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咆哮山莊

咆哮山莊

  • 定價:149
  • 優惠價:913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12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英國小說評論家毛姆曾說:
「這是一本獨樹一幟的小說,
有著好與壞的弔詭特性。
它呈現了人性醜陋的復仇心態,
同時也寫出了情愛用執的美麗幻想。
是一部令人感到可怕、難過的小說,
但其中卻又充滿了力量和激情的生命調性。」

故事的開端起自勞克伍德和丁太太的閒談對話……
敘述男主角希茲與養父的親生女兒相戀,
卻因門第不合、自卑感及眾人的反對,
他痛苦地選擇了離開心上人,
數年後他再度重返《咆哮山莊》,
這一次他已做好了復仇的準備……

浪漫主義的偏執之美,
在多層次的倒敘觀點底下,
所有的忠誠和背叛、復仇和原喨,
都將在經年處於狂風下的咆哮山莊開始上演。
閱讀《咆哮山莊》高潮迭起的愛恨情仇,
親身感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絕佳影音震撼。

 

目錄

    咆哮山莊裡的狂野愛情~龍亞珍
    文學中的人性偏執~林萃芬
    《咆哮山莊》主要人群象~編者
    「復仇」之粉墨登場

  • 一、冬日,詭異的房東
  • 二、鬼影幢幢的神秘山莊
  • 三、一個復仇世界的形成
  • 四、三角戀情的悲劇效應
  • 五、第四角戀情的陰謀
  • 六、初識情人的惡魔面孔
  • 七、易主後的咆哮山莊
  • 八、短暫平靜生活
  • 九、一段不被祝福的愛情
  • 十、夜會情郎之東窗事發
  • 十一、狠毒的復仇計謀
  • 十二、惡魔的最終安眠曲
 

咆哮山莊裡的狂野愛情

龍亞珍  現任中央大學中文系專任講師

 愛情是人類感情層次中最深的悸動,在對世事一知半解的年少輕狂歲月,那一個年輕人不對愛情充滿幻想和憧憬呢?

 《咆哮山莊》是我高中時代閱讀過的愛情小說中,印象極為深刻的作品。故事裡兩個家庭、上下兩世代複雜的愛情婚姻關係,令憧憬愛情的單純心靈,泛起異樣漣漪,尤其是男女主角生死糾葛的狂戀,幾乎也在年輕的心靈裡糾纏了好些年。而在咆哮山莊摧枯拉朽的狂風暴雪,及其與世隔絕背景的映襯下,凱撒與希茲這一對犧牲於社會價值和強烈對比,呈現兩種異樣的色度和情調,這樣刻骨銘心的變調愛情,和陰森鬼魅的氣氛,除了令人感受良深外,也教人毛骨悚然。

 文學作品是現實生活的反映,故必有其時代的影子,咆哮山莊故事背景是十八九世紀英國保守的莊園,和現代對照,這是個封閉的時空環境,作者在故事中描塑的許多生活面貌,社會觀念、體制,已隨時代進步而成煙塵;但此書所以仍然噲炙人口的原因,主要即在於作者透過書中人物,揭露了愛情狂野不安的本質和頑強,這是愛情難解難逃的永恆謎題。與之相比,生命顯得脆弱而蒼白,凱撒故因愛情摧毀而殞命,即令被視為惡魔的強者希茲,竟也受不了凱撒鬼魂十八年的糾纏,不顧一切,挖開死者棺木,卻與之同葬;後來他因拒絕醫治而死亡,依其指示,與凱撒、愛德夫婦共葬一地,作者仍耐人尋味的:「誰知道在這看似安祥的土地之下,長眠的人有沒有真正安祥的睡眠?」這樣一個以生命為賭本,與生命相始終的愛情,在今日看來,仍然是驚心而動魄的。

 然則愛情究為何物,竟令小說中幾個主要人物,都因愛情而飽受折磨與痛苦呢?從譯本流暢的愛情文本敘事者丁太太看來,扼殺愛情與生命的劊子手,正是他們自己。

 首先登場的是外在虛榮、社會價值觀對於愛情的蒙蔽和傷害。這是凱撒受愛情折磨的元兇。

 本書第四章敘述凱撒答應年輕、漂亮、活潑、富有、體面的愛德求婚後,卻反而憂愁,於是對丁太太說,其實心裡愛的是希茲,並表明嫁給希茲只會貶低自己的身分時,凱撒即已明白,自己理性選擇了世俗價值觀念中的天堂而背棄了靈魂,故凱撒指著自己的額頭和胸前說:「在我內心深處,我老覺得我做錯了。」但愛情關係裡的社會條件,畢竟比抽象的愛情具體實在,她並不因內心的呼喚,改變決定,只是當她已擁有鶇翔田莊女主人的地位時,她卻不甘於放棄和希茲的愛情,最後與世俗價值不相稱的愛情,終於成為凱撒生命的終結者。而謀取社會地位和財富,也成為希茲報復的手段。

 然則,造成二人先天身分地位差異的,究其根源,實是人間社會結構中,更深層的命運鎖鍊;換言之,希茲與凱撒的鴻溝,與其說是身份地位的差別,毋寧說是命運的捉弄。正如愛得受妹妹貝絲托孤,甫接小林敦回家,卻因林敦的父親希茲強索,不得不送他回咆哮山莊時說:「我們已經沒有辦法決定他的命運。」

 其次是報仇的報復心理和行為,這是希茲受愛情鬼魂糾纏一生的主因。 

 希茲因為身分卑微所受的屈辱,和愛人凱撒的背叛,發誓報復,但他並未因此得到凱撒,反使自己成為人人眼中的惡魔,暴戾、冷漠、孤絕。一方面造成上一代的愛德、凱撒、貝絲、興德的不幸,復仇的堅決意志,讓他的心靈蒙蔽上霧翳,既忘了興德、凱撒父親撫育他的恩德,也看不到貝絲為了愛他,放棄身分地位的崇高情懷,反倒利用她謀奪財產,倍加羞辱。另一方面,也因復仇之火在胸中燃燒,以至於在兒子林敦和愛人的骨血,不僅自己因而泯滅人性,痛苦一生,也無端釀造了下一代的悲劇,成為咆哮山莊所有苦慟的淵藪。

 然而,進一步探索希茲尋求報復的禍首,其實來自於對愛情的獨佔和自私。凱撒死前憂鬱的對希茲說:「你和愛德打碎了我的心,你知不知道,希茲,你害死我了!」原因即起於希茲的愛情獨佔。若希茲能心存成人之美,凱撒或許不至於死。可嘆的是,美德通常不能證明愛情的無私,反足令堅貞的愛情降溫,這是純金愛情無可奈何的二律背反吧!

 再其次,則是軟弱性格在愛情中的無能為力,這是愛德與林敦愛情挫折的原因。

 林敦的名字正為其舅父愛德的姓,作者對兩人名與姓的安排,已宣告了他們的血緣。他們皆因個性軟弱無力,擁有婚姻,卻無法保障自己的愛情。如凱撒所說,愛德和她是月光和閃電、寒霜與熱火,截然不同。因此愛德無法忍受在婚前凱撒打了他一巴掌,看清凱撒真實個性後離去,也無法在希茲與凱撒戀情復甦時,做出斷然的抉擇,文明的教養使軟弱的他註定要失去愛情的。而林敦自小愛哭,高大的希茲第一次看到他時就說:「在你的身體裡面,我的那一分在那裡呢?」在強勢殘忍的父親手裡,他的個性、身體變得更懦弱,不但無力保護戀人,甚且和他父親一樣忘恩負義,做了父親報仇的工具,迫使小凱蒂成為希茲復仇的禁臠。

 另外,野性激情下的愛情盲目,也是愛情令人受苦的原因。

 年輕不諳世事的貝絲,對僅見一次面的希茲動情,小改蒂對相處不到四小時的林敦發生愛情,姑姪二人同因年少激情,對愛情缺乏經驗與認識,成了愛情的俘虜,以致都被希茲所騙;為了愛,他們義無反顧,跳入陷阱,美麗的愛情夢幻使人盲目而甘心首疾,也因此成為許多女性無解的宿命。

 如果愛情因上述原因而毀滅,那麼,恆久的愛情何由發生呢?答案是從拋棄社會成見與開放心胸開始的。當小凱蒂願意放下高傲的身段,承認哈萊是她表哥,並教他讀書時,幸福之門便向她開啟了。

 作為愛情事件的旁觀者,在丁太太眼裡,鶇翔田莊與咆哮山莊,是秩序、教化、理性與失序、野蠻、獸性的象徵,作為凱撒母女的愛情顧問,她是社會價值觀的代言人,見證了兩家的興衰與愛慾糾纏,她了解愛情,同情為愛所苦的主人,豐富的人生閱歷,使深潛人類靈魂深處的愛情神秘激素,綿亙兩代的激烈情愛,在往者已矣之後,成為一個老於人情世故,終生伺候主人僕從口中,因果分明的「故事」,此或許正反映了冷驗洞燭人生的作者,對愛情的嘲諷吧!

 最後,應該指出的是,中文節譯本與原文的關係。節譯本因以男女主角的愛情為主,對原作中某些情節有所省略,例口牧師傑伯司這個角色,凱撒鬼魂出現的場景等;因此情節的鋪陳有些略見襟肘之處,也犧牲了某些更開闊的探索空間(如宗教的象徵,靈魂與生命的關係)。而刪省複雜敘述結構,以丁太太為主要敘述者的譯本,因其符社會價值觀的敘事觀點,使譯本較原作「健康」、「正常」,然而也不免因簡化了原作交互對照的敘事手法,顯得比較單純,主要人物的性格,男女主角的愛情都因此有些稀釋;不過,讀者若能透過精刪的節譯本導引,對複雜的人類情愛與人性,有更深入的認識,進而體悟愛的真諦,激發愛的智慧,儲備愛人的能量,讓真愛在心中滋長,使愛情為人生帶來幸福與快樂,那麼節譯本的目的地也就達到了。

文學中的人性偏執

林萃芬 現為專職作家、顧問

 「咆哮山莊」這部文學經典的問世過程,就如同它的書名一般,充滿了爭議與震撼。

 作者艾蜜莉.白朗特用盡畢生的青春歲月,躲在自己的小小閨房裡,建構了一個充滿激情、嫉妒、仇恨與報復的愛情世界。閉上眼,我彷彿可以想像,害羞內向的艾蜜莉時而扮演多疑暴躁的希茲,時而扮演美麗任性的凱撒,時而扮演懦弱多情的愛德,時而扮演驕縱率性的貝絲,時而扮演活潑愛玩的凱蒂,時而扮演多病多愁的林頓……。每一個角色都與她有著深厚的情感。

 不知道是否因為太過入戲,以致難以抽離愛恨情仇交織的情緒,出書後一年,艾蜜莉便與世長辭,留給世人許多解不開的謎題。

 我覺額,閱讀「咆哮山莊」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不同個性的人讀它,會勾起不同的情緒;不同年齡的人讀它,會產生不同的感觸。在此,我想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欣賞「咆哮山莊」。

 ※從文學的角度欣賞「咆哮山莊」: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碰到最大的難題是,如何深刻有力地描寫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換句話說,就是怎麼演好「內心」戲。)

 而本書作者艾蜜莉最擅長的就是「描寫情緒」、「刻劃內心」。她最厲害的地方是,捕捉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動作」來形容一個人的「個性特徵」。(譬如在開場時,她形容希茲先生「一雙黑眼睛瑟縮在眉毛下,用懷疑的眼神直盯著我。當我站起來向他自我介紹時,他索性把手指藏起來,深深地插進背心口袋裡,露出一種猜忌的表情。」)作者無需多作解釋,讀者馬上明白「希茲先生是什麼個性的人」。

 除了觀察周遭人物的「習慣動作」外,作者艾蜜莉也經常借著「動物的行徑」來凸顯主角的「殘暴行為」。每次看到「惡犬」瘋狂攻擊訪客的鏡頭,便讓人忍不住產生「什麼主人養什麼狗」的聯想,連寵物都如此兇惡,更遑論主人了。

 在中國的詩詞中,詩人們常借由「外在的景致」來對照自己的「內心世界」。本書作者艾蜜莉在字裡行間,亦常營造出悲涼蕭瑟的景象,使讀者能夠強烈地感受到書中人物寂寞無助的心境。

 相信有很多人在閱讀「咆哮山莊」這部經典名著的過程中,都有過這樣的美妙經驗,腦海中彷彿正在上演一齣高潮迭起的愛情劇。作者單憑文字的力量,就能鋪陳出如此強大的戲劇張力,難怪它會不斷地被搬上電視、銀幕、舞台。

 ※從人性的角度欣賞「咆哮山莊」:

 從主角希茲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人性最殘暴、扭曲、變態的一面。讓人不禁懷疑,究竟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想瞭解希茲為什麼會變成一個毫無人性的大惡魔,必須追溯到他的童年時光。在「鬼影幢幢的神秘山莊」這個章節裡,有一段敘述希茲童年生活的文字:「他是一個憂鬱而有耐性的孩子,也許是因為長久受虐待,個性反而變得更強韌了。他忍受興德的打罵,卻從不眨眼,也從不掉一滴眼淚;就算是我擰他一把的,他也只是倒吸一口氣而已。」(丁太太的話)

 很顯然的,希茲是一個典型的受虐兒,在成長的過程中,他非但沒有像其它正常小孩一樣,受到父母的呵護、得到同伴的關愛;反而倍受欺凌與歐打。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一個極度「缺愛」的人,長大成人之後,會對別人充滿狂暴的怒氣,他們最大的樂趣是,想盡辦法讓別人沮喪、挫折。他們的內心明明渴望「被愛」,但行為舉止卻老是「被恨」,久而久之,便成為最不受歡迎的人。

 事實上,在我們周遭,不是也有許多「活生生」的希茲嗎?所以,閱讀「咆哮山莊」這本書時,若能站在同情的立場,你將會更瞭解人性。

 你會發現,原來「憎惡之心」是源於心靈深受傷害。

 你會驚覺,原來「報復之心」是源於想要被人肯定。

 一旦你對人性有更深一層的瞭解,你自然能擺平所有難纏的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115491
  • 叢書系列:生活文學系列
  • 規格:平裝 / 27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韓國先鋒作家金英夏首度來台|最新長篇小說《告別》電子書88折、系列作品任選兩本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台灣廣廈
  • 動植物展
  • 角川套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