過繼給無後的伯父,蠻橫不講理的天兵準婆婆頓時變成嬸娘,
  新嫁娘林三娘忍不住大呼:「這才是天堂啊!」

  所謂:「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貪財賣糧卻敗光家產的方氏,覬覦林三娘攢下的私產,
  竟異想天開妄圖搶親,打著娶媳婦之名,行謀奪媳婦財產之實,
  所幸忠心耿耿的小ㄚ頭使計,智退這個臉皮堪比樹皮的無賴婆婆。

  準夫婿張二少爺進士及第,無後的大伯父意欲過繼,
  婆婆從小氣勢利、喜歡算計的方氏,變成端莊大方、體貼兒媳的楊氏,
  林三娘禁不住竊喜不已……

  挖別人牆角者請自重,挖某人妻牆角者──請保重。

  犀利人妻智鬥刁鑽婆母 攜手純情丈夫,白手創業,邁向小富婆之路!

  林依棲身於四川眉州一戶張姓殷實農家,成了張家的一名遠房親戚。可憐她父母雙亡,寄人籬下,雖與張家的二少爺青梅竹馬,有婚約在身,無奈卻遇到了堪稱極品的勢利準婆婆方氏,不得不過著粗使丫鬟般的生活,而且還隨時可能被退婚掃地出門。

  準夫婿斯文好學,忠厚孝順,死心眼地認定了林依這位準妻子,偏生未來的妻子不入母親的眼,只好經常陽奉陰違,暗度陳倉,盡往林依門裡送東送西兼打下手,可惜越是如此越是招母嫉恨。可惜這麼位生在現代絕對是十大好青年的張二少爺,林依只敢遠觀而不敢褻玩焉。什麼「兩情若是久長時又何必朝朝暮暮」,什麼「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對林依來說,風花雪月哪比得上填飽肚子重要。

  林依背著張家自立女戶,置辦田產,養豬種菜,短短幾年光景,風水輪流轉,孤苦貧寒的小女子搖身一變成為小富婆,結果三番兩次使計要將林依趕出張家的方氏眼紅了,為了林依的財產,竟然想來個強行娶親……

  以婆媳之間的鬥智角力、夫妻之間的相知相惜構成全篇故事,將平實的家庭生活勾勒得戲劇化而高潮迭起,彷彿讓人身臨北宋社會其境。《北宋生活顧問》就是這樣一篇越讀越教人再三流連忘返的極品佳作。

延伸閱讀
  ◎ 書蟲在清朝的米蟲生活
  ◎ 宛在水中央
  ◎ 霄漢
  ◎ 南宋生活顧問

本書特色

  百萬點閱率 網友熱烈好評的超人氣種田文。

作者簡介

阿昧

  起點女生網大神作者。勤奮踏實,筆耕不輟。擅長細膩溫馨的種田文。寫作是她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創作出受讀者歡迎的作品,則是她生活中最大的目標。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737331
  • 叢書系列:漾小說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0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北宋,四川眉州殷實農家。

清晨,陽光透過紙糊的窗戶,照在四周圍了欄杆、僅在正面留有出口的木頭床上,窗外一叢密密的竹子,從中傳出鳥兒的唧唧啾啾,更遠一些,還有牛牟雞鳴和隱隱幾聲狗吠。

外面必是一派田園風光,林依的心情卻輕快不起來。一年前,她穿越成一名父母雙亡的十歲女童,寄居張姓遠房親戚家,連名字也由姜語變作了林依,族中排行第三,人稱林三娘。

張家三代同堂,老夫人已逝,老太爺健在,膝下兩個兒子,大兒在外為官,這鄉下老家,就只有老太爺帶著么兒一家居住。不過么兒一年前攜友東遊去了,家裡僅有么兒媳婦方氏帶著三個孩子。

寄人籬下的日子,林依一語不敢多講,一步不敢多走,時時處處須得小心翼翼,生怕惹了當家主母生氣,被掃地出門。她嘆了口氣,輕手輕腳起身,穿上左右對襟的齊腰花夾襖,白中泛黃的夾棉褲,繫好綴在褲腰中間的褲帶子。穿戴完畢,奶娘楊嬸已拎了一桶水進來,分別倒進兩隻銅盆,輕聲問道:「八娘還未醒?」

林依搖頭,走到床前,喚了幾聲。

張八娘是當家主母方氏的幼女,頭上兩個姊姊早夭,因此看得嬌貴些。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在被子裡扭了幾下,終於不情不願地起身,嘀咕道:「爹去遊山玩水,娘就趁機逼我學女紅,我寧願去看書。」

林依只一笑,沒有答話,在綠枝瓷盒子裡挑了點兒牙粉,細細揩牙,倒水漱口。隨後走到臉盆架子前,抓了些粉末狀的澡豆放在掌心,用水和勻了,撲到臉上,慢慢地揉搓,待得揉出泡沫,再用清水沖乾淨。她取了紅梅瓷盒子裡的油膏來擦臉時,張八娘才開始揩牙,嘴裡仍舊嘀嘀咕咕:「伯父只捎了牙粉回來,卻未捎刷牙子,害得我們只能用手揩。」

楊嬸遞過漱口的杯子,叫了一句:「罷喲,有牙粉使已不錯了,那些種田漢,都只拿清水漱個口罷了。」

張八娘雖有些嬌氣,脾氣卻很好,被反駁也不生氣,只朝她吐了吐舌頭。

林依自書架子上取了本書,邊看邊等張八娘,過了約莫兩刻鐘,終於等到她梳洗完畢,二人手牽著手,去堂屋請安,順路吃早飯。

張家人已圍坐在八仙桌前,主座上花白鬍鬚的老漢,是張老太爺;左側鵝蛋臉,細眉大眼的,是當家主母方氏;右側的是方氏的兩個兒子,張八娘的兩位兄長,大的叫張伯臨,小的叫張仲微。林依和張八娘雙雙請過安,在下首的空位置上並排坐了,另一位奶娘任嬸與她們端上粥,擺上筷子。

桌上四碟子菜,一碟炸小魚小蝦、一碟熏臘肉、一碟切得細細的炒青菜,另外還有一碟子鹽豆,以供張老太爺佐酒。這普普通通的幾碟子,在北宋食不果腹的鄉間,已屬好菜了。

方氏出身書香門第,對儀態要求嚴格,林依一手端粥碗,一手執竹筷,安安靜靜喝粥,另幾個孩子亦是如此,只有張老太爺不時發出「吧唧」的聲響,惹來方氏不經意的皺眉。

飯畢,眾人出門,各忙各事,張老太爺去放牛,這是他老人家最大的愛好,一袋肉乾,一壺烈酒,在山上一待就是一整天;張氏兄弟去上學,他們師從眉山城西壽昌書院州學教授,一心要參加科舉;張八娘則跟著方氏去學繡花,學織布,學裁剪衣裳,學廚藝;林依曉得方氏不喜自己在她眼前晃悠,便自動自覺地去了廚房,幫楊嬸舂米。

北宋的米,即便是市場上出售的,都是帶殼的,須得在下鍋前用搗藥罐一樣的物事讓穀子去殼,舂出來的殼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即是白米。

楊嬸看著林依一下一下把棒槌敲進盛器裡,嘆道:「妳成日做粗活,不學些女紅和廚下的活計,將來怎好嫁人。」

林依暗自苦笑,哪裡是她不想學,是方氏不想教而已。她心中苦澀,嘴角卻還啜著笑,道:「學那些有什麼好的,八娘每晚都抱怨枯燥乏味,抱怨二夫人逼得緊。」楊嬸停了手裡的活計,跺腳道:「傻妮子,逼著學這學那,才顯見得是親生的呢。二夫人就是對妳不上心,才任由妳成天玩耍。」

林依唇邊的笑意一絲未變:「我不過是老夫人的族中親戚罷了,二夫人肯收留我,已是我的福氣,哪兒敢奢求太多。」

楊嬸左右瞧了瞧,見方氏的心腹任嬸不在周圍,便湊近了林依,悄聲道:「妳不會真以為只因妳是老夫人的族親吧?老夫人在世時,可是為妳和二少爺指腹為婚過的,這叫婚約……」

林依臉上笑容未變,手中的棒槌卻慢了下來,忙忙地打斷她道:「楊嬸,此話休要再提。」

楊嬸一愣,旋即記起來,方氏存心模糊這門親事,是不許任何人提起的,她又深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不願意這門親事,就不教妳女人家的活計,這是作何道理……」

林依沒有作聲,這道理,她約摸猜得出來,方氏大概是想把她培養成「三不會」的女孩兒,好有藉口推了這門親事。她搗完盛器裡的最後一粒穀子,抬起身子:「楊嬸,我回房了,趁著二夫人不在,去練練字。」

楊嬸點了點頭,幫她把石製的盛器挪開,道:「去吧,我替妳盯著,有人過來我就咳嗽兩聲。」

林依朝她感激一笑,拍了拍身上的米糠,朝門口走去。楊嬸突然叫住她,自腰間荷包裡掏出一包物事,遞給她道:「二少爺叫我給妳的。」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部觀察微小但無所不在的「不對勁日常」圖鑑,直擊各種性別暴力下的案發現場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50週年
  • 存股族閱讀書展
  • 尖端漫畫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