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族閱讀書展
陳博正23疑破解金剛經:阿西假戲真做的人生

陳博正23疑破解金剛經:阿西假戲真做的人生

  • 定價:360
  • 優惠價:932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0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右翻書:《陳博正23疑破解金剛經》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如能找出須菩提心中的疑問,那麼所有的答案已經在《金剛經》中明白的呈現出來了!

(1)本書以《金剛經》中須菩提的疑問為線索,追尋經中的奧義,提綱挈領,簡潔扼要。
(2)文句淺白生動,對讀版型,讓讀者更快更方便進入金剛經的世界。
(3)非關大師說法,不是法師講經,讀來平易近人,親切自然。

◎左翻書:《阿西假戲真做的人生》

  阿西曲折離奇、高潮迭起的人生路,讓他戲裡戲外一樣精彩。為什麼從小篤信科學真實的他,卻意外接受佛法?面對投資事業經營失敗,又是如何度過三千萬上負債?在演藝的大染缸中,阿西何以能同時適應,又出淤泥而不染?在幾次瀕臨死亡關頭,阿西又是如何度過?

  面對工作與生活,阿西有一句口頭禪:「認真玩起來!」三十年來,他在戲劇與生活中玩得認真,自在無礙。 書中收錄歷史經典劇照與生活照,且獨家呈現阿西小時候的帥氣,以及在讀書會講經的風姿。

本書特色

☆台灣尚青的大玩偶-陳博正(阿西)的第一本書終於出世了☆。

  一位家喻戶曉的藝壇長青樹、金馬獎得主,遇上一部眾所周知、流傳千年的智慧經典,會迸出什麼令人驚豔的火花?

  本書為雙書合一,左右雙翻特製書籍,用一本書的價格,享受兩本書的豐富。此設計意含阿西將佛法理論與生活實踐合而為一。阿西以二十餘年的學佛心得,開顯《金剛經》二十三個疑點,來協同大家解除經典中的疑惑,真正體會經文的奧義。阿西將佛法智慧落實於生活和戲劇上,讓阿西的人生大戲,演得更真,演啥像啥。

  在這無常夢幻的生命劇碼,阿西經歷多次的悲歡起伏,而《金剛經》的甚深智慧,開啟阿西生命無限的可能,經典中的「般若」化為阿西的生命要素。讓阿西無時無刻都處於覺知喜樂的狀態,與一切萬物互動自在,享受生命的每一個當下。阿西能夠得到的喜悅,我們也同樣可以獲得,只要您願意一起來破解金剛經的疑惑,最後必能找到屬於您的秘密寶藏,體悟最深刻的生命真諦。

作者簡介

陳博正(阿西)

  1955年生,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業,1981年自陸軍干城藝工隊退伍,隨即於電視綜藝節目「電視街」演出短劇,進入演藝界。1982年以電影「兒子的大玩偶」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1985年以電影「超級市民」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1998年以電視劇「曉萍同志」獲華視最佳演員獎。2006年以「臺灣尚青」入圍金鐘獎社區綜藝類最佳主持人獎。參與演出電影在20部以上,電視劇則不計其數,近有「光陰的故事」、「敗犬女王」等。興趣廣泛,多才多藝,閱讀,寫作,書法,攝影,繪畫,園藝,考古,佛法等,無不涉獵。

專屬部落格:www.wretch.cc/blog/Aci0115

 

目錄

前言

23疑

疑1:為何我們發菩提心之後,而心仍然不得安住,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和佛一樣?
疑2:不住相不是變空了嗎?怎麼會福德不可思量呢?
疑3:如果從因果來說,以無相為因,應得無相之果,可是我們現在見到的卻只是佛有限壽命的有相之身,這又怎麼說呢?
疑4:金剛經的道理道理太深,眾生見到經文,能真實的相信嗎?
疑5: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法與非法皆不可執取,那麼佛為何一向說有菩提法可得?為何佛又要對眾生說這麼多法?
疑6:如果連諸佛與菩提都是虛妄相,那麼聲聞所證得的四種果位與境界也都是虛妄相了?
疑7:不能起心動念貪著一切法?佛自己也是這樣修,才成就的嗎?
疑8: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連菩提法也是本來無生,不可著有著得,那麼菩薩們修菩薩道,積功累德,來莊嚴,來建立自己將來成佛時的佛土時,在這過程中也不能起念執著在修菩薩道,在莊嚴佛土嗎?
疑9:佛也是以無所著的心態來說法,所以其心安住,自在無礙?
疑10:連說法都是「所謂說法,即非說法,是名說法」,難道天地萬物一切法都是如此?
疑11:既然金剛經與經中的法門不可執著,那麼佛依此經法而成就圓滿三十二相的三十二種善法,也是虛妄無生,不可執著了?
疑12:若「不可思議」,則成「無心」;無心則成「斷滅」,那要怎麼發菩提心?怎麼修行?
疑13:佛當初也是連「不住相修行」這個念頭也捨離,才真正契入「不共般若」而得菩提,證佛果的嗎?
疑14:若是無我又無法,這樣修會不會落空?
疑15:要怎麼修才能「通達無我法」?
疑16:若「真心顯發、五眼圓照」,非是落空,那麼所修福德也是真實存在的了?
疑17:若福德非實,那麼佛靠無量劫來積功累德而成就的色身與報身也是非實了?
疑18:若佛身不可執著,那麼「藉著這個身相而來說法」的這個現象也不可執著了?
疑19:「說法而無說法之相」,連「不住相法施」的念頭也不可著,這個道理更深了,未來世的眾生根機越來越陋劣,不知能信受否?
疑20:佛說一切法皆不可著,可是佛自己明明已經證得菩提了,難道也是「無所得」嗎?
疑21:若為他人說法則福德無量,「所以佛才會一直在說法廣度眾生?」
疑22:若佛與凡夫,其相皆不可得,那麼該怎麼樣來分別佛與凡夫呢?
疑23:如果三十二相虛妄不實,那就不必修福修慧,修一切善法了?

阿西假戲真做的人生
陳博正口述/江羚瑜整理記錄

不可思議的奇幻旅程
關鍵的四十五天
這是冥冥中的警告
那是誰的聲音?
再次與鬼門關擦身而過

《華嚴經》的淚水
好久沒拜拜了,進去看看吧!
飄來一座觀音菩薩像
六牙大白象
面對考驗的勇氣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到底是《六祖壇經》中的哪六個字?
開啟中年人生的另一扇窗

戲裡戲外一樣精彩
撞球場就是道場
第一次真正嘗到苦的滋味
不受劇本束縛,自然圓融
福報源源不絕,戲約不斷
戲劇的最高境界

人生如戲,假戲真做
勇奪金馬獎
認真玩起來!
今生最珍貴的禮物

 

  一向金剛經所標榜的就是「斷疑生信」,所謂看了金剛經之後,對大乘佛法能夠「永斷疑悔,得決定信」。可是真的有這樣的效果嗎?那就看你怎麼看了。 不!是循序漸進,天衣無縫的嚴謹。

二、金剛經前後兩段經文重複,毫無意義?
不!是由淺入深,再「開權顯實」─破除著相的一切權宜方便法門,而顯示出真實的境界。

三、金剛經文一下說是,一下說不是,充滿矛盾?
不!處處破執,打破矛盾,契會圓融。這正是束縛在充滿對立的世間人,所需要的智慧─般若。

 好,就算如此,可是仍然越看越疑,根本無法了解經中的義理。沒錯!金剛經的破解之處,就在這個「疑」字,如果能找出須菩提心中的疑問(其實正是我們的疑問),那麼所有的答案都已經在經中明白的呈現出來了。以這個方法來解讀金剛經,並非末學的發明,故不敢專美。明朝憨山大師著有《金剛經決疑》一書,序中談及他也是仿效西域天親菩薩的《金剛經二十七疑》而作的。末學即是受此啟發,而與大師們見地不盡相同。希望能為對金剛經有興趣的朋友們,提供一個方便之門。讓大家在接觸金剛經時能夠「不驚、不怖、不畏」,歡喜信受,並且進而以經中的義理落實在生活中,歷事鍊心,真正的使般若成為自己的「生命因素」,並發揮出不可思議的力用,而不是光說不練,戲論諸法,畫餅充飢。如此才是佛以同體大悲,視我們如己身,苦口婆心,諄諄善誘的本意。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4471805
  • 叢書系列:大眾佛學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疑一

須菩提心中疑惑,為何我們發菩提心之後,而心仍然不得安住,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和佛一樣?因此發問。

【經文】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護矚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經文直解】

須:「感謝如來一向都很愛護,也很善於指導初發菩提心的菩薩們。請問世尊,善良優秀的男子或女人,發了『菩提心』之後,他的心該怎麼樣才能安住?該安住在何種境界中?又該怎麼樣才能防止或制服妄念的產生?」

【注釋】

善男子、善女人─出家人應破除男女相,故指的是在家人。雖舉在家人為例,但是與會者卻有四眾以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故知,只要「發菩提心,修菩薩道」都可包含在內。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漢譯「無上正等正覺」,為一切眾生皆平等本具之圓滿覺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聖人因修而顯;凡夫則仍為自己的種種妄念分別所蒙蔽。

在明心見性之前「初發心菩薩」略說有兩種:一種是凡夫發心,欲修自度度人的菩薩道,然而基本的定力與智慧還沒建立,所以當他面對人生一切境界時,順境則心喜,逆境則心憂,心當然未能安住。一種是二乘人發心,二乘人當初是體會了人生的種種痛苦,為了脫離苦海而追求清淨的涅槃境界,如今發心再入生死,重新面對這個他當初所畏懼的不完美的世界,故其心則亂,也就是憨山大師《金剛經決疑》中所謂的「空亂意菩薩」─「進無新証,退失故居」,雖已發心,轉入菩薩道但還未証得「不共般若」;既然已「從空出假」,則無法再退回「偏空涅槃」中躲避,所以稱之為「空亂意」。(當知,此處之「初發心」乃指「剛發起欲求菩提之心」,非是別教或圓教十住位中之「初發心住」。)

二祖「慧可」初見達摩祖師求安心之法時,也是如此。慧可曰:「弟子心常不安,請為弟子安心」。達摩說:「把心拿來,我為你安」。慧可尋不著,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我已幫你把心安好了」,意即「妄心本空,那裡還須要什麼安與不安?」。

因為一切的分別執著的心念都是因緣所生法,念念變異,無常虛妄,把這些妄念捨離掉,顯現出本具的清淨心體,再從清淨心起用,此時便能隨著一切眾生的不同須要,也能隨著主客觀條件的足與不足,而清清楚楚的照見一切,並做出最適當的處理。在千差萬別的事相中,又能一視同仁,一切清淨平等,無可執著,又不相妨礙,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正是般若的殊勝大用,從世俗的觀點來看,這是矛盾的,而佛法卻是如此的自在圓融,所以要去掉妄想分別的心念,捨離一切著相的語言文字,契入本具真心之後才能體會,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所以說「不可思議」,所以說「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所以說「離念境界,唯証相應」,所以說「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大乘起信論》中處處指歸,說不能盡。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生命潛能電子書全書系:走進浩瀚的靈性世界,從知識殿堂開始,全展單書85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天下文化_領券
  • 時報全書系
  • 尖端月